光榮與夢想 使命與擔當

作為中共陝西省委機關報,《陝西日報》在宣傳黨的主張、反映群眾呼聲的同時,繼承和發揚延安時期陝甘寧《邊區群眾報》的優良傳統,以讀者為中心,堅持“開門辦報”“群眾辦報”,堅持常年舉辦通訊員培訓班,培養和帶動一代又一代基層通訊員,使宣傳報道工作深深紮根於人民群眾之中。截至目前,《陝西日報》在全省的持證通訊員達1.3萬多名。這些通訊員紮根基層,採寫出大量生動鮮活的新聞,成為黨報密切聯繫群眾的紐帶和橋樑。值此創刊80週年之際,本報特邀請了8位通訊員和讀者,請他們講述與《陝西日報》的深厚情誼。

感謝陝報育我情

情懷 | 光榮與夢想 使命與擔當

張寶貴

40多年來,在眾多陝西日報社恩師伯樂的教誨幫助下,我運用馬克思主義哲學思想幹新聞搞研究,獲得了100多個新聞獎,理論專著《領導與新聞謀略》得到中宣部的肯定,被破格提拔為原長安縣委宣傳部副部長、破格授予“西安市有突出貢獻專家”稱號。在慶祝《陝西日報》80華誕之際,我滿懷感恩道出心聲:感謝陝報育我情!

我是個長安稼娃,初中畢業後幹過農活當過兵。20世紀80年代初,在陝西日報兩位老師指點下,我結束了寫稿10年未發表一篇的“推光頭”歷史,被原鎬京鄉政府聘為通訊報道員、被《長安報》聘為記者。

在陝報多位老師熱心傳幫帶下,我的新聞寫作水平快速提高。其中,陝報老師帶我合作採寫的《人糞尿憂思錄》,獲得了1989年陝西新聞獎一等獎;1990年,我採寫的《長安田頭出現“招手停”》,獲得了陝西新聞獎一等獎和全國現場短新聞二等獎。1992年,陝報老師同我合寫的《長安田間出現“集團軍”》,獲得了陝西新聞獎一等獎。1993年6月,在陝西省記協第四屆理事會上,時任省記協主席的張光指定我發言介紹新聞創優體會。

要成為一名專家型記者,必須不斷提高自己的理論水平。在陝西日報老師的指點下,我走上新聞採寫與理論研究相結合之路。因為有理論做支撐,我採寫稿件的深度和廣度都得到拓展。

1995年5月至1997年9月,陝報總編輯指導我同其他3人合作採寫的《長安“股份田”》報道,獲得了陝西新聞獎一等獎和全國省、自治區黨報新聞獎一等獎。中央政策研究室領導專程到長安聽取彙報。

從長安“股份田”開始,我對農村土地問題的思考和研究就一直沒有停步。2009年夏,我同陝報老師合作撰寫了《長安土地託管調查報告》。此報告獲得了陝西省社會科學界第三屆(2009)學術年會優秀論文。

同《陝西日報》結緣改變了命運。飲水思源,我倍感《陝西日報》是通訊員的恩師伯樂,是通訊員的良師益友,是通訊員成才的搖籃。

老百姓自己的報

情懷 | 光榮與夢想 使命與擔當

秦東風

我與《陝西日報》結緣40載,獲評陝西日報社“優秀通訊員”近30次,作品多次獲國家、省、市獎項;加入陝西省作家協會,成為中國文明網特約評論員,被評為“全省精神文明建設宣傳工作先進個人”。這一切,都離不開陝西日報社老師們的悉心栽培。

1980年,我結束了軍旅生涯,次年步入航天六院工作至今,漸漸喜歡上了這張咱老百姓自己的報紙。

讀報、抄報、剪報、用報是我的“家常便飯”。我嘗試給《陝西日報》投稿,起初偶有“豆腐塊”見報,但我筆耕不輟,也不怕被潑“冷水”。

我深諳寫作是個慢功夫,缺乏恆心與毅力斷然不行。我涉獵多種讀物,《陝西日報》是我的最愛。它國內外新聞、百姓生活、文化娛樂應有盡有,每天一份,常看常新。

愛上《陝西日報》,從評報開始。2000年7月18日我寫的《對“陝西日報”的幾點意見和建議》被《陝西日報》全文登載且配發了編者按,肯定了我的做法,自此我一發不可收。

給《陝西日報》寫稿,從新聞評論開始。《陝西日報》的《週末談》《視點》《經濟短評》《財經論語》《評論週刊》等欄目,我的評論稿件常被採用,2015年前後,每年採用稿件20篇左右。

在寫作過程中,我有幸得到陝西日報社多位部門領導及編輯、記者的指導。我的拙作《老王的滋潤生活》獲《陝西日報》“我和我的祖國”徵文獎後,編輯老師還主動轉達評委對作品的肯定,使我倍感溫馨。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我撰寫的抗疫作品詩歌《致馳援武漢的醫務工作者》在2月13日《陝西日報》副刊登載,極大鼓舞了我的文學創作熱情。

好聲音在基層,好故事在路上,好作品是用腳走出來的。深入一線接地氣,心貼大地與人民同行,作品何愁不能引起共鳴?《陝西日報》是棵常青樹,陝西日報社編輯、記者的敬業精神和對作品的精雕細琢,不斷提醒我要寫好文,先做好人。新聞的召喚,在更遠的前方。

群眾冷暖記心懷

情懷 | 光榮與夢想 使命與擔當

獨萍

14年前,我與《陝西日報》結緣。14年來,《陝西日報》陪伴、見證了我的成長與進步。

2006年,我還是一名宣傳戰線上的“新兵”,新聞線索怎麼找?稿子怎麼寫?都是時常困擾我的問題。當時,與我同一個辦公室的老師是位老宣傳工作者,他對我說,要想在機關把宣傳工作做好,首先要多“讀”,注重積累。於是,我養成了每天瀏覽當天《陝西日報》的習慣,學習記者採寫稿件的視角。

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不斷學習、反覆琢磨,我從一開始苦惱於找不到新聞線索,到如今善於從重要活動、工作動態和工作成果中發現新聞線索;從寫一篇三五百字的簡訊,到寫2000餘字的通訊,文章逐漸從稚嫩到成熟。我的稿件陸續刊發,工作得到了領導和同事的肯定,這些進步都與讀報學報密不可分。

2016年,我被調到省人社廳宣傳中心工作。作為一名省直機關單位的宣傳工作者,我與《陝西日報》越走越近。當時《陝西日報》的跑口記者給我講,一位下崗職工讀到她採寫的一篇再就業文章後,輾轉找到她,希望她能幫助自己找工作。後來在她多方聯繫幫助下,這位下崗職工順利入職。聽完她的故事,我深受感動。在她的身上我看到了做一名合格的宣傳工作者不僅要做到術業有專攻,更要有一種關心百姓冷暖的情懷。同時我也意識到,人社部門制定的每一項民生政策,都與群眾切身利益息息相關。

2018年、2019年連續兩年,我榮幸地被陝西日報社評為“十佳通訊員”。

作為省人社廳宣傳中心的一名工作人員,及時宣傳好每一項民生政策、每一條民生信息,讓人民群眾享受到人社事業的發展成果,使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我責無旁貸。

今後的日子,我願意延續與《陝西日報》的“情緣”,更多地深入人社工作一線,寫出有思想、有溫度、有品質的新聞稿件,講好我省的人社故事。

廿年耕耘苦亦樂

情懷 | 光榮與夢想 使命與擔當

李進林

我是一位來自大荔的農民,今年74歲。我愛好新聞,也愛好寫作。1998年秋,在陝西日報社的推薦下,我有幸參加了陝西日報社第30期通訊員培訓班,從此和《陝西日報》結下了不解之緣。

難忘一個月的封閉培訓。全省20名通訊員聚集在陝西日報社編輯大樓進行培訓,大家相互認識、相互交流,同時結識了資深編輯和高級記者,聆聽他們多年的採訪生涯和寫作經驗。他們幫助初學寫稿的通訊員敲開了新聞大門,為這些門外漢充電。特別是我,也因此更加喜愛新聞這個行業。

在這20年間,採訪、寫稿、投稿是我生活的一大部分。為了採寫稿件,我拋開田間的農活,放下家裡的家務,去踐行自己在報社許下的諾言。在縣委宣傳部的指導下,我給自己制訂了月、季度、年發稿任務。為了完成這一目標,不管颳風下雨,我每天騎自行車四處採訪。在寫稿中,為了準確,我一個細節一個細節、一組數字一組數字逐個核實;為了稿件的時效性,我常常清晨五六時就從家裡出發,自費搭早班車到報社,讓編輯們指導修改稿件,下午返回時再帶些從編輯處拿來的《報刊薈萃》《新聞知識》《陝西日報通訊》等刊物回去學習,如此這般,樂此不疲。

20多年來,我每年不下20次往返在陝西日報社到大荔縣的路上,報社編輯老師們從不嫌麻煩,把我當成他們的農民朋友,總是熱情耐心指導。老老實實寫稿,紮紮實實做人,為報社爭光,這是我個人一直以來的追求。

一個老農民寫稿持之以恆,且稿件常見報端,在全省並不多見。我的新聞之路越走越寬,成績越來越顯著,我被陝西日報社年年評為“優秀通訊員”。

令人難以忘懷的是,陝西日報社每年召開的優秀通訊員表彰培訓會,我都有幸參加,可以與全省各地的同行們歡聚一堂,交流寫稿成果和經驗,還能進行實地採風,不亦樂乎。

在慶祝《陝西日報》創刊80週年之際,作為一名老通訊員,願全省更多的年輕優秀通訊員,接好我們的接力棒,為《陝西日報》增光添彩!

兩代人的不了情

情懷 | 光榮與夢想 使命與擔當

王勇

我最早接觸《陝西日報》是在1977年,那時我高中畢業待在家裡,等著去農村插隊,閒時,便翻看父親王震學過去發表在《陝西日報》上的新聞報道、照片、評論等作品的剪貼本。

我父親1957年轉業到寶雞一家大型軍工企業從事宣傳工作。1960年國家三年困難時期,劉少奇、朱德、陳雲、聶榮臻等多位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先後來到父親工作的工廠視察,給大家鼓勁加油,極大地增強了廣大幹部職工戰勝困難的信心、勇氣和幹勁。

父親當時非常有幸地參加了接待工作,拍攝了許多珍貴的歷史照片。

在“文革”中,父親冒著生命危險,將這些照片保存下來。粉碎“四人幫”後,黨中央給劉少奇、彭德懷等許多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平反昭雪,《陝西日報》很快就在報紙顯著位置、用很大的版面刊登了父親拍攝的劉少奇當年來工廠視察的照片。

我清楚地記得,那天中午全家人一起吃飯時,父親拿出了那張報紙。我們邊看報紙,邊聽父親講述當年的感人情景。講著講著,他的眼睛溼潤了……

在陝西日報社記者和編輯們多年來的熱情支持和熱心幫助下,父親的寫作水平不斷提高。1989年父親精心寫成的、講述當年跟隨陳毅元帥進藏的回憶文章《陳毅在唐古拉山》,榮獲中宣部等國家五部委聯合舉辦的“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40週年”全國大型徵文一等獎。當時,《陝西日報》還刊登了父親獲獎的消息。

父親在世時,每去西安出差,只要到了陝西日報社,總喜歡在報社大門口以“陝西日報社”這幾個字為背景,拍幾張照片留念。

我參加工作後,也在寶雞一家軍工廠從事宣傳工作,編廠報,寫新聞報道,向《陝西日報》投稿。1992年9月,我廠投資近億元,引進當時世界先進技術建成的陝西凌雲蓄電池廠正式投產,我和陝西日報社記者一同採寫了稿件並刊發後,為我廠蓄電池產品打開全國市場,起到了有力的宣傳作用。

我堅持寫新聞報道30多年,驀然回首,幾十年了,我家父子兩代人,與《陝西日報》已結下了深深的情誼!

新聞給了我力量

情懷 | 光榮與夢想 使命與擔當

緱永強

我就職於西安交通大學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從事對外宣傳工作。20多年的工作經歷,我和《陝西日報》結下了不解之緣。

1995年單位推薦我到陝西日報社通訊員培訓班學習。培訓結束後,我第一次給《陝西日報·社會大視角》專刊投稿,發了4張新聞圖片。我清楚記得當時的情形:稿件寄給報社後,編輯很快便打電話,讓我來報社面談,當面詳細詢問了採訪和拍攝的相關情況,認真修改了原稿,並把照片的不足和優點一一告知。就這樣,一組普通的圖片變成了鮮活的新聞,同時還配發了編者按。最終,該組圖片刊發後在社會上產生了強烈的反響。

通過這件事,我深深體會到做一名合格通訊員不僅僅是簡單的記錄,而是要用發現的眼睛去拍攝,用心去寫作。只有這樣,寫出的稿件才有深度,拍攝的照片才會有衝擊力。

在報社老師的耐心指導和鼓勵下,我從在報紙上發表“豆腐塊”開始,20多年來先後在《陝西日報》及醫療行業報刊發稿1000餘篇。特別是1999年6月10日《西北首例試管嬰兒誕生》圖片新聞,在陝西日報社推薦下獲得了當年陝西省新聞攝影一等獎。2008年5月,西安交大一附院抗震救災醫療隊赴震區救治災區人民,我隨隊工作,同陝西日報社記者一起深入震區一線——四川省廣漢市、甘肅省康縣、漢中市略陽縣採訪,及時、準確採寫並刊發了大量生動感人的新聞報道。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結合我們醫院158名隊員在武漢的救援工作,我配合陝報採、發稿20餘篇次,其中3月11日陝報整版刊發的報告文學《通往春天的日與夜》 獲得了廣大讀者及網友積極轉發和點贊。

這些年來,我對新聞工作一直充滿著激情。因為新聞不但給了我力量,同時也實現了我的人生價值。這些成績的取得,都和陝西日報社各位老師的鼓勵支持分不開。今後我要加倍努力,做一名優秀的通訊員,認真寫稿、用心拍照,用實際行動回報陝西日報社的關懷和支持。

黨報邀我當“記者”

情懷 | 光榮與夢想 使命與擔當

元亞娜

2018年7月2日,我和其他縣(區)宣傳部推薦的通訊員一起走進了陝西日報社,參加報社組織的第一批基層骨幹通訊員培訓。這次培訓有別於以往的任何一次培訓,我們是以各部門見習記者的身份掛職學習,我當時被分到了記者部。

初次走進記者部辦公室,與各位老師在一起辦公,我既緊張又激動。好在老師們都平易近人,悉心指導我寫作。在報社半年的學習時間裡,印象最深的是我參與了記者部策劃的《慶祝改革開放40週年特別報道——陝西 在那“雞鳴三省”的地方》大型系列專題報道。7天時間裡,我們分別走進湖北鄖陽、河南淅川和陝西商南進行採訪,在“一腳踏三省”的土地上,通過對歷史、地理、文化、風俗、經濟發展的深入瞭解,講述了具有地方特色的“邊關”故事,展現改革開放帶來的新變化。

在老師的指導下,我採寫的稿件《黃張保:勤勞敲開幸福門》獲得了2018年度陝西日報通訊員新聞一等獎,我也獲得了2018年度陝西日報社“十佳通訊員”稱號。

曾經在學生時代就夢想當一名優秀的新聞記者,如今,我成為陝西日報社的一名通訊員,從當時對新聞宣傳的懵懂狀態到逐漸走向成熟,我特別感謝陝西日報社為全省通訊員提供的學習交流平臺。

通過在報社的學習,我明白了新聞宣傳工作要把身子沉下去,與群眾多交流,善學習、勤思考,不斷開拓新視野,增強腳力、眼力、腦力、筆力,才能創作出有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的優秀作品。今後,我將繼續把鏡頭對準群眾,把創作貼近群眾,講好黃陵追趕超越的故事,提升我們黃陵縣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走進陝報當“記者”的經歷讓我終生難忘。在慶幸自己有這一機會的同時,我也希望今後陝西日報社能吸納更多的骨幹通訊員,走進報社在崗培訓,通過真刀真槍的“實戰培訓”,讓通訊員快速進步成長,為全省基層新聞宣傳戰線培養更多人才。

當好“鐵桿”通訊員

情懷 | 光榮與夢想 使命與擔當

何祥弘

25年來,儘管自己的工作幾經變換,但我每天都看《陝西日報》。不論是過去的紙質版,還是現如今的電子版、網頁,再忙再累,我都會瀏覽。

除了“鐵桿”讀者的身份,我還是一名陝西日報社通訊員。正是《陝西日報》的引領和激勵,我在新聞寫作的道路上一直向前,曾連續18年獲得陝西日報社“優秀通訊員”光榮稱號。

1995年10月,我從部隊退役走上了新的工作崗位,我的職責是新聞宣傳和材料撰寫。從此,我就和《陝西日報》有了不解之緣。

1996年,原南鄭縣在全省率先開展平墳還耕,這是一件利國利民的大好事。可是入土為安的老觀念在老百姓心中已根深蒂固,想要在短時間內扭轉他們的想法,談何容易!可由於我們大力宣傳,很快得到了老百姓的認可。後來,我把這些情況寫下來以“讀者來信”的形式寄給陝西日報社。沒承想,一週以後,報社群工部一位編輯給我回了信。她在信中寫道,“字寫得工整、字體很好看,稿子的主線抓得很準”,還把我的稿子在需要修改的地方用紅色筆做了圈點。拆開信件,我一遍又一遍地看,心裡甭提有多甜蜜了。從那之後,我給《陝西日報》寫稿的勁頭一發不可收,當年,就在《陝西日報》發表各類稿件45篇,被陝西日報社評為“優秀通訊員”。

從此以後,我就專注給《陝西日報》寫稿,《百姓話題》《新聞調查》《讀者來信》等欄目都發表過我的稿件。

彈指一揮間,陝報迎來創刊80週年。現在的《陝西日報》,有了全新的視角,有廣度更有深度,欄目多了,信息量大了,內容更豐富了,指導性也更強了,讀來,總讓人為之激情湧動。

一份報紙,承載著一個希望。我對《陝西日報》有著至深的感情,它是我的摯友和知音,是我進步的階梯,是我心靈的歸宿、築夢的地方。我將一如既往地為《陝西日報》寫稿,當好《陝西日報》的“鐵桿”通訊員。

本組照片均由本報通訊員提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