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為何悔用呂惠卿?

吉林有色風


王安石悔用呂惠卿

呂惠卿,進士出身,做官任期到屆了。皇帝沒給安排新的職位,一段時間都沒有位置,仕途前景不明,在回京述職時遇到王安石,一路與王安石討論史書、詩經、改革意見大致一至,很快和王安石成為至交。並且經常總給王安石送禮、請喝酒、幾乎每天都去看望請示王安石。王安石受命變法呂惠卿只是一個學者沒有官職,他只能極力的討好王安石,王安石竭力的推薦呂惠卿,王安石在皇帝面前推薦說:呂惠卿的賢能豈止是當世,即使前代諸儒也不能與他相比……在這個過程中司馬光對王安石說:呂惠卿不是君子,他善於投機取巧,可是王安石剛愎自用,司馬光多次和王安石說呂惠卿善於文學論辯,但心術不正、為人不善,對你阿夷奉承,讓你十分順耳,但是,當你一旦失時就會出賣你,你要用他早晚肯定被他所害,你也肯定會後悔,王安石根本不信也很不高興,並直接表現出對司馬光不滿。

結果不久,呂惠卿被王安石反覆推薦後,被皇上提拔太子中允,後作副宰相。這時就開始陷害王安石,經常向皇帝打小報告:把改革的一切失誤都說成是王安石的個人目的,把王安石的家書都拿出來作證據來誣陷王安石。最後王安石被罷官,王安石被罷官後呂惠卿一次沒有去見王安石,反而繼續陷害王安石的家人、朋友、親屬及朋友。置王安石於死地,王安石也深深的後悔推薦呂惠卿和深恨呂惠卿,至此王安石每天都寫一個呂惠卿的名字握在手裡,王安石死時手裡還深深地握著呂惠卿三個字。


吉林有色風


王安石,字介甫,號半山,臨川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學家、改革家。

王安石在最後一次被罷相時,耿耿於懷的不是政敵司馬光,而是呂惠卿。

對於呂惠卿這個人,其實整個朝野早有非議,但當時的王安石聽不進去,為什麼呢?因為呂惠卿對他處處迎合。王安石的新法剛開始時,並不是十全十美,但呂惠卿這個人卻全部擁護和迎合。所以王安石聚德呂惠卿是“跟得最緊”、“舉得最高”的“最親密的戰友”。王安石極力援引呂惠卿,使他“驟至執政”,大概就出於這樣的心態。

王安石首次被罷相之後,“惠卿得志,忌安石複用,遂欲迎閉其途,凡可以害安石者無所不用其智”。王安石復出之後,呂惠卿又告王安石“盡棄所學,隆尚縱橫之末數,方命矯令,罔上要君”。這罪名在當時是相當的嚇人,不僅說王安石背棄了儒學,而且說王安石欺騙、架空以至抗拒、要挾皇帝。而這攻擊,恰恰就出於當時處處迎合王安石變法的呂惠卿。

王安石悔的是,沒有想到原先處處迎合自己的呂惠卿竟然會出賣自己。對於呂惠卿來說王安石不過是為他向上爬的階石,這階石一旦成為累贅,是難免要被他一腳踢開的。 剛開始時呂惠卿的處處迎合,使本來就認定“人言不足恤”的王安石變得剛愎自用,使心法本來可以防範的弊端形成氣候,一旦形成氣候的弊端,就會引起了人們的強烈不滿,呂惠卿的全面攻擊,對於王安石推行的新法,相當於釜底抽薪。

因此王安石的新法變革實際上是栽在呂惠卿手中,因此王安石悔用呂惠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