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三次親臨的城市,是山東旅遊的一張名片

秦始皇三次親臨的城市,是山東旅遊的一張名片

我很喜歡大海,所以到沿海城市,肯定要到海邊走走。出差煙臺,便多留了一天,用這一天的時間,感受了一下“神秘”的煙臺。

這兩年養馬島很出名,開始我以為這裡就是一個普通的養馬的地方,後來司機楊師傅跟我簡單的講了這個地方的歷史。因為秦始皇當年東巡尋找長生不老仙藥,路過此地,發現水草肥美,於是就把隨行的馬匹放在這裡飼養,後人就直接稱這裡為養馬島。

秦始皇三次親臨的城市,是山東旅遊的一張名片

我又問煙臺名字的來歷,他說煙臺因市內的煙臺山而得名,明朝的時候,為了防止倭寇,在山上設置狼煙墩臺,所以取名煙臺山,後來這地方就叫煙臺了。

煙臺有一個區叫芝罘(fú)島,也是一個很有名的地方,可惜這次沒機會去,當地的朋友給我們講,關於這個名字的趣聞,秦始皇曾經三次東巡登臨芝罘島,但是第四次去的時候半路就掛掉了,所以說這個“罘”字很有趣,上邊是一個“四”,下邊是一個“不”,野史講這個字的意思就是,秦始皇第四次來不了。

我對各種名字都比較感興趣,所以到一個地方,也會多問幾句,很多地方通過名字可以瞭解一段歷史。

秦始皇三次親臨的城市,是山東旅遊的一張名片

秦始皇三次親臨的城市,是山東旅遊的一張名片

秦始皇三次親臨的城市,是山東旅遊的一張名片

楊師傅說,這個島上的居民比較多,有一萬多人,不好安置,雖然這裡的景色很漂亮,但是並沒有過度的旅遊開發,島上環境比較幽靜,有一些療養院,這裡確實適合養生。

開車從島的一側到另一側,是一個礁石海岸,各種凌亂的礁石散落在海邊,很多遊客在這裡拍照留念。

海邊有幾條船,安靜的停泊在水面上,有一條船發動馬達,準備起航,但是小船卻在水面上轉了一個圈,回頭才發現,一個五六歲的孩童,正在不停的揮手,大喊著“爺爺再見”,孩子的奶奶坐在孩子旁邊,默默的不說話。

秦始皇三次親臨的城市,是山東旅遊的一張名片

在溼漉漉的石頭上,附著著很多小海螺,會有人帶著小罐子,把他們裝起來,為家裡的餐桌增添一道美味。

秦始皇三次親臨的城市,是山東旅遊的一張名片

秦始皇三次親臨的城市,是山東旅遊的一張名片

島上多是自然風光,沒有太多遊玩的項目,在海邊慢慢的走著,感受少有的放鬆時刻。海邊的天說變就變,天空開始飄起了小雨,雨水不大,大家也不著急的往回走。

秦始皇三次親臨的城市,是山東旅遊的一張名片

秦始皇三次親臨的城市,是山東旅遊的一張名片

秦始皇三次親臨的城市,是山東旅遊的一張名片

秦始皇三次親臨的城市,是山東旅遊的一張名片

第二天起得很早,打算去離這裡20公里的漁人碼頭看看,本來還有點睏意,但是一出門的冷風讓我瞬間精神了。

坐車一路沿著濱海大道行駛,左邊是城市,右邊是大海,大約開了20多分鐘,海邊出現了一些尖頂的建築,還有停在海面上大大小小的船隻。

秦始皇三次親臨的城市,是山東旅遊的一張名片

秦始皇三次親臨的城市,是山東旅遊的一張名片

秦始皇三次親臨的城市,是山東旅遊的一張名片

秦始皇三次親臨的城市,是山東旅遊的一張名片

秦始皇三次親臨的城市,是山東旅遊的一張名片

這裡的海岸線依然以礁石為主,沒有很細膩的沙灘,每天退潮之後,很多人會來這裡抓螃蟹,撿海螺。

秦始皇三次親臨的城市,是山東旅遊的一張名片

秦始皇三次親臨的城市,是山東旅遊的一張名片

秦始皇三次親臨的城市,是山東旅遊的一張名片

秦始皇三次親臨的城市,是山東旅遊的一張名片

雖然去的時候是週日,但是比較早,所以人也不多,沿著碼頭閒逛,看著當地人悠閒的生活,在堤壩上,隔一段距離就有幾個釣魚的人,雖然海風很大,但是他們全然沒有收到影響,幾根長長的魚竿伸向大海,自己坐在那裡,望著大海。

秦始皇三次親臨的城市,是山東旅遊的一張名片

秦始皇三次親臨的城市,是山東旅遊的一張名片

秦始皇三次親臨的城市,是山東旅遊的一張名片

秦始皇三次親臨的城市,是山東旅遊的一張名片

這裡有很多兒童遊玩的設施,還有一個巨大的鯨鯊館,週末多數是家長帶著孩子來看鯨魚,鯊魚。

繞過碼頭,是第二海水浴場,但是沙灘還是以砂石為主,很多貝殼殘片,我覺得並不太適合游泳,很容易被劃傷,季節還早,所以只有三三兩兩的人來這裡拍婚紗照,沒什麼遊客。

秦始皇三次親臨的城市,是山東旅遊的一張名片

秦始皇三次親臨的城市,是山東旅遊的一張名片

海邊的天氣,說冷就冷,我穿了一個短袖一件外套,站在海邊凍得瑟瑟發抖。看時間也不早了,趕快回了酒店,下午2點的高鐵返回北京。

秦始皇三次親臨的城市,是山東旅遊的一張名片

秦始皇三次親臨的城市,是山東旅遊的一張名片

煙臺短短的2天行程,讓我又認識了一個嶄新的城市,跟我同行的朋友說,雖然我們到煙臺的時候已經是晚上9點多,也看不到什麼風景,但是就是感覺特別的舒服。這裡確實是一個讓人舒服的城市,希望有機會再來這裡。

探索未知是我一直的夢想,所以只要有機會去到一個陌生的地方,我都會至少留出1天的時間去感受不同城市的不同生活方式。很多人會把旅行看的太刻意,一定要做足儀式感,我覺得那樣反而更累了,出門一個月可以是旅行,出門一天也可以是旅行,把旅行當成生活中的一部分,讓我們有機會去感受不一樣的生活狀態就夠了,享受每一個當下的時刻,才是我們應該追求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