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三丰到底活了多少歲?

東映動畫


答:先不說張三丰,說一個和張三丰類似的異人李少君。

李少君去拜見漢武帝,毫不謙虛地說,他曾經在柏寢臺拜見過齊桓公,是齊桓公的座上賓。

從齊桓公時代到漢武帝時代,中間隔了七八百年時間,漢武帝因此對李少君肅然起敬,認為他是活神仙。

李少君表示,一般的活神仙他都不放在眼裡,比如,他和秦始皇時代的仙人安期生交往,對安期生的為人很不屑。

漢武帝五體投地,把李少君奉為至尊仙人,一心想要他傳授長生不老之術。

但是,得到漢武帝款待的李少君,沒過多久,就幸福地昇天(死掉)了。

再說回張三丰。

清雍正初年(1723年),有一個名叫汪夢九的人,遇上一個老道人。

該老道說自己是張三丰。

汪夢九一下子就石化了。

張三丰張真人是非常有名的活神仙,曾得明朝多個皇帝又給他上賜號。

明成祖敕封他為“猶龍六祖隱仙寓化虛微普度天尊”。

其中明英宗賜他為“通微顯化真人”。

明憲宗特封為“韜光尚志真仙”。

明世宗贈封他為“清虛元妙真君”。

明熹宗再贈封他為“飛龍顯化宏仁濟世真君”。

單單這四個賜號,就可以嚇死人。

而在這之前,元朝的元順帝還敕封他為“忠孝神仙”。

傳說,這個深得元順帝寵愛的“忠孝神仙”,曾大施法術,點起天兵天將,幫助明太祖朱元璋趕跑了元順帝,奪取了天下。

朱元璋登基後,曾多次找他,想封他高官厚祿,他卻神龍首尾不現,躲了起來。

也正因為如此,之後的明成祖、明英宗等諸帝,才那麼推尊張三丰。

汪夢九得睹張三丰真顏,大感三生榮幸,趕緊向張三丰求教長生修仙之道。

張三丰雲山霧海,論玄談道,稱自己的師祖是華山睡仙陳摶老祖,自己得道於火龍道長。

天,這個陳摶老祖,按照史書的記載,可是唐五代時期的人。

那麼,張三丰的應該生於北宋初年,目睹過靖康奇禍,渡過南宋;進入元朝;見證了元朝盛衰;再送走了大明王朝二百七十年曆史,平安進入清朝……

太不可思議了。

汪夢九追問張三丰的年齡到底幾何,張三丰笑而不語,飄然而去。

也許,張三丰就是個李少君一樣的人物;又也許,張三丰只是個符號;又也許,張三丰是由十幾代人合力上演的一部超長連續劇,誰知道他有幾歲呢?


覃仕勇說史


張三丰,生於1247年,去世於1458年,一共活了212歲。 原名張君寶,是武當派的創始人發揚太極拳,據史料記載,張三丰是遼寧阜新人,也就是我的老鄉,我也是阜新人,哈哈。我們這裡也有張三丰故居,只是沒有太大的名氣而已。據說張三丰又名張邋遢,有時幾天吃一頓飯,有時幾個月吃一頓飯,

張三丰作了一首上天梯,是修煉過程的描述。大元飄遠客,拂拂髯如戟,一曲上天梯,可當飛空錫。回思訪道初,不轉心如石,棄官遊海嶽,辛苦尋丹秘,舍我亡親墓,鄉山留不得,別我中年婦,出門天始白,舍我丱角兒,掉頭離火宅,人所難畢者,行人已做畢,人所難割者,行人皆能割,欲證長生果,衝舉乘仙鶴。後天培養堅,兩足邁於役,悠悠摧我心,流年駒過隙,翹首終南山,對天三嘆息。

張三丰是一個道教內丹修煉的大成者,不僅修仙而且修心,


招工劉雨昊vlog


張三丰生於1247年,那一年是南宋末年,至於張三丰死於哪一年,史學界卻存在不少爭議。有說他活了140歲的,有說他活了200多歲的,還有說他活了400多歲的。



到底活了多少歲呢?

正史記載,張三丰生於遼寧,14歲考上了文武狀元,18歲當了博陵縣令,屬正縣級官員。18歲的你剛剛參加完高考,準備踏入象牙塔揮霍青春了,可人家三豐同志已經幹上了地方一把手了。三豐同志前途無量啊!

可是,令人不解的是,三豐同志在33歲的時候,突然給皇上寫了一封辭職信,寥寥數字,“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當然這是推托之詞,真實原因是什麼呢?仕途不順,還是身體有病,或者是看破紅塵呢?



應該是看破紅塵吧。

三豐同志後來寫了一本自傳詞,回憶了自己奇幻的人生。詩的名字叫作《上天梯》,詞中有云:

回思訪道初,不轉心如石,棄官遊海嶽,辛苦尋丹秘,舍我亡親墓,鄉山留不得,別我中年婦,出門天始白,舍我丱角兒,掉頭離火宅。

詞中描寫了他辭了官職,遠離故土,拋妻棄子,去遠方學道的心理路程。

what?張三丰有老婆,還有孩子?

是的,《少年張三丰》之中,張三丰為修煉上乘武功,始終保留純陽之體,後來經過幾十年如一日的勤奮苦練,最終練就了天下第一的純陽無極功,達到了無招勝無招的武學最高境界。



然而,小說歸小說。其實張三丰還是有愛情,有妻子,有孩子的,至於妻兒姓甚名誰,史學已不可考了。

張三丰為了尋求長生不死之道,心一狠,頭一扭,揹著行囊,大踏步地走了,去尋仙問道去了。身後,是哭的死去活來的妻子,和哭成淚人少不更事的孩子。

“你這老不死的,你去瀟灑去了,這幾個孩子怎麼養啊?”

“爹啊,你別走……”

張三丰還是走了,誰也不能阻擋他一心向道的腳步,對於他來說,親情也是一道魔障,是一定要渡過的。



此時三豐同志不叫三豐同志了,應該叫三豐道長了。

三豐道長33歲離開家之後,拜了火龍真人為師,又過了幾十年,三豐道長修為越來越高,弟子也越來越多。

1368年,元朝滅亡,朱元璋稱帝。張三丰來到了武當山,看到武當道觀毀於戰火,於是與眾弟子在廢墟之上,重新修建了道觀。此時張三丰已經121歲了。

1385年,朱元璋兩次邀請張三丰入宮相見,但是都被張三丰婉拒。此時張三丰138歲了。

1393年,張三丰雲遊雲南,遇到了沈萬山,送給了沈萬山夫婦一人一顆丹藥,當天夜裡兩人雙雙斃命,哦不對,是雙雙昇天。此時張三丰146歲了。

1418年,朱棣為求長生不死之法,派了胡廣去尋找張三丰,結果沒有找到。朱棣大怒,讓張三丰再去尋找。此時張三丰171歲了。

其實朱棣尋找張三丰是幌子,真實目的是去找失蹤了的建文帝。

1723年,汪夢九遇到了張三丰真人,並聆聽教誨。此時張三丰476歲了。



古人平均壽命不過50歲上下,長壽的不過90歲,活過100歲的寥寥無幾。醫學如此發達的今天,人的極限壽命不過120歲而已。

吉尼斯世界記錄,世界上最長壽的人是法國婦女讓-路易絲-卡門,她死於1997年,她活了122歲零164天。

張三丰能活到476歲嗎?不可能的。

古代學道之人,名叫三豐的人比較多,道家中,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三”這個字代表陽;三中間加一個豎,正好是“豐”字,代表陰。一陰一陽,正是太極。所以學道之人,喜歡取名叫“三豐”。

張三丰火了之後,假冒偽劣“產品”自然就多了,反正又沒有申請專利,你叫張三丰,我也可以張三丰,大家都是張三丰,最後到底誰是真正的張三丰,已經傻傻分不清楚了。



一代死了之後,出現了二代,三代……後面出現的張三丰已不是最初的張三丰。

張三丰活了多大呢,已經無法考證,應該不會超過100歲吧!


一半秋色


張真人活了多少歲,是一個很蛋疼的問題。

要是按照歷史上那些野史記載,張三丰至少活過了五百歲大關。

可是按吉尼斯記錄的記載,歷史上最長壽的女人是法國的詹妮·路易·卡(Jeanne Louise Calment),生於1875年2月21日,死於1997年8月4日,享年122歲164天。

歷史上最長壽的男人是日本人的泉重千代,生於1864年6月29日,死於1986年2月21日,享年120歲237天。

這兩位有記錄的最長壽者也僅活了120多歲,與張三丰的壽命相差很遠。

按照民間另外一些記載,從南明活到民國的李清雲才是真正的長壽者,他生於1677年,死於1933年,活了256歲。


據說1933年的美國《時代》週刊都報道過。

現在史學界和武術界對張三丰的出生年代分歧不大,一般都認為他生於南宋淳佑七年(1247年),出生地有兩種說法,有說是福建的,也有說是遼寧的。

張三丰原名張通,字君寶,是武當派開山祖師。傳說他無論寒暑,只穿一衲一蓑,一餐能食升斗,或數日一食,或數月不食,能預測過去未來。

從元朝開始,很多皇帝都派人四處尋訪這位老道士,但你越找就越找不到。


真是神龍見首不見尾。

可以肯定的是,明朝幾個皇帝都加封過這位神奇的張真人,從明英宗的"通微顯化真人",到憲宗"韜光尚志真仙",再到迷信道教的明世宗封他為"清虛元妙真君"。

根據《道藏輯要》上的記載,元惠宗至正初年,也就是1341年左右,張三丰曾經回鄉掃墓,這時他已近百歲,但鶴髮童顏,這時他以前的朋友都死光了。

明洪武二十五年,張三丰去過雲南,據說還遇上了修南京城的大富商沈萬三。


多年前張三丰見過沈萬三,還曾預測過將來在西南仍有一面之緣,果然被說中。

此時的張三丰有一百五十多歲了。 永樂十四年,明成祖朱棣通過種種努力,終於見到了張三丰,此時張三丰已一百六十七歲。

張三丰最後一次出現是在雍正初年,當時有個叫汪夢九的人見到了快五百歲的張三丰,還向張真人請教過道教的問題。

這些記載如果屬實,那張三丰必然是人類有史以來最長壽的人,沒有之一。


在沒有證據證明這些記載是假的之間,我們無權隨便推翻這些古書上的記載,只能分析一下到底存在哪一種可能。

我個人認為,張三丰橫跨五百年曆史的唯一可能,就是張三丰不是一個人。

“張三丰”只是一個稱號。

生於南宋的那個張君寶,應該是第一代“張三丰”,他收了七個弟子,就是金庸先生提到的“武當七俠”,這七個人都是真的,除了殷梨亭真名殷利亨之外。

七人之中,多有作品傳世,其中《張松溪傳》中明確提到,張松溪的師傅叫“張三丰(峰)”,是南宋人。


《名山藏》中提到的明朝的張三丰,應該是第二代“張三丰”,據說他與元代名臣劉秉忠是朋友,但劉秉忠留下來的著作中沒有提到此事。

如果這個“張三丰”真是第一代,那到元朝的時候,已過百歲,與秉忠為友,可能性不大。

所以應該是第二代。

明朝的張三丰應該是第三、第四或者第五代“張三丰”,這些“張三丰”的共同點都是精通道教教義,兼有武藝,年齡也比較大,但應該不會有三四百歲的年齡。

至於清朝出現的那個五百歲的“張三丰”,記載很模糊,作風和之前的張三丰也有很多不同,應該是個江湖騙子假冒的。


每一代“張三丰”,都是長壽者,基本都能活到一百歲以上。這符合後來的這些記載。

以上是我個人推理,因為我不相信一個人能活到四五百歲,這是自然界的規律,不是某個人能打破的。

傳說《黃帝內經》是醫道同源的修真典籍,修煉有成,可以延年益壽。120歲是天年,但要打破這個天年牢籠,得靠大家去摸索了。

歪眼小史工作室


剛日讀史


張三丰是武當派開山始祖,張氏太極拳的創始人,“反元興明”的民族英雄,在電影《倚天屠龍記》中是張無忌的師祖,曾幫助朱元璋建立大明。

張三丰,名君寶,外號叫張邋遢,生於南宋宋理宗淳佑七年(1247年)。遼東懿州人(今遼寧省阜新蒙古族自治縣塔營子鄉)。

史書記載張三丰4歲識字、6歲習武、8歲能文、14歲考取文武狀元、18歲擔任博陵縣令,33歲時(1280年)辭官出家當道士,拜華山睡仙陳摶老祖為師。



之後創建了武當派,得老子煉丹真傳,習得辟穀大法,張三丰經常十天半月水米不進。

經過細心觀察動物的活動,結合道教學說,創出了太極拳,廣收弟子,抗元興明。

公元1360年,朱元璋和陳友諒在鄱陽湖展開了生死決戰,當時朱元璋的水軍和和陳友諒的水軍根本不在一個檔次上,朱元璋那幾條破船根本不堪一擊。關鍵時刻多虧了張三丰出手相救。

張三丰派自己的徒弟布袋和尚為老朱獻上了一條妙計,那就是利用詐降引陳友諒的戰船擱淺。

陳友諒不知是計果然上當,朱元璋火燒鄱陽湖,來了個“元版”的火燒赤壁,最後陳友諒被流箭射死。



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稱帝,建立了大明朝。這一年張三丰121歲。

稱帝后的朱元璋三上武當山請他出山為官,張三丰算到老朱要來就出去雲遊了。當老朱第三次來到武當山時,張三丰推辭不過把徒弟邱玄清推薦給了老朱。

1394年,張三丰在雲南雲遊時遇到了被朱元璋發配到此的沈萬三夫婦,張掏出兩粒藥丸讓夫妻二人服下,沈萬三兩口子成仙飛昇而去。

據說有人親眼得見,這一年張三丰147歲。

1402年,朱棣發動“靖難之役”,經過4年的死磕,朱棣奪了侄子朱允文的江山。朱棣在南京稱帝,史稱明成祖。

這一年朱棣命侍讀學士胡廣詔請張三丰出山,都被張三丰婉言拒絕了。



永樂十年(1412年),明成祖朱棣調集民工工匠30餘萬人,經過10年的時間,在武當山上建成了八宮、二觀、三十六庵堂、七十二巖廟等龐大的工程建築。

這時候張三丰就混跡於民眾之中,朱棣派人屢防不遇。這就是歷史上的朱棣“北修紫禁城,南修武當山”的事情。

14 18年春,朱棣親自驅車去武當拜防張三丰,結果又沒見到。

此時朱棣勃然大怒,命令胡廣再次詔請張三丰,朱棣說:“你這次再找不到就砍了你!”

胡廣哆哆嗦嗦來到了武當山,跪在在張三丰的太極宮門前,張不忍加害胡廣,於是對他說:“你先回去吧,我馬上就到。”

胡廣千恩萬謝。他剛到南京打算進宮交差,結果看到張三丰正在金殿和朱棣交談正歡。這一年張三丰171歲。



張三丰最後一次現身是在清雍正初年(1723年),據說有個叫汪夢九的老先生偶遇張三丰,只見張真人鶴髮童顏,仙風道骨手拿拂塵。汪老先生向張真人請教了一些道教知識和太極拳的要領。

這一年張三丰467歲。

綜上所述,我認為張三丰至少活了500歲。


秉燭讀春秋


中國武術界宗師,創造輝映後世的武當派,現在大量影視作品展示其人其事,他的名字叫張三丰,首先歷史上真有此人,並不是虛構的人物,張三丰也是個武道雙修的大師,不僅武功高強,對道家的陰陽之術、煉丹術頗有研究。以前一直爭議他是什麼時期人,有人說是南宋,有人說是元末明初,有人說是明朝,甚至有人說張三丰從南宋一直活到明朝,活了400多歲,也有的說他活了200多歲,這些都是無稽之談,根據靠譜一點的史料記載,張三丰是元末明初時期人。

圖為張三丰畫像。

他原本叫張君寶,後來自己改名叫三豐,在遼寧出生,從小很聰慧,幼年時拜張雲庵為師學道,遂痴迷道教,平時學點武術強身健體,為父母守孝期滿後開始雲遊天下,在雲遊民間時有很多傳說,比如有記載說他衣服不換洗,外號張邋遢,也有人說一頓吃一斗米,餓也能餓幾個月,更有人說張三丰能日行800裡,會騰雲駕霧等,傳說真假未知,但他綜合各家之所長修成了道教集大成者。

重慶合川巖刻《贈別嚴士元》,據說是張三丰龍行大草。

修道所成後往南走,經過湖北武當山時,覺得此地秀麗,揭草廬而居,開始在武當山修道,影視劇裡張三丰在武當山收了7個徒弟,俗稱武當七俠,其實只有張松溪、是張三丰徒弟,剩下6人不是徒弟,只是得過指點,張松溪發揚的很大,至今國內還有松溪派,但是張三丰在武當山主要是修道煉丹,武術只是後來的附屬產品,並且武當只是一座山,不像是少林就是座廟,功法全從廟裡出來的,武當山上有很多派別,不可能功法都是張三丰創立的,現在武術界把眾家都歸為張三丰,是武術界的斷了流傳,只能拿張三丰說事了,這是非常遺憾的。

圖為嶗山太清宮三官殿的這株山茶樹。

所以武術界都樹立張三丰,很多史料考證他活了200多歲,其中《古今太極拳譜及源流闡秘》準確的說活了212歲,並且有理有據,我覺得是扯淡,很可能明朝歷代皇帝都追封尋找他,張三丰名氣又很大,所以有人披著他的馬甲行事,就像孔府的衍聖公一樣,對張三丰有模有樣的記載,在永樂時期以後就很少了,特別是在嶗山有棵茶樹記載是張三丰栽的,現在考證這棵茶樹年齡與記載相符,個人覺得張三丰活到了永樂時期比較靠譜,元末明初到永樂時期,好幾十年,應該是高壽了。


圖文繪歷史


提到張三丰,人們自然會想到武當派、太極八卦、長壽等,尤其是愛看武俠小說的朋友,更會聯想到武當七俠、甚至屠龍寶刀、倚天劍和刀光劍影的江湖等等,然而,今天我們先不說武俠,我們都知道張三丰是個長壽之人,那麼在歷史上他到底活了多少歲呢?

根據相關史料記載,武當派的開山祖師張三豐出生於公元1247年,去世於公元1464年,一共活了218歲。張三丰的一生充滿了傳奇色彩,無論是正史還是野史中對他的描述還是挺多的,尤其是影視劇中把他刻畫成仙風道骨,武藝高強的一派宗師和得道真人。實際上這些都是描述的張三丰後期的成就,關於他年輕時候的情況我們無法找到更多的資料。

根據現有的資料顯示,張三丰,名君寶(又被叫做全一),字符元,三豐是他的道家稱號。他在武學、道法、書法等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詣,尤其是武學方面,創立了太極拳、內家拳、武當劍法等流傳後世的諸多經典絕學。特別是他一手創立的武當派到現在還香火旺盛極負盛名。張三丰所處的年代恰逢元末明初之時,他自幼聰慧,14歲便考上了文武狀元,18歲就當上了縣令為官一方,與當時元朝的丞相劉秉忠和歷史名臣廉希憲交往甚密,後來因為看破塵世,辭官回家潛心修道,拜了當時著名的道家火龍真人為師。有人說張三丰的出生地在遼東,也有人說在陝西寶雞,更有甚者說在福建,具體在哪裡我們無從考證。

張三丰的一生跨越元明兩朝,他的武學造詣之高,道法之深厚,為世人所敬仰,就連歷代統治者也都對他尊崇有加,幾位皇帝都親自請教他治國理政之法,明成祖朱棣還自詡真武大帝化身,曾經派遣工匠大力修建武當道觀,以致當時道教盛極一時!

關於張三丰的年齡,也有說法說他活了149歲,但這是影視劇中的猜測,沒有任何史料依據,結合一些歷史記載和諸多歷史事件我們大致可以判定218歲的說法比較可信。

而他為何能夠長壽,到目前為止仍然是一個謎,沒有記載顯示他吃了什麼長生不老藥,也許是修道之人清心寡慾心態好才促成長壽吧!

我是文史墨客,不當之處,請多指教,期待與您的交流!


文史墨客


張三丰可以說是元明時期最為著名的道家人物,一直被元明時期的人們認為是活神仙。不過歷史上關於張三丰的記載很多都是不相同,我們可以通過歷史來探究張三丰活了多少歲,而沒有必要通過臆想來說明張三丰的事蹟。

《明史》就有對於張三丰的記載:張三丰是遼東懿州人,張三丰的本名叫做張全一,另外一個名字叫做張君寶,三豐只是他的號。這裡提及一個古代概念,古人的稱呼並不是像我們現在一樣,只有名字,而是由名,字,號。名是自己的本名,一般是父母等人稱呼,字才是同輩之間的稱呼,而號是尊稱,也就是張三丰是尊稱,並不是他叫張三丰。張三丰本人不修邊幅,所以又有外號叫做張邋遢。他長的一副神仙氣象:

頎而偉,龜形鶴背,大耳圓目,鬚髯如戟。

按照史書的說法,這個人行蹤不定,有的人說他能夠一日千里。他還能夠辟穀,能夠幾天不吃飯甚至幾個月不吃飯,曾經出遊到武當山,另有說法說他在武當山期間,登山很快就像飛一樣,而到了冬天,常常在雪裡睡覺,鼾聲如雷。張三丰在武當山期間曾經說過武當山必定大興。後來預言成真,在明成祖時期,永樂十年明成祖命令隆平侯張信,吏部侍郎郭淮等人率領地方官員和三十萬軍民大舉修建武當山宮觀,歷時十四年,耗費無數錢財,修成了九宮八觀,三十六庵堂,七十二巖廟,三十九橋,十二亭的龐大道教建築群,此後永樂十五年,有命令在張三丰結庵的地方修建宮觀290間,賜名遇真宮。

張三丰在武當山居住了一段時間就離開了,明太祖朱元璋曾經在洪武二十四年派遣使者找他,但是沒有找到,之後張三丰出現在寶雞的金臺觀,當時他預言自己會去世,隨後就去世了,當地人於是前去拿棺材埋葬他,結果又聽到棺材裡面有響聲,大家都很奇怪,打開棺材一看張三丰又活過來了,張三丰之後遊歷蜀地,見過蜀獻王,永樂年間,明成祖曾經派人去找張三丰,但是此後張三丰就沒有出現了。

不過相傳張三丰是金朝時候的人,元朝初年張三丰和元朝忽必烈的重要謀士劉秉忠出自同一師門,後來在鹿邑的太清宮學道。但是這些只是傳言。

當然也有傳言沈萬三是張三丰的弟子,張三丰傳授沈萬三鍊金術,讓沈萬三得以富甲天下。

另外也有記載宋遠橋,俞蓮舟、俞岱巖、張松溪、莫聲谷,段利享等七人。

按照歷史記載推斷張三丰的年齡,張三丰和劉秉忠是同一時代的人,假設兩人同年的話,劉秉忠的生活年份是1216年-1274年,如果算到洪武二十四年,也就是1391年,張三丰應該有175歲,清朝康熙年間的汪錫齡總結數百年的傳說,否定了張三丰是金朝人,元朝末年人,明朝初年人,他推論張三丰是元定宗時期的人,應該是143歲。


人者仁義也


作為道家修真的代表,張三丰在歷史上一直以行蹤末定, 似仙非仙著名。不僅張三丰的年齡成迷,連他的出生地都有多做說法,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張三丰到底活了多少歲。




張三丰,道教武當派開山祖師 ,太極拳始祖、內家拳始祖、抗元興漢民族英雄,武學泰山北斗。張三丰是道教承前啟後的重要人物,正史裡,說他生於南宋理宗淳祐七年(1247年),從小就聰明早慧,14歲高中狀元,18歲當任博陵縣令,33歲(1280年)辭官出家修道,拜火龍真人為師,此後便雲遊四海,行蹤飄忽不定,世人難見仙顏,他何時得道飛仙便成了一個謎。


在正史《明史·列傳第一百八十七 方伎》記載武當派開山祖師張三丰生於南宋理宗淳祐七年,即1247年,卒於明憲宗天順八年,即1468年,享年218歲,這個應該是目前比較主流的關於張三丰壽命之說,畢竟進入明初後,張三丰的活動比較活躍,據傳朱元璋之子蜀王朱椿、明初江浙巨賈沈萬山分別在成都和雲南見過張真人,得到他的點化開悟。




公元1368年,朱元璋於應天府登基稱帝建立明朝,那一年張三丰121歲。據傳,張三丰居寶雞金臺觀的時候,曾死而復生,道徒稱其為“陽神出遊”。入明後,張三丰的行蹤更加不定,時隱時現,難覓仙容。朱元璋曾在洪武十七年、十八和二十四年三次派人尋找張三丰入京而不得。永樂年間,成祖亦遣使屢訪皆不遇,此後便徵發天下30萬民夫大興武當山宮觀。如果那時候張三丰已經不在人世,太祖、成祖何以如此鍥而不捨的派人尋訪他?




明朝皇帝中,屬明成祖朱棣對尋訪張三丰最為熱衷。據《張三丰外傳》記載,1418年明成祖曾親赴均州武當山拜望張三丰,但三豐不在。成祖沒有放棄,命大學士胡廣再訪,胡廣三入武當山依然不得見,成祖勃然大怒,怒斥胡廣辦事不利,永樂十四年胡廣再一次入武當山,此次終得一見張真人仙容。傳說張三丰當時受太上老君之遙赴天庭參加群仙會,感念胡廣的祈禱,教他回京赴命,後張三丰信守承諾在金殿與成祖見面,此即“金殿飛昇”之說。這畢竟是傳說,難以信服。不過,張三丰曾書字一函,令弟子孫碧雲向永樂帝稟告,告之以具體的長生之道此事應不假,自古皇帝訪仙求道,無外乎求長生,此乃合乎常理。據此,至少在太祖、成祖時期,張三丰還在人世。


另有明英宗朱祁鎮 的《御剛張三丰銅碑》之誥命為依據,因為誥命是為活人而寫,說明張三丰那時還混跡人間。所以認為張三丰卒於天順末年(公元1464年,享年218歲)較為符合實際情況。


大國布衣


張三丰活了多久,一直都是飽受爭議的話題,但是不用懷疑的是,張三丰此人確實是個百歲老人,而且生於1247年,也就是南宋末年,但是除卻一些重大事件,張三丰的行蹤一直都是忽隱忽現,很難真正去探究張三丰的卒年。



從李師融的著作《太極拳》中記載,張三丰去世於1458年也就是明朝天順年間,享年212歲。而在正史也就是《明史》中記載,張三丰是去世於1464年,享年218歲。一般民間普遍認為張三丰享年149歲,也就是電視劇《少年張三丰》中所記載的年齡。而在金庸先生的武俠小說中,張三丰的曾經在《神鵰俠侶》中出場,當時大概是十二三歲的孩童,而《神鵰俠侶》的背景年代大概是在南北宋交替時期。當然還有更加扯淡的,張三丰活了700多歲,一直到了清朝乾隆年間。

張三丰出生之時也是頗有傳奇色彩,據說張三丰出生之時有仙鶴徘徊,這話不知是真是假,但是根據張三丰的長壽之說,可能是後人為了給張三丰捧上神壇而來的杜撰之語。之後張三丰創立武當派,苦思七天七夜將道家學說和少林寺融為一體開創太極拳,成為名震江湖的一代宗師。

樹大招風,並非是張三丰故意宣揚,而是名聲在外。張三丰的名聲引來了開國皇帝朱元璋的熱情相邀,但是結果確實無疾而終。根據民間傳言,張三丰曾經在朱元璋和陳友諒大戰之時幫助過處於劣勢的朱元璋。可是朱元璋稱帝之時,已經120多歲的朱元璋卻開始了不見蹤跡。隨後可能是受到朱元璋的影響,明朝十六位皇帝一直都在民間查訪朱元璋的下落。這裡並非是承襲先祖遺志,而張三丰的壽命長得讓人嫉妒,想要問其討教長壽秘術。

可是張三丰自從朱元璋稱帝之後,就一直雲遊四海,蹤跡也是時隱時現。明成祖朱棣曾經派遣胡廣多次尋找,可惜張三丰的出現並不如意。有人曾說,張三丰確實與朱棣秉燭夜聊,但也有人說朱棣一生也未得見張三丰。而明成祖還封張三丰為武當真人,當時張三丰169歲。

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明朝天順年間,朱祁鎮曾經親自為張三丰頒發誥命賜予張三丰“通微顯化真人”,因為明朝的誥命是為活人而頒發的,所以從這一個依據來說,當時張三丰還在人間,且高齡212歲。


之後張三丰便消失匿跡,民間的傳說逐漸減少。,至於傳言張三丰活到了700多歲一直到清朝乾隆年間之人,不難猜測其意圖是想要借張三丰的名聲博取點甜頭,這裡的傳言不足為實。

至於張三丰活到了天順年間200多歲,其實多少有些扯淡。明朝後期國力早已經衰退,奸臣流竄在朝野之中,自然會有有心之人假借張三丰的名聲起勢,至於是否見到了張三丰本人,實在是難說,。但是眾口鑠金,人人都喊自己見到了張三丰,自然就會有張三丰尚在人間的謠言流傳下來,帝王被高牆遮蔽了眼睛,自然無法判斷真假,也就頒發了賞賜。

所以張三丰到底活了多久,雖然不知道,但是不太可能是200多歲,頂多100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