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政府真的是窮,落後嗎?為什麼滅亡?

站在北京看世界


清王朝的滅亡,是封建制度沒落的趨勢下,與當時主流的資本主義制度衝擊下的必然。

在封建王朝的體制下,社會的財富主要集中於官僚、地主手裡,對於普通的老百姓來說是貧窮的。封建的小農經濟,與完成工業革命的西方大國相比較,經濟缺乏競爭力和長足發展的潛力。

另外,整個王朝都以“天朝上國自居”,對於國外的先進思想、技術都缺乏正確的認知,盲目的貶低國外的一切事物;而國內依舊是科舉八股,禁錮著讀書人的思想,在現代文化、科技等領域不能有所發展。

清朝後期,政治腐朽,貪官橫行,而且政府朝堂上的掌權者,造就著大清朝堂上的保守固化、內耗爭權、揮霍無度的昏暗政治。特別是慈禧太后,為過生日,可以挪用軍費,造成日後北洋艦隊有炮無蛋的窘境。儘管有著李鴻章、左宗棠、曾國藩等一系列的能臣,卻也不能夠扭轉乾坤。

外國勢力的不斷入侵,清王朝在政治腐敗、經濟落後、軍事實力等都不如別人的情況下,被迫簽訂了一紙紙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賠償著一筆筆戰爭賠款。這一筆筆賠款的真金白銀,都加在老百姓的身上,觸發了不斷的農民起義,“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嚴重的動搖了清王朝的統治,將清王朝,進一步拖進了滅亡的深淵。

因此,僅僅是經濟的貧窮落後,一個王朝也不會那麼容易的倒下,大清王朝的滅亡是其所處時代下新舊制度衝擊,和清王朝本身面臨的內憂外患的必然結果。


閒話精彩


中國古代史的結束也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探析清政府滅亡的原因無疑能夠幫助我們更深一步的瞭解中國近代史。而一個存在了267年的政府,它覆滅的原因無疑是多方面的,我們需要通過多個角度去分析儘可能地去追尋這段歷史的真相。  關鍵詞:清政府;滅亡原因;  清政府滅亡的內部原因:  清政府滅亡的內部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政治原因:  中國古代封建社會由於受皇權獨尊和皇位世襲制的影響,歷代王朝的興衰更迭與皇帝本身的綜合素質有著極大的關係。在雍正帝設立軍機處之後,清代的君主專制成為了封建社會歷代王朝的最高峰,可想而知清朝十二帝對清政府的影響該有多大。而說起清朝十二帝對於清政府乃至整個中國歷史的影響就不得不提到乾隆帝,清朝在乾隆帝在位期間達到極盛,然則盛極必衰,清政府也正是在乾隆帝在位後期日漸衰落的。乾隆是清朝第六位皇帝(加上清太祖清太宗),準確的來講乾隆算是個“富三代”。祖父康熙帝、父親雍正帝,前者是安邦定國一代雄主,後者是經國治世一代英主。他們為清政府的發展打下了一個很良好的基礎,乾隆帝在位前期勵精圖治憑藉著祖上留下的一片基業開創了中國封建社會的最後一個盛世——康乾盛世,然其在位後期由於好大喜功、寵幸奸佞致使朝中風氣敗壞,貪汙流弊之情日甚一日。更兼大興土木,四處征戰而戰不得法耗費國力,為清政府的衰落與滅亡埋下了伏筆。其後嘉慶帝繼位雖然懲治了和珅這等鉅貪,但終究未能遏制貪汙舞弊之風。且社會危機不斷民族矛盾加深,嘉慶帝算是個守成之主然面對此等困局,其時手下又沒有太得力的臣屬,便也只得一籌莫展。清朝也便無可奈何地日益衰落了。其後的道光帝是平庸之人又在皇儲問題上選擇失誤、咸豐帝實是昏君庸主、同治帝雖有中興之名然“同治中興”不過曇花一現,且有名無實,再之後的光緒帝非但志大才疏且更是大權旁落,而那位末代的宣統皇帝也只是個空擔帝號的傀儡罷了。他們都未能真正解決清政府存在的危機,而除了這幾人之外還有另外一些人對清政府的滅亡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如慈禧太后、恭親王奕訢及曾國藩、李鴻章等人。可以說清政府滅亡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出在政治上的,而政治上的問題又有相當一大部分原因出現在這些清政府的主要當權者手中。這些人或是才德平庸、或是不思進取、或是黨爭內耗、或是走錯了路……總之是廟堂運籌出現了極大的失誤。而廟堂運籌失誤更深層的原因除了這些人的能力才幹和立場品行等原因外更重要的還是清政府腐朽落後的政治制度,由於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清政府的政治制度已經逐漸的不適用了。這就直接導致了吏治腐敗還有稅收漕運河道等一系列問題。這些問題常年累月的堆積最終使清政府積重難返走上滅亡的道路。林則徐被貶之後雖然清政府推行了洋務運動和戊戌變法但前者未能逃出時代的侷限,改革及表不及裡。妄圖在保留腐朽封建制度的同時學習西方先進器物來達到其救亡圖存的目的,那麼最終的失敗也是必然的了;後者的改革較前者有所進步從器物層面拓展到了制度層面,可一來變法無群眾基礎、君主立憲制在當時中國社會尚不得人心。二來改革者手中並無足夠權力進行改革,且過於激進。三來改革阻力過大,而在中國實行君主立憲制難度太大,中國有兩千多年封建歷史,君主專制與中央集權的強度遠超世界列國。在這樣的國情與形勢下想要發動一場自上而下的改革來達到救亡圖存的目的,顯然難度很大。是以最終兩場改革並未成功,雖然在客觀上也推動了中國歷史與社會進程的發展,但終究也讓清政府徹底走向了滅亡。  (二)軍事原因:  自鴉片戰爭以來,清政府與列強交戰敗多勝少。其後又有了同太平天國和捻軍的作戰,前期幾乎是屢戰屢敗。雖然後來因太平天國的內鬥和捻軍的分裂再加上英法等國相助,曾國藩和張之洞左宗棠等人陸續平定了這幾方的割據勢力,可清政府在軍事上的接連受挫也使得其軍力大損。清朝自乾隆帝身故之後軍隊作戰能力每況愈下,早已不復昔年盛況。雖然因對付農民起義,曾國藩創立了十萬湘軍,終究也是獨木難支。洋務運動因政治上的缺陷,軍隊作戰意識不強,軍械生產動力不足。更兼官員貪汙舞弊使得軍隊戰力和軍械裝備始終無法達到質的飛躍。李鴻章等人的強軍夢,最終也只得淪為一個美好的幻想。甲午中日戰爭戰敗之後,洋務運動隨之破產。義和團運動失敗之後,清政府簽訂了《辛丑條約》自此清軍幾乎再無重新崛起之可能,便只得任人宰割了。事實上自康熙帝之後,清政府軍隊的創新意識便漸漸消耗殆盡了。康熙時,入關已久的八旗鐵騎便因貪圖享樂而雄風不再,旗人上不得馬、拉不開弓。康熙帝起用漢人為清軍主力,革新軍隊火器,其後因收復臺灣又建立了大清水師。因“九龍奪嫡”的愈演愈烈,康熙被迫放棄了大清水師的擴建,自此清朝軍隊在鴉片戰爭甚至是洋務運動之前幾乎一直保持著康熙時的軍制,如此政府如此軍隊清政府最終的滅亡也就不難想見了。

  (三)經濟原因:

  清政府因政治和軍事的問題導致財政收入出現了越發嚴重的危機,其主要表現為:官吏貪汙、河道漕運和稅收等問題。鴉片流入中國後中國積貧積弱的程度再次加深,而這之後為了應付戰爭和各種不平等條約,清政府的財政支出日益增加。鴉片戰爭之後小農經濟又逐步解體,資本主義經濟又發展艱難,清政府的“經濟危機”日甚一日。龐大的開支和微薄的收入最終導致了清政府財政的癱瘓,而經濟問題又嚴重影響了政治和軍事,三者間最終產生了一個惡性循環。

  (四)思想文化和科技發展原因:

  除了政治、軍事和經濟之外,在清政府滅亡的內部原因中,思想文化和科技發展也是一個不可忽略的原因。自明代八股取士以來中國文化本已暮氣沉沉更兼士風敗壞。清代大興文字獄,極大地束縛了人們的思想。儒學、道學、理學逐步僵化窒息,限制了科技的發展,從主觀上造成了中國的落後。封建禮教對民眾的迫害以及科舉制的腐朽弊端日益顯露,民眾愚昧最終也造成了清政府的愚昧,或者說從開始清政府的愚昧造成了民眾的愚昧,而民眾的愚昧是清政府更加愚昧,最終腐朽愚昧的清政府也只有束手無策的等待入侵者的炮火將國門打開,最終使得清政府本身承受不住國內外的壓力而煙消雲散。

  社會原因和外部原因:

  (一)民族矛盾:

  中國是多民族國家,而清政府是由少數民族建立的,且滿清貴族素有重滿輕漢的傳統。其中最明顯的一個例證便是自清廷入關之後直至請政府的最終滅亡,“反清復明”這一口號的呼聲雖然時高時低但卻一直可以聽到迴響。早在清初清政府便頒佈了《剃髮令》隨後更是大興文字獄,又下令禁止滿漢通婚,通過一系列手段打擊了漢族的民族自信心又防止了滿族被漢族所徹底同化。所以滿漢之間的民族矛盾很長一段時間內一直存在。康熙皇帝是滿清貴族中少有的先進之人,但他雖然本人積極向西方學習卻禁止除他本人之外的任何人學習西方的先進理念和知識。其原因也不難想見,漢族的開放性勝於滿族即使開明如康熙皇帝也未免對漢族的戒懼。不過也正是因為如此才造成了中國的落後與清政府的腐朽。自清政府的衰敗和西方列強入侵以來民族矛盾就在不斷地深化。最終清政府的覆滅很大程度上也是因為民族矛盾沒能得到很好的處理。

  (二)社會的改變和列強的入侵:

  由於清政府長期實行“閉關鎖國”的國策導致了中國落後於世界潮流,而當入侵者的炮火打破了古老封閉的國門之後,中國封建社會的固有模式和清政府的統治便“譁喇喇似大廈傾”。列強的入侵使中國社會的積貧積弱局面更加嚴重,清政府原本舉步維艱的統治也變得更加艱難了,這直接造成了清政府的滅亡。而隨著列強勢力進入中國,先進的科學技術與思想理論也被帶入中國。小農經濟解體,資本主義工商業在中國興起,先進的中國人也找到了救亡圖存的道路。而此時的清政府面臨的是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不相匹配的困境,由此清政府的滅亡則就成了必然之局。

  歷史的進程

  就歷史學和哲學來看,清政府的滅亡是必然。因為社會在發展人類在進步,當社會生產力發展到一定階段時社會性質和生產關係必然會發生轉變。清政府由於跟不上歷史的進程,沒能準確把控好生產力和生產關係,自然也就會被歷史所淘汰。





易述浮生


清政府的滅亡不僅僅是因為窮和落後而導致的,其滅亡涉及諸多歷史原因,我覺得最主要的原因是清朝的政治體制和經濟模式與時代脫節造成的,具體原因且由我為您一一闡述。

首先,我們來反問一下,清朝真的窮嗎?

一、我們來看看清朝的經濟體量。

在紀錄片《大國興衰》中講到,據經濟史學者貝羅克的統計,中國經濟總量世界第一的寶座直到1890年才被美國搶去。同時,英國著名經濟史和經濟統計學家安格斯·麥迪森的預測:從17世紀末到19世紀初,清王朝統治下的中國在經濟上的表現相當出色。1700年到1820年,中國的GDP不但排名世界第一,在世界的比例也從22.3%增長到32.9%。與此同時,中國人口從佔世界總量的22.9%增長到36.6%。

從上面可以看出,清朝直到19世紀末,經濟總量GDP才被美國超越,退居世界第二,說明清朝的經濟規模在世界上仍是靠前的,國家是擁有巨大的隱藏實力的。

二、我們來看看清朝的軍事實力。

清朝建立後,軍事實力是十分強大的。清朝創立的“滿八旗”“漢八旗”軍事制度使軍隊保持了強大的戰鬥實力。在“康乾盛世”時,清軍與沙俄雅克薩之戰、與葛爾丹漠北之戰、清軍收復臺灣、乾隆時遠征緬甸等戰役,無不體現了清朝軍隊的戰鬥力及其在周邊國家的威信。

在太平天國運動之後,清政府見識到了西方火器的厲害,1852年組建湘軍,1862年組建淮軍,一大批新式軍隊成了清王朝的軍事支柱。清朝軍隊開始向近代軍隊轉型。

隨後,洋務運動興起,在李鴻章主導下,開辦了上海造船廠、漢陽鐵廠等近代軍工企業,清朝軍隊開始全面武裝近代熱武器。

洋務運動時,清朝建立了四支海軍,同時向英國購買了4艘新式鐵甲艦,著名的定遠、鎮遠就是其二。到1882年時,清王朝擁有約50艘西式戰艦,其中半數為自造 。

所以,在1895年甲午海戰前,清朝的軍事力量是亞洲第一,連日本也是不如的。


那麼,是什麼原因造成了清政府的滅亡?關於清政府的滅亡,歷史自有定論,此處我僅描述一下宏觀歷史下清朝滅亡的大致原因。

一、我認為清朝的經濟體制已經遠遠落後於西方國家。

19世紀第一次工業開始以來,英國佔有印度、南非、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敘利亞廣大的殖民地。可為工業化提供源源不竭的原材料和市場,所獲得的利潤又不斷投入新的工業化進程中,資本主義發展迅猛。

德國1871年統一,建立了“德意志帝國”。同時在國內發展資本主義經濟,掀起了第二次工業革命。同時,因德國統一較晚,工業革命的迅速發展迫使德國需要尋找新的殖民地,這也是戰爭的由來。

1868年,日本通過學習西方,實行“明治維新”,推翻了幕府統治,走上了資本主義道路。在經濟、軍事、教育、交通、宗教、司法等領域全面西化。“明治維新”使日本在短期內迅速走上了富國強兵的道路,擺脫了被殖民的厄運。

反觀同時期的清朝,一直是以自然經濟為主,雖然在19世紀60年代-90年代由李鴻章主導了“洋務運動”,開辦了一些近代工廠和學校。但開辦的工廠和學校都是為了保護清政府的統治而建,沒有在國家經濟整體層面作出大的改變。

  • 洋務運動時的機器

其次,我認為清朝政治體制註定了它是要被時代淘汰的。

19世紀50年代-19世紀末,西方資本主義列強紛紛走上了殖民道路,不管是資本主義工業化較早的英法美,還是起步較晚的德、日、俄,通過改革建立了一套與資本主義道路相匹配的政治制度。

觀之清朝,仍是封建專制制度,雖然在資本主義列強瓜分中國和洋務運動刺激下,清政府在1896年實行了“戊戌變法”。但是變法實行不久,就被慈禧太后打斷,光緒帝遭到軟禁,變法失敗。迫於壓力,慈禧後期成立了“皇族內閣”,內閣閣臣十三人中,滿人九人,而其中滿人皇族又佔七人。這是一個以滿人皇族為中心組成的內閣,對於政治進步毫無意義可言。

  • 1911年,清廷的皇族內閣

總結

我個人認為,清朝並不是輸在了窮和落後上面,日本也窮、也落後,但是日本通過“明治維新”擺脫了被殖民的厄運,走上了富國強兵之路。清朝可謂是“起了個大早、趕了個晚集”,清朝的經濟、政治體制決定了它在當時的世界是註定要被推翻的,即使沒有外國力量入侵,它最終仍會被國內不斷髮展的生產力要求所推翻。


我是【湘沅說事】,關注我,一起解答歷史,暢談歷史。


湘沅說事


從明朝中後期開始,高產糧食作物土豆,紅薯等的推廣,中國18世紀初,清政府統治下的中國社會整體穩定,對內平定三番,收復臺灣,改土歸流,穩定西北邊疆!茶葉,陶瓷出口西方,清政府的經濟規模在十八世紀上葉經濟規模在全球佔比30%!

清政府主要對外不平等條約

1. 中英 廣州和約

2. 中英 南京條約

3. 中英 南京條約補充條款

4. 中英 虎門條約

5. 中美 望廈條約

6. 中法 黃埔條約

7. 中俄 瑗琿條約

8. 中俄 天津條約

9. 中美 天津條約

10. 中英 天津條約

11. 中法 天津條約

12. 中英 天津條約補充條約

13. 中英 北京條約

14. 中法 北京條約

15. 中俄 北京條約

16. 中俄 勘分西北界約記

17. 中美 增續條約

18. 中英 新修條約普後章程

19. 中日 修好條約

20. 中日 北京條約

21. 中英 煙臺條約

22. 中俄 里瓦幾亞條約

23. 中俄 伊黎條約

24. 中法 會議簡明條款

25. 中日 天津條約

26. 中法 新約

27. 中英 煙臺條約 續增條約

28. 中葡 北京條約

29. 中英 印藏條約

30. 中美 華工條約

31. 中日 馬關條約

《馬關條約》簽訂場面

32. 中日 遼南條約

33. 中俄 密約

34. 中德 膠澳租借條約

35. 中英 展拓香港界址條約

36. 八國聯軍 辛丑條約

37. 中英 續定印藏條約

38. 中日 會議【滿州善後條約】

對中國影響最大的就是中英南京條約,中俄的所有割讓領土的條約,中日馬關條約,同八國聯軍的辛丑條約。賠款上億兩白銀,喪失領土一百多萬平方公里。加劇了百姓的苦難,加劇了社會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質,也加速了清王朝的滅亡。

從文化上,清朝後期的愚民政策,包括統治階層的思想已經跟不上時代發展!

軍事上:1895年清海軍力量居世界第八,亞洲第一!陸軍從太平天國開始也裝備了世界一流裝備!

而清政府滅亡的深層次原因,就是統治階級不能代表廣大地主階級和新興工商階層的利益!




房產百曉生


Hello,大家好,我是專注于于歷史領域的創作者,我從小就喜歡歷史,尤其是中國古代史,平時特別喜歡看歷史類的書籍,比如太史公的《史記》。今天能被邀請回答這個問題,我感到很榮幸!

晚清政府真的很軟弱嗎?清政府究竟有沒有奮鬥過?

對於晚清時期的印象,大多數人都覺得清政府十分的軟弱無能,簽訂著各種各樣的不平等條約,各種割地賠款,喪權辱國,百姓活在水深火熱當中。多少人都覺著清政府的存在簡直就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大恥辱,使中國淪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國家。但是,咱們換個角度來看,近代中國的清政府,又何嘗不在奮鬥,努力使自己融入到世界當中呢?

1840年,由英國最先打開了清朝的大門,發動了鴉片戰爭,迫使中國簽訂了《南京條約》這個不平等的條約。但是此時的中國是剛剛睜開眼睛,對世界還沒有概念,即使是外國侵略的中國,對當時的中國並沒有起到太大的震動。《南京條約》對清政府來說,並沒有讓清政府覺得損失什麼,於是鴉片戰爭一過,清朝又以天朝上國自居。

  隨著時間的發展,國內發生了太平天國運動,國外英法聯軍發動了對國內的第二次鴉片戰爭。這個時候,中國才慢慢的意識到,其實自己和國外差距還是比較大的,我們應該效仿外國,進行改革。

  但是老祖宗的東西由不能丟,於是由慈禧太后支持,李鴻章,曾國藩,左宗棠等主辦的洋務運動開始了。洋務運動主要是學習西方的技術,以中學為體,西學為用,“師夷長技以制夷”,“師夷長技以自強”。在洋務運動的這幾年,由於國家壟斷經濟,各個方面的技術都有了很大的發展,現代化的企業,學校也都建立了,還建立了一支在當時較為強大的北洋艦隊。

  可是甲午戰敗,一巴掌給中國打醒了,光是學習西方的技術,並不能使自己的國家真正的強大起來,改變還要在政體上發生改變。此時中國民眾也被激發起來了,上書申請變法。也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中國不斷的在尋找適合自己的變法之路。

日俄戰爭,讓中國看到了方向,選取了君主立憲制為改革的制度,並且清政府還立馬做出反應,讓五大臣出國考察,歸國後,清政府也是立刻付諸行動,在1908年頒佈《欽定憲法大綱》,並預備九年預備立憲,國家的改革形勢一片大好。

  但是天有不測風雲,1908年這一天,慈禧太后和光緒皇帝都去世了,國家權力陷入了真空。之後由宣統皇帝溥儀繼位,隆裕太后垂簾聽政。這個時候,立憲又陷入了困境,由於民眾對清政府這樣的政治結構的不信任,紛紛上書要求儘快迅速成立議會。

 清政府也在積極的回應,把預備立憲的時間縮短到了5年。在1911年就宣佈了議會成員名單。可是這個名單,一下子讓清政府陷入了困境,11個人當中,七個皇族,四個漢大臣,被稱為皇族內閣。同年,清政府要收歸鐵路國有,但是對民眾損失的錢卻是不予理會,爆發了四川保路運動,最終發生了辛亥革命,讓清政府退出來歷史舞臺。

  雖然清朝是滅亡了,但是,不可否認的是,清政府在最後階段,確實是努力的改革,想把國家變得更好,只是當時積怨已深,很多問題,無法得到很好的解決,最終也送葬了清政府。



草堂閱古今


清末用一句話可以形容,那就是民困國窮。

一個國家的財政情況不能看軍隊的武器裝備,不然今日的印度豈不是國富民豐?

首先我們必須明確一點,清朝是一個典型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然後還要在加上兩條,銀本位和白銀大量流失。

首先是貿易逆差,

光緒十一年,清朝的貿易逆差是2300萬兩白銀

光緒二十一年,增長到了2800萬兩白銀

光緒三十一年,增長到了2億1000萬兩白銀

中國並不是一個銀礦豐富的國家,市場上的白銀是整個明清時代從世界市場上吸收過來的,如此龐大的貴金屬流失,國家的物質財富還能剩下多少?

晚清的田賦長時間維持在三千萬兩左右,同時到了清末膨脹到了四千八百萬兩,在白銀不斷外流的情況下,農民為了完稅會直接承受物價下跌的雙重剝削,在耕地和人口規模沒有變化的情況下田賦增加到了一半。

大家不要覺得這是一件小事情,覺得貿易逆差關農民什麼事。

農民完稅的時候,第一步是將農產品轉化為銅錢,然後再將銅錢轉化為銀兩,朝廷以銀兩計稅。

市場上因為白銀流失必然造成銀價上漲,農民要賣出更多的農業剩餘來完稅。

大清的老爺們是不會懂也不會管這些事情的,即便是林則徐這樣的精英士大夫也只能考慮到“中原幾無可以禦敵之兵,且無可以充餉之銀”,至於這之後更大的經濟變化並不在孔孟之道的思維方式裡。

羊毛出在羊身上,這樣百姓還能有多少錢?

為什麼一八四零年之後晚清的農民運動此起彼伏,為什麼廣東廣西成為了最早出現農民起義的地區?這裡面是有因果聯繫的。

同時清朝完成了厘金制度改革,在清末每年的厘金收入達到了四千八百萬兩

厘金是標準的惡稅,在這裡不多做描述,其本身對工商業的損害也不展開

這是一筆紙面上的錢,因為這筆錢是控制在地方督撫手裡的地方財政

清廷地方財政和中央財政之間的矛盾,道光年就有所顯現,“茲據戶部查明,積年漸久,延欠頻仍,綜計欠解銀數,除鹽務懸引未完及帑利等款準其分別展緩外,其餘拖欠有二千九百四十餘萬兩之多”。

到了太平天國運動之後,地方督撫更是把握了財權,清廷雖然在光緒年數次加以整頓,但是效果寥寥,厘金從來都是停留在紙面上。

同時英國人控制的海關也能提供接近五千萬兩的財政收入

但是這個財政收入是建立在上面巨大貿易逆差的前提下的,本質上還是一杯鴆酒。

同時清王朝還有大量的外債和賠款。

先說賠款,清王朝的賠款規模是13億兩白銀,這個就不細說了。

再說外債。滿清外債的起始是咸豐三年為了鎮壓太平軍所借銀元13000元

到了滅亡時,五十八年間,清廷可以確認的外債共有280筆,約計13億兩白銀。

比如1903年,當年清朝應賠償的庚子賠款數額在2183萬兩,而之前外債的本息在2330萬兩,佔當年財政收入的百分之四十,支出的百分之三十三。

有朋友說晚清收入是兩億兩白銀,只要十年的財政收入就能夠將賠款和借款全部付清。

對不起,真的不行。

財政收入和財政支出相減的結果財政盈餘才是你一年真正的所得。

而晚清的財政是標準的赤字財政。

甲午戰爭之後,清政府的財政赤字是1290萬兩,到了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財政赤字達到了3000萬兩,整個財政是連年惡化。

若說慈禧老佛爺遠勝康乾,晚清吊打漢唐,那就真是窺一斑不能視全豹。

康熙時期戶部裡有六百多萬兩的白銀盈餘,乾隆晚期戶部的白銀盈餘有一千多萬兩,老佛爺兩億多的財政收入其結果是戶部裡沒有銀子。

所以老佛爺吊打康乾真的是有些黑色幽默。

那麼問題來了,兩億多的財政收入都用到哪裡去了呢?

就是我上面說的,晚清兩億兩的財政收入絕大多數都用在了賠錢上,佔到了全部開支的百分之四十。

而行政支出,佔到了財政收入的百分之六。

另一方面清廷更加難以理解的是窮奢極欲的做派,清廷的外債在甲午年前就已經呈規模。

所有外債之中軍費支出3400萬兩,國人引以為豪的定鎮二艦就是十足的借款產物。

而用於輪船局、鐵路、織布局等工業方面的外債投資只有470萬兩,更加驚人的是頤和園、三海等工程的工程款項也有外債所出,佔到了450萬兩。

到了後期,巨大的財政壓力更是逼得清廷涸澤而漁,出賣路權貸款加大盤剝最終引出了保路運動,而辛亥運動之所以能夠徹底推翻清政府更是因為其財政的拮据。

在外國銀行團不貸款的情況下,外國人控制的海關扣押關稅款項之後,清政府連鎮壓的軍費都沒有。

如此大清焉能不亡?

這樣的一個情況就是政府沒錢,國家也沒錢,誰都沒有錢,看一看非洲人民的生活,就知道大清到底是個怎麼樣的活法。

殖民地人民的苦難不用多說。


最美是距離


封建制度異常強大,且有儒家倫理思想“忠君”“盡忠”的維護,人們的思想觀念很難改變;

中國的自然經濟異常分散。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使革命力量不易集中;而且中國百分之80的人口都是農民,資產階級並沒有重視這部分力量;

資本主義經濟異常弱小。僅憑資產階級力量不足以推翻強大的封建地主勢力;

中國的殖民侵略者異常地多。英、法、日、德、意、奧、萄、西、美、荷等都不想讓中國強大起來,他們極力與清政府勾結,鎮壓革命力量;

清政府的領導還是挺負責任的,清政府的衰亡還是因為封建統治的沒落,官場的日益腐敗,軍事上的政令不一,在加上清政府沒有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在受到西方的資本主義衝擊之後還一味保守,一會靠洋務運動造的武器,一會靠義和團,不改進自己的制度,是無法跟上資本主義的腳步的。


古今史外


清朝鼎盛時期國力強盛、海外來朝,“康乾盛世”是清朝最鼎盛時期、國力強盛、山河一統。但康熙晚年吏制腐敗、國庫空虛,九子奪嫡至使清朝國力大損、幸得雍正登基,嘔心瀝血,整頓吏治,通過攤丁入畝、官紳一體當差納糧、火耗歸公等一列改革,增加了國家的收入,減輕人民的負擔,使得清朝國庫得以充實,國力得以恢復。

乾隆即位後坐享其成、乾隆精心治理,此時清朝國庫充實、國力空前強盛 清朝時期,統一多民族國家得到鞏固和發展。清朝統治者收復臺灣,統一蒙古諸部,將新疆和西藏納入版圖,積極維護國家領土主權的完整。乾隆年間,中國作為統一的多民族世界大國的格局最終確定。

盛世局面下隱藏著巨大危機,政治的腐敗與社會矛盾愈演愈烈,各種衰敗之象逐步顯露出來,而清廷社會統治和管理能力日漸衰微 。

但如此強盛的清朝為什麼會滅亡?

1,吏治腐敗

清朝後期官場中,結黨營私、相互傾軋、賣官鬻爵、賄賂成風。軍隊裡,裝備陳舊、操練不勤、營務廢弛、紀律敗壞。財政上,國庫日益虧空、入不敷出。階級矛盾激化,民變四起

2,鴉片盛行

清朝後期吏治腐敗導致海關走私嚴重,鴉片貿易猖獗,1839年道光帝為解決鴉片的弊端,派林則徐到貿易中心廣州宣佈禁菸,從此清朝開始了諸多割地賠款之不平等條約、至使清朝國力衰退、國土喪失。



3,閉關鎖國

清朝後期為維護極權統治、防範西方殖民主義者於是採取閉關鎖國政策,在經濟上自給自足,不依靠同時也很抵制外來商品。國防安全的出發,防止中外反清勢力的聯合和西方殖民主義勢力的滲透,以免有間諜盜取本國資料。而且清朝政府對自己經濟和政治實力的過分盲目自大。


胡言兌先生


 對於晚清時期的印象,大多數人都覺得清政府十分的軟弱無能,簽訂著各種各樣的不平等條約,各種割地賠款,喪權辱國,百姓活在水深火熱當中。多少人都覺著清政府的存在簡直就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大恥辱,使中國淪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國家。但是,咱們換個角度來看,近代中國的清政府,又何嘗不在奮鬥,努力使自己融入到世界當中呢?

  1840年,由英國最先打開了清朝的大門,發動了鴉片戰爭,迫使中國簽訂了《南京條約》這個不平等的條約。但是此時的中國是剛剛睜開眼睛,對世界還沒有概念,即使是外國侵略的中國,對當時的中國並沒有起到太大的震動。《南京條約》對清政府來說,並沒有讓清政府覺得損失什麼,於是鴉片戰爭一過,清朝又以天朝上國自居。

  隨著時間的發展,國內發生了太平天國運動,國外英法聯軍發動了對國內的第二次鴉片戰爭。這個時候,中國才慢慢的意識到,其實自己和國外差距還是比較大的,我們應該效仿外國,進行改革。

  但是老祖宗的東西由不能丟,於是由慈禧太后支持,李鴻章,曾國藩,左宗棠等主辦的洋務運動開始了。洋務運動主要是學習西方的技術,以中學為體,西學為用,“師夷長技以制夷”,“師夷長技以自強”。在洋務運動的這幾年,由於國家壟斷經濟,各個方面的技術都有了很大的發展,現代化的企業,學校也都建立了,還建立了一支在當時較為強大的北洋艦隊。

  可是甲午戰敗,一巴掌給中國打醒了,光是學習西方的技術,並不能使自己的國家真正的強大起來,改變還要在政體上發生改變。此時中國民眾也被激發起來了,上書申請變法。也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中國不斷的在尋找適合自己的變法之路。

  日俄戰爭,讓中國看到了方向,選取了君主立憲制為改革的制度,並且清政府還立馬做出反應,讓五大臣出國考察,歸國後,清政府也是立刻付諸行動,在1908年頒佈《欽定憲法大綱》,並預備九年預備立憲,國家的改革形勢一片大好。

  但是天有不測風雲,1908年這一天,慈禧太后和光緒皇帝都去世了,國家權力陷入了真空。之後由宣統皇帝溥儀繼位,隆裕太后垂簾聽政。這個時候,立憲又陷入了困境,由於民眾對清政府這樣的政治結構的不信任,紛紛上書要求儘快迅速成立議會。

  清政府也在積極的回應,把預備立憲的時間縮短到了5年。在1911年就宣佈了議會成員名單。可是這個名單,一下子讓清政府陷入了困境,11個人當中,七個皇族,四個漢大臣,被稱為皇族內閣。同年,清政府要收歸鐵路國有,但是對民眾損失的錢卻是不予理會,爆發了四川保路運動,最終發生了辛亥革命,讓清政府退出來歷史舞臺。

  雖然清朝是滅亡了,但是,不可否認的是,清政府在最後階段,確實是努力的改革,想把國家變得更好,只是當時積怨已深,很多問題,無法得到很好的解決,最終也送葬了清政府。


哇哦你好美


清政府的窮和落後都是朝廷自身腐朽守舊所致,也是歷史潮流之必然。其原因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政治體制落後。二十世紀初,世界己進入資本主義工業社會,而清朝政府還處於手工業時代的農業社會。這種嚴重落後世界發展潮流,西方列強早己虎視眈眈,被動挨打己成必然。二是腐敗無能,一遇外侮,割地賠款求和,把國家變成西方殖民國的提款機器,豈有不窮之理?三是世界先進思想不斷深入人心,國人逐漸覺醒,遂奮起反抗,清朝政府終成人民公敵,故亡無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