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有哪些至今還沒有破解的懸案?

古今譚


南大碎屍案,又稱為南京“1.19”案。

案發時間為1996年1月19日,當時在南京新街口華僑路一個建築工地旁邊的垃圾推裡,一位環衛工阿姨撿到了一隻黑色垃圾袋。開始以為是別人掉落的豬肉,回家清洗的時候發現有三根手指,於是報案。

警察接到報警後展開全面調查,分別在多個地點找到屍塊組織,死者的肉被切割成2000多塊,而且內臟、骨骼、頭顱、衣物都是用不同的袋子裝著,擺放整齊。

當時南京警方几乎調用了全市的警力,分別不同程度的參與了119案的偵查,但最終未能找到兇手。這個案件經過20年本已淡出大家的視野,但在2016年,網絡上傳出南大碎屍案馬上就要過了刑事追訴期了,然後公安部刑偵局馬上就發佈微博表態:南大碎屍案永遠追查到底!於是這個案件又一次被大家所提起,下面水煮汗青就先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該案的情況。

案件細節

該案受害者是南京大學的一名大一女生,名叫刁愛青,她在1996年1月10日傍晚離校出走後一直未歸,1月19日她的屍體組織就被環衛工阿姨發現。

  • 據她的同學回憶,刁愛青離開學校之前,曾因為宿舍裡有人違規使用電器,整個宿舍都被罰了錢,共罰了一百多。所以刁愛青的父親也猜測,女兒可能是因為被處罰心情不好才出去散心;

  • 據班裡同學回憶,刁愛青性格孤僻,喜歡逛書店,而且在逛書店的時候認識了什麼人,還總抱著一本書看,好像非常喜歡這本書;

由於刁愛青性格內向,又是大一的新生,交際範圍非常有限,所以在鎖定犯罪嫌疑人的時候幾乎是無從下手。當時警方收集了能夠收集的信息,並逐一排查,最終一無所獲。

警方從屍體處理的細節分析,推測兇手可能是醫生或者屠夫,因為屍體被處理得非常整齊,而且屍塊都被開水燙過,有些組織還被冷凍過。根據這些線索,警方再次對相關的懷疑對象進行排查,依然是沒有結果。

我的觀點

南大碎屍案已過去20多年,當初由於偵查的技術有限,而且還沒有“天眼系統”,所以案件偵查的難度非常大。如今公安部表示該案會“永遠追查到底”,我也相信總會有水落石出的那天。對此大家怎麼看?歡迎在下方評論留言。


水煮汗青


十年前震驚世界的意大利版「江歌案」,疑犯仍逍遙法外


2017年12月20日,日本時間15:00「江歌案」在日本東京地方裁判所一審宣判,日本法院以故意殺人罪和恐嚇罪判處被告人陳世峰有期徒刑20年

就日本的司法政策來說,這幾乎就是最高刑罰了。

但是,這個結果離江歌媽媽一直努力爭取的死刑,還很遙遠。

▲ 受害人 江歌

對於大家最關心的上訴,據悉,江媽媽作為個人是不能上訴的

若想上訴,則必須先向檢方表達她的上訴希望和提議,最後由檢方判定法院一審判決是否合法,從而再決定此案是否應該上訴

這是一起引發了極大爭議的案件,所有關注案件的人彷彿都陷入了一個黑暗的沼澤、一場羅生門。

今天,讓我們先宕開一筆,把目光投向十年前那樁「江歌案」驚人相似的、震驚世界的“室友謀殺”案,該案件因涉及變態情愛、爭議判決、多國爭端而備受世人關注。

今天DOCO君要說的就是根據此案拍攝的紀錄片《阿曼達·諾克斯案件》

▲ 疑犯之一阿曼達被無罪釋放後

回到西雅圖後出版的回憶錄《等待傾聽》

阿曼達·諾克斯案件

涉案人物

此次案件牽涉到的人物有:

受害人

英國女生克爾徹,21歲,遭到性侵害並被殘忍刺死。

身上有47處傷痕,被人用利刃嫻熟地割破喉嚨,卻沒有破壞動脈,致使其在恐懼和無助中,因失血過多而離開人世

▲ 受害人克爾徹

疑犯1

美國女子阿曼達·諾克斯(雖然法院判定無罪,但多數人確信她是兇手,將其稱為“天使面孔殺手”),於2005年前往意大利做交換生,與克爾徹合租成為室友

▲ “天使面孔殺手” 阿曼達

疑犯2

意大利人索萊西託(阿曼達男友),喜歡多人性遊戲。

▲ 阿曼達男友 索萊西託

疑犯3

非裔男子魯迪·蓋德,被法院判定為此案坐牢的唯一人。

▲ 魯迪·蓋德

疑犯4

酒吧老闆盧蒙巴,曾遭到阿曼達的誣陷,後證人出現證其清白。

▲ 酒吧老闆 盧蒙巴

案件偵查過程

案件發生於2007年11月1日晚,當天是西方萬聖節,受害人死於她和阿曼達合租的公寓內

兇案發生後,真相一直迷霧重重,一度讓警方陷入困境,因為受害人克爾徹的室友們都有不在場證明。

阿曼達撒謊

阿曼達首先聲稱案發當晚她和男友索萊西託在一起,兩人吸食了大麻,並一直在家裡看電影。

但是,位於克爾徹公寓一公里外的停車場夜間錄像卻顯示:阿曼達和男友出現在公寓附近。

而這一力證,也讓阿曼達立馬改口聲稱

案發當晚在公寓裡目睹克爾徹和酒吧老闆盧蒙巴一起進入了房間,不久後便聽到克爾徹的尖叫聲。

11月6日,警察逮捕了盧蒙巴。但當盧蒙巴在監獄裡蹲了兩個禮拜後,一名瑞士商人前往警局證明——盧蒙巴當晚一直在陪他喝酒聊天,這個被誣陷的可憐人得以重獲清白

針對自己所說的第二個謊言,阿曼達宣稱:

因為在審問過程中遭到了警方的“威脅”,加上連續14個小時的審問給她帶來了巨大的精神壓力

,所以不得已才撒謊指認盧蒙巴。

受害者父親提供線索 案情初顯

就在警方陷入調查困境時,克爾徹的父親從英國趕來,向警方提供了一個重要的線索

克爾徹曾多次在電話中向父親提起,自己的室友阿曼達經常帶男友回宿舍

其男友曾多次用曖昧的話語挑逗自己

同時,警察也獲悉:

阿曼達平日為人非常圓滑

,被同學們私下稱為“狡猾的諾克斯”

這些線索堅定了警方的猜測——阿曼達有重大嫌疑,他們再次突擊提審阿曼達。

這一次,阿曼達終於透露:

為了滿足男友多人性遊戲的愛好,他們計劃引誘克爾徹上鉤。

但事與願違,單純的克爾徹拒絕了引誘,這使他勃然大怒,進而引發了兇案

兇案現場的證據

2007年12月,警方在阿曼達男友

索萊西託家中發現了一把經漂白水洗過的刀

經過檢測,警方在刀柄上發現了阿曼達的DNA,而刀刃上則檢測出了死者克爾徹的DNA

▲ 索萊西託家中發現的刀具

案發47天后,警方還在公寓內找到一枚克爾徹胸罩上的金屬搭扣,鉤子上檢測出了阿曼達和克爾徹的DNA

▲ 克爾徹胸罩上的金屬搭扣

另一方面,警方通過檢測死者陰道內殘留的DNA,同時鎖定了另一名嫌犯魯迪·蓋德(阿曼達與索萊西託的性遊戲參與者)

被捕後,蓋德辯稱自己雖然與克爾徹發生了性關係,但並未行兇。

鐵證如山,案發將近兩年後的2009年12月4日,意大利法庭宣佈:

阿曼達和索萊西託分別被判處26年和25年有期徒刑,蓋德則獲刑30年

被告第一次上訴

案件被推翻

本以為死者沉冤得雪,然而被告阿曼達索萊西託的第一次上訴卻直接推翻了整個案件。

2010年4月,意大利法庭開庭受理被告人的上訴,並重新對證物進行了鑑定。

刀刃上的DNA來源不明

對於在索萊西託家中發現的刀進行化學檢測後,來自阿曼達祖國(美國)的一群法醫專家表示:

刀上雖然發現了死者

克爾徹殘留的DNA,但是卻沒有發現死者的血液痕跡,這是不可能出現的事。

因此,他們得出結論

刀刃上遺留的疑似血跡的樣本量太小,以致無法確定DNA是否確實來自於死者克爾徹

同時,重新鑑定後得知——這把6.5英寸的刀和被害人身上的傷口並不完全吻合

真正的兇器,刀刃應該比索萊西託家發現的刀小四分之一

胸罩金屬搭扣被汙染

第二個證據——克爾徹胸罩上的金屬搭扣經歷重新調查後,被認為是經過汙染的證據

具體說法是:

這個搭扣在案發後一直遺留在現場,6周後才被發現

而且警方調查過程中人來人往,難免會讓這個搭扣沾染上其他人的DNA

現場血足印屬於蓋德

此外,在兇案現場浴室門口的防滑墊上還發現了一枚帶血的足印,開始時被認為是索萊西託的腳印。

但重新鑑定結果認為,

它們並不屬於索萊西託,反而與本案的另一名被告魯迪·蓋德的腳印才是相互匹配的

這個說法的理由是:

索萊西託的一個腳趾屬於畸形的棒槌狀趾,而這一點並沒有在血足印上體現出來。

隨著這些證據被推翻,阿曼達索萊西託迎來了翻案的機會。

2011年10月,意大利一家地方法院重審案件,推翻先前認定,宣佈阿曼達索萊西託無罪,並且當庭釋放。魯迪·蓋德成為本案唯一的殺人犯,獲有期徒刑30年。

聽到法官的判決後,阿曼達這位被媒體成為“天使殺手”的美國女留學生喜極而泣。

▲ 阿曼達喜極而泣

之後,她返回家鄉美國西雅圖,大批媒體和民眾聚集在機場貼出標語“歡迎回家,阿曼達”

阿曼達·諾克斯案件

後續發展

2013年3月,意大利檢方向法院提出抗訴,認為案件的無罪判決不合邏輯,要求法庭不要讓這起令人髮指的案件落下帷幕。

2014年1月,法院做出第二次判決,阿曼達謀殺罪成立,判處28年6個月監禁。

第二次判決宣佈後,被告方再次上訴。

2015年3月,意大利最高法院宣佈了阿曼達涉嫌殺害室友克爾徹案件的終審判決:

由於缺少具有說服力的證據,因此阿曼達索萊西託被判無罪

這一案件來回出現的戲劇性翻盤過程,讓人們對案件的爭議一刻也未曾停歇,多數人相信此案還有很多未解之謎

對於意大利而言,這宗案件則是一場赤裸裸的羞辱

意大利因此也被形容為香蕉共和國:

警察業餘,法官無能,司法脆弱

不論是「江歌案」,還是「阿曼達·諾克斯案」,最終的判決都讓人們感到苦澀與無奈

猶記得,「阿曼達·諾克斯案」遇害者克爾徹的姐姐說:

那麼多年過去了,我們只是想知道,那一晚,到底發生了什麼?

如今,「江歌案」彷彿當年阿曼達案件重演江歌的母親,也只想知道事情的真相,可兩個仍然在世的當事人——劉鑫在拼命撒謊,陳世峰則在瘋狂脫罪

江歌媽媽

克爾徹媽媽一樣,面對的都是同樣的痛楚——掌上明珠在異國他鄉死於非命,白髮人送黑髮人,兇手卻得不到相應的嚴懲

為什麼涉案人可以對案件視若無睹?為什麼法律也無法還這些逝去的生命以眾人期待的公平?

我們總是說,正義只會遲到,但從來不會缺席。

可法律與人情之間,總有一些觸碰不到的灰色地帶;正義與道義,一定程度上也無法完全畫上等號。

面對無法撫平的傷痛,我們能做的,不是任由時間沖刷掉這段記憶,而是努力去複習這些生澀的痛楚,從而獲取動力,去努力彌合法律無法覆蓋到的道德轄區,讓法律的公正道德的公平早日取得最溫暖的

平衡

歡迎關注DOCO熱紀錄,一年365天

DOCO君陪你 悅享真實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