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張雪峰提議擴招2020研究生以緩解疫情下的就業壓力?

遺落的舊時光


擴招2020年研究生,緩解就業壓力的建議,作為應急之策,自有其合理性。但總體而言,緩不濟急,弊大於利。

第一,指標投放會引發社會大爭議。

2020年研究生招生指標已提前下達到各個高校,一旦決定擴招,首先面臨的問題必然是,擴招指標如何投放?平均主義?撒胡椒麵?那麼可以預見的結果,報考名校、騎線的考生自然是歡天喜地,但是對於一大批顧慮名校競爭壓力,退而求其次的考生,可能會抱怨此舉不公平,因為如果提前知道名校要擴招,他們可能會做出不一樣的志願選擇。此外,對於一大批西部地區院校而言,原本就需要通過調劑才能錄滿,擴招之後需要調劑的數量更多,許多原本第一志願騎線的考生有機會通過調劑“撿漏”,現在也變得不可能,生源結構進一步“劣化”。向一流高校傾斜?一流高校原本就面臨教學、科研、生活保障等硬約束,盲目傾斜會進一步加劇這種短缺;向普通高校傾斜?一大批優秀考生高分落榜,這種顯失公平和效率的做法,更是會讓決策部門成為眾矢之的。

第二,擴招慣性會引發培養大滑坡。

2020年研究生擴招是作為應急建議提出的,但是這樣一項應急性的政策,一旦獲得執行,就會獲得生命一般,自發地想要運行下去。主要基於如下分析:從大學自身角度,如果大學籌集到足以應對擴招的資源,它必然希望這些資源的使用不是一次性的,而要持續運行,從而攤薄成本。因此,大學對政策制定者的反饋必然是積極主動的。從政策建議人角度,他會樂見這項政策持續推進,因為這對其個人聲望也會是一個持續加成(不排除某天政策建議被批,但他的建議是一次性的,也並無風險),至少他不會堅決反對。對政策制定者而言,有關建議可能正中下懷,也樂見它從一個臨時性的舉措變成一個常規舉措。但是,這對於本就相對薄弱的研究生培養質量卻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災難。

第三,升碩衝動會激化學歷大貶值。

中國高等教育改革,為我們國家改革發展建設提供了一大批各行各業優秀人才。但是,也要看到,我們的一些改革舉措,比如專升本改革、高校擴招等,也客觀上造成了社會上愈演愈烈的學歷大貶值。海量供給之下,用人單位的胃口越來越高,能招本科,就儘量不招專科;能招研究生,就儘量不要本科。可以說,高校升格、擴招,一定程度上為“唯學歷論”不良風氣大行其道提供了土壤。目前,我們國家碩士階段教育的定位仍然較為尷尬,某種程度上碩士教育淪為本科後教育,成為本科找不到好的工作,讀兩年碩士延遲畢業的一種選擇。這一背景下,無論出於什麼良好的願望,此舉都會對社會上已經存在的升碩衝動火上澆油,進一步造成碩士在內的各級學位教育的集體貶值。



助考官


對於張雪峰的提議,在目前看來也是一個非常行之有效的方法!

2月25日,國務院召開常務會議,會議指出擴大碩士研究生招生和專升本規模,增加基層醫療、社會服務等崗位招募。對延遲離校畢業生推遲報到、落戶等時限。對#離校未就業畢業生提供2年戶口和檔案託管#,按應屆畢業生辦理就業手續。

上述消息也得到國家媒體層面的報道,進而實錘了今年研究生擴招的說話。從這一點來說,張雪峰老師還是非常有先見之明的。

對於採用擴大研究生招生規模來解決疫情下的就業問題,個人覺得有以前幾方面的考慮:

  1. 新冠疫情下,國內大部分企業停工將近1個月,企業資金壓力巨大,雖然國家層面進行了金融放水,但是仍然避免不了企業停止增工或者倒閉的風險,進而給大學生春季找工作帶來巨大壓力。通過研究生擴招,可以消化掉一部分今年的畢業生!
  2. 2020年考研人數為340萬左右,相比於去年,多了整整五十萬人,佔了今年本科生畢業人人數的將近1/3。如果不擴招,如何解決這些人的就業問題,是一個非常大的難點!
  3. 同時,如果今年不採用研究生擴招的方法來解決部分本科生,2021 年研究生報考將形成更大的壓力!從國家層面,逐步釋放這種壓力,有利於社會的穩定!

但是最後還是想說一點,雖然國家層面,研究生招生總體擴招,但是通過數據對比,一些名校的招生名額還有所下滑。不管怎麼樣,現在成績出來了,分數上了的,趕快準備複試;分數沒上的,趕快聯繫調劑!

祝各位考研同學心想事成!


傻傻安好


實際上,研究生招生擴招不是提議,而是已經確認擴招了。

國務院官方宣佈研究生擴招

昨天(2月25日),國務院官方宣佈,擴大碩士研究生招生和專升本規模。

應該說,這是一個及時雨。

本來,今年的本科畢業生就多,達到了874萬,再創歷史新高,再加上今年發生了較大的疫情,除了學生找工作受到了影響,各行各業也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衝擊。

如果經常看新聞就知道,最近很長一段時間裡,我們的政策總結成一個字就是“穩”,穩經濟,穩增長,穩金融,穩就業。

所以,給廣大本科畢業生安排妥善的出路,是很重要的,因此,擴招的不光是碩士研究生招生規模,還有專升本、公務員招考,都擴了。

碩士研究生招生擴招,是具有連續性的政策。


近些年來,碩士研究生一直在不斷的擴招,這不光是政策連貫性的需要,也有我們國家的發展,對高素質的人才需求越來越大的原因。

此外,隨著本科畢業生逐年增多,為了增強自己的就業競爭力,也有越來越多的大學生選擇了考研,即使是國內頂級高校,清華北大也不能免俗。

2019年末,清華北大相繼發佈2018屆畢業生就業報告。


其中,清華本科生繼續深造的比例達到了78.3%。



北大本科生繼續深造的比例達到了74.49%。

清華北大考研的比例都如此之高,足以證明本科生就業壓力不小,碩士研究生不斷擴招,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結束語

相信碩士研究生的擴招,未來還會持續,唯一的懸念,只是擴招的多與少罷了。


超人爸爸說教育


用研究生擴招的方式來緩解疫情下的就業壓力,這種做法不僅杯水車薪,起不到任何作用,還會破壞教育公平和教育質量。

今年,全國高校各類畢業生達到了870餘萬,就算沒有疫情,今年的就業形勢也非常嚴峻。而當前,受疫情影響,大量企業正處於自保狀態,連現有員工的工資都不能全額髮放,更別談新進職工了。因此,本年度的大學生就業問題,可以說是雪上加霜。

不過,就業問題最終應該從就業市場上去解決,靠升學、靈活就業等形式,實際上並沒有真正解決就業問題,靠增加研究生招生名額,更是一個昏招。

首先,擴招的研究生計劃對解決就業問題是杯水車薪。研究生招生指標,近年來一年7、80萬,按照正常節奏,今年不會超過90萬。即便擴招到50%,也就增加50萬指標,這個數字對於幾百萬本科生來說,作用不大,更何況,考研者裡面還有很大一部分往屆生。而且,真正能上研究生的人,就業可能不成問題,反倒是考不上研究生的人,就業才是大問題。

其次,目前研究生招生計劃已經確定。高校碩士研究生指標是根據學校學科實力、師資力量等指標來確定的。如果不增加學位點,原則上是不增加招生計劃的。如果要擴招,那必須在每個學位點上都平均增加。這個工作牽涉面太大。即便是要調整,今年也來不及了,也只有等明年。

最後,增加研究生指標將影響培養質量。目前國內研究生的數量已經不算少了,甚至很多學校一名研究生導師帶10個以上的研究生,培養質量很難保證。如果招生計劃再增加,高校的負擔會更重。到時候又會培養出大量水貨研究生,造成新一輪的就業難。

所以,真經並不支持研究生大幅度擴招,更不提倡把考研作為逃避就業的一種渠道,就業問題,遲早要面對。面對今年的形勢,不妨降低一些要求,先就業再擇業。


高校人才真經


擴招不是解決就業壓力的靈丹妙藥。

2020級研究生入學肯定是要擴招了,湖南省、重慶市已經出臺了相應的文件,但是會不會全國擴招不一定。本回答主要探討擴招是否是解決就業壓力的有效的方法。正如開篇所言,用擴招解決就業壓力,治標不治本。就業壓力和教育有關,但是社會發展、經濟環境、國家政策對於就業都產生著重大的影響。


  • 擴招本科,提升教育質量,提升綜合國民素質

讓更多的人接受高等教育無疑是提升社會整體素質的重要方式。隨著“雙一流”的提出,985、211的戰略逐漸退出歷史的舞臺。我們建立了眾多大學,現在到了拔高質量的時刻。目前來說,高校中的領導和教學一線上的教授和副教授們主要還是以“老三屆”和八九十年代的大學生為主。當然千禧年後的大學生逐漸進入到了大學教育的一線崗位。在2000年到2019年這二十年間,中國的教育格局和水平都發生了翻天地覆的變化。更多的人走入了大學的課堂,更多的人通過公費或者自費出國留學接受了國外一流的高等教育,如何用政策和薪酬的待遇吸引這些一流的人才回到大學,為中國的高等教育事業發光發熱是很大的問題。無論從教師待遇和教育政策上都需要相應的支持,需要盤活教育領域更要帶活教師隊伍。一旦大學成為了老師的一潭死水,很難不藏汙納垢。

當然這裡面也有很多的衝突,就拿“SCI論文”這個指標來說,在我們已經在教授和副教授位置上的老師是不是依然奮鬥在科研一線,為年輕老師無論在論文發表還是課題研究上做出了表率。很多老師在自己的碩士和博士階段都沒有接受英文科學寫作等訓練,能不能老師先學起來,給年輕老師一些引領。不要讓博士後成了延緩博士生就業的手段,已經功成名就完成歷史使命的老師也不要原地踏步。有的時候博士後們就是為了那工資不多的高校教師崗位而做,不是為了科研的提升,因為自己的論文數量甚至比指導老師還多,不免讓人覺得有失公允。當然科研的水平不能靠數量來定義,但是沒有做出聞名中外的成績,也需要一定的中外科研的交流,那麼論文也是對自己科研工作的總結和別人交流的途徑。


用合理的人力資源、績效評價的方式,用更好的薪酬待遇吸引更多的學者加入這個行列,才是提升教育質量的關鍵。


  • 強化專科、高職的職業技能培訓

中國的教育有一個心目中的鄙視鏈,高學歷圈層的鄙視低學歷圈層。為什麼?因為目前這個圈層劃分分界太明顯了。從職業發展而言,即便是起點有差別,但是分界不應該如此明顯。很簡單,對於有專長技術的專科和高職的人才要給予足夠的尊重。強化一個理念,步入職場,大家憑手藝、技能、特長吃飯,而不是一味單純的憑學歷吃飯。優秀的專科高職的學生一樣可以比一般普通混日子的本科生獲得更好的職業發展。不要讓一紙文憑,過早的斷了專科高職同學職業發展的念想。


  • 讓創造就業成為社會一種新的風尚

隨著擴招,大家對就業期待和職業發展持續上升。“讀了本科和碩士才找到這麼一個工作”的抱怨不絕於耳。在學校,擴招容易,學歷通貨膨脹不難,但是創造新增就業、拉開職場職級梯度更難。創造新增就業是每個國家永恆的課題。而目前看我們國家還是在供大於求的情況,這個供大於求更多是指高學歷多了,但是相應的需要高學歷體現價值的崗位和薪酬沒有增加。這些就要靠新增就業來拉動。新增就業增加,能盤活很產業很多公司。再多996的抱怨、再多對人際關係的不滿,可能都因此而消減。就業機會增加了,讓更多的人有了選擇工作offer的機會,而不是進入了一個系統,一勞永逸。流動的活水才是欣欣向榮的源泉。


當然創造就業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國家政策能不能讓有能力創造就業的企業和人等到更多的支持,解決更多的就業。而不是有些企業那樣先拿著國家的政策把行業做起來,看似暫時創造了就業,一旦政策紅利沒有,大佬轉身去別的行業,苦了下面辛辛苦苦工作的普通員工。對於願意為國分憂、創造就業的初創企業、小微企業,要扶持,而不是三天兩頭的稅務約談、審計督察等等。對於稅收來說,怎麼樣平衡不同收入的人群的稅率,來實現讓解決更多就業的人有希望有願望去解決更多的就業,而不是自己悶聲發大財。


總的說來,擴招容易,但是解決就業壓力太難。我本是滄海一粟度滄海,自知無法改變政策走向,可能連自己這點發聲也激不起一絲漣漪,但希望學海無涯的同學們,早日上岸,有個自己滿意的職業生涯起點。


周鴻煒


疫情影響、研究生擴招、復課這幾個話題熱度最近持續發酵。

尤其是在考研成績出來之後,研究生擴招的呼聲不絕於耳,原因也很簡單:疫情之下,企業正常運營受到影響,招聘人數下降或者直接裁員,對於今年畢業的應屆本碩生來說,2020年或成為史上最難就業季,就業形勢將十分嚴峻。

其中影響最廣的大概是考研網紅名師張雪峰老師。

首先我們要確認一下這條信息的真實性:

由上圖可看出,其本人的確發了這條微博,而關於2008年金融危機時緩解就業的政策,也確實存在。

今年就業壓力到底有多嚴峻?

1.從畢業生人數來看

據教育部官網消息,10月30日,由教育部、人社部等部門召開的2020屆全國高等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網絡視頻會議在京舉行。

會議中提到:2020屆高校畢業生規模預計將達到874萬,同比增加40萬人。

而在2016年、2017年、2018年則分別為763萬、795萬、834萬人,顯然就業壓力是十分嚴峻的。

而在這874萬人中,報名考研的人數大概為341萬,按照往年的報錄比4:1算,錄取人數最多也就是85萬人,剩餘的789萬人將何去何從?

2.從企業發展狀況來看

受冠狀病毒疫情影響,不少企業都面臨著經營受阻、市場受挫、成本上升、人心渙散等難題。

據燃財經調查:30.4%的企業表示將會減員縮編,29.68%無法為員工按時發放工資,復工首周招聘職位數量同比下降71.66%,目前大約有17%的人寧願拿著基本工資也不敢貿然跳槽。

更有一些公司開工首日即裁員500人,眾多行業巨頭也紛紛降薪。

本來是金三銀四的招聘季,如今變成了就業緊張季。

那研究生擴招可以緩解就業趨勢嗎?

理論上肯定是可以的,沒有那麼多的畢業生找工作,就業壓力自然能夠得到一定程度的緩解,對比2008年,高校畢業生為559萬人,研究生擴招是有一定的緩解作用的,而2020年的874萬畢業生,一定程度上來講算不算杯水車薪呢?算不算揚湯止沸呢?

而在筆者看來,緩解就業壓力的最佳途徑就是釋放足夠多的崗位數量,這需要依靠企業的發展,這就不在一般人能夠影響的範圍之內了,大規模、大範圍扶持中小企業發展,鼓勵創業才是緩解就業壓力的根本途徑。

而對於造成壓力的畢業生本生來說,也要轉變“搞不成、低不就”就業觀念,同時充實自己,增加工作經驗,提升本身的競爭力,才能在如此嚴峻的就業形勢下能夠博得一席之地。

個人觀點,歡迎各位老師一塊交流。


木子李學長


研究生不同於大學本科或專科,它是一個國家的高精尖人才,需要我們集中最優的教育資源來完成,才能保證整體的一個水平。如果擴招,本就薄弱的優質教育資源被稀釋,我們又怎麼才能確保向真正需要重點培養的人才提供足夠的優質教育資源呢?倘使這樣,我們的高精尖人才會出現斷崖式短缺,這是我們的國家和民族都不能接受的惡果。

我們看問題不能只看一個方面,更不能頭疼醫頭的短視。


線上夜班


研究生考試成績剛出,張老師提出的這個提議,可以思考,研究生擴招,緩解了當下的就業壓力

,是好事,但是,每年研究生招生方案,招生數量,都是經過國家研究確定的,招多少研究生,哪個學校,哪個導師,能帶多少學生,不是想招多少就招多少。現在盲目擴招,勢必給導師帶來更大的壓力,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多了導師指導不過來,影響研究生質量。

雖然擴招能緩解當下就業壓力,但三年後研究生總要畢業,那時就業壓力也不見得有多樂觀!

總之,擴招這事雖是好事,但弊大於利,國家也不會冒然實施


梅講成語


堅決支持,張老師! 如此疫情,還大肆宣揚,此種觀點,足見,張老師,人脈之廣,底氣之足! 就業形勢緊張,人才供應,供大於求,考研製度放鬆,鼓勵大專生考研,本科生就業。 既能解決,當前的就業問題,又能為,若干年後(比如說10年),儲備人才。 張老師,真乃神人也!喜歡張老師地,出來給我點贊!


鄠邑狼騎


以擴招2020年研究生,緩解疫情下高校就業壓力,從表面上看,兩者甚有關聯,存在其中可行之處,但實質甚為不妥,疫情和就業,牽強聯繫,無理無據。

目前,正是考研出成績的時期,是考研的第三階段,張雪峰正直此時發佈擴招考研的建議,卻有迎合部分考研人,以博取和吸引學生黨關注之嫌疑,像考研這樣的國家大型選拔考試,從報名,考試,招生,錄取,都有其流程和明確選拔標準,緩解就業壓力,建擴招之策,無理無據,甚為不妥。格局之中,僅以小心,無日後江山,況有何依據就業需要緩解,更以何名連於考研?

疫情緣故,確實各地學校,存在延遲開學現象,一點主要是保護學生群體遭受疫情之害,再者,顯示社會群體共抗疫情的共同努力。高校的招聘會確有推遲,但不是沒有,就江蘇高校而言,疫情期間,通過互聯網舉辦招聘會,在線面試,形式多種多樣。相信開學後校園招聘會,將一併釋放,所以疫情和就業壓力,並無關係,獻言建策,硬為關聯,實屬牽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