衝鋒在前、逆行而上,仁和鎮復興村黨支部全面築牢“安全屏障”

疫情就是命令

防控就是責任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場上,一個個戰鬥堡壘巍然矗立,鮮豔的黨旗高高飄揚。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復興村黨支部逆向而行,始終把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以衝鋒者的姿態、守護者的身份,堅定地站在疫情防控第一線,用實際行動踐行著初心和使命,成為守護百姓的堅強堡壘。

高舉“領頭旗”,做疫情防控“指揮員”

“關鍵時刻,危急關頭,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一個支部就是一座堡壘,我們要做好這場戰‘疫’的指揮員,要發揮‘主心骨’作用。”村黨支部書記駱國鏗鏘有力的說道。

衝鋒在前、逆行而上,仁和鎮復興村黨支部全面築牢“安全屏障”

▲每天晚上,駱國都會對當天工作進行總結

自疫情發生,復興村黨支部、村委會在包村幹部的指導下迅速研究部署,成立了由黨支部書記為組長、“兩委”幹部為副組長的指揮中心,及時完成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積極落實各項“硬核”防疫措施,構築群防群治嚴密防線。

衝鋒在前、逆行而上,仁和鎮復興村黨支部全面築牢“安全屏障”

衝鋒在前、逆行而上,仁和鎮復興村黨支部全面築牢“安全屏障”

衝鋒在前、逆行而上,仁和鎮復興村黨支部全面築牢“安全屏障”

▲多次進行工作部署,確保防疫工作落實到位

繃緊“防範弦”,做疫情防控“宣傳員”

持續開展高密度、多頻次的宣傳教育,引導居民不信謠、不傳謠。入戶發放《致社區居民的一封信》、在宣傳欄張貼新冠肺炎防控知識、在微信群溫馨提示……讓“少出門、多通風、勤洗手、戴口罩、不聚會、不聚集”的防範意識內化於心,做到人人知曉、人人防護。截止目前,共發放宣傳材料15000餘份、入戶宣傳13000餘人次。

衝鋒在前、逆行而上,仁和鎮復興村黨支部全面築牢“安全屏障”

衝鋒在前、逆行而上,仁和鎮復興村黨支部全面築牢“安全屏障”

戰“疫”有我

衝鋒在前、逆行而上,仁和鎮復興村黨支部全面築牢“安全屏障”

衝鋒在前、逆行而上,仁和鎮復興村黨支部全面築牢“安全屏障”

構築“安全牆”,做疫情防控“戰鬥員”

疫情之下每一個社區都是一個微型戰場,復興村黨支部全力戰鬥,全面為百姓築起“安全牆”。聯合社區實有人口管理員開展疫情信息收集各項工作,通過集中登記、電話詢問、入戶走訪等方式,對轄區人員進行地毯式排查,做到不漏一戶、不落一人,精準掌握數據。

衝鋒在前、逆行而上,仁和鎮復興村黨支部全面築牢“安全屏障”

▲嚴格檢測出入人員▼

衝鋒在前、逆行而上,仁和鎮復興村黨支部全面築牢“安全屏障”

按照“外防輸入、內防擴散”要求,有效管理控制居民出入,落實小區居民出入證制度,志願服務隊輪流值班,不分晝夜、無論風雪,牢牢把好防疫“關卡”, 為百姓守好健康安全大門。至今,發放居民出入證13000餘張,登記備案車輛2500輛,辦理臨時出入證車輛2500輛。

衝鋒在前、逆行而上,仁和鎮復興村黨支部全面築牢“安全屏障”

▲為居民辦理出入證件

嚴密做好消毒預防工作,對小區公共區域、健身設施、樓梯上下、社區入口等重點部位,進行全面消毒,做到無死角、無遺漏。復興村管理的雙興南、北區是老舊小區,沒有電梯,隊員們每天要揹負50多斤的藥桶上下6層樓,他們的腳步不曾停歇,讓百姓安心是他們最大的動力。

衝鋒在前、逆行而上,仁和鎮復興村黨支部全面築牢“安全屏障”

▲進行消殺作業▼

衝鋒在前、逆行而上,仁和鎮復興村黨支部全面築牢“安全屏障”

共譜“暖心曲”,做疫情防控“後勤員”設立專人通過微信點對點聯絡,隨時掌握居家觀察人員的生活需求,化身“後勤員”“快遞員”,為居家觀察人員提供貼心服務。“小杜,你想要什麼餡的速凍餃子?我看今天超市的砂糖橘特新鮮,我給你買點,你看還需要什麼?”村委會委員馬紅偉耐心詢問從武漢返京的觀察人員小杜的日常所需。這只是復興村黨支部日常工作的一個縮影,細緻的關懷、溫情的話語,為居家觀察人員送去了生活物資,也送去了溫暖。

衝鋒在前、逆行而上,仁和鎮復興村黨支部全面築牢“安全屏障”

▲沉甸甸的生活物資飽含著關懷

衝鋒在前、逆行而上,仁和鎮復興村黨支部全面築牢“安全屏障”

面對來勢洶洶的疫情

復興村黨支部始終把防控疫情工作作為踐行初心使命的主戰場衝鋒在前、戰鬥在前為轄區居民築起了一道“安全屏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