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構享年81歲,為何56歲就傳位給趙匡胤一脈?

用戶1483710936801


很多人都知道,趙構在56歲時就提前退位給宋孝宗,卻很少有人知道,趙構實際上是被宋孝宗逼迫後退位。雖然趙構本人和大宋官方一再表示,趙構退位,是因為他覺得當皇帝太累,不如當太上皇舒服,加上他和宋孝宗父慈子孝,自然願意把皇位主動讓出來,這樣也好讓年富力強的宋孝宗來帶領大宋人民走向富強生活。

但其實呢?不管趙構和大宋官方如何掩飾,都改變不了一個事實,那就是宋孝宗和趙構之前,也曾發生過一場權力暗戰,最後以趙構的失敗而告終,而趙構也因此被迫提前退休。只不過因為他們之間的這場權利衝突比較隱晦,而事後宋孝宗對趙構也給予了足夠的尊重,所以在後世人看來,就覺得趙構是主動讓出皇位。

為什麼這麼說呢?大家知道,在趙構執政期間,他對待金國的態度,始終是以主和為主,但問題是,在當時的環境下,主和政策所面臨的壓力那是空前巨大,因為,對於廣大百姓,甚至很多官員來說,所謂的主和,本質就是大漢奸、賣國賊的行為,這樣就會讓堅持主和的人,在政治上始終處於輿論的被動地位,並且可能還會留下無法抹去的政治汙點。

對此,趙構自然不願意衝在最前面,因為,如果他親自挑起主和大旗,那趙構本人就需要親自面對各種輿論的攻擊,甚至是主戰派所施加的壓力,這會讓趙構處於非常被動的政治局面中。在這種背景下,趙構就開始重用秦檜,並且裝出一副不管事的模樣,他這樣做的目的,就是告訴天下人,主和那是秦檜的主意,是秦檜實施的,你們要罵要怨,就找秦檜。



這樣一來,所以的輿論和壓力,就都打在了秦檜身上。對於趙構來說,如果秦檜能夠扛得住這些輿論和壓力,甚至能夠鎮住主戰派,那他自然就可以作為趙構的代言人,執掌大宋帝國的朝政。

但是,如果秦檜鎮壓不住主戰派,那關鍵時刻,趙構只需要將秦檜的腦袋交出去,總而言之,千錯萬錯都是秦檜的錯,是他揹著我搞的主和,我也是受他矇蔽,所以我今天把他給殺掉,也是給大家一個交代,從今往後,咱們君臣並肩攜手一條心,齊力保衛大宋朝。

總的來說,秦檜也算是個比較有能力和手腕的政治人物,當然,更重要的當時主戰派中沒有一個能夠讓各派都信服的領銜人物,所以在第一輪的主戰派和主和派的交鋒中,主和派大獲全勝,於是秦檜成為大宋執政官,而岳飛被殺、韓世忠和劉光世被下野,張俊投靠秦檜,宋金也達成議和。



後來,隨著秦檜去世,主和派也由此失去了領銜人物,雖然趙構還想找出一個像秦檜這樣的執政官來做自己的代言人,但卻始終沒能找到,因為,並不是誰都敢像秦檜那樣,甘願充當趙構的走狗,甘願被人冠以漢奸賣國賊,也不是誰,都能夠承受得住那麼大的輿論和壓力。

在這種背景下,主戰派的勢力那是越來越大,而偏偏屋漏又逢連夜雨,在趙構退位的前一年,金國皇帝完顏亮撕毀宋金和談協議,然後親率60萬大軍南下攻宋,一路攻城拔寨、燒殺搶掠,不僅造成數萬南宋軍民死亡,更是讓不計其數的南宋百姓家破人亡。在這種背景下,不管是在朝廷,還是在民間,絕大部分人心裡都對金人充滿了仇恨。當然,他們也不再對和談抱有希望,因為所謂的和談協議,人家想撕毀就撕毀。

後來,完顏亮的大軍被宋軍擊退,而完顏亮本人也被自己的部下所殺,金軍不得不全面撤退,面對這種千載難逢的好時機,南宋軍民都開始齊聲要求北伐,總而言之,我們要以血還血,以牙還牙,我們要讓金國嚐嚐家破人亡的滋味。

但這個時候,趙構卻還想繼續堅持主和的政策,只不過,此時的他已找不到一個像秦檜這樣的人來替他做這件事情,所以他只好自己衝到最前線,親自挑起主和的大旗,一意孤行的想要再次和金國議和,但這次,趙構就沒有當年那麼幸運。

因為,這一次主戰派不僅佔據天時、地理和人和,更重要的是,宋孝宗願意站出來充當主戰派的旗幟,而有了這面旗幟,主戰派各大派系開始團結在一起,並迅速對趙構進行反擊,最後,所有的輿論和壓力,都直面趙構本人,而趙構身後,卻沒有人敢繼續支持他,甚至面對洶湧的民意,主和派都不敢再發聲,於是孤身一人的趙構只好退位讓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