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志毅:區塊鏈與供應鏈金融初探

摘要: 本系列為數字經濟學家劉志毅“AI與區塊鏈智能經濟系列”,主要討論區塊鏈智能經濟,主要內容來源於劉志毅即將發表的新書《AI與區塊鏈智能》(包括一些未錄入書中的內容)

刘志毅:区块链与供应链金融初探

隨著供應鏈金融的發展,傳統供應鏈金融依靠單一核心組織機構的協調模式不能滿足多元化發展的需求,並存在信息不對稱、不透明、被隨意篡改的風險,如何通過金融科技技術來推動供應鏈金融向數字化、智能化、可信化轉型,更好的將信息流、資金流以及商品流整合分析,建立動態的信用評價體系,從而實現資金的高效率利用,這是目前的供應鏈金融技術面對的挑戰。

基於上述我們對供應鏈金融的討論,可以看到區塊鏈技術與供應鏈金融之間的契合,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第一,事件驅動,實體供應鏈上的各類事件都會引發金融需求,融資提供方案是針對這些業務環節的需求提供的,因此供應鏈金融很大程度上是事件驅動的。正因為如此,供應鏈上的信用是多層級傳遞的,存在著一定的信用風險。區塊鏈平臺的搭建正好能夠打通不同層級之間的交易關係,從而實現信用傳遞,將供應鏈金融的作用發揮出來。

第二,多主體協調,供應鏈上的交易關係和鏈條涉及多組買賣方,並涉及多種不同類型的組織主體。在多角色參與的財富管理與信用創造過程中,需要對每一個角色的“責,權,利”進行明確界定,協調多主體的行為並記錄每個角色的行為軌跡。區塊鏈技術提供了一種分佈式的賬本,為參與各方提供了可信的平等協作的平臺,降低機構間協作的信用風險和成本,鏈上信息實現了可追蹤和不可篡改,數據可以實時同步核對。

第三,供應鏈金融需要與各類信息技術結合,目前的供應鏈金融與信息技術的結合已經自動延伸到自動化、虛擬化和眾多其他技術領域。這裡尤其強調的是留存智能化,區塊鏈技術提供的智能合約的技術,可以減少人為交互和提升產業效率,通過自動控制供應鏈流程提供了更好的解決方案。

正因為以上的幾個特點,區塊鏈技術能夠很好地在供應鏈金融上進行應用:

首先,區塊鏈提供的信息基礎設施能夠傳遞驅動供應鏈金融的事件相關信息,成為新型供應鏈金融重要的基礎設施;

其次,區塊鏈提供的信任系統和多主體治理機制能夠服務於供應鏈金融的多主體協調,從而為供應鏈金融奠定新的網絡化的治理生態;最後,供應鏈金融對前沿技術的契合度較高,區塊鏈技術能夠利用本身融合度較強的技術特性很快地在供應鏈金融場景中進行應用。

在理解了區塊鏈技術和供應鏈的契合度之後,我們具體來看區塊鏈技術如何推動供應鏈金融的發展,我們從四個方面來總結其應用場景和價值:

1、區塊鏈技術提供的基礎網絡設施使得供應鏈金融的信息傳遞更加透明和可信。實體供應鏈上存在著信息不透明和不通暢的問題,隨著國際產業分工和國際貿易的發展,實體供應鏈上的各個環節由不斷增多的趨勢,鏈條式結構越來越複雜,然而當前實體供應鏈上的信息基礎設施難以為金融機構提供有效的授信支持數據。

相對應的,區塊鏈能夠以恰當的數據結構和信用網絡幫助供應鏈實現全信息化,實現信息透明、安全和可信。區塊鏈技術能夠打通底層數據,促進供應鏈上的物流、信息論、資金流的統一,解決行業痛點,尤其適用於設計多個交易主體的供應鏈金融的複雜交易場景。

一方面區塊鏈技術可以有效歸集數據,在區塊鏈架構下融資業務驅動的數據在節點進行公開和集中,形成由基礎合同、單證、支付等結構嚴密、完整的交易記錄,從而使得鏈上各主體均可使用已經集中的一致數據源。

另外一方面,區塊鏈技術可以保障數據安全,區塊鏈加密記錄在各參與方在線簽署的情況下,形成了不可篡改的數據記錄。區塊鏈提供的分佈式數據庫是全網共享的賬本,所有運作規則公開透明,可以隨時清算和審計,解決了傳統財務體系的痛點。

2、區塊鏈技術幫助構建供應鏈金融的多主體合作協調機制,在供應鏈金融中最重要的就是依託核心企業的資源和信用來服務其上下游中小企業。隨著供應鏈金融參與的交易節點類型和數量增多,在供應鏈金融中融資鏈越來越長,單筆融資額度越來越大,無法建立全局信任以及信用無法相互傳遞,導致了傳統供應鏈金融難度非常大以及成本高、效率低。

相對應的,區塊鏈技術有助於構建全局信任關係並沿供應鏈上下游傳遞信任,克服單點融資的侷限,真正地實現和發揮全鏈互信機制。

一方面,區塊鏈依據供應鏈參與節點的結構來部署分佈式賬本,數據無須由單一的中心化機構統一維護,鏈上的共識機制具備不可篡改性,從而建立一種點對點的信用關係,有助於簡化供應鏈金融越來越複雜的業務模式。

另外一方面,區塊鏈技術實現信任傳遞,通過之前討論的通證經濟(Token Economy)的方式拆解企業的信用並沿著供應鏈逐漸傳遞,使得信用可以穿透整個產業鏈條,成為“小眾經濟體”,解決多主體的信任關係問題。

3、區塊鏈技術幫助供應鏈金融解決風險控制等問題,由於我國目前還沒有形成完整健全的企業信用資信系統,而供應鏈金融業務的多樣性和靈活性增加了風險控制的難度,所以導致了金融機構在提供相關服務時遇到了很大困難。區塊鏈技術則通過公開透明的技術機制,使得機構的信用情況對所有參與者相對透明,而連續的交易檢驗也使得各類單據無需重複地進行真實性校驗。

交易行為的互相驗證將產生傳統信用技術與交易模式難以形成的信用自證體系,這樣區塊鏈技術就為供應鏈金融體系提供了增信的作用,降低了不信任的商業環境帶來的交易摩擦和交易成本,有助於票據、資產、交易和回款等業務模型得到有效管理。

這其中典型的應用救贖數字票據,2018年5月份, 騰訊牽手深圳市國稅局發佈全國首個基於區塊鏈的數字發票解決方案,由騰訊與深圳市國稅局聯合建立的“智稅”創新實驗室正式成立。據悉,深圳市國稅局和騰訊將在“智稅”創新實驗室的合作範疇內,利用雲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大數據等技術,對稅務場景進行充分挖掘和賦能,不斷推進在“互聯網+稅務”領域的深入合作。從稅務管理、納稅人、政府宏觀管理等多個角度,系統地探索新一代生態稅務管理現代化平臺。

2018年8月10日,全國首張區塊鏈電子發票在深圳實現落地。開出了全國首張區塊鏈電子發票,宣告深圳成為全國區塊鏈電子發票首個試點城市。區塊鏈技術為基礎的數字票據對於控制票據產生的風險非常有價值,一是票據信息的分佈式存儲和傳播有助於提升票據市場信息的安全性和可容錯性;二是不再高度依賴第三方機構進行交易背書而是通過共識算法實現互信,規避了高度中心化帶來的風險;三是通過智能合約技術將票據的價值活動程序化,從用途、流轉方向和其他各種限制條件有效控制數字票據帶來的風險。

4、區塊鏈技術簡化供應鏈金融流程,大幅度降人工的介入,從而規避認為操作錯誤。這個過程可以分為三個步驟:

第一,將紙質信用證轉換為可以自動執行支付的智能合約;

第二,將提單等紙質文件數字化,並以元數據的形式進行存儲;

第三,在每一步創建所有權記錄。這樣的過程可將人工審核工作量縮短60%~80%,從而解決了人工操作帶來的效率低、成本高等問題,減少了人工操作帶來的失誤和道德風險。

以數字票據為例,目前主要的國內匯票業務有70%仍然是紙質交易,即使電子交易的票據也需要通過央行ECDS系統的信息進行交互驗證,藉助區塊鏈技術可以直接實現點對點的電子化價值傳遞,不需要特定的實物票據或者中心繫統進行控制和驗證,大大減少了人工操作的介入。

總結一下,在大多數情況下,區塊鏈技術在供應鏈中是以許可鏈(私有鏈或者聯盟鏈)的形式存在的,重點在於讓供應鏈中的信息難以篡改和實現信息的透明化,從而推動信用的傳遞和流轉。

從應用場景來說,基本上是以應收賬款為主,一方面原因是應收賬款較為容易確權,而其他與實務掛鉤的資產相對來說過於複雜,另一方面原因是應收賬款的賬務人為核心企業,對於還款來說更有保障。我們可以看到區塊鏈打通多方協作的作用會在供應鏈金融場景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有助於對金融資產的流通實現有效的監管,也有助於提高資產評級,促進供應鏈金融的資產證券化的發展。

以上就是我們對供應鏈金融中區塊鏈技術應用場景的介紹,理解這部分內容能夠幫助大家建立對供應鏈金融與區塊鏈場景之間的對應關係。

刘志毅:区块链与供应链金融初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