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內股價最抗跌的樂信,如何“悶聲發大財”?

行業內股價最抗跌的樂信,如何“悶聲發大財”?

本文來自“深響”旗下關注財經領域的新媒體“資本偵探”(deep_insights)。

作者 | 蔡寶汪

近兩年消費金融行業的強監管還未完全消化,今年初又碰上新冠疫情大爆發,眾多中概股互聯網金融公司股價在近期可以用“跌跌不休”來形容。

即使是行業內實力最強的幾家公司,市盈率倍數(PE倍數)也都跌進了個位數。最早在美股上市的趣店,PE倍數甚至跌到了接近1倍,這也就意味著公司一年賺的利潤都和公司市值相當。

儘管資本市場對互聯網金融公司不太感冒,但並不影響各家公司繼續“悶聲發大財”。

行業內股價最抗跌的樂信,如何“悶聲發大財”?

3月24日,行業內股價最抗跌的樂信發佈了2019年四季度及全年業績報告。

報告顯示,樂信2019年四季度取得營業收入31.5億元人民幣(約合4.52億美元),同比增長50.4%,超過市場預期;非通用準則下(Non-GAAP)調整後淨利潤為5.85億元人民幣(約8403.5萬美元),同比下降19.2%,且低於市場預期。

全年來看,樂信2019年全年營業收入超過100億元人民幣,達到106.04億元,同比增長39.6%;調整後淨利潤為24.34億元,同比增長16.1%,利潤率為23%。而相比較趣店淨利潤下降9成,信也科技(原拍拍貸)淨利下降5成,樂信能夠實現淨利同比增長已實屬不易。

收入組成上,金融服務收入仍然是最主要的收入來源,2019年全年取得收入67.75億元人民幣,佔比達到64%。金融服務收入中的助貸服務收入2019年達到56.28億元人民幣,同比暴增171.1%;而旗下自有現金貸平臺“桔子理財”為主所取得的利息及金融服務收入2019年總計11.47億元人民幣,同比則下降60.7%。

在目前強監管的大背景下,以自有資金進行借貸的網貸業務在規模上呈現收縮及清退實屬正常。

更多的互聯網金融公司也在努力向助貸業務轉型。助貸業務是指互聯網金融公司與持牌金融機構進行合作(主要為銀行、信託等),互金公司通過自身平臺為金融機構進行首輪風險評估,並將通過篩選符合條件的個人推薦到金融機構,金融機構在進行最終風險評估後發放貸款。而互金公司則可以從持牌金融機構處取得推薦服務費。

樂信在2019年收入的快速增長,與其整體助貸規模的增加直接相關。公司19年總的助貸規模首次超過1000億元人民幣,達到1260億元,同比增長90.6%。

行業內股價最抗跌的樂信,如何“悶聲發大財”?

樂信助貸規模快速增加,主要是由於其用戶數增加導致。

截止2019年四季度,公司總註冊用戶數達到7330萬人,相比18年四季度增長96.5%;其中擁有借款額度用戶數為1940萬,同比增加84.8%。活躍借款用戶數上,樂信2019年四季度活躍借款人數為700萬人,同比增長133.3%。

行業內股價最抗跌的樂信,如何“悶聲發大財”?

行業內股價最抗跌的樂信,如何“悶聲發大財”?

在消費金融之外,以分期樂為主的商城板塊2019年營業收入為38.29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47.2%;電商渠道全年GMV達到81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38.7%,增速高於電商行業平均,處於健康發展狀態。

盈利能力方面,不得不說樂信是一家非常賺錢的公司。

公司2019年經調整後淨利潤達到24.34億元人民幣,淨利潤率達到23.0%;Non-GAAP下EBIT為28.71億元,EBIT Margin為27.1%。

行業內股價最抗跌的樂信,如何“悶聲發大財”?

在嚴格的監管環境下,大多數互金公司正經歷營收下滑的壓力,曾經的高增長已成歷史。同時,各家公司也都不同程度的面臨利潤的下滑。而樂信是行業內為數不多業務快速轉型成功,並仍然保持盈利提升的公司。

公司2019年實現毛利潤49.94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65.8%,高於收入增速;公司毛利率則達到47.1%,相比2018年提升7.5個百分點。公司毛利率的大幅提升,主要是得益於盈利性更強的助貸業務在2019年大幅提升。

行業內股價最抗跌的樂信,如何“悶聲發大財”?

不過,隨著公司用戶基數的持續擴大,樂信整體拉新成本也水漲船高,而這也導致公司銷售及市場費用的增加。

公司2019年銷售及市場費用達到15.39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60.8%。而銷售費用增長影響,樂信2019年經營費用率為22.3%,較去年提高6.6個百分點,而這也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公司毛利增加對利潤的影響。

行業內股價最抗跌的樂信,如何“悶聲發大財”?

進入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在全國範圍的爆發給互金行業帶來極大的不確定性。為了戰勝疫情,很多企業不得不停產停工,大量人員被迫遠程辦公或乾脆歇業。由此引發的連鎖反應則是一部分借款人可能在短期內無力還款。

同時,受疫情的影響,銀行等金融機構風控勢必趨嚴,行業整體放貸量將大幅收縮,進而導致流動性減少。

過去,一些暫時週轉困難的用戶會通過“拆東牆,補西牆”的方式來緩解短期資金壓力,而現在市場突然收緊導致借款渠道減少,互金公司逾期率在短時間內將大幅提升。一些用戶風險較高、資產質量較差的互金公司可能因為資金壓力、壞賬率提升等原因被市場出清。

而對於樂信等自身資產質量好、風控能力強的頭部公司,可能是搶佔市場份額的絕佳機會。疫情是短期突發風險,從長遠來看需求還在,同時消費金融行業的蛋糕也還在。待疫情結束,消費市場迴歸正常,行業集中度將進一步提升,頭部公司也將獲得更高的市場份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