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贏家》:孤獨如“繩”,用愛詮釋真正的“合群”

《大贏家》:孤獨如“繩”,用愛詮釋真正的“合群”

《大贏家》完全複製了《囧媽》之路,成為在今日頭條、抖音以及西瓜視頻等線上播放的第二部影片,這也是大鵬的第五部作品,雖然豆瓣評分不是特別高,只有6.8分,但是網友的口碑相對還不錯。因為它通過輕鬆的設定、極致的表達,詮釋了溫暖的主題,那便是“合群、孤獨、愛”,那些無處不在的笑點,摻雜在感人的淚點中,讓人又哭有笑。

或許,在這部影片中,依舊是笑點多於淚點,但是以往“大棚系”喜劇,給我們的印象是硬撓觀眾癢癢的那種,而這部影片是讓我們情不自禁地笑出來,再情不自禁地哭出來,因為除去故事的情節過於遊戲化來說,它所反映的問題過於現實,幾乎在每個人的成長中,都曾經不同程度地經歷過:不合群的人不討喜,太嚴謹的事不受理,相反,大多數人都活得輕鬆浮躁,可誰又曾想過,他們也曾努力不合群?

在我看來,《大贏家》因為“輸”而“贏”,過於認真、不合群的主人公嚴謹,“輸”了親情的關愛、同事的排擠、領導的訓斥,可卻

“贏”回了自我。我想,誰都沒有想到影片,喜劇的背後,詮釋的主題會是如此溫暖、感人,可是這源於現實的題材,卻真正地打動著每一個人的心。

《大贏家》:孤獨如“繩”,用愛詮釋真正的“合群”

影片中的那些人,忽略兒子感受的父母、排擠嚴謹的同事、訓斥嚴謹的銀行行長以及那些遊戲中不認真對待的人,像極了生活中的你、我、他,而深受這些人排擠的嚴謹,似乎也像極了現實生活中的你、我、他,儘管每一種都活得不盡悲哀,但是後者更為“孤獨”,因為在他們選擇“堅守自我、不願合群”之路時,就已經與“孤獨”為伍。

因此我不想去探討這部影片的情節如何、情感如何,因為比起這些,影片所詮釋的主題才是我們生活的“內核”,唯有懂得這內核,才能化解所有的情感矛盾,而這正是我們所需要的,今天就讓我們來談一談“不合群”和“孤獨與愛”這個話題。

1、每個人都曾在“不合群”中長大

“無用計較,快欣賞身邊美麗每一天,還願確信美景良辰在腳邊,願將歡笑聲,蓋掩苦痛的一面......”電影的主題曲《漫步人生路》,歌聲悠揚動聽,歌詞又能洞悉人性,讓聽過的人內心感到一陣溫暖,彷彿人生路上多了一個真誠的傾聽者,能夠讓人內心的世界變得純淨起來,讓人在音樂聲中得到救贖

伴隨著劇情的結束、歌聲的響起,我們每個人的內心都有一種前所未有的失落感,那是因為想起了自己曾經的同樣的遭遇,就像主人公嚴謹那樣,明明很努力地對待工作,很真誠地對待家人、朋友,卻得不到半點回應,持續的不理睬、嘲笑,讓我們常常陷入到一個情緒的無底洞:究竟要怎樣才能受人歡迎?難道只有學會“合群”才能融入他們?

“堅決不”,當我們產生一絲動搖時,內心總有那麼一個聲音,拒絕著、堅挺著,不願意讓自己陷入那樣一個環境中,因為比起“失去自我”的合群,還有更重要的東西要享受,那便是“不合群”的“孤獨”,它常常像一個警鐘,在我們的內心留下這樣的聲音:為了“合群”失去自我,你就永遠承受不了“孤獨”,更無法獲得內心想要的“愛”。

《大贏家》:孤獨如“繩”,用愛詮釋真正的“合群”

就這樣,我們在不被接納中動搖著,想要努力去合群,可是最終我們都選擇了放棄,如果說放棄是一個貶義詞,那麼在“合群與否”中,“放棄”就是一個褒義詞,放棄合群,意味著我們選擇了一個“孤獨”的生活,但是同時選擇了活出自我,這是一個人最寶貴的財富。

就像主人公嚴謹,頂著“金融碩士、退伍老兵”等優質頭銜,本應該是一個非常受歡迎的人,但是卻成為人群中最受排擠的人。在影片中,他永遠是群體活動最邊緣的那一個,融入不進去,總是在被人閒言碎語、嘲笑中活著,明明可以成為最受歡迎的那一個,可他偏偏很“軸”地選擇了另外一條路,有人說,這樣的嚴謹是真傻還是假傻?

不,他一點也不傻。借用最先“死掉”的那個警察的話,來回答這個問題:

“一百個人裡面,有這麼一個就夠了,但要是沒有,還真不行。”

深以為然。在過於快節奏的世界裡,大多數人為了合群而合群,卻從未想過自己內心的真實感受。最簡單的例子就是,即便你不喜歡吃香菜,可是在一群愛吃香菜的人中,你也會為了迎合他們而選擇艱難地吞下去,我非常能理解這樣的合群,但是我不能理解的是:

為了合群,為難自己,值嗎?

我相信每個人的心裡,都有一杆秤,值與不值,都有衡量,但是在衡量過後,我們能否選擇不迎合不合群才是最重要的。像嚴謹那樣,即便不被理解,也依然堅守自我,即便別認定不合群,那又有何妨?做好自己,就是最好的生活,堅守自我,就是與自己“合群”。

每個人生來就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靈魂、有自己的生活,如果為了合群,去改變自己的一切,那麼我們的人生也如同被“復刻”一般,索然無味。

誠然,“合群”是最輕鬆的活法,但卻不是最適合大多數人的活法,我們的人生中總要有些些“不合群”,才能讓生活才更有意義,才能體驗到人生的樂趣,才能更真實地活著,不是嗎?

《大贏家》:孤獨如“繩”,用愛詮釋真正的“合群”

2、“不合群”的孤獨感,是對自己最好的“愛”

影片中的嚴謹,雖然是最不合群的那一個,但是我相信觀影的我們卻是最喜歡他的,不是因為他“軸”的讓人啼笑皆非,也不是因為他總有那麼多讓人覺得奇怪的思維,而是因為他活在自己的世界裡,他在這個充滿謊言的世界裡,真實地活著,

《楚門的世界》中有這樣一句話:“外面的世界,跟我給你的世界一樣的虛假,有一樣的謊言。”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在那種看似“合群”的環境裡,謊言和虛假遍佈存在,與其說這是個“合群”的時代,不如說這是個自欺欺人的時代,大多數人因為得到了救贖,殊不知卻在盲目合群的深淵裡,漸漸地越陷越深,以至於當你再回頭時,發現最初的自己已經不在。可是嚴謹不一樣,他雖然活得“孤獨”,但是他卻是清醒的、真實的,得不到他人的愛,那就給自己製造最好的“愛”。

《大贏家》:孤獨如“繩”,用愛詮釋真正的“合群”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樣的感受,在選擇“不合群”時,內心常常忍不住問自己一些問題,我們稱這個過程為“問心”,它能讓我們找到最接近內心的那個答案,在嚴謹的故事中,我也曾經這樣“問心”:

我問的第一個問題,關於“選擇”

我:如果我是嚴謹,在大家遊戲化時,我會如何選擇?

內心:認真“遊戲”,即便與大家的虛選擇背道而馳,也始終相信自己的選擇是正確的,因為它能讓你問心無愧。

我問的第二個問題,關於“合群”

我:明知道不合群讓自己飽受排擠,為什麼不嘗試改變一下?

內心:因為改變的代價是失去自我,這樣的代價太過於慘烈,與其慘烈,不如繼續選擇不合群,這樣享受孤獨也不失為良策。

我問的第三個問題,關於

“孤獨”

我:享受孤獨很難,你看嚴謹不也很受煎熬嗎?那為什麼不放棄孤獨呢?

內心:孤獨是人生的本質,選擇合群也會覺得孤獨,那時候的孤獨是一群人的孤獨,比起此,我更希望你能夠享受一個人的孤獨。

我問的第四個問題,關於“活著”

我:像嚴謹那樣孤獨地活著,難道不累嗎?

內心:如果你註定要孤獨,為什麼偏要捨棄孤獨?既然沒辦法捨棄孤獨,為什麼不用“愛”真誠地感化孤獨,讓它成為你真正的朋友,給你最好的“愛”?

“如果我是嚴謹”,我不一定會比他做得好,可是嚴謹的選擇,應該讓我們明白:與其費力氣合群,不如選擇“不合群”,雖然可能會孤獨地活著,但至少內心豐盈,這才是給予自己最好的“愛”。

《大贏家》:孤獨如“繩”,用愛詮釋真正的“合群”

3、學會用愛享受“孤獨”,才是真正的“合群”

有時候,我們常常會羨慕那些合群的人,也為合群而努力過,但是因為本質上的不喜歡,所以無論怎麼努力,都不被人接納、不理解,甚至會讓自己的生活變得越來越糟糕,繼而會做出一些讓自己後悔的事。

就像在影片中的,嚴謹說的那一番話,雖然這也是有些的設定,但讓我尤其地印象深刻:

無論自己怎樣努力,生活都不會有起色,於是我開始不滿、抱怨、想要不勞而獲,可能有的人不敢去搶銀行,但是在這樣的時候,他選擇了去做其他錯誤的事情。希望現在的我,可以成為你們的前車之鑑。當你發現自己的慾望,超過了自己的努力和能力的時候,我想提醒你,千萬不要踏上歧途。因為一旦邁出那一步,就永遠都不能回頭了。”

細細想來,似乎用這番話去形容過去某個時刻的自己,真得是再合適不過了。努力過,卻看不到任何起色,內心便會覺得失落,在追尋享受孤獨的這條路上,我們難免會誤入歧途,可是幸而我們能夠不斷地修正,用愛去尋找,再用愛去享受,這才是真正的“合群”。

《大贏家》:孤獨如“繩”,用愛詮釋真正的“合群”

如果說,孤獨是“不合群”的代價,那麼“愛”就是孤獨的“衍生物”,有了“愛”,孤獨便也能成為我們日常的必需品,成為我們的精神食糧,激勵著我們不斷地去尋找生命的意義。

蔣勳曾在在《孤獨六講》中說:

“我想,有沒有可能生命的意義就是在尋找意義的過程,你以為找到了,卻反而失去意義,當你開始尋找時,那個狀態才是意義。”

深以為然,對於生活在浮躁世界的我們來說,“合群”的意義就在於能夠讓我們短暫地停下尋找的腳步,然而片刻後,還是會覺得不安,甚至是慌亂,因為那不是生命的意義,更不是人生該有的狀態。

《大贏家》:孤獨如“繩”,用愛詮釋真正的“合群”

或許,我們都喜歡“合群”帶給我麼你的安逸,但是那只是浮在表面的“灰”,只可能讓我們的生活有短暫活的觸感,卻永遠無法成為生命裡照耀的那縷光亮,而“不合群”帶給我們的可能是永久的孤獨,但是當你學會用愛享受孤獨時,你的人生將會走向圓滿。

就像嚴謹,最初的他一直是最不合群的那一個,可是在他堅守不合群時,身邊慢慢有人被感染,他的孤獨解救了一群人的孤獨,被愛感染的開口說話的妹妹,被真誠打動的銀行職員,因認真而慚愧的警察......他們每一個人都因為嚴謹的堅持、認真、不合群,而變得慢慢地真實,慢慢地戳破謊言,看清合群的本質,其實也是一種內心的孤獨,相反,不合群帶來的孤獨,卻是一種內心的愛,愛與孤獨,從來都是相輔相生,當你認真去享受孤獨,就能得到愛的救贖。

其實就像歌曲《漫步人生路》中唱的那樣,“無用計較,快欣賞身邊美麗每一天,還願確信美景良辰在腳邊,願將歡笑聲,蓋掩苦痛的一面......”當你掩蓋孤獨帶來的失落感時,你就能夠享受孤獨帶來的特殊的“愛”,而

這是與自己的合群,是真正的合群。

人生在世,總要有那麼一兩個時刻,我們要選擇“不合群”,因為那種孤獨感是我們生活的“調色劑”,唯有享受孤獨,才能真正與自己“合群”,不是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