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麗華:最“佛系”的皇后,以善良和隱忍,走得最穩,活得精彩

三毛曾說:“上天不給我的,無論我十指怎樣緊扣,仍然走漏。給我的,無論過去我如何失手,都會擁有。”

真覺得三毛這話說出了人生的真諦。那也是她經過了難以忘懷的刺痛和歷練,才獲得的一點兒感嘆。

春風得意總有時,跌宕起伏才是人生。誰的人生,不是在一邊擁有,一邊失去呢?

即便那個姿色秀美、管仲之後的陰麗華,雖然嫁給光武帝劉秀,入主中宮,成為天底下最有權勢的女人。

在其背後,也有她的無奈和隱忍。

為了所愛,在家苦守多年,望眼欲穿,終於等來了歸來丈夫,也等來了丈夫的新人和孩子。

也為她得到的榮寵,而遭到皇后的妒忌,害得孃家人痛遭血光之災。

但陰麗華畢竟是陰麗華。雖然史上有諸多的皇后,但殷麗華是最“佛系”的那一個。

她靠著她的隱忍、包容、睿智、善良,在勾心鬥角、爾虞我詐的皇宮中,走得最穩,笑得最美,活的精彩。

她榮寵一生,始終陪伴皇帝左右,長子又成了東漢第二代皇帝。

陰麗華:最“佛系”的皇后,以善良和隱忍,走得最穩,活得精彩


一個人,若能得之淡然,失之坦然;那麼人生雖有遺憾,但失去也是成長;世事雖然沉浮,但經歷也是人生。

最終,所有的失去,都會以另一種方式歸來。

一見鍾情:娶妻當娶陰麗華。可一個豪門,一個布衣,兩人真能走一起?

“仕宦當作執金吾,娶妻當得陰麗華”,這句千古名言出自劉秀之口。

劉秀之言,發自肺腑。

只可惜,他認識陰麗華之初,她是豪門大戶管仲之後;他只是落魄貴族,一介平民。

對於陰麗華的容貌與端莊,劉秀早有耳聞。

一次種田歸來時,他遠遠地瞥見她坐在轎上,輕撥簾子,莞爾一笑。“聞後美,心悅之”。

有一種遇見,一眼萬年。那一眼的回眸,竟成了一世的眷戀。

陰麗華:最“佛系”的皇后,以善良和隱忍,走得最穩,活得精彩


他輕嘆:“仕宦當作執金吾,娶妻當得陰麗華!”

或許,對於每一個男人來說,一生都有兩個夢想:一個屬於事業,氣勢如虹;一個屬於愛情,柔情似水。

當然,後來的劉秀兩樣都得到了。

可是,那時候的他,不過只是一介布衣;

而她,卻因才貌雙全而得到南陽眾多世家豪門子弟的追求,提親之人絡繹不絕。

於他而言,她宛若天邊的辰星,耀眼璀璨,卻可望不可即。

好在自古亂世出英雄。那時王莽篡權,天下大亂。

心懷鴻鵠之志的劉秀不甘一輩子庸庸碌碌,他追隨大哥劉縯,與一眾豪傑起兵反莽。

也正是這場戰役,劉秀結識了陰麗華的大哥陰識。

滾滾歷史改變了兩個人的命運,他和她的人生,終於有了第一次交集。

戎裝在身的劉秀在戰場上英勇無比,揮劍殺敵無數,一半為了功成名就,一半為了讓自己配得上她。

與王尋那一戰,他破釜沉舟,帶著13個親兵率先衝鋒,以一敵萬,一戰成名。從此劉秀的名字,威震四海。

昆陽一戰,陰識看到眼前這位年輕人的實力與魄力,由他牽線,劉秀終於得償所願,與心心念唸的陰麗華結成了連理。

那一年,她19歲,他29歲。

陰麗華:最“佛系”的皇后,以善良和隱忍,走得最穩,活得精彩


在步入婚姻的殿堂的那一刻,劉秀覺得自己結婚有點晚,但晚的有收穫。等得有點兒久,但天遂人願,如願以償。值得!

一別多年:新婚的陰麗華,雖心有不捨,但更懂得國重家輕。

才子與佳人的終成連理,並不是故事的結局。

生活不是童話,不可能一帆風順。

抱得美人歸的劉秀,卻面臨著一場兇險的政治風波。

大哥劉縯因功高震主被殺,劉秀雖然內心無比傷痛,卻不敢為大哥服喪,甚至要表現得若無其事。

多少個痛哭流涕的夜晚,陪在他的身邊是陰麗華;她用她的溫柔和情愛,撫慰他失去至親的內心傷口。

看著陰麗華如此善解人意,劉秀內心既是欣慰,又是矛盾。

欣慰的是自己娶了個好妻子,矛盾的是,剛剛新婚不久,他如何忍心告訴她,他被派去地方任職,就要與她別離。

意想不到的是,當陰麗華得知夫君將要外派任職的消息時,她沒有生氣,甚至沒有挽留。

“我們註定要相伴一生,短暫的分離又算得了什麼。更何況好男兒志在四方,夫君的心思,我懂。”

一句“我懂”,打消了劉秀心中的顧慮;她握住他的手,眼裡滿是一汪柔情。

陰麗華:最“佛系”的皇后,以善良和隱忍,走得最穩,活得精彩


她頓了頓,又說:“只記住一條,無論成敗,一定要平安歸來。”

就這樣,劉秀以一個有名無實的特使虛銜,帶著數百人渡過黃河,一路撫卹流亡,爭取民心。

而陰麗華便回孃家暫住,開始了漫長的等待。

這一等,就是三年。

三年的時間,陰麗華無時無刻不活在擔憂與恐懼當中。

她擔心更始帝覺察劉秀的雄心,一道聖旨就讓她的夫君死於非命;

她也擔心戰爭局勢變幻莫測,戰場刀劍無眼無情,死傷難免。

但即使如此,陰麗華從來沒有後悔過。

因為她懂得,她的夫君絕非池中之魚,強把他留在身邊,只會毀他前程;

因為她明白,真正的愛不是佔有,而是懂得適時放手。

愛是犧牲自己的一部分,來成全他成為最好的自己。

不曾想,這一別竟達數年,當兩人再次重逢時,早已物是人非。

再次重逢:夫君另娶,身份顯赫。不爭不搶,自有歲月打賞。

三年後的某天,劉秀載譽歸來。顯赫身份陰麗華不敢相信,自己的枕邊人,竟成了至高無上的皇帝!

但她不關心這些,讓她難以置信並感到心顫的是:他的身邊,還立著另一個絕代佳人,甚至他們已經有了一個活潑可愛的兒子。

後來,陰麗華才瞭解了事情的始末經過。

當時的劉秀看中了真定王劉楊手裡的十萬重兵。為了獲得劉楊的支持,他決定迎娶劉楊的外甥女郭聖通為妻。

認真想想,也不足為奇。古今中外為政治聯姻、為經濟重娶,這樣的例子不枚勝數。

苦苦等待的丈夫,成了別人的夫君;

明明是結髮妻子,卻被人搶先生了兒子。

這是何等的奇恥大辱?

陰麗華:最“佛系”的皇后,以善良和隱忍,走得最穩,活得精彩


陰麗華沒有怨恨,沒有哭鬧,她只是淡然地淺笑著說:“我懂”。

又是一句“我懂”。解除和釋然了夫君劉秀的窘迫和不安。

自古帝王之家,總有太多太多不得已。皇帝可以講權勢、講謀略,唯獨不能講愛情。

深明大義如陰麗華,怎麼會不懂呢?

她的豁達與大度,讓劉秀更覺愧疚。他想要把最尊貴的后冠為她戴上,沒想到,她竟拒絕了。

她說,郭聖通陪著你南征北戰,也算是患難夫妻;她為你生下兩個兒子,也是為劉家立了大功。

不爭皇后位,陰麗華是千古第一人。為了他,她甘心做一名卑微的貴人。

記得有位哲人說過一句話:“生命,只有在被慾望迷亂了的人心中,才一定要分出尊卑高下。不爭,是人生至境。”

劉秀的政權新立,內外交困,遠沒到高枕無憂的地步,各地還存多支實力強勁的割據勢力。更何況郭聖通擁有劉氏後裔的顯赫身份,其家族在助劉秀的稱帝上,起到了關鍵作用。而陰麗華雖也算一方豪門望族,但一來無子嗣,二來政治資源匱乏。

不爭與謙讓,身為髮妻的陰麗華深諳不爭的智慧。

陰麗華:最“佛系”的皇后,以善良和隱忍,走得最穩,活得精彩


寫到這裡不由得讓人想起,多年以前有另一位漢朝的皇后趙飛燕,和她的妹妹趙合德寵冠六宮。

為了爭寵,服用息肌丸保持通體幽香;

為了專寵,設計陷害許皇后和班婕妤;

為了固寵,不惜殘害皇子。

最後,漢成帝在趙合德的床上一命歸西,趙合德被迫自盡,趙飛燕只比合德多活了六年,也悽慘離世。

可見,爭不如放。

水不爭,自由自在;

天不爭,百鳥盡歸;

不爭,自有世界,也自有境界。

歲月自有天打賞,無須強爭和暗搶。

最後上位:所有的失去,都會以另一種方式歸來。

建武二年6月,郭聖通被立為皇后,成為後宮之主。她贏了身份和地位,而陰麗華,卻贏了劉秀的心。

陰麗華讓出後位,劉秀對她的寵愛與日俱增。每次出征,都將陰麗華帶在身邊。即便陰麗華身懷六甲,劉秀不惜降低行軍速度,也要帶她從軍。

建武四年5月,陰麗華誕下皇子劉陽。

這讓身為皇后的郭聖通飽受冷落之苦,不滿與日俱增。

郭聖通“數懷怨懟”,經常將不滿情緒發洩到其他嬪妃或宮女身上,對這些無辜之人百般凌辱。

而她的忿忿不平,也讓夫妻間最後的一點情分消耗殆盡。

陰麗華:最“佛系”的皇后,以善良和隱忍,走得最穩,活得精彩


公元33年,一夥強盜闖入新野的陰家,殺死了陰麗華的母親和弟弟,噩耗傳來,陰麗華肝腸寸斷。

看著心愛的人痛不欲生,劉秀不僅心痛,而且愧疚。

假如陰麗華不是一個小小的貴人,而是尊貴的皇后,她的家人一定也會受到很好的保護,又怎會身死人手?

這一次,劉秀終於坐不住了。他親自草擬詔書,廢棄郭聖通,立陰麗華為後。

十七年的愧疚,終於得到了彌補的機會。

其實,郭聖通的所為遠遠小於歷代的廢后,她沒有像陳阿嬌一樣犯了巫蠱之罪,也不像薄後無寵無子。

她也曾為未發跡的劉秀帶來過十萬大軍,為他生過五個子女。

郭聖通的被廢后,並不是什麼罪有應得,她只是敗給了一個皇帝對另一個女子許下的深情。

陰麗華:最“佛系”的皇后,以善良和隱忍,走得最穩,活得精彩


對於這一點,陰麗華心知肚明。

上位後的陰麗華,沒有對郭聖通落井下石、斬草除根,反而處處庇護,時時撫慰。

在她的勸說下,劉秀不僅封郭為“中山王太后”,還善待了廢太子劉疆。

於是郭聖通便成為了中國歷史上唯一的一個沒被打入冷宮,反得尊崇的廢后。

這世間,沒有如果,只有因果;沒有運氣,只有選擇。

生活中只有一種真正的善良,那就是認清了人性的陰暗,卻依然選擇善待他人。

而能善待他人的人,生活也必將善待之。

只有這時才知道,你所有的福氣,都藏在了你的厚道里。

所有失去的,都會以另一種方式歸來。

公元64年,陰麗華壽終正寢,閉目長逝,走完了她傳奇的一生。

她被劉秀寵愛了一生,他們的第四子劉莊,成了東漢的第二位皇帝——漢明帝。

按照西漢的合葬慣例,陰麗華與劉秀是同塋不同穴”,在劉秀墓冢東500多米的地方,有一方墳冢,老百姓叫它“娘娘冢”,相傳是陰麗華的墓。

當地的百姓說:“娘娘為人仁德厚道,黃河從來不在娘娘冢附近打滾,也淹不到娘娘家。”

陰麗華就在這片熟悉的土地裡,靜靜地躺了千百餘年。

縱觀陰麗華的一生,當然算得上圓滿,可是背後的隱忍與委曲又有何人知曉?

新婚伊始,本該與丈夫耳鬢廝磨,他卻離你而去,讓你苦守空閨;

漫長等待,終於盼得丈夫歸來,可他卻帶來另一個女人,還有兩個不屬於你的兒子;

丈夫功成名就,你是結髮夫妻,卻不能成為和他並肩的正妻,只能屈居人下,成為妾侍。

若換做其他女人,遭到這樣不公正的待遇,又該如何?

可是陰麗華不爭不搶,不哭不鬧。

她知道,生命本身是一個不斷重複“得到”與“失去”的過程。

她篤信,每個人的結局都是好的,如果不是,一定是因為還沒到最後。

陰麗華:最“佛系”的皇后,以善良和隱忍,走得最穩,活得精彩


於是,她用她的柔情,贏了丈夫的心,獲得了一生的寵愛;

她用她的隱忍,顧全了大局,犧牲自己,穩固了政權;

她用她的厚道,安撫了另一個受傷的女人,也為自己贏來了福報。

原來,人生就是這樣,有失就有得,得從失中來。

只要耐心地等一等,生活的美好,就會在不經意之間,在轉角突然出現。

如果閱讀文章的你,在生活中也受到了委屈,請一定相信,星光不負趕路人,時光不負有心人。

所有的失去,都會以另一種方式歸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