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學校生活中性格善良的孩子被欺負了,班主任該怎麼藝術的處理?

特級教師錢守旺


我是一個小學老師,我是絕對不允許這樣的事情發生,如果發生了,就讓善良的孩子明白,善良沒錯,但要分清對誰,對於那些不尊重自己,惡意欺負自己人的,必須收起自己的善良。

並讓孩子明白善良不是懦弱,更不是隨便受欺負。

還有很多話不便說。

我雖然是一名人民的教師,知道我上述做法在大多數人眼裡是錯誤的,是在教壞孩子,但我覺得如果連自己都保護不好,將來拿什麼來成就自己了,孝敬父母、更別說貢獻社會了。

一家之言,不認同的請忽略小小的我!


碩畦教育


在學校生活中性格善良的孩子被欺負了,班主任該怎麼藝術的處理?

目前,許多學校的老師都不願帶班主任,這主要就是因為“班主任”這個角色就像個無限責任公司的老闆,總有處理不完的事。

雖說學生間的事都不大,可處理不好不僅傷害學生本身,有時還會惹來無窮無盡的麻煩。就比如上面題主所提到的問題,如果班主任直接出面把欺負人的孩子狠批一頓,也可以算是一種處理的方法。

這種方法至少可以保證在短期內不會再出現類似的問題。當然,如果從“教育”孩子的角度來看,這一做法可能就不算是最完美的措施了,甚至可能還會有一些隱患,那遇到這樣的事,班主任究竟該如何處理呢?

羊老師以為,至少應考慮以下幾方面:

1.瞭解事情的真相

學生中,無論發生什麼事情,瞭解真相都是至關重要的一環,只有瞭解了事情的真相,作為班主任才能客觀的看待所發生事,也才能走針對性的去批評學生。

批評學生,老師切忌不問青紅皂白根據自己的想法想當然的來處理,那樣很容易出現偏差,對學生造成不應有的傷害,所以,處理學生前,要多聽聽學生的話,爭取做到客觀、公正、這對恰當處理問題尤為重要。

2.對有錯的孩子的行為進行批評

在瞭解了真相的基礎上,我們再去考慮如何處理批評學生。像上面所提的,有些性格強硬的孩子欺負善良學生的問題,作為老師也不是一看誰個頭大,就不問青紅皂白的批評誰。

既要了解事情的真相,也要看看欺負別人的孩子的動機如何,是有意還是無意,是偶爾一次,還是經常,這些情況不同,我們在處理學生時所採取的措施也應有區別。

3.對被欺負的一方進行多方面的鼓勵

如果確實是欺負別人的孩子有問題,即使被老師批評,這些孩子恐怕也頂多是暫時的收斂。要想徹底改變狀況,不僅要時刻盯住喜歡欺負別人的孩子,更要積極的幫助被欺負的孩子。

被別的孩子欺負的孩子,大多有一個共性,就是比較善良,缺乏自信,性格上較軟弱。所以,要想真正幫助這些孩子,就是要儘量創造更多的機會,讓這些孩子慢慢變得自信起來,一個自信的孩子,一般很少會有人去欺負。

4.通過班會,傳達互幫互助的氛圍

既然是一個集體,讓全班同學能夠形成互幫互助的良好氛圍,這本身也是班主任的職責之一,所以,利用班會時間,把“友誼”作為主題,進行活動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可以著重讓那些常欺負別人的孩子和常被別人欺負的孩子共同作為班會的主角,各自談談對“友誼”的理解,這樣既有利於常欺負別人的孩子自我反思,也有利於常被別人欺負的孩子增強信心。

誰都知道,班主任的工作繁瑣而又極其重要,任何一件小事,處理的好與不好,或許短時間內看不出效果,但在較長一個時期後,這個效果一定會顯示出來。

所以,真心希望我們每一個班主任都能站在塑造生命的高度,去認真對待學生中的每一件小事,惟有這樣的班主任才配稱“人類靈魂的工程師”!


教育者山坡喜羊羊


再優秀的班集體都會有意外情況發生,就像文明的社會里也會發生惡性事件,關鍵是看班主任如何處理?


處理得當是對孩子們的一次教育,處理不當,會造成孩子有再犯的心理。在班級突發事件的處理中,不少老師為了避免影響擴大,悄悄地把事情處理完畢,其實這樣的處理方式會讓孩子失去一次受教育的機會。

在班級生活中,孩子才是真正的主角。當孩子之間發生矛盾,班主任應採取對孩子最有益的方式處理。

一個善良的孩子被人欺負,班主任怎麼藝術處理?

應該採取對孩子最有益的方式處理。怎麼操作,表達一下個人的看法。

首先一個性格善良的孩子是針對他(她)長期的穩定表現來說。但還是有意外。被人欺負可能只是表面現象,但是如果查清真相,他(她)也未必是被欺負,有可能是兩個孩子之間有矛盾造成。這個被認為善良的孩子被欺負只不過別的同學看到了他處於下風。每個人都有對弱者同情心理。


遇到這一幕,一個會教育的班主任應該緊緊把握住這次教育學生的機會。建議可以這樣做。

第一步,班主任首先要平復心情,邀請全體學生共同參與處理今天的事情。

這樣做會激發學生主人翁意識,他們可能會提出一些不錯的建議。

第二步,讓被欺負的孩子和欺負他的小孩還原事情的經過,同時如果有旁觀者可以補充當時情景。

這樣做的好處是,全體學生都可以首先知道事件的發生過程,對事件有一個總體判斷。防止部分學生帶上感情色彩,不夠理性給出意見。


在這講述的過程中,當事人情緒也會平靜下來,方便老師進一步處理事情。

第三步,老師引導學生說出自己的意見。

知道了事情的經過,學生表現應該會特別積極,會各抒己見。當事人在其餘學生的發言中也會自我反省。

第四步,給當事人機會,讓他們說說解決的辦法。

如果確實是這位善良的孩子被欺負了,同學們的意見應該也是對欺負人的小孩是一次教育。他(她)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欺負人的孩子應該會向被欺負的小孩道歉。

如果他們兩者之間有矛盾而造成的,應該互相自我檢討,然後當著大家的面和解。其餘學生都是見證人,有利於他們以後可以監督他們。


學生之間矛盾都不是大問題,關鍵是班主任要及時、公正處理。同時還要讓學生心服口服。

第五步,借題發揮,提升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學生經過這次教育,如果遇到類似的問題,學生也會掌握一些方法,知道如何去處理問題。這種解決問題的能力對學生更重要。

其實,在班級生活中發生的很多事情都是很好的教育契機,都蘊含著豐富的教育資源,大部分情況下,班級突發事件中的處理邀請孩子共同參與,是對孩子自我教育的一次喚醒,是同伴教育功能的一次放大,也是教育全體同學如何面對類似問題的一次良機。


歷史逸事


其實這種問題,就是放大了問題的嚴重性,但我並不是說不要重視這個問題。

作為老師,最主要的是,對每個學生公平,對每個學生平等的關心。

有一顆愛護每一個學生心,自信的,平和的,不偏不倚的,調查事情的真實,假如社會道德的考量,現在孩子的立場,不過度強調大人世界的觀念。通過以上系列的調查研究,我相信每個老師都能做出適合她自己,也適合學生的解決方案。

沒有什麼方案辦法是通用的。你怎麼知道欺負人的一定是沒有道理的,被欺負的一定是沒過錯的。所以,不要那些統一的辦法,去解決現實情況錯綜複雜的問題,那樣只會削足適履,讓學生心理更加不平衡。什麼讓兩個學生都不滿意。

用一個,用一顆愛每個學生的心,客觀調查,認真研究,再用平等的心跟兩個月學生溝通,就可以。

我不是在傳遞具體的辦法,而是一顆心。教育工作者的一顆心。


青松學霸


我覺得,班主任應該保護好這個孩子,性格善良的孩子,其實父母也是比較擔心的,孩子自己闖社會可能也是膽怯的,沒有心眼多潑辣的孩子勇敢,當父母把孩子交到老師手裡的時候,是百分百的把自己最疼愛的寶貝託付給老師,對老師充滿了信任。

所以如果孩子受欺負了,老師是要干預的,本來欺負別人就是不對,每個孩子都希望快快樂樂的上學,受欺負也會影響性格。換做自己孩子哪能看到被別人欺負,所以性格善良的孩子需要老師的保駕護航!


愛小寶bao


像朋友一樣跟孩子溝通,讓孩子感覺到愛和關懷,肯定孩子的善良!客觀的擺明事實,通過聊天,讓孩子知道積極的回應與消極的回應各有什麼後果,引導孩子自己做出正確的判斷和選擇!


pa1320875614


還是看人下菜碟吧,如果不是惡意的欺負,可以讓老師來處理這個問題,但如果就是小惡霸,故意欺凌的話,可以直接找對方家長處理,一次性徹底解決問題,如若不然,孩子就會被一直欺凌。個人看法。


徐家大姑娘


老師是孩子在學校社會團體中的引路人,老師公平對待每一位孩子,就是對孩子最好的善待。


U妮妮兒


欺負的不是善良的孩子,是軟弱的孩子。我們要保護善良的孩子,但要改變軟弱的人。只有軟弱的人不懼欺凌,欺負者才會退縮。當然,懲罰肇事者是必須要做的。


未來美學曹兵義


  • 題主說的現象,作為班主任老師該怎樣藝術處理?筆者是小學教師,從一年到六年全教過,一直擔任班主任工作。我想自己有資格回答這個問題。

在小學低年級,這種因善良被欺負的學生少。偶爾出現一個半個,筆者先安撫受欺負學生,然後批評“肇事者”。在課間活動時領學生一起玩,孩子很快就和好如初。

小學中年級,小學生這種現象也不多。筆者是利用班會專門講同學之間團結友愛的事情。孩子們有明辨是非的能力。

有時發生了“被欺負”事情,把兩個孩子找來,那個欺負同學的孩子說:老師,我錯了。“你錯哪兒了”?我問他。“我不該和他動手,我先動手的。”我問他:“憑力氣,你們勢均力敵,能打個平手,他為什麼對你手下留情?”他想了想說:“他比我懂事,願意幫助別人,還幫過我。”說完他,他真誠地對同學道歉。我說:“xxx同學,你能原諒他嗎?”看他們關係緩和了我開玩笑地說“要不打他幾下消消氣?”他們都笑了。“被欺負”學生說:老師,他知道錯了,改了就好。我不打他了。我說:“xxx同學大度。今天這事就掀過去了。”我對“肇事者”說:今後你再動手,老師絕不會就這樣算了。你好好想想真心改過。不然你會沒有朋友的。

等到小學高年級,孩子們大了,小事都不會告訴老師。筆者經常在班會隊會時,加強教育防患於未然。

班級幹部是老師的小幫手,他們起到帶頭作用。一經發現不好的預兆,及時“把它扼殺在搖籃裡”。如果不慎發生這種事,在學生情緒激動時,我是“涼拌”。就是等學生心情平復下來處理效果好,絕不會在氣頭上處理此事。就是有“欺負”同學的學生,在班風正氣濃厚時,都得收斂。否則會被孤立的。沒有同學和他玩,被人“嫌棄”的滋味不好受。

班級有性格善良的學生,我經常告誡他(她)們,遇事不要怕。咱們不惹事,但是欺負到頭上也不能怕事。該回擊就回擊。不能給別人“創造”欺負你的機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