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畢業在中鐵某局工作1年,工作加五險一金5000多一點,看不到未來,要不要辭職?

枯萎的記憶521


職場導讀認為:不建議辭職!中鐵某局是隸屬於鐵道部的國企。國企屬於體制內的工作,晉升空間是需要熬資歷的,工作一年是看不出未來的。即使你辭職,只有一年工作經驗的你,在私企工作也沒有很大的優勢,也是需要從基層開始工作,同樣會遇到迷茫的。

其實你的迷茫,看不到未來,是你的“職業規劃”和“職業定位”出現了問題,辭職換工作是解決不了問題的。接下來給你分析為什麼不建議辭職?如何調整工作狀態?

為什麼不建議辭職?

都說“婚姻是座圍城,外面的人想進去,裡面的人想出來”,其實工作也是一樣的,體制內的人羨慕普通企業的機遇與機會,普通企業的人羨慕體制內的安逸與穩定。

在沒有遇到什麼具體問題下想辭職,羨慕別人的工作,其實主要是你沒有客觀的看待自己的工作。很多時候你只能看見了別人的表面風光,看不到他們背後的辛酸,畢竟每份工作都有好壞,一個人真正幸福,就是會熱愛自己現在的生活和工作。

如果你的工作真的不好,也可以邁出勇敢的一步,考慮找別的出路。但在此之前一定要做好職業規劃!

  • 真實案例:

案例一

我大姨的女兒去年畢業就在長沙鐵路局工作,小職員一枚。雖然說工資不是特別高,一年實習期滿後才拿四千多的工資,但是隱性福利卻很多,是一半私企工作羨慕不來的。比如補充公積金、補充醫療保險、房補、車補、飯補、話費補助、療養費、旅遊費等;過年過節除了卡還有過節費,防暑降溫費,崗位貢獻補貼,年終獎金,績效獎金,一年13薪。基本沒有生活開銷,每個月的工資都能存下。

如果你在好一點的國企,隱性福利換成錢,一年下來可以有10多萬。這是大多數私企沒有的。而且人際關係也很簡單,每天準時上下班。

相比之下,現在很多私企甚至連公積金和保險都按最低的額度交,而且還要隨時面臨企業倒閉、完不成任務、和領導關係危機被裁員或不得不走人的危險。國企的公積金和保險都是按最高標準繳納,生活完全沒壓力,這就是差距!

案例二

我大學同學剛畢業之前在私企實習過,後來進入了一家國企工作,做為兩個體制都呆過的人跟我說:

國企與私企的內部管理體制存在很大差異,國企的優點主要是依託國有。

國企管理規範,工作穩定,培養與晉升體制完善是有目共睹的;私企主要以營利目標為主,福利一般不好比較,收不穩定,晉升體制不是十分完善,企業受市場導向因素比較明顯,因為其性質不同,所付出的時間與其收穫也就不同,需要從多方面的因數進行綜合考量。

  • 小結

很多人說體制內年薪10萬比私企年薪百萬的幸福指數高,從以上2個真實反饋來看是有道理的。一份工作的好壞與否不能只看眼前的收入和發展,還要看薪資結構+隱形福利和穩定性。

題主剛畢業在中鐵某局工作1年,工作加五險一金5000多一點。畢業後不管進入哪個中鐵局都是有一年的見習期的,也就是說你還在體制內的邊緣,不往前走怎麼能看見中心?才剛結束見習期就放棄,我是不建議的。

中鐵局的職業發展建議,如何調整工作狀態?

中鐵包含2家央企:中國中鐵和中國鐵建,都是世界500強,實力相當,原來都屬於鐵道部,現在都屬於國資委。

分為:中鐵一局,總部在西安;中鐵二局,總部在成都;中鐵三局,總部在太原;中鐵四局,總部在合肥;中鐵五局,總部在長沙;中鐵六局,總部在北京;中鐵七局,總部在鄭州;中鐵八局,總部在成都;中鐵九局,總部在瀋陽);中鐵十局,總部在濟南;中鐵大橋局,總部在武漢);中鐵隧道局,總部2018年由洛陽搬至廣州;中鐵電化局,總部在北京;中鐵建工局,總部在北京);中鐵上海工程局,總部在上海;中鐵航空港現改為中鐵北京工程局,總部在北京;中鐵港航局,總部廣州。

不管題主你在中鐵哪個局工作,所在城市不是一線城市就是省會。能進去體制內工作,都大大加大了存活率,至少不用飄著。

  • 晉升空間

如果你在中鐵一局工作,比如你是學技術的在中鐵一局一公司工作,剛入職會先下公司,基本晉升空間是技術員——工程部長——總工——項目經理——公司副總——公司老總——集團公司副總——集團公司老總——總公司總工或總會計師總經濟師之類的——總公司副總——總公司老總。基本到了這個級別,你就是世界500強的大boss,雖然說最後能走到總公司老總的人是十萬分之一的概率,但晉升空間還是很明確的。

小結

任何的好與不好都是相對的,在體制內工作不存在沒有未來,只是想要在體制內出人頭地的競爭壓力大。還拿中鐵一局來說,截至2015年底,公司在冊員工25549人,也就是說你要跟2.5萬人競爭。跟普通幾千人的私企對比,自然私企晉升概率大,但是回報的福利待遇是有限的。如果你跟有3萬員工的阿里巴巴對比,你沒有實力,一樣也只能成為最底層的一名普通員工,沒有未來和發展。

寫在最後的話

沒有誰的成功是隨隨便便就做到的,剛畢業只有一年工作經驗的你,不管是人脈還是資源都是有限的,不建議你辭職,在國家做支撐的大平臺工作,能讓你看到更大的格局與未來!

你拿國企的企業文化和工作狀態和阿里巴巴的企業文化和工作狀態對比一下,你就會知道付出和回報是成正比的。在互聯網企業“996”“5+2”“白+黑”的工作狀態是最常見的,如果你做好準備接受社會的摧殘,建議你辭職出來闖一闖;如果你只是不喜歡你現在的工作狀態,完全可以調整好心態,好好往上走一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