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所有交易指標都是“馬後炮”,究竟指標有沒有參考價值?

四維山人


交易指標都有一定的滯後性,但是並不能說有滯後性就完全沒有參考價值。如果在交易中,你指標不看,圖表不看,還能看什麼呢?畢竟這個世界上炒股不看指標和圖表,只聽說有巴菲特一人。

現在再說說滯後性的問題。你接受的所有信息都有滯後性,即使你看到的即時成交價格通過電腦終端傳輸到你這,可能也會延遲幾秒。所以說,把指標完全說成是馬後炮也是極端的,片面的。

還有就是關於滯後性的問題還要一分為二的看,比如均線指標MACD,它具有滯後性的同時又多了一份穩定性,有時這個穩定性會更有參考價值,而且你可以用k線和即時成交圖表、成交量等綜合研判,基本就可以彌補這個指標滯後性的不足。

每個指標都有它的長處,也有它的短板,實盤當中要取長補短,在用幾個平時常用的指標看盤的同時,其它指標可以輔助判斷,這樣會增加研判的準確性。


交易與感悟


那我只能說,說指標馬後炮的,可能還是沒研究明白吧,只看到了大級別的,沒有往小級別的看,例如,我看的是MACD指標,剛開始也會有人問我MACD有滯後性,日線金叉了都是已經上漲了一段時間了,有的時候剛金叉買入,結果就被套了,我的回答就是你可以去看60分鐘線,15分鐘線,5分鐘線,甚至是1分鐘線,這樣就能提早的判斷出來下一步改怎麼走了,這裡一定要知道60分鐘線什麼情況下,日線會金叉,都要了解他們之間的相互關係,然後日線是否支持直接上零軸,也是關鍵,如果不支持上零軸,那麼60分鐘線的死叉點就又可以給日線帶下來,具體的我的文章裡都有,什麼時候一點,什麼時候兩點,什麼時候三點的。

這裡就拿最近大盤橫盤期間的走勢簡單說下吧。
大盤橫盤期間,日線第一個金叉點在5月27號,在5月23號覆盤的時候我已經說明了,在什麼情況下要進貨,那個點位是60分鐘線和15分鐘線的底背離共振,所以有了27號的上漲,然後又不支持日線上零軸,所以當60分鐘線死叉就要出貨,

然後大盤在6月10號的時候做出來了日線的底背離,所以當60分鐘線金叉可以再進貨,這裡我已經細算到了5分鐘線。

所以說這樣用小級別的去判斷大級別的買入點,大級別反過頭來可以影響到小級別的,他們之間的關係研究明白了,就能把滯後性給抹平了。希望這樣的解釋能讓你瞭解到指標並不是馬後炮。


sevenme劉


我做交易很多年了,做的是外匯,我來分享一點我的看法。


當然有價值,會不會用的問題,我們經常可以看到很多操盤機構的採訪,那些操盤手一樣用指標。那為什麼市場上到處都是人說指標沒用呢?首先要明白一點,這市場是90%的都賺錢還是虧錢?答案是顯而易見的,那麼大部分虧錢的人跟你說這市場不賺錢,指標沒用,他們說的東西有多少價值?這就好比2個乞丐在聊天說,皇帝每天在吃什麼美食?乞丐a說肯定天天吃包子,乞丐b說肯定天天吃餃子。這道理其實就是一樣的。


那麼什麼是指標?其實很多人認為macd rsi 布林帶這些是指標,其實k線也是指標,指標是記錄價格運行的軌跡,或者通過某種公式記錄價格運行的痕跡。不看指標,不看k線,如果想最直接的觀察行情運行的變化,那只有看訂單分佈了,不過一般玩家無法得到這樣的數據,這些數據是需要專門找交易所或者一些數據公司購買。並且還要配合特殊的玩法,也離不開技術分析,離不開指標!.最重要的一點,這市場裡,每一門技術,每一個指標,想要用的爐火純青都是需要時間的堆積,都是需要長時間的研究學習,練習,大部分人根本沒有這樣的時間、精力、甚至天賦去完成這些。學的半桶水(甚至根本沒學習)就急不可待的去市場廝殺,輸的一塌糊塗然後回來怪罪說指標沒用,那這是指標沒用還是你沒用?就好比很多人說炒期貨炒外匯不賺錢,根本就是騙人的,那為什麼有大神可以靠期貨外匯股票,買房買車,至少我的房子就是靠外匯市場一點點賺出來的(絕對不吹牛,騙人是王八)。那是這個市場不賺錢,還是你不賺錢?答案也是顯而易見的。 我做過外匯培訓,系統的給別人培訓一套交易體系。很多人學了幾天就匆忙的去交易,然後虧錢了說這個系統沒用,然後就換一個系統再研究。反過來看,有什麼系統什麼指標,可以通過幾天的學習就讓你賺錢?如果有請快點告訴我,高價收購。我相信有這樣的指標或者系統,很多金融機構願意出100個億買下來。

指標裡也有好用的指標和不好用的指標。從我的角度講,好用和不好用描述的不準確,有的指標告訴你的信息很少或者價值不高,有的指標告訴你的信息很多價值高。在我看來是沒kdj rsi這樣的指標就是屬於透出信息很少的指標,均線布林帶反應出行情信息就更有價值。具體如何使用,如果看指標有價值的信息就不在這裡描述。比如在指標使用中要把指標分類,有的是趨勢性指標,有的是震盪類指標,不同指標要用在不同情況,很多人都用錯了,然後說著指標不好,那是真沒辦法,比如市面上大部分都說布林帶是震盪指標,我可以肯定是說,布林帶是趨勢性指標,是指向行情趨勢,如果你當做震盪指標用,那一定效果不好。


更多的東西就不再描述了!總結一句話,金融技術分析是一門技能,需要長期練習的技能,想要在這市場獲利,都要準備10年的抗戰,10年的時間裡都在學習練習,如果沒有做好這準備,想要在這市場賺錢那是不容易!


布林以交易為生


現在的交易指標多達上百種,都是根據數據總結編制出來的,經典的交易指標長盛不衰,具有很好的參考價值。

01

經典指標是前人智慧的總結,就像股票的K線圖的發明,經典指標也是前人根據當天的數據或一段時間的數據總結出來的,指導意義非常明顯,並不是無的放矢,沒有根據的亂說,他集中了時間、空間、人氣、量價等各方面的數據,雖然每一個經典指標只指一種趨勢,但綜合起來的參考價值還是很大的。

我們現在運用在K線圖上的一些經典的參考指標,像KDJ,MACD這兩個是經常用到的指標,KDJ是隨機指標、對股票的短、中期走勢具有很好的指導作用,MACD反映股票價格變化,對股票的買進和賣出都起到了很好的參考作用。

02

經典指標在某一方面具有很高的參考價值,像BOLL指標,對於壓力位及支撐位具有很高的參考價值,每當出口變大變小時都預示著股票會向某一方向突破。

如果處於支撐位之上而出口變大的話,意味著股票會上漲,當股票處於壓力位之下而出口變大,則意味著股票會下跌,依照這樣的思路去進行買入和賣出股票都有很高的參考價值。

03

每一個經典指票在具有參考價值的同時,也有失效的時候,基本上股市處於震盪時各種參考指票的短期內指示意義就不是很大,如果把時間拉長,放在周線上或月線上,則又具有了很高的價值模式。

因此,我們在察看交易指標的時候,要把指標綜合來看,不光看一個指標,多指標同時指示股票向一個方向,個股基本上會朝著指標指示的方向運行,當股票處於震盪時,在指示指標失效的時候,這時就應該採用別的辦法,比如可以看看大盤的情況,個股的市盈率、籌碼分佈情況,這些都具有很好的參考價值。

總之,交易指標還是具有很好的參考價值,主要看個人如何運用,以及個人的承受能力如何,至少,股市中很多人都是看交易指標來進行交易的。不能說所有的交易指標都是馬後炮。

歡迎【關注】豪霖,專注回答股市、投資,理財等問題,希望您在評論區留下您寶貴的意見


豪霖論股


當你現在看到一個震盪指標,比如kdj到了超賣位置的時候,請問接下來會怎麼走?

不知道、不確定!

你不知道價格就此反彈還是會繼續下跌。這是未來的不確定性。

當價格現在向上穿越60平均線,請問接下來價格會怎麼走?

你還是不能確定價格真的就此上漲,價格會不會明天就跌下來,形成假突破?完全有可能,這還是不確定性。

也就是說,技術指標面臨未來行情的時候,是不能消除不確定性的。這是技術指標的問題,但是不是技術指標的錯,因為誰能消除不確定性呢?未來就是不確定的呀。

所以在不確定的情況下,做出決策,這是交易的關鍵。


而在歷史行情中看技術指標,就消除了這種不確定性,你總能找到理由完全解釋每一次技術特徵,比如價格到了超賣,沒有反彈,你可以說雖然kdj到了超賣,但是macd指標還是死叉狀態等等,巴拉巴拉。所以大家總說交易指標是馬後炮,這就是代表著技術指標在歷史行情和未來行情中的應用是不一樣的。

你不可能在歷史行情中回溯到聖盃。


那麼技術指標有米有參考價值呢?有的,只不過跟很多人期待和想象中的用法大不相同。比如,技術指標是讓我們認識市場的,不論技術指標有效還是實效都是市場行為的一種表現。比如:當擺動指標到達超賣,我不知道接下來的走勢,但是不妨礙我買一手(也可以不買),這時候我的交易行為就是跟後續市場的反饋相關了,如果價格反彈,那麼這個超賣有效,那麼我可以繼續持倉,如果價格繼續下跌,說明市場還具備打穿超賣的動能,我可能反手放空。大家明白我的意思了嗎,交易者可以通過技術指標的實效來了解目前的市場情況。然後建立自己的交易決策。


金融見聞錄


技術指標它是對股票歷史數據的一個統計,既然是一個歷史統計,它反應的只是過去的規律,很多人在指數指標上容易走入兩個極端,一個極端認為技術指標完全沒有用,另一個極端完全信賴指數指標來交易,這兩種極端都不可取,第一種極端的問題在於,技術指標雖然是對過去歷史數據的統計,不能用它來精確的預測未來,但是他能為我們的後面的投資決策提供重要的依據,過去的統計讓我們能夠知道哪種情況的概率最大,因為我們投資永遠是不斷尋找高概率的事情,如果沒有過去的統計,你就無從知道未來哪種情況概率最高,如果你不知道哪種概率最高,那就只能瞎蒙,這就像買彩票,只能靠運氣,沒有辦法形成自己穩定的盈利策略。第二種極端的問題在於,認為過去的歷史規律會在未來完全重現,其實很多人可能聽過,股票投資更像是一門藝術而不是一門科學,股票投資反應的各個投資者的心理預期,而心理預期受到各種複雜因素的影響,包括掌握的信息程度,認知能力,人性,這樣都不可預測,還有可能突發的重大事件,例如之前江蘇響水的化工產爆炸事件等都會對股票的走勢產生很大的影響,所以股票未來的走勢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這些因素中很多因素是不可預測和控制的。


所以 技術指標可以對我們的投資決策有參考價值,但是不能完全迷信技術指標來交易。


財經青葉


沒有現在哪有將來,所以用已知推導未知本來就是重要依據,否則沒有已知,未知根本不可知。

相對於未來來說,已經發生的肯定是滯後,已來的已來,未來的未來,這是沒有辦法的事,總不能未來的先來,已來的未來這根本不通

當然在預測未來方面,就是已知也未必未來一定發生,這就是人類為啥對於未來採取各種辦法推測的原因,甚至占卜算卦都算。

當然如果根據已知推斷未知不準的時候,人往往不找客觀原因,而是一推了之,這樣不可取,也不利於以後自己更好的瞭解未知

各項指標有滯後性,但是必然發生的也會因為偶然事件會反覆會後退,但是大勢滾滾向前,一定會回來的。

其實不符合基本規律的背離,往往就是盈利的機會之一!像基本面好的股票,卻一味的下跌,甚至破線,這很反常,反常即為盈利的機會之一。一般我都會少部分買入建倉持有,往往獲利,這個概率比較大!往往是新聞到處說的熱點,K線還不錯,以為可以買進了,來幾個猛跌,弄得心情極差,賣出了,結果迎來爆拉上漲,這樣子的也多!想想就這樣被洗出盤了,漲上去了也不敢買了!想想哪個莊家願意給別人抬轎子呢?

所以看到已有的多分析背後的邏輯,一旦確認,可以少許介入了,不然分析邏輯沒有依據了


走向蔚藍


可以明確告知你,指標回頭看都準,進行中只能參考,目前全部指標有58145種,但是任何指標離不開四大要素(量價時空),量價分析是最基礎。



炒期貨養家


有一定道理,但不是全對,有些指標是含有未來函數,當條件成立時,指標會發出買入或賣出信號,但股市開盤這四小時,股價會一直跳動,可能這個指標有時候跳出買入,過幾分鐘又消失了。很多股民都喜歡用MACD這個指標,這是個很好的參考指標,但我們常常說的金叉,等你看到的時候,股價已經往上走了一段時間了。

指標可以信,但不要迷信。


非釩非非凡


指標技術都是表面技術,而非核心技術,也可以稱之為偽技術,用這樣的技術在應對變化萬端的股市,有掛一漏萬之嫌,這也是絕大多數使用技術指標虧錢的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