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住!別插手!1:合理安排時間》書摘與思考

最近在讀《忍住!別插手!1:合理安排時間》,本書作者是日本的高取志津香,也是JAM網站的創始人,一直關注孩子的培養問題,致力於兒童教育工作。

看到書中有感悟的地方隨手摘錄如下,與各位爸媽共勉:

1.在家長的指導下,從小逐步學會自我思考,如何合理利用時間。但絕對不是在家長的軍事化管理下,命令孩子、催促孩子去做什麼。

思考:與孩子相處的過程中,一定要保持平等。

不能因為自己是父母,就感覺高孩子一頭,就可以耀武揚威地指揮孩子,要求孩子。要給予孩子充分的獨立、自主權。

2.小孩子的眼裡只有“現在”,感覺不到時間的流逝,所以小孩子往往會毫無意義地打發時間,在成年人眼裡是浪費時間,可是孩子卻樂此不疲。

思考:要給予孩子“浪費時間”的自由。

小孩子能盯著螞蟻看一上午,小孩子能自言自語地玩遊戲玩幾個小時,小孩子有時甚至會發呆很久。這些看似無聊,其實對孩子的成長來說都是必要的。父母要學會去懂得孩子,給孩子專注地做閒事,打發時間的自由。


《忍住!別插手!1:合理安排時間》書摘與思考

3.要讓孩子明白,這到底是誰的時間,不妨讓孩子碰壁。要想讓孩子學會自我管理時間,就要讓孩子自己去思考:為什麼要守時?

思考:對孩子說教一萬次,不如讓他自己經歷一次。

父母面對孩子,每天似乎都是在催促中度過,催著起床,催著寫作業,催著吃飯,催著整理房間……那麼多次的催促換來的只是孩子的不耐煩,不如趁著假期不再催促,讓孩子自己去感受肆意妄為的後果是什麼,讓孩子自己思考要不要管理好時間。

4.有些家長不讓孩子做任何事情,什麼事情都幫孩子做了,等到某一天,突然對孩子說:“你已經上x年級了,應該自己做了。”

思考:沒有孩子是突然就長大的,父母要給予孩子鍛鍊的機會。

這樣的話似乎很多父母都說過,孩子小的時候,總怕孩子做不好,或者不想讓孩子累著,因此都代勞了。寄希望於孩子有朝一日長大時,能秒會。這是不可能的。體驗,對孩子的成長非常非常重要。

《忍住!別插手!1:合理安排時間》書摘與思考


5.孩子的童年要自由自在,但不能沒有規律。

思考:這句話同樣適用於“孩子的童年要自由自在,但是不能隨心所欲。”

很多父母溺愛孩子,認為要讓孩子任由自己的天性發展,要給予孩子自由。但是,自由不等於隨心所欲,想做什麼就做什麼。世界是有規則的,孩子的自由是在遵守規則、規律的前提下的自由。

6.並不是所有孩子都明白,要把有限的精力集中到重要的事情上。甚至有時候大人也難免會把很重要的事留到最後去做。

思考:養育孩子的過程中,父母一定要有耐心,給予體諒和理解。

很多時候,孩子雖然知道該怎麼做,但是卻不一定能做到。作為父母要允許孩子犯錯,給予孩子慢慢成長的機會。

7.“你怎麼連這樣的道理都不明白?”父母在和孩子溝通的過程中,千萬不要說這樣的話,可以用“到底先做哪一個會更好一些?”這樣的問句來引導孩子思考。

思考:父母在教育孩子時一定要注意語言的藝術。

同一件事,不同的話說出來,孩子的接受程度也不同。既然父母是一番好意,目的是要幫助孩子,那就一定要在說話時傳遞出這樣的信息。


《忍住!別插手!1:合理安排時間》書摘與思考


8.制訂計劃的時候,把緊張的事和輕鬆的事相結合,把在書桌前完成的事和身體勞動搭配起來,能提高效率。

思考:父母在幫孩子制訂學習計劃時,要注意勞逸結合。

當孩子學習累了的時候,可以讓孩子參與到家務勞動中來,既休息了身心,有鍛鍊了身體。或者可以讓孩子自己選擇做喜歡的事情。切不可單純為了追求成績,強求孩子長時間坐在書桌前。

9.同樣的一分鐘會有“漫長的一分鐘”和“飛快的一分鐘”這樣的差別。

思考:要讓孩子面對學習時有“飛快的一分鐘”的感受。

同樣的時間做不同的事情,無論是大人還是孩子都會對時間的長度有不同的感受。其根源就在於所做的事情是否是自己感興趣的。既然如此,作為父母就要想辦法讓孩子對學習提起興趣,讓孩子在學習的時候感受到時間飛逝,這樣才能幫助孩子學業有成。

10.家長晚上有工作要熬夜,孩子也就跟著不睡覺。為了讓孩子能有一個規律的生活,家長要儘量調整作息時間,起到表率作用。要想讓孩子 的生活過得既健康又有規律,家長必須付出努力。

思考:凡事父母一定要以身作則。

要想讓孩子怎樣,作為父母首先就要做到。想讓孩子愛閱讀,父母就要多讀書,而不是總拿著手機,即使是用手機讀電子書,也不如讀紙質書對孩子的影響大。想讓孩子熱愛學習,那父母也要時常學習,讓孩子知道,人生就是一個不斷學習的過程。


《忍住!別插手!1:合理安排時間》書摘與思考


不是曾經有人說過?孩子是父母的複印件,要想孩子做好,原件首先要做好。

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

這個悠長的假期,讓我們一起多讀書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