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爾幹真夠亂!波黑、黑山和“塞黑”都是什麼關係?難怪成火藥桶

巴爾幹半島位於歐亞非三大洲交匯處,這個總面積僅五十餘萬平方公里的半島在歷史上可謂威名遠揚,它不僅是歐洲最敏感的地帶,還曾點燃第一次世界大戰。

巴爾幹真夠亂!波黑、黑山和“塞黑”都是什麼關係?難怪成火藥桶

歷史

公元4世紀,羅馬帝國一分為二,東羅馬帝國勢力此後擴張到巴爾幹地區。1054年東西教會大分裂後,這裡又成為基督教內部鬥爭的舞臺,信奉天主教的西部與信奉東正教的中東部彼此敵對,勢不兩立。到15世紀奧斯曼帝國入侵時,基督教與伊斯蘭教又不斷爆發衝突。

作為東西方民族、文化、宗教的“熔爐”,數百年來,生活在巴爾幹地區的諸多民族歷史起源不同,地緣環境也不同,宗教和文化背景更是千差萬別。這些錯綜複雜的民族宗教矛盾交織在一起,再加上歐洲列強屢屢插手地區事務,巴爾幹儼然成了亂的代名詞。

上世紀90年代,隨著蘇東劇變,盛極一時的蘇聯和南斯拉夫相繼解體。而同樣為多民族撮合成的聯邦,兩國解體後的“動靜”卻有很大不同。蘇聯的15個加盟共和國分道揚鑣,平靜分手後各過各的生活。

相較蘇聯,南斯拉夫的“分家”可就沒那麼順了。6個加盟共和國中,克羅地亞、斯洛文尼亞和馬其頓在1991年相繼宣佈獨立,雖然遭到塞爾維亞和黑山的反對,但也算安全脫身了。等到第二年波黑宣佈為主權國家時,塞爾維亞徹底不幹了,波黑戰爭很快爆發。

歷時三年半的內戰之慘烈令人震驚,波黑戰爭共造成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境內20萬人死亡,更有超過200萬人流離失所。

巴爾幹真夠亂!波黑、黑山和“塞黑”都是什麼關係?難怪成火藥桶

波黑戰爭結束後,原南斯拉夫只剩下塞爾維亞和黑山,於是哥倆組成了南斯拉夫聯邦共和國,這就是在上世紀90年代赫赫有名的“南聯盟”。1999年,北約對南聯盟展開長達78天的狂轟濫炸,此後黑山和塞爾維亞漸行漸遠。2003年,南聯盟改國名為塞爾維亞和黑山,簡稱“塞黑”。

三年後的2006年,黑山脫離塞黑正式獨立,至此,塞黑與南聯盟、南斯拉夫一起成為歷史名詞。那麼,如今的波黑、黑山和曾經的塞黑都有著什麼關係?為何當時分家分的雞飛狗跳?

波黑

波黑是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的簡稱,其首都薩拉熱窩應該比它自身還有名。其實,在歷史上大多數時間,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僅為兩個地理區域名稱。

時至今日,代表波黑的兩個政治實體仍使用種族名稱,即波斯尼亞人、克羅地亞人組成的波黑聯邦和塞爾維亞人組成的塞族共和國

形成這種局面,當然與波黑的地緣政治和歷史密切相關。波黑位居歐洲火藥庫中心地帶,公元14世紀,這裡曾短暫建立了一個獨立的波斯尼亞王國。從被奧斯曼帝國征服起,波黑又相繼淪為奧匈帝國、塞爾維亞王國甚至傀儡國“克羅地亞獨立國”的屬地。

巴爾幹真夠亂!波黑、黑山和“塞黑”都是什麼關係?難怪成火藥桶

奧斯曼帝國統治時期,當地的塞爾維亞人和克羅地亞人被迫“伊斯蘭化”。現今波黑境內的穆斯林族大多是這一時期形成的。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在歐洲列強爭奪“奧斯曼遺產”過程中,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在1908年一起成為奧匈帝國的領地。

歷史表明,誰吞併波黑都難免落得悲慘下場。1914年,奧匈帝國皇儲斐迪南大公在薩拉熱窩被刺殺,直接導致了一戰爆發。戰後,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又被迫成為“塞爾維亞人—克羅地亞人—斯洛文尼亞人王國”一部分。

二戰後,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自然成為南斯拉夫一部分。鐵托時期,南斯拉夫正式承認“講塞爾維亞-克羅地亞語的斯拉夫穆斯林”為穆斯林族。直到今天,穆族仍是波黑最大的族群,其代表就是波黑獨立後的波什尼亞克人。

在波黑,波什尼亞克人佔48%,塞爾維亞人佔37%,克羅地亞人約佔14%。宗教方面,伊斯蘭教約為46%、東正教約為36%、天主教約為14%。由此可見,無論從民族還是宗教上,任何一方在波黑境內都不佔絕對多數。

巴爾幹真夠亂!波黑、黑山和“塞黑”都是什麼關係?難怪成火藥桶

上世紀90年代的波黑戰爭,其實質就是波黑境內的穆斯林族和克羅地亞族聯手對付不願獨立的塞爾維亞族。如今的波黑依然是多民族混雜,為體現民族平等,波黑可謂絞盡腦汁,創造出一套獨特的政體。

波黑“政要”由三人組成的主席團擔任,三個主體民族各出一人,任期為四年,四年中每人輪流擔任八個月主席團主席。主席團主席相當於國家元首,如此一來,波黑在“一年內可能先後出現三位不同的國家元首”,可能是波什尼亞克人,可能是塞爾維亞人,也可能是克羅地亞人。

黑山和“塞黑”

先看一下黑山的民族宗教分佈,全國65萬人口中,黑山族約佔45%、塞爾維亞族約佔29%,波斯尼亞克族佔8.6%,阿爾巴尼亞族佔4.9%;宗教方面,約73%人口信奉東正教,屬於塞爾維亞正教會,約19%人口信奉伊斯蘭教,其中包括阿爾巴尼亞人、波斯尼亞克人等。

可見,黑山這個山地小國與波黑情況略有相似,民族宗教構成複雜。而超過七成人口信奉東正教,這成為黑山與塞爾維亞“走得近”的原因之一,也就有了後來長達十年的南聯盟、“塞黑”歷史。

其實在歷史上,黑山與塞爾維亞也較為相似,相繼被不同外來勢力征服,16世紀初曾建立起一個政教合一的國家。1878年柏林會議上,黑山正式被歐洲列強承認為獨立國家。

巴爾幹真夠亂!波黑、黑山和“塞黑”都是什麼關係?難怪成火藥桶

1910年,黑山大公尼古拉一世建立了黑山王國。一戰中,黑山協助盟友塞爾維亞對奧匈帝國開戰,因不敵奧軍進攻而被奧匈帝國佔領。戰爭末期的1918年,塞爾維亞軍隊佔領黑山。戰後,在塞爾維亞主導下,黑山被迫加入新成立的“塞爾維亞人克羅地亞人斯洛文尼亞人王國”。

此後,黑山反對派為脫離塞爾維亞控制展開鬥爭,但都被“大塞爾維亞主義”無情鎮壓,黑山只得在1929年繼續呆在更名後的“南斯拉夫王國”裡。二戰爆發後,意大利軍隊佔領黑山全境,1943年又被德軍取代佔領。二戰後,黑山成為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的加盟共和國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當年南斯拉夫解體時,黑山也為此舉行了公投,結果是高達96%的人同意留在南斯拉夫聯邦。而據現在的資料看,當時投票率僅為66%,黑山境內的穆斯林、天主教徒甚至傾向獨立的黑山人因“不公正”抵制了公投,這也為此後黑山有關獨立的紛爭埋下隱患。

看來,黑山與塞爾維亞的不離不棄多少帶有裹挾成分。波黑戰爭後的1996年,黑山突然宣佈與塞爾維亞斷絕關係,從此自主制定經濟政策,廢除塞爾維亞第納爾在黑山的法定貨幣地位,相繼改用德國馬克和歐元。

事實證明,黑山果斷與塞爾維亞“切割”的舉措是明智的。在此後的科索沃戰爭中,黑山受到的損傷遠不及塞爾維亞大,國內局勢也比塞爾維亞穩定的多。北約痛打南聯盟後,執政十多年的塞爾維亞強人米洛塞維奇被迫下臺,西方見目的達到,開始由支持黑山獨立轉向支持維持現有的聯邦狀態。

巴爾幹真夠亂!波黑、黑山和“塞黑”都是什麼關係?難怪成火藥桶

然而,黑山與塞爾維亞的關係並沒有因西方干涉而改善。在黑山爭取下,兩國於2003年在貝爾格萊德簽署協議,決定將聯邦變為由兩個各自擁有經濟、貨幣及關稅決定權的獨立國家組成,國名更改為“塞爾維亞和黑山”。

2006年5月,黑山舉行獨立公投,最終以55.5%的微弱優勢決定終止與塞爾維亞的聯邦關係,剛剛超過歐盟規定的55%有效結果票數。如此驚險,不知是命運的安排還是歷史的巧合,但總歸是黑山人民真實公正的選擇。

次月,黑山議會正式宣佈獨立,隨後加入聯合國。就這樣,曾不可一世的“大塞爾維亞”落得孤家寡人,最終被“切割”成巴爾幹半島上的一個內陸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