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棲攻擊艦和航空母艦都擁有飛行甲板,他們二者是否可以劃等號?

軍武吐槽君


兩棲攻擊艦和航空母艦是兩個艦種,不能劃等號。很多朋友認為兩棲攻擊艦=輕型航空母艦是因為很多小國家沒有實力同時保有這兩個艦種,所以在設計的時候同時考慮了制空和投送兩種功能,比如下圖為西班牙海軍“胡安卡洛一世”級戰略投送艦,它就同時具備戰略投送能力和垂直起降F-35B的能力。然而大國海軍仍然對航空母艦和兩棲攻擊艦有明確的劃分。

輕型航空母艦和兩棲攻擊艦從表面上看起來都擁有直通式飛行甲板和獨立的艦島,所以很多網友認為兩棲攻擊艦就可以作為航空母艦使用。然而從本質上講這兩個艦種並不能劃等號,或者說他們倆只是“神似”而已。這兩個艦種從最根本的功能就不同:

1.從功能上看,航空母艦(包括輕型航空母艦)是用於奪取戰場制空和制海權,其搭載的艦載機用於對空對海作戰,後期融入對地打擊功能。然而兩棲攻擊艦是用於運載登陸部隊進行兩棲登陸作戰,其艦載機用於登陸前對地打擊和對登陸部隊空中火力支援,通常並不擔負戰場制空制海權爭奪。下圖為韓國“獨島”號兩棲攻擊艦,他並不具備垂直起降戰鬥機搭載能力

2.從結構上看,雖然二者都是擁有直通飛行甲板,但是兩棲攻擊艦擁有巨大的塢艙搭載氣墊船、兩棲登陸艇、兩棲戰車等登陸裝備。而航空母艦沒有塢艙,下層甲板幾乎都是機庫、彈藥庫和燃料庫,機庫面積遠遠大於同噸位兩棲攻擊艦,可以搭載更多的固定翼艦載機。下圖為LHD-7硫磺島號兩棲攻擊艦的塢艙

3.從保障能力上看,航空母艦本身具備完整的航空維護能力、完整的艦載機體系。而兩棲攻擊艦通常以運輸/攻擊直升機為主,必要時才搭載垂直起降戰鬥機。而且航空母艦作為海空力量的核心通常擁有30節以上的最高航速(無視“戴高樂”)快速抵達作戰海域。而兩棲攻擊艦作為兩棲類艦艇對航速並沒有要求,只需要在航空母艦奪取戰場制空/制海權後趕到即可,所以兩棲攻擊艦的航速普遍只在20節左右。

開頭我也說了,小國家通常為了“省錢”將航空母艦和兩棲攻擊艦進行融合,具備兩棲登陸能力的同時利用“海鷂”或F-35B執行戰場制空權奪取任務。除了“胡安卡洛一世”之外,包括意大利“加富爾”號輕型航母、澳大利亞“堪培拉”級戰略投送艦”都屬於“一艦多用”。下圖為意大利海軍“加富爾”號輕型航空母艦

但是在大國海軍中,兩棲攻擊艦和航空母艦是有嚴格的區分的,比如法國海軍擁有“西北風”級兩棲攻擊艦和“戴高樂”號航空母艦、美國海軍擁有“黃蜂”級兩棲攻擊艦和“尼米茲”級航空母艦、英國海軍曾經擁有“海洋”級兩棲攻擊艦和“無敵”級輕型航空母艦。就連意大利海軍也建造了專門的兩棲攻擊艦“的裡雅斯特”號。上述的“西北風”、“海洋”都不具備垂直起降戰鬥機的能力,戰場制空權奪取全部交給航空母艦處理。

我們舉個典型的例子吧:很多朋友看到美國海軍“黃蜂”級兩棲攻擊艦上搭載AV-8B“鷂式”和F-35B就直接稱其為“航空母艦”。我們在這裡強調一下,不管是“黃蜂”級還是“美國”級,他們都只是兩棲作戰艦艇,不管是“鷂式”還是F-35B都隸屬於美國海軍陸戰隊而不是美國海軍。對美國海軍來說,F-35B並不是專門用於艦載,而是為了在簡陋機場上靈活起降,為了全方面支援登陸部隊,這與美國海軍專業的固定翼艦載機有很大的區別。下圖為搭載了CH-53“超級種馬”重型直升機的LHD-4“拳師”號兩棲攻擊艦

從何編制上看,美國的兩棲攻擊艦是隸屬於兩棲戒備大隊(ARG)和遠征打擊大隊(ESG),並不是編入航空母艦打擊群(CSG)。與兩棲攻擊艦同時編入ARG和ESG的還有“聖安東尼奧”級兩棲船塢運輸艦。只能說,F-35B的出現讓“黃蜂”、“美國”這類航母特徵明顯的大型兩棲作戰艦艇具備了更強的制空能力,對付中小國家的輕型航母還是綽綽有餘(美國級可以搭載22架F-35B和MV-22B空中加油機),可以臨時化身為“CVL”,但是平時他們仍然只是以兩棲攻擊艦的身份出現。


雛菊西瓜Peterpan


舉個形象的例子:坦克和步戰車能劃等號嗎?顯然是不能的,坦克是陸地上以裝甲為主的突擊兵種,是部隊的矛頭;步戰車主要還是兵力投送工具,縮短步兵的衝擊距離,掩護坦克作戰。步戰車也可以上重炮,炮再大你能將他稱為坦克嗎?航母和兩棲攻擊艦的區別是類似的,兩者任務截然不同,雖然兩棲攻擊艦也可以上海鷂、也可以上F35B戰機,在某些場合可以替代航母進行任務,但是他們還是有著本質的區別!

圖:黃蜂級兩棲攻擊艦,他可以搭載F35B,但是依然是兩棲攻擊艦。

兩棲攻擊艦的主要任務還是執行兩棲突擊,在垂直起降概念飛機出來後,加入了垂直起降打擊的概念。但其內部設置有塢艙,主要容納氣墊艇、通用運輸船等,側面是滾筒通道,便於運載裝甲車輛出入,內部有海軍陸戰隊臨時休息和訓練區域,保證登陸作戰人員的訓練保持戰鬥力。他還能提供上千人的食宿,並保證一次運載投入一個裝甲營甚至裝甲團的登陸兵力!

其搭載的F35B等類似的垂直起降戰機,主要任務是為了配合海軍陸戰隊作戰,執行對地支援任務。F35B雖然是第四代隱身戰機,但是卻在F35A基礎上大大縮水,腹部彈倉的容積減少了一半,最大隻能搭載2枚1000榜航空炸彈,作戰半徑小,飛行速度慢,典型的攻擊機,其對海還對空作戰能力其實很弱,主要掛載精確制導彈藥支援地面,其實就是作戰半徑更大、支援更快的武裝直升機,這一點和美國上一代的海鷂戰鬥機是一樣的!只是當其他國家都還沒有四代機的時候特別引人關注而已!


而對於很多用不起航母的國家,但是他們又想擁有航母的支援能力怎麼辦?自然就是用兩棲攻擊艦來代替航母的地位了,做到兩者兼顧,比如西班牙的胡安卡洛斯一世級兩棲攻擊艦,上圖中可以清楚的看到後面的大塢艙,這樣就會極大影響機庫,雖然他安裝了一個滑躍甲板,可以起降短垂起飛的戰機,必要的時候代替航母的部分功能,但是不能改變他就是兩棲攻擊艦的事實。

而且兩棲攻擊艦為了滿足兵力投送,軍艦設計方型係數很高,軍艦係數很低,航速很慢,一般航速只有20節左右速度,與航母的30節的機動要求差距很大,而且航空指揮塔也要簡陋很多,美國的黃蜂級如此,韓國獨島級、西班牙胡安卡洛斯一世皆是如此,他們都是可以搭載垂直起降戰鬥機的兩棲攻擊艦。

航母則不同,他的所有作戰都是圍繞著艦載機展開,這點與兩棲攻擊艦有著本質的區別,他要儘量的擴大甲板的面積,他的設計是典型的高速艦型設計,加上甲板外飄,這樣即獲得30節的航速,又能擴大甲面積,放更多的艦載機!航母的一切空間和艦體都是為了海空作戰準備的,在有限和寶貴的艦體內,想方設法的儘量裝載指揮、飛機庫、維修設備、動力模塊等。

所以說,雖然兩棲攻擊艦有時候可以暫代航母的打擊任務,但是兩者是有著本質區別的,並不能劃等號!


狼煙火燎


航空母艦和兩棲攻擊艦,僅從字面意思來解釋,就是兩種不同的艦種。其中,航空母艦,就是流動的海上機場,主要供艦載機起飛和降落,同時也是供艦載機停放的大型海上平臺,都是滿載排水量數萬噸級的海上龐然大物,自取代戰列艦以來,一直是海上最大的水面作戰艦艇。

艦載機無疑是航母最主要的作戰手段,也是對敵國威脅最大的作戰武器,現代化的艦載機具備制空制海能力,以及對海岸高價值目標的打擊能力,是航母作戰群最核心的打擊力量,一艘大中型航母艦載機的攜帶量,相當於空軍的一個戰鬥機聯隊。

此外,航母也能攜帶艦載預警機、電子戰機、反潛直升機、搜救運輸直升機等,執行海空預警、搜救和反潛作戰,以及偵察敵情等。

水下護航的潛艇前出,為航母編隊掃清水下航道,巡洋艦、驅逐艦、護衛艦護航艦艇等同樣都具備防空反潛對海作戰能力,乃至對陸巡航導彈攻擊手段,結合艦載機的合理運用,航母作戰群的戰鬥力非常強大,具備攻防兼備的作戰能力。

兩棲攻擊艦,又可稱為兩棲突擊艦,一般排水量在2-4萬噸級,是一種遂行兩棲作戰時,在海岸附近提供空中與水面支援的作戰艦艇,一般有寬敞的船塢供登陸艇停放,也可裝載兩棲裝甲類戰車、自行火炮、越野車以及登陸作戰部隊,其平直的飛行甲板可供多架直升機起降。

當然,隨著AV-8B垂直短距起降艦載機飛上兩棲攻擊艦,特別是F-35B隱形垂直短距起降艦載機正式成軍,一般的兩棲攻擊艦,除了艦載運輸直升機實施兩棲登陸兵垂直投放,或武裝直升機掩護登陸兵搶灘作戰以外,艦載戰鬥機的上艦運用,實際上使得排水量2-4萬噸級的兩棲攻擊艦具備了一定的輕中型航母的作戰能力。

因此,得益於AV-8B或F-35B隱形垂直短距起降艦載機充實進兩棲攻擊艦作戰群,事實上令兩棲攻擊艦搖身一變,成了一艘輕中型航母,戰鬥力最起碼有等噸位航母的60%,國外軍情部門對此有過專門的研究。

綜上,兩棲攻擊艦和航空母艦是兩型完全不同的艦種,儘管都擁有飛行甲板,但航母主要是用來起降艦載戰鬥機的,其他包括用來起降固定翼預警機以及直升機等機種,具備或彈射起飛或滑躍起飛的特點。

而兩棲攻擊艦,其飛行甲板沒有航母大,只是用來供各類直升機起降,當然,當AV-8B或F-35B隱形垂直短距起降艦載機裝備兩棲攻擊艦時,具備了同噸位航母一定的作戰能力,但兩棲攻擊艦不能和航空母艦簡單地劃等號,兩者還是有所區別的。


國平軍史


航母不帶坦克,尤其不帶水陸坦克,

兩棲攻擊艦帶武直,和水陸坦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