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古代纸币神秘面纱,宋代纸币发展带来了怎样的风云变幻?

中国使用货币的历史非常悠久,从原始时代开始,人们就已经懂得“以物换物”的道理,而远古时期的先民们也经常用贝壳作为交易货币。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金属货币开始取代原始货币,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用铜或铁铸成的货币,比如著名的蚁鼻钱、布币、刀币、环币等等。金属货币自诞生以来,就是社会流通的主要货币,它们一直延续了一千多年。当时人们意识里的货币都是金属做成的,所以他们也从来没有想过金属以外形式的货币。直到宋代才出现了第一个用纸做成的货币——交子,纸币的概念开始流行起来,继交子之后,又相继诞生了钱引、会子、关子等纸币,它们对于当时的政治、经济以及后世货币发展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揭开古代纸币神秘面纱,宋代纸币发展带来了怎样的风云变幻?

古代金属货币

纸币的诞生与发展

  • 交子诞生

宋代时期农业、手工业、海上贸易迅速发展,这促进了宋代商品经济的发达,为商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中国古代二十多个王朝中,宋代的经济发展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中所展现出的汴京繁荣让人惊艳,高大的城楼、摩肩接踵的行人、叫卖的商贩、身着绫罗绸缎的富家子弟、挂着奇异招牌的酒肆茶坊、骑着高头大马的西域商人……宋代商品经济如此发达,也就为纸币的诞生提供了必要条件。

大量商品交易使得传统的金属货币变得有些力不从心,因为古代金属大多以铜和铁为主,在商品交易额不大的时候可以轻松应对,但是面对动辄成千上万的交易额时就显得异常笨重。毕竟没有人愿意抬着几百斤重的金钱翻山越岭,这样还容易引起劫匪的注意,弄不好就会人财两空。在一些不盛产铜铁矿却贸易发达的地区,笨重的金属货币成了他们日常交易中的一个大难题,为了应对金属货币带来的困难,中国历史上第一张纸币——交子,在四川地区正式诞生。

揭开古代纸币神秘面纱,宋代纸币发展带来了怎样的风云变幻?

《清明上河图》局部

  • 纸币的发展

交子是宋代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它最早诞生于四川地区。四川自古以来就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险峻之地,外界物资想要进入四川可谓难上加难,受宋代商品经济发展的影响,四川地区的商品经济也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但是由于地势封闭、铜矿资源匮乏的原因,导致其自身货币体系根本无法适应商品经济发展,外部铜矿运到四川也是“难于上青天”,所以为了应对这种局面,四川地区开始利用当地的铁矿资源,用铁钱来进行交易。然而,人们很快就发现笨重的铁钱和铜钱一样难以携带,于是就发明了交子。

交子最初的使用方法很简单,就是使用交子的人把自己的金属货币交给交子发行者保管,然后交子的发行者开据存款证明,日后金属货币持有者就可以凭借证明取回自己的钱。交子因为方便携带和随取随用的灵活性很快受到了四川人民的追捧,大家纷纷把自己的金属货币换成交子,于是一些专门保管金属货币的交子铺就诞生了。但是这些交子铺中不乏一些利欲熏心的小人,他们偷偷把别人的金属货币拿去投资,或是用来周转资金,导致最后无法兑现,这引发了民众对交子的信任危机。

揭开古代纸币神秘面纱,宋代纸币发展带来了怎样的风云变幻?

北宋交子

为了应对民间的“交子危机”,北宋政府决定把交子交给官方发行,严格限制交子的发行量,同时规定官方交子必须准备相应的货币本金,这样就能够保证交子在周转不灵的情况下,也能让百姓兑换到现金,不至于让他们人财两空。北宋熙丰年间,因为北宋王朝对外战争频繁,导致政府出现了财政赤字,于是北宋政府就通过大量发行交子来增加财政收入。此举虽然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但是却造成了民间的通货膨胀以及交子的贬值,为了应对交子贬值危机,北宋政府又发行了“钱引”来替代交子。

揭开古代纸币神秘面纱,宋代纸币发展带来了怎样的风云变幻?

铜印版交子

  • 延续与衰亡

钱引是北宋政府为了应对交子严重贬值而发行的带有欺骗性质的纸币,其本质就是交子的变形,钱引所沿用的发行制度和管理制度与交子如出一辙。因为发行钱引的目的不纯,再加上交子贬值的严重影响,朝廷虽然几经整顿,但它还是没有得到百姓的认可,最后逐渐被另一种纸币——会子——所取代。

会子最初是一种在某个地方交纳钱财后,由本地收钱人开具证明,然后到另一个地方取钱的凭证,比如经常在外做生意的商人,他们把自己的钱寄存在寄附铺中,然后由铺户开据凭证“寄附钱物会子”,商人便可以带着这种证明在各地行使,因此会子具有汇票的性质。靖康之变后,南宋王朝在临安落脚,很快就在这里发行了会子,并规定会子可以和铜钱拥有同等的使用权。后来南宋朝廷又规定了会子的使用面额以及可兑换铜钱额数量,于是临安所在的东南地区开始流行使用会子,会子成为了当时的通用货币。

会子之所以受到人们的欢迎,主要是因为它比携带铜钱更加方便,而且与铜钱等值,与其携带笨重的铜钱去做生意,会子岂不是更加方便快捷?会子一般在商品贸易最为发达的东南地区流行,这里地处沿海,是海上丝绸之路受益最大的地区,经济较其它地区更加发达,商品交易额也非常庞大,因此使用会子来进行交易是最合适不过的了。会子在发展初期与交子一样,因为便捷灵活而深受民众追捧,但是到了后期同样因为政府对外战争的需要而大量发行,这导致货币贬值、通货膨胀,最后它被关子所代替。关子因为与铜钱不等值,流入市场后造成物价飞涨,仅仅几年就随着南宋的灭亡而退出了历史舞台。

揭开古代纸币神秘面纱,宋代纸币发展带来了怎样的风云变幻?

会子:铜印版与纸质版

纸币流通的“双刃剑”

  • 对百姓和政府的影响

交子的诞生推动了古代纸币行业的发展,虽然它的货币职能与现代货币相比仍有很多缺陷,但是它对当时的政府和百姓都有着很深的影响。发行纸币对政府而言是一个重要的敛财渠道,它可以增加政府财政收入,同时还能够节约金属货币的支出。宋代统治者非常重视四川地区交子的发展以及东南地区的会子。到了后来,国家财政出现赤字、军费告急,统治者都想通过发行纸币来缓解这些危机,并趁机增加国库收入,可结果却事与愿违。对于百姓而言,交子和会子作为一种金属货币的替代性货币,有着它方便携带和随取随用的灵活性。在大型贸易方面非常方便,而且携带成本低,只要流通稳定,就不会造成太大的损失,在币值稳定时期,百姓们还是非常喜欢用纸币的。

  • 对经济和政治的影响

纸币如果正常发行,对国家和百姓都是有益无害,但是就算在当今社会,也无法保证货币币值永远稳定流通,纸币贬值、物价飞涨、通货膨胀的事情是常有的事。对于古代并不完善的货币体系而言,一旦纸币贬值,将会造成一系列恶性通货膨胀以及物价飞涨。宋宁宗和宋理宗年间,就因为宋金连年战乱而导致政府财政出现赤字,于是北宋政府大量发行会子来增加财政收入,结果这导致会子因发行过多而带来的货币贬值,继而引发米价和田价飙升,最终爆发了严重的物价飞涨。物价飞涨必然会影响百姓的购买力,破坏社会正常消费水平,同时也会使一些商人手中的钞券变得一文不值,最终纷纷破产,商人对贸易活动的积极性也会降低到冰点。由此可见,纸币贬值所带来的一系列影响,最终都会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

揭开古代纸币神秘面纱,宋代纸币发展带来了怎样的风云变幻?

宋宁宗赵扩

政府滥发纸币本是为了增加军费和弥补财政赤字,但这种行为无异于饮鸩止渴,最终它不仅不能达到统治者期待的效果,还会适得其反,引发百姓和商人们的极度不满,最终动摇自身的统治根基,甚至引发国家政局动荡,导致国家灭亡。

结语

宋代纸币的出现,代替了原有的金属货币体系,保证了货币体系与商品经济的发展齐头并进,因此它成为了影响国家财政和百姓生活的一个重要因素。但是受时代的限制,宋代的纸币存在着诸多漏洞,比如统治者随意滥发导致的通货膨胀和物价贬值,或者因为发行不当造成物价飞涨,这些对国家政治和社会发展都具有一定的威胁。尽管如此,纸币依然有着它特殊的历史意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