鬍子將軍孫毅,授銜時特意請求:就低不就高,少將即可

孫毅將軍1904年出生於河北大城縣一個貧苦農民家庭,後來加入紅軍,參加長征、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先後擔任紅三軍團作戰科科長、八路軍冀中軍區參謀長、河北省軍區司令員、總參軍訓部副部長等職,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因留有高爾基式的鬍子,人稱“鬍子將軍”。

鬍子將軍孫毅,授銜時特意請求:就低不就高,少將即可

開國中將孫毅(1904-2003)

1920年,因家庭經濟拮据,16歲的孫毅獨自揹著行囊“闖江湖”謀生。當時,舊中國正處於軍閥混戰時期,可謂民不聊生。孫毅先後輾轉上海、廈門等地,但沒有找到安身之處。後來,他到河南開封投奔哥哥,但哥哥的生活也並不寬裕,費盡周折地給他找了個差事。沒做多久,兄弟因為一件事爭吵起來,哥哥朝孫毅吼道:“外面到處都有事情做,你就是去做個車伕也比在我這裡吃閒飯強啊!”

哥哥的話深深地刺痛了孫毅的自尊,他收拾好行李後,毅然離開了哥哥家。為了生計,1923年,孫毅加入國民革命軍。在舊軍隊,他認識了影響一生的朋友趙博生。那時孫毅是26路軍少校參謀,趙博生是26路軍參謀長。兩人出身境遇類似,有很多共同的語言,經常在一起談心,趙博生多次在孫毅面前介紹紅軍的情況,孫毅不由得把舊軍隊和紅軍相比較,慢慢對舊軍隊的有了清醒的認識,明白只有紅軍才真正能救國救民,內心充滿了嚮往。

1931年年底,趙博生領導的第26路軍在駐地江西寧都發動“寧都暴動”,參加了紅軍。當時孫毅是在第25師任職,師長李松昆不願意起義,帶領心腹部隊逃跑,剩餘部隊見群龍無首,不知所措。這時,孫毅看見趙博生帶領起義部隊往南去,而且換上了鮮豔的紅旗,心中大喜,立刻集合剩餘部隊往南趕。

部隊急行軍趕上趙博生,孫毅一陣快跑來到趙博生面前,大聲說:“報告參謀長,我們也來了!”趙博生興奮地說:“太好了!一起當紅軍去!”這個時候,孫毅才恍然大悟,趙博生原來早已加入黨組織。從此,孫毅開始了他傳奇的革命生涯。

鬍子將軍孫毅,授銜時特意請求:就低不就高,少將即可

孫毅的濃密鬍子,在紅軍將領中特色鮮明

孫毅的鬍鬚是在舊軍隊開始留起來的。他21歲時,在一次作戰中嚴重負傷,臥床躺了好幾個月,傷痛的折磨讓他無心修刮鬍須,病好了後,鬍子就留了下來。拿他的話說,人在遭受災難的是時候,肉會掉,油會少,但只有鬍鬚會繼續長,所以鬍鬚代表精氣神,可不能剃掉。

孫毅曾在紅軍學校擔任一段時間的俱樂部主任,一到重大喜慶的日子就要組織表演。有一次,學校組織表演《活捉敵師長》,敵師長是留小鬍子的,因為當時軍中留鬍鬚的極少,眾人正為找不到鬍子演員犯愁時,突然有人提議:“孫毅不是有鬍子嗎?”就這樣,孫毅上臺表演了,演出效果還相當好。有戰友就開玩笑:“這個鬍子一直要留著,下次還要你演!”孫毅果真也沒真剃了鬍鬚,伴隨其戎馬一生。

鬍子將軍孫毅,授銜時特意請求:就低不就高,少將即可

孫毅不改士兵本色

孫毅先後參加了長征、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戰功赫赫。1955年,我軍首次實行軍銜制。在授銜前,孫毅給組織寫了一封信,他在信中寫道:“我自幼家境貧困,在我迷茫的時候黨給我指引,讓我有幸投身革命,我革命不是為了升官,更不是為了俸祿,給我評軍銜時,就低不就高,有個少將即可。”

最終,組織以事實和戰功為依據,授予孫毅陸軍中將軍銜。1982年,孫毅擔任總參青年工作顧問。對於這個職務,孫毅幹得樂此不疲,幹勁十足,對青年工作非常熱心,幫助了一大批青年。

鬍子將軍孫毅,授銜時特意請求:就低不就高,少將即可

擔任總參青年工作顧問後,孫毅和上百名青年建立了師生關係。這些青年有司機、理髮師、售貨員等,孫毅經常言傳身教,教育青年怎麼做人做事,鼓勵他們克服困難、不斷進步。這些青年也非常願意和孫毅說話,覺得他一身正氣、熱心善良、樂觀開明。孫毅一直保持給青年寄送報刊、雜誌的習慣,每個月要寄送上百本,光費用支出每月就要200多元。每月發了工資後,除了生活開支外,全部用於幫助青少年,有的時候還出現口袋空空如也的情況,這時就要警衛員幫忙去賣掉舊報紙,補貼一點。

鬍子將軍孫毅,授銜時特意請求:就低不就高,少將即可

孫毅將軍晚年照

此外,孫毅很喜歡於給學生講紅色故事,傳播正能量,先後擔任60多所學校的校外輔導員或名譽校長。用他的話來說,只要為了孩子,為了國家,就會永遠感到年輕,生命的火焰,永不熄滅!

2003年7月4日,孫毅將軍在京逝世,享年100歲,是我軍一位長壽將軍。

【深耕戰爭史,弘揚正能量,兵說歡迎各方投稿,私信必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