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人和我一樣,放著安穩的生活不過,自己創業結果欠了一堆債務,進退兩難?

茶香風韻


有。有一家人,夫妻退休金,月收入上萬元。但不安於安穩的生活,創業掙錢,結果賠了二千萬。要賬的積破門,退休金被封,飯錢:都保不住。


老人61461546


我扛了六年研發期,房子、車子全賠了,還欠了百多萬,老婆受不了也離了。16突破所有技術瓶頸,18年朋友投了1000萬(原計劃投600萬,後又追加了400萬)建了條實驗生產線;不出意外明年年底生產基地會開建。現在最大的感慨就是:當一個男人獨自熬過了苦難和孤獨就沒有什麼是不能失去的了!


七里溝酒業


我和我先生,去廣東中山古鎮做燈具,被跑貨款200來萬,導致我先生借網貸維持工廠開銷,結果生意一年不如一年,欠下50幾萬的小額貸款和50幾萬的信用卡,但是我堅信這只是人生中一道必須過的坎,沒有這些歷練成不了大事,我現在就是邊打工邊自己做批發


king0613


千萬別創業,兄弟,創業成功率不到3%,我90年創業到現在,就剩一家小賓館,其餘創業項目全部失敗,如果我不創業,在單位幹,至少是處級幹部,我是88年本科畢業的,我後悔了,在單位幹,搞個承包,也賺不少錢,人生沒後悔藥啊,兄弟


星期天連鎖


有,我看到有個20多歲的年輕人,大學畢業以後分配了工作,他幹了三年,不幹了,自己把家裡錢都拿去做生意,結果賠了,他的老爸老媽都嘔病了,有天他回來了,她老媽拼命的要去打他,有個過路的老頭說了幾句話,他說:!這個交我來改,孩子這麼大啦,以前的工作已經回不去了,他去做生意,原本不是想去背失的呀,他還年輕,你們就讓他自己從頭幹吧!


小雨96658


中國的創業潮害了很多人,其實在社會上絕大多數人都是不適合創業的。但是在國家大潮的鼓動之下,連剛出校門的大學生都在創業這是如此可笑的事大學生創業的成功率萬/1%。這也是我的經歷,我現在40歲了。從大學就開始創業,一直到現在。在35歲之前的創業基本上全告失敗。現在也只是不溫不火的做這個公司。負債了150萬。還是挺累的。是這種累傷害最多的還是你身邊的家人,他們也陪著你一起承擔壓力和辛苦。


三十多歲的小楊


都是慾望惹的禍,十多年以前,我親戚的兒子,兩口子的工作都挺好,有房有車有存款,看見別人做生意賺錢就眼紅了。連借錢再貸款,買地建房投資修建了一個冷凍庫,庫存粘苞米,往南方發貨開始做生意。

僱廠長,僱會計,僱技術員,僱工人自己當起了甩手大老闆。雙方父母都跟著操心,雙方父母積攢的養老錢也都佔用了,堅持了不到二年的時間,賠的稀里嘩啦!負載累累。

生意不是那麼好做的,要賺錢也是有規律性的,一些年輕人異想天開,放著好日子不過,看見別人賺錢了就眼紅,賠錢也是理所當然。


劉井隆


我31歲,之前在一家國營企業工作,月薪12000,後來自己辦公司,小賺了一筆。按理說生活很輕鬆愉快。再往後我從事工程行業,現如今負債幾百萬。不過不出意外,明年我就可以將債務還清。人嘛,要做事,就不要圖安逸,就別怕有負債!加油!


俯瞰夜幕下的斯坦福橋


03-08外資五百強,離開時月薪到手8k;

08家裡出事,無奈離職,照顧家裡無法正常工作;

09年底家中趨於穩定,但虧空很厲害,選擇與朋友創業;

10年找到機會成為某外資集成商的服務供應商(合法專業分包),主要做酒店和數據中心的智能化設計實施服務,至13年累計營業額2億左右,除去歷年消耗,賬面餘額2000萬不到(有近900萬為未到期應收),家中問題基本解決,至此還算順利;

14年該外資集成商全面撤離智能化行業,為尋求出路(員工數40人,一半是創業即跟隨的),計劃入股具備資質的公司,15年底達成入股協議,期間以零星項目和以前項目維持運營,尚能支撐;

16年初,現金1500萬+500萬貨物+32項技術專利(作價1000萬)入股某老牌民企,客戶資源與原客戶契合度較高,併成功開發多個國內地產大客戶,18年經過兩年申報拿到高新技術企業證書,16年底股東(包括我在內三人)抵押房產籌集資金,清理該公司歷年積欠所有債務(800萬左右),得到供應商一致好評,完成輕身上陣目標,公司負債率降低至40%以下並實資變更註冊資本至3000萬(原為200萬美金),公司員工為100多人,當年營業額1.2億,年度消耗1500萬;

17年營業額1.3億,裁員10人,年度消耗1200萬;

18年營業額9000萬,裁員20人,年度消耗900萬;

18年四季度會議,決定徹底放棄國內地產客戶,專注外資,並全面控制成本;

19年目標營業額5000萬尚未完成,裁員10人,年度消耗600萬(除裁員外,三個分公司在租期到後都搬離一線城市市中心,搬到郊區工業園,房租成本降低一半多);

當你以為可以放開手腳大幹的時候,17年底回頭發現大部分新客戶(國內地產商)的支付都有問題,尤其某地產商,1500萬的項目僅支付300萬,到今年現在也只要回了共計500萬,其他幾家國內地產商加起來超期應收3000萬以上;

17年起,每天我們都在後悔,當時7個股東把現金分了去打工,再慢慢收剩下的,好歹每人有個百萬。為了所謂事業擴大投資,為了業績開發國內地產商,為了人情保留大量員工,為了面子維持市中心辦公(母公司有600平米半層辦公室);

目前應收減去應付,賬面虧損300萬,外資客戶開發有不錯起色,外資投入有增長,可以看到較大希望;

而若果那幾家大的應收房企賬款收不回成為壞賬,就真的很難很難了,現在大部分精力放在要債上面,只能安慰自己這幾家還算前30的,應該倒不了;

所幸部分合作供應商基於我們16年底的清償行為,對我們還算容忍,目前只有兩張律師函,真的是沒錢,現在每個月除了保障員工工資、社保和重點項目的款項,管理層(所有有股份的)最多的已經6個月未發工資,軍心,說真的已有不穩跡象,目前有離職意向的,我們都不做挽留,按照法律規定處理,儘可能給點人情而已,實在無能為力,好聚好散;

在寫這個的時候,財務通知,開給某國內地產的發票被退回(為了開這200發票,已經摺騰了快一年),理由是他們地區公司變更了公司名,這張發票已經給他們2個月(賬期2個月),唉,何必玩這手,最後一天退票的把戲,已經無力吐槽,他們內部消息,今年年底內,所有公司部門必須裁員10%,也人人自危。

沒事別瞎創業,做員工是最舒服的事情,認識的創業的沒一個好的,當然,你們可以說我認識的都是低端人士。


閒人山君


冷暖自知[玫瑰][玫瑰][玫瑰]

大概在2013—2014間。之前一直在做一間設計工作室,主要做平面廣告設計。客戶不多,但比較穩定。收益也穩定而且應該算是比較好。(可惜當時不怎麼去珍惜)那個時候遊戲行業風生水起,隨便看看聽聽就是那個公司一款產品估價多少多少億等等,五光十色令人心動💗💗💓💓相比之下覺得自己的設計行業有點Low。碰巧有個親戚(表弟),他們幾個小夥伴創業做手機遊戲的開發。我們幾個人碰了一下,就決定投資。[捂臉][捂臉][捂臉][捂臉]然後我還“引領”著當時本地幾家的投資公司入股投資。不久之後我將設計工作室關閉,全身心投入到我並不熟悉的新的遊戲行業裡。(按照當時我們幾個天真幼稚的想法就是等著天上掉錢💰💰了)

接著而來的就是市場的迴歸理性,泡沫的破滅,我們一次次地沒有完成✅目標考核。我們公司從門庭若市到門可羅雀。公司一次次被考驗,一次次化險為夷。不說在刀尖上行走這麼玄幻的話也差不多可以這樣意會了。

現在回想起來,在內陸地區要承認有些行業發展的軟環境還是有欠缺的。人的意識,人才的需求,很多很多。

但是但是我想說的是我沒有後悔過。我和我的小夥伴們一起堅持努力💪到今天,2019年年底,我們依然活著,依然在努力。認真做產品,積累經驗,我們的產品賣到了韓國🇰🇷,港澳臺地區。昨天我們的一款新產品在封測。政府也在持續地給予我們相應的支持。

我在員工大會上說,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我們的經歷還原了一個行業的正常發展軌道,沒有誰可以隨隨便便成功,今天的努力是會有結果收穫的一天。然後我想對我們的股東說,謝謝🙏🙏多年來對我們的一再寬容包容,在你們忘記我們的時候,我們一定會帶給你們驚喜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