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定律:隨機出現的結果,試驗的次數越多,規律就越明顯

若要評出金融數學領域裡最靚的仔,非概率論莫屬。早在16世紀,意大利學者Girolamo Cardano就開始研究金融領域裡某些事件發生的可能性。

隨機發生的事件帶有偶然性,在同等條件下,隨著事件發生的頻次增多,其潛藏的規律性就越發明顯。很多人在面對他們的人生重要選擇時,不知道該如何思慮。在管理學上,我們稱之為布里丹毛驢效應。

大數定律:隨機出現的結果,試驗的次數越多,規律就越明顯

01

布里丹毛驢效應

布里丹的毛驢比較笨,跑在草堆裡,總不知道應該先吃左邊的草,還是右邊的。結果左看看,右看看,轉來轉去就把自己給轉暈了。

不知該如何做出選擇時,很多人會採用拋硬幣的方式做決定。有趣的是,大部分人的心裡早有選擇,卻想借此去肯定自己的答案。

拋一次,未必滿意。那就拋三次吧,且以其中兩次或以上相同的結果為準。為什麼很多人依賴於拋硬幣的方式做選擇呢

瞭解過概率論的人,相信都知道這一隨機發生的結果,無論是正面還是背面,概率各是50%可有的人不服了,指出“字面朝上”的可能性會更大。

他們認為,圖樣那一面相對較重,所以落地朝下的概率更大。尤其是拋三次之後,發現兩次或三次都是“字面朝上”,他們就更加肯定這一結論。

咋聽著還是覺得有點道理,但這麼來解釋隨機行為,還是有點魔性的。感覺這概率論是體育老師教的。若硬幣的正面與背面朝上的可能性都是50%,那立起來的可能性又有多大?我們先來了解大數定律。

大數定律:隨機出現的結果,試驗的次數越多,規律就越明顯

02

什麼是大數定律

金融數學之美始於規律,既有效降低投資風險,還能探尋潛伏的本質問題。假設你拋了三次硬幣,有兩次出現“字面朝上”的結果,則判斷出“字面朝上”的可能性更大。

當你拋十次硬幣時,有六次出現“字面朝上”的結果,就更堅信“字面朝上”的可能性遠大於50%。然而理想總是充滿著美好的想象,真相卻宛若一棒槌。

當你拋硬幣的次數越多,越能驗證字面和圖樣朝上的可能性,依然是50%。隨機出現的結果,經過多次試驗後得出其規律,次數越多,規律就越明顯。這就是“大數定律”

在金融領域裡,對單個不確定的風險事件,需要建立應對風險的容錯池。其風險管理的過程,離不開大數定律

想知道某一款理財產品靠不靠譜,或洞察某一個行業的深淺,在概率範圍內可識別或判斷風險發生的可能性。舉個例子。基金產品為什麼能獲得較為穩健的收益?

大部分購買基金產品的客戶,不具備風險識別能力,但基金經理人有。基金經理人通過風險發生的概率分佈,識別風險且為客戶提供風險識別服務,避開投資風險的坑,帶來收益增長。

隨著人工智能的發展,科技影響著金融行業的突破,在相愛相殺的收益與風險背後,深藏“大數定律”的功與名。有效控制風險是金融科技的核心,而金融數學之美,是智能重構金融世界的力量。

大數定律:隨機出現的結果,試驗的次數越多,規律就越明顯

03

TDAR模型

猶記得在周星馳電影《少林足球》裡,金鐘罩師兄自稱一秒鐘收入幾十萬上下,要他去踢球,除非硬幣落地時能立起來。這怎麼可能?

誰也沒想到,硬幣卡在地上的裂縫裡,真的立了起來(隨機發生這樣的結果,可能性有多大)。倘若沒有藉助裂縫的力量,硬幣有可能立起來嗎?講到借力的問題,再說說囚徒思維。

當我們深陷困境時,比方說,接受一項新的挑戰,或是無法快速做出決策,更要懂得借勢借力。若無法掙脫完全“自我”的想法,難以接納新事物,或是承認有更適合去做某件事的人,未來易入困局。

大數定律非常適用於為決策提供依據,論證現象是否“靠譜”。現代人都講究“靠譜”,擇偶要選擇“靠譜”人士,做事情要做“靠譜”的事。但是,我們又該怎麼去定義“靠譜”二字呢

  • T:明確你想要驗證或得到的結果(目標);
  • D:選定A、B兩種方案,確定需要試驗的次數和週期,詳細記錄相關數據;
  • A:分析數據,選取大數(發生頻次較高),得到結論或驗證結論;
  • R:迴歸到現實中檢驗論證的有效性,數據說話,及時調整執行方式。

提供論據 - N次試驗 - 數據分析 - 得出結論 - 驗證結論有效性

大數定律:隨機出現的結果,試驗的次數越多,規律就越明顯

04

大數定律的作用與賭徒謬誤

若是硬幣正面和背面朝上的可能性各是50%,在出現多次字面朝上的結果後,下一次拋硬幣時,會不會得出圖樣朝上的結果?很多人會陷入“賭徒謬誤”之中。

舉個例子。買了一大堆盲盒,取自同一箱貨品裡,拆出一堆同款或系列款。總感覺繼續拆下去,便會出現限定款。沒拆到?繼續買?下一個就是限定款?

…… ……

大數定律指出,硬幣正面和背面朝上的概率都是50%,就算連續出現多次字面朝上的結果,下一次出現圖樣朝上的幾率仍然是50%

那麼,是什麼力量把圖樣朝上的次數拉高?如何實現正態的概率分佈?盲盒還要不要繼續買?大數定律是利用新的數據來削弱原有數據的影響力,當隨機出現的概率尚且不高,需要靠大量的數據來發揮稀釋作用。

有時,大數定律就是個磨人的大妖精。非要用大量的時間,才能去遇見“靠譜”的人,找到“靠譜”的事,賺到“靠譜”的錢。

05

總結

1、隨機發生的事件帶有偶然性:在同等條件下,隨著事件發生的頻次增多,其潛藏的規律性就越發明顯。這一隨機發生的結果,無論是正面還是背面,概率各是50%。

2、大數定律:隨機出現的結果,經過多次試驗後得出其規律,次數越多,規律就越明顯。

3、囚徒思維:當我們深陷困境時,比方說,接受一項新的挑戰,或是無法快速做出決策,更要懂得借勢借力。

4、TDAR模型:T提供論據 - N次試驗 - D數據分析 - A得出結論 - R驗證結論有效性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