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長期站樁的朋友,來講講身體有什麼改變?

EmPty_city732


樁功分動靜兩種,雖門派眾多各有所長,都不出這範圍!

動,以南派四平大馬為代表,膝平、肩平、頂平、心平故稱之為四平,講究四平八穩、鼻吸口呼,氣息均勻綿長,氣沉丹田,貫通全身,鼓盪用勁,頭要往上頂,肩要往下沉,膝要用力撐。最忌氣浮,初練者兩分鐘,功力深的可達半個鍾甚至更長,能站半個鐘的普通棍棒擊打不能傷之。不能一得永得,不練就退,適合青年人練。

靜,以北派少林的混元樁為代表,也要氣沉丹田,呼吸和緩悠長,全身放鬆,站時膝不能過腳尖。功力到一定程度,雙大腿會有火燒一般的感覺(一定要練到這感覺),此時氣血旺盛,進步神速。

樁功練得好的,強若不倒之翁!!需要長期練習,一曝十寒,卵用冒得,徒增幾回痛苦而巳!!


三指參禪


長期站樁,應該是一種很可憐的行為。

站樁,本質是武學的內練一口氣。內練一口氣,散淤排淤,一通百通,防病治病治未病,保健養生,強身健體,武功精進,萬事無憂。

內練一口氣,招式很多,站、坐、臥、行、駕駛,都可以練。內練一口氣,不拘泥於各種套路,也不要管那些神神秘秘的功法,然術已揭示其本質,涵蓋其招式。

內練一口氣非常自由自在,不動腦筋,囿於死板的站樁,身體不會有什麼特別的改變,腦子恐怕會越來越轉不了彎,極端情況下可能會走火入魔。

長期站樁,確實可憐,可惜,可氣,可恨。











然術健身


轉眼間我堅持站樁二十多年了。少年時愛好武術,訂了許多武術書,照圖練習,日久遂悟出一站柱功法:左右手各持十五磅啞鈴一隻,挺胸抬頭,目視正前方,左右腳各向左右移步同肩寬,下沉使膝蓋平腳尖。右手緊握啞鈴往左成弧形揮至左額前,復位。左手握啞鈴依樣往右揮至右額前,復位。如此反覆練至兩手乏力為止。我練此樁功二十多年,身強力壯,極少感冒,即使感冒也是鼻塞一下而已,連藥都不吃就好了。


猛龍再過江


我學大成拳巜王鄉齋》的站樁,分健身樁,矛盾試力樁,技擊樁,有四種樁功,步法等,混元全在意念調整體平衡力達四稍,屬內家拳種,容太極八掛形意之精華為一體,既健身又防身,還練朱沙掌,水棉掌,鐵布衫內功,後來改練道家內丹功,大多半時間放在內丹功修練上,修的外靜內動,內功修練,學了達摩內功氣功點穴醫療術,能治一些疑難雜症,但從不出診,我女兒的外公中瘋腦液血,是我給他治好的,每天治一次四次出院,當時是廠醫院,手腳痛,肩周炎,坐骨神經痛等都治,當然對自己不注意會把別人扯到自己自身來,這都得注意,當然有功力的問題,真的不是虛言,氣功治病我不動聲色你的病無形中就不痛氣血了,所以不要輕易跟別人顯示,他好了也不感恩,多亊不如少一事,心情好可以做點好事,中國人也怪自己有用的文化自己識別不了,可悲之處就在這裡,望你能看到健身心得對你有幫助,學東西要學有用的終生受益,不要學那些嘴上的東西害自己一輩子。


雪鐵龍26


不站樁,站樁太麻煩,需要的時間長了。我練睡樁,床上練。早晚練,睡前睡後。特別是睡前練,太重要了。經常能達到最佳睡眠質量,就像是整晚伸懶腰的那種感覺,整個人輕飄飄的,似乎解開了所有的束縛。早上醒來精神旺盛,煥然一新的感覺。有過最佳睡眠經過的人應該知道這種感覺

非常讓人著迷



第一懶男


站樁的健身作用

1、不空狀態

所謂不空狀態,就是身體處處具備不定向支持力,具體表現為打不壞、拆不散的高穩定間架結構。

2、貫通狀態

使力量傳導暢通無阻,以形成軌跡複合運動所造就的“勢”的極大限度的發揮。

3、培養精氣神

通過站樁,養成一種如虎撲食、高度戒備、如臨大敵、一觸即發的精神氣勢。

擴展資料:

站樁即身體如木樁站立不動,目的在於如木樁有根穩定,而非不動傻站。是中國武術體系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歷代武術流派中受到武者的重視,如馬步樁,在少林武術和一些南派拳種,就將其作為一種基礎性訓練。

所謂“未習拳,先蹲三年樁”,在內家拳中堅形意拳中,有“萬法源於三體式”之說,而在一些年輕的拳種如大成拳、盧式結構中,更是將站樁推到了無以復加的地位。

主要形式

站樁的變異形式有,如:扎馬(是在我國南方武術中的稱呼),三體式(是北方在形意拳中的稱呼)等。站樁的流派很多,有中醫樁法、峨眉樁法、武當樁法、少林樁法等。其形式分為躺樁、坐樁和站樁。

站樁是中國武術所特有的一項訓練,是中國武術區別於西方搏擊術的一大特色,綜觀西方搏擊術,其基本上都是著重於肌肉力量的增加和外部形體的訓練,訓練方式不外乎負重練習以求得體格的強化,以供搏擊所用,即所謂“外強”;

而中國武術則更著重於“內調”,即內部機理的調整和用力習慣的養成,講究以固有體態能量最大限度地發揮,所以西方拳手大都體形彪悍,爆發力強,而中國的內家好手往往體格瘦弱,但一擊之下,攻擊力卻極強,這就是中外兩種體系搏擊術研究的主題和方向差異所形成的,而站樁就是在這種訓練理念下所形成的一種極具代表性的訓練模式。

  • 大部分拳學體系,都把站樁作為一項基礎性訓練,就如大成拳,70%的時間都放在站樁上,在站樁的基礎上再進行試力、走步、發力,有些則把站樁作為一項深化性訓練,是先學會動,即各種軌跡運動,再進行站樁。

是狼先生啊


身體擺脫亞健康。也不感冒發燒。即使得了也很快自愈。身體累了,站一會兒自動修復好多!體力增強很多。肌肉也抗擊打了。

男女方面的能力也不用說了。 我把站樁和練書法融合到一起,練的時間長也不累。





明中書畫院


長期站樁對身體改善還是很大的,站樁會增強人體免疫力,本人已經站樁三年半了,身體改善了很多,最明顯的是椎間盤突出基本上沒有感覺了,牙比站樁前堅固多了,腸胃也比以前好多了,以前都不敢吃,現在吃兩碗韭菜餃子


拂雨輕風


年青時站過幾年,現在不玩了。一般情況下,為練氣功打凝神靜氣的底子。一個樁子多半米高,雙腳倒替。雙手如翅,落雁姿勢。迎風前傾,面陽而動。他對於平恆技巧,特別有幫助。特別是對於初練輕功的人,獲益匪淺。站樁前,一般情況下,身子早就活動開了。彎腰熊爬上百次,左右腳彈簧跳幾百次,雙手劈掌幾百次。跳樁,落樁幾十次。縱身跳穩幾十次。時間一長。身正心正。丹田自動旋轉,身體自找平衡點。再上個層次,單槓上也能容身平躺。心靜是一切的根源。不過,我奉勸各位,切莫迷戀,容易走火入魔,練偏啦,糾偏很難。練偏到一定程度,就象神經病。天地都容不下。揮身煩躁,冒火。身輕如雁。沒有名師指導,切莫胡練。一點體會,功友共勉。


和光同塵56519696


我它馬站了三年的馬步樁。每次45分鐘到一個小時。除了腿腳利索外,別的沒什麼感覺。越來越枯燥,也沒什麼意思,後來就沒再練[黑線][黑線][黑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