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物質條件很充沛,為什麼孩子還是特別“護食”?其實並非自私


導語

在孩子的教育過程中,你是否也遇到過這種難題?孩子對於自己的東西佔有欲非常強,不讓別人碰,孩子的“護食”表現,並不是自私,不願意分享是人之常情,如果用錯方法,孩子會更加牴觸。那麼該如何引導孩子分享?一起來看看這篇文章。

案例分析

前不久,我看到一位媽媽的哭訴:孩子特別自私,我買來的東西就都是他的,誰都不能碰;當別的小朋友來家裡做客時,小朋友動了他的東西,就大打出手……對於他的物質方面的要求,我從來沒有虧待過他,為什麼這麼自私,不懂得與他人分享呢。

明明物質條件很充沛,為什麼孩子還是特別“護食”?其實並非自私

一、孩子為什麼不願意分享?

1.被迫分享

當家裡來小孩時,父母會主動提出讓孩子和別家孩子分享玩具或者好吃的,但往往孩子第一反應是拒絕的,這個時候父母為了自己的面子,就會強行從孩子手中搶走東西給別家小孩。慢慢地,越強迫孩子,孩子越不願意分享。

2.觸碰到孩子分享的底線

每個人都是有底線的,孩子也有。當你讓孩子給他人分享東西的時候,可能一不小心就觸碰到了孩子的底線,他可能對這一兩個東西特別喜歡,但是你卻要硬要讓他把東西送給別人。

換位思考,你的名牌包包或者心愛的車被別人借走不還,你會是何感受?所以,孩子不願意分享,有時不是自私,而且不捨得。

明明物質條件很充沛,為什麼孩子還是特別“護食”?其實並非自私

二、作為家長,要知道讓孩子願意分享的三大前提

1.物品所有權意識

當孩子心理發展到一定階段,就會出現一定的物權意識,他們會常常說“這是你的”“這是我的”,有明顯的護物意識。由於年齡小,心智發展還不夠成熟,並不具有正確的物權意識,所以當家長讓他與小夥伴分享時,就會拒絕。

2.社會交往意識

孩子在沒有明顯的獨立和社會交往意識時,喜歡和爸爸媽媽待在一起,他關注的也只有自我滿足,不會特別在意他人的感受。

明明物質條件很充沛,為什麼孩子還是特別“護食”?其實並非自私

你讓他把玩具、吃的或者其他東西分給其他人的時候,他就會在想“我又不認識他,憑什麼把我的東西給他。”這個時候,如果父母強迫孩子分享,會讓孩子心靈受到傷害。

3.平等交換意識

俗話說:一手交錢一手交貨,體現一種平等交換的方式,自己的付出得到了一定實質性的回饋。

那麼分享就僅僅是付出,而沒有所得嗎?倘若孩子在分享過程中,既沒有得到物質上的補償,也沒有體會到精神上的快樂,那麼他們就會形成一種“分享就是失去”的固化思維。在教育孩子分享時,要明白平等交換、收益均衡原則。

三、如何培養孩子正確的分享意識?

1.尊重孩子的意願

很多時候,父母都在強迫孩子分享,這樣不僅不利於孩子物品所有權意識的培養,而且會造成孩子更加牴觸和抗拒與他人分享東西。有言道: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明明物質條件很充沛,為什麼孩子還是特別“護食”?其實並非自私

倘若強行把你新買來的東西給別人,你會願意嗎?在教育孩子與他人分享的時候,要給予孩子耐心,問問孩子他是否願意分享,願意分享多少,這樣才會慢慢地讓孩子更加願意主動與他人分享。

2.父母示範如何分享,讓孩子體會到人們之間的真實互動

“自私”是人的天性,更何況小孩子呢。但是“自私”體現了人的本性,“ 分享”就體現了一個人的“教養”。

對於引導孩子學會“分享”,最自然並且快速的方式,就是美國心理學家班杜拉所提出來的“模仿學習”理論,就是讓孩子觀察大人的分享行為,體會人們之間真實的分享互動場景,從而在潛移默化中習得"分享"的美德。

生活中,父母要主動為孩子做榜樣,比如自己做了點吃的,可以帶著孩子主動一起,主動分給鄰里鄉親,讓孩子在真實情景中體會到“分享”的快樂。

明明物質條件很充沛,為什麼孩子還是特別“護食”?其實並非自私


3.創造條件,讓孩子體會到分享的快樂

很多時候,孩子拒絕分享是因為一種“不平衡”心理作祟,孩子會認為我把自己的東西分享出去,什麼也得不到。

這個時候,父母可以帶孩子做一些分享的互動遊戲,讓孩子知道自己分享出去東西,自己並不是沒有收穫,會換來樂趣;當與別的小朋友分享玩具時,自己收穫的是好朋友等等,這樣得有意練習和引導,就會慢慢讓孩子形成分享意識。

明明物質條件很充沛,為什麼孩子還是特別“護食”?其實並非自私


總結

小孩子護玩具、護食物,不願分享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父母們不要隨隨便便就給孩子貼上“自私”的標籤。

學會用正確的引導方式,在教育分享過程中,不要連哄帶騙、軟硬兼施,要耐心,讓孩子感受到父母對自己的尊重,這樣不僅僅可以讓孩子樂於分享,而且有助於親子關係。


讓你我共同探討孩子的成長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