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犁這個草原鮮為人知,就在喀拉峻旁邊,是當地資深驢友的最愛


伊犁這個草原鮮為人知,就在喀拉峻旁邊,是當地資深驢友的最愛


人們常說,不到伊犁,不知新疆之美。

也有許多人說,伊犁就是中國的瑞士風光,而且伊犁的草原、雪山、花海要比瑞士美得多。

在伊犁各地走過很多次的我,對這樣的評價深為認可。

伊犁這個草原鮮為人知,就在喀拉峻旁邊,是當地資深驢友的最愛

新疆的春天是以漫山遍野的山花開放為開啟模式的,每年的三月到七月,在白雪皚皚的天山腳下,立體起伏的草原是綠茵茵的世界,各色山花會鋪天蓋地的綻放。

在這裡,你才會準確地知道,花的海洋、滿山遍野這些詞的真正含義。


伊犁這個草原鮮為人知,就在喀拉峻旁邊,是當地資深驢友的最愛


每種山花的開放時間也不一樣,每年的三月到七月,野杏花、野百合、野鬱金香、天山紅花、天山小黃花、報春花、油菜花、紫蘇等花會先後開放,還有更多的草原上的不知名的花兒也會先後開放。

伊犁這個草原鮮為人知,就在喀拉峻旁邊,是當地資深驢友的最愛

2019年6月,和幾個朋友駕車來到特克斯縣。當地的朋友陪我們去了世界自然遺產喀拉峻大草原,那裡美的讓人沉醉,都不想走了。

拍了許多照片,一直拍到相機沒電。

可朋友說,有一個地方也非常美,絲毫不遜色於喀拉峻大草原,沒有開發,外地人知道的也不多,也沒有任何門票,強烈建議我們一定去看看。

伊犁這個草原鮮為人知,就在喀拉峻旁邊,是當地資深驢友的最愛

朋友說這個草原在特克斯縣的阿克塔斯村,所以習慣上都叫做阿克塔斯大草原。

阿克塔斯草原位於伊犁特克斯縣北面的烏孫山上,因山石在陽光照耀下發出白色的光芒而得名,“阿克塔斯”哈薩克語意即為“白石山。”

伊犁這個草原鮮為人知,就在喀拉峻旁邊,是當地資深驢友的最愛

一大早,朋友帶我們去吃了一頓豐盛的哈薩克風味的早餐後,就出發了。

出了縣城後,沿途都是鄉村,但路況很不錯。後來就是碎石砂礫鋪就的盤山道,沒有路標。走到一個釘子路口,不知朝哪個方向走了,問了路過的牧民,才繼續往前走。

伊犁這個草原鮮為人知,就在喀拉峻旁邊,是當地資深驢友的最愛

開車走了約40分鐘,就進入了阿克塔斯草原。草原起伏延綿,遠處的天山還是白雪皚皚,厚厚的雲霧在半空中漂浮。

一個花的海洋出現在眼前,滿眼的翠綠和無邊無際的花海出現在眼前,草原上紫色報春花和小黃花競相綻放。遠處,一位紅衣女子在花叢中擺著各種姿勢拍照。

伊犁這個草原鮮為人知,就在喀拉峻旁邊,是當地資深驢友的最愛

藍天浮雲下,白色的氈房半掩在茂盛的花草叢中。黃色的金蓮花在遠處茂密的松樹林的映襯下,美得令人窒息。

紫色的報春花美麗綻放著,密集的小花形成繡球狀,在山風的吹拂下,像一個個搖晃著小腦袋的精靈。

伊犁這個草原鮮為人知,就在喀拉峻旁邊,是當地資深驢友的最愛

當地的牧民在氈房外面忙碌著,也對不期而至的我們露出淳樸的微笑。

沐浴著暖陽,呼吸著清新空氣,彷彿置身於一個如夢如幻的人間天堂。

在這樣一個如仙境的地方,讓人覺得神清氣爽,心情格外的好。

我當時的心情就是:待到山花爛漫時,我在叢中笑。

伊犁這個草原鮮為人知,就在喀拉峻旁邊,是當地資深驢友的最愛

草原上的路都是牧羊道,簡單地鋪了砂石。除了這樣的便道,幾乎看不到任何泥土。

所有的地方都被綠植、盛開的花朵、遠處的松樹所覆蓋。而這條道,就這樣在花海中彎彎曲曲伸向遠方。

伊犁這個草原鮮為人知,就在喀拉峻旁邊,是當地資深驢友的最愛

在花草叢中,遇到了一對自駕遊的夫婦。在閒聊中,得知他們來自新疆昌吉州,都退休了,孩子也大了,就開著越野車四處遊玩。

伊犁這個草原鮮為人知,就在喀拉峻旁邊,是當地資深驢友的最愛

他們倆有60多歲了,看起來頂多像50多歲.他們睡在改造過的車裡,也都是自己做飯。去哪裡,住在哪裡,都看心情定,自由自在。

他們每次出去都很長時間,轉過國內許多地方,說也沒什麼負擔,退休工資也夠花。看著他倆情投意合的樣子,真讓人羨慕。

伊犁這個草原鮮為人知,就在喀拉峻旁邊,是當地資深驢友的最愛

這讓我想起了在一本書上看到的一句話:人活在世上,缺的不是一個異性,缺的是一個靈魂相通的伴侶。

有人在湊合著過日子,有志同道合的伴侶在到處神遊,這也許就是差距。

伊犁這個草原鮮為人知,就在喀拉峻旁邊,是當地資深驢友的最愛

在伊犁廣袤的土地上,分佈著眾多這樣的草原。

特別是在伊犁的東五縣,也就是昭蘇縣、特克斯縣、鞏留縣、新源縣和尼勒克縣,每個縣境內都有著非常有名的草原景區。

長久以來,在伊犁草原上放牧的基本都是哈薩克族。

哈薩克族主要分佈於哈薩克斯坦、中國、俄羅斯、烏茲別克斯坦、土耳其和蒙古等國。而在中國境內,絕大多數哈薩克族都居住在伊犁。

伊犁這個草原鮮為人知,就在喀拉峻旁邊,是當地資深驢友的最愛

哈薩克族起源比較複雜,一般認為,主要是古代的烏孫、康居、阿蘭(奄蔡)人和原在中亞草原的塞種人、大月氏以及以後進入這個地區的匈奴、鮮卑、柔然、突厥、鐵勒、契丹、蒙古等各族人融合而形成的。

他們熱情好客,淳樸善良,歷史上一直都在草原上以放牧為生。

如今,他們的生活越來越好。他們中的一部分年輕人選擇上大學後,在城市裡就業。


伊犁這個草原鮮為人知,就在喀拉峻旁邊,是當地資深驢友的最愛

這裡的海拔只有一千多米,口氣清新的讓人沉醉。

躺在花草叢中,遙望四周,四面高低起伏的山丘與草原相伴,輕輕流入雲際,線條是那麼柔美。白色的羊群和馬兒給無邊的綠毯上增添了靈氣和生動。

在這樣如詩如畫的地方,心情是格外的好。

伊犁這個草原鮮為人知,就在喀拉峻旁邊,是當地資深驢友的最愛

伊犁溫潤的氣候和充沛的降雨量,給這裡的植被生長提供了很好的先決條件,從而也使這兒的草原美不勝收,來到這兒的人們更是驚歎不已。

阿克塔斯草原屬於阿克塔斯牧業村,是一個沒有開發的處女地。

許多外地遊客並不知道這兒,他們來特克斯縣旅行的的主要目的地,就是世界自然遺產喀拉峻大草原和八卦城,這個草原離世界自然遺產喀拉峻大草原也只有50公里左右。

伊犁這個草原鮮為人知,就在喀拉峻旁邊,是當地資深驢友的最愛

也只有生活在這裡的人們和本地資深驢友會找到這兒來,沒有門票,可以開著車長驅直入。

夜晚也可以在這裡支起戶外帳篷入住,看看這裡的星河,好好感受一下原始的草原之夜。

阿克塔斯大草原的花季最好時段是每年的6月和7月,希望你的伊犁之行,一定不要錯過這裡

作者青青子衿皎月,一個喜愛攝影、旅行、寫作的小女子,自由行走於各地。多謝關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個美好的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