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政府:砸鍋賣鐵也要搶回「伊犁」!

清政府:砸鍋賣鐵也要搶回"伊犁"!

現在說起新疆,大家都知道它是個寶地,不僅有各種豐富的礦產資源,而且氣候環境還特別適合瓜果的生長。很多人都喜歡去新疆旅遊。不過,新疆能發展成為現在這個樣子,中間還是費了不少波折的。

清政府:砸鍋賣鐵也要搶回“伊犁”!

當初能保護住新疆省,其實非常不容易的,因為它差點被瓜分了。當時在國內掀起了一股熱潮,就是為了討論到底要不要收回新疆一事,最後清政府宣佈,就算砸鍋賣鐵也一定要把新疆省內收回來,還為此打了幾年仗。再重新收回新疆省之後,它才有瞭如今這個名字。

清政府:砸鍋賣鐵也要搶回“伊犁”!

大家都知道,在清朝末年的時候,我國和其他國家相比起來是非常落後的。那個時候,很多國家都想來攻打我國,搶佔我國的資源,其中沙俄就是一個,幾次三番將魔掌伸入到我國的北部地區。當時清朝一直表現出委曲求全的態度,這讓一些實力不是很強大的國家也動了心思,典型的就是新疆旁邊的浩罕國,竟然英俄在背後支持,開始進犯我國的南疆。在浩罕國挑戰亂子之後,沙俄又趁機作亂,直接侵佔了我國的伊犁,也就是如今的新疆。當時,要不要收回這塊土地,變成一個非常嚴峻的話題。

清政府:砸鍋賣鐵也要搶回“伊犁”!

不過,新疆省一直不得清政府的重視,他們本來是不願意為了這塊在幾百萬公里之外的領土和沙俄幹架的。當時的李鴻章還親口說過,新疆就是一塊不毛之地。而且那個時候,海防被叫的非常響亮,這邊防反而被懈怠了。所以清政府想對伊犁置之不理。

清政府:砸鍋賣鐵也要搶回“伊犁”!

當時的清政府將領左宗棠提出,伊犁是中國西北的門戶,如果失去了這個門戶的話,外敵很可能就從西北開始大舉入侵,而且這一路上的地勢,對於防守來說是非常不利。可以說,丟了伊犁,京師就面臨危險。聽完左宗棠的一番分析,慈禧等人才意識到伊犁的重要性,立馬撥了幾百萬,又向列強貸了幾百萬白銀,最後湊夠了1000萬軍費,由左宗棠率軍,開赴伊犁戰場和沙俄幹了起來。

清政府:砸鍋賣鐵也要搶回“伊犁”!

在左宗棠的帶領下,清軍表現得非常驍勇,連連告捷,最後沙俄沒辦法了,只能和清廷重新坐回到談判桌上。但是那個時候我國是慫慣了,

明明是我們打了勝仗,按理說應該說是沙俄無條件投降,但是沙俄卻提出了條件,可以退出伊利,但是要中國賠500多萬兩白銀,還要在伊犁設置領事館。所幸的是,伊犁終於回到了祖國的懷抱,其後改名新疆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