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出生後,你最想分享的經驗是哪些呢?

樹洞媽媽說育兒


每一個小孩都是上帝派來天使,會讓人從一無所知變得無所無能。我想跟大家分享以下幾點:

一、堅持母乳餵養

醫學角度,當從孩子出生那一刻,就提倡母乳餵養。因為母乳中含有的蛋白是小分子蛋白,有利於寶寶的吸收。母乳的溫度是母體的溫度,永遠不會涼。母乳中含有IGA可以提高嬰兒的免疫力。產後哺乳對母親的身體復原可以起到促進作,可以增進母嬰感情等。堅持母乳餵養,對小孩的抵抗力起著了很大的保護。

二、睡前陪讀

也許這個觀點每個人的看法不一樣,對於我而言,我覺得很重要。在陪讀過程中,既可以增進親子感情,又可以拓展了孩子的視野,學習了知識。這項任務不只是媽媽,爸爸也要參與進來。完整的父母陪伴能給予孩子更多的關愛,讓孩子的身心能夠健康成長,做一個身心健全的人,能讓孩子體會到自己的存在是多麼的幸福。而且父母陪伴孩子,孩子也同樣培養父母,這是一個互相影響的過程,父母在陪伴孩子的過程中也會得到不斷成長和蛻變。

三、平等的身份

或許很多人常常會拿出父母的身份教育孩子,讓孩子屈服自己,讓孩子變成心目中聽話的好孩子。我覺得大多數時候,用平等的身份與孩子相處,當他們的好朋友,好哥們,好姐妹,他們會更信任父母,會更加敝開心靈與你交談,性格會比較外向。得到尊重的小孩會更加自信。

四、言行舉止

孩子天生喜歡模仿。從一出生就開始學著慢慢適應這個世界,而孩子適應這個世界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模仿。他會模仿周邊人的言行,而父母是其身邊最親近的人,也是最用心與他溝通的人。所以孩子最有條件模仿也最願意模仿的人是父母。平時大人說話的語氣,用詞,動作…………他們會不知不覺的模仿而且致用。前蘇聯著名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人的全面發展取決於母親和父親在兒童面前是怎樣的人,取決於兒童從父母的榜樣中怎樣認識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和社會環境。”可見父母的實際行動的重要作用最後,父母的言行能決定孩子的性格。





花木蘭育兒記


我是倆個孩子的寶媽,我把我親身經歷的分享給大家吧!也是我最最覺的寶貴的經驗吧!我有我家大寶的時候,孩子吃,玩,都是可以的,就是不長牙,愁的我,每個醫院都去過了,醫生都說不用我擔心,等我家大寶一歲的時候牙扎出來了。這是一個吧!還有第二個,我家二寶在三個月的時候,嘴角上出現了鵝口瘡,擦了很多的藥💊都不行,當時擦掉了,沒等兩天又出現了,摸了很多的制黴菌素片,還有碳酸氫鈉都不行,也每天都消毒也不行,反反覆覆幾個月吧!最後吃了一個星期的媽咪愛,才好的。養育孩子中間的辛苦,真的不是一句兩句說清楚的,但是隻要我們大人細心,耐心,一切都不是問題,加油,寶爸寶媽們。


倔強的小鳥依人


我生第一胎的時候是完全沒有經驗的,生產那天該帶的沒帶,簡直特別的痛苦。目前我已懷第二胎5個月,等生產那天我會準備以下東西,也分享給大家。


1.吸奶器。一定要準備啊,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開乳了,乳房腫的跟石頭一樣,然後一直往外流,一整夜睡不著,衣服也換了好幾條,一身的奶味。



2.防溢乳墊。這是避免當產婦睡著或餵奶之後奶水會溢出所做的準備,最起碼不會弄髒胸衣。


3.護理墊。產婦生產後的那幾天,會有惡露排出,量可能比較大,最好買護理墊用著,避免弄髒褲子尷尬。後面要是用不完還可以拿給寶貝當一次性隔尿墊來用。(注:不是一般的衛生棉哦)


4.嬰兒剛出生,需做兩手準備。如果產婦沒有開乳,就得餵奶粉了。我建議的是剛出生的嬰兒用羊奶最好。

5.恆溫調奶器。半夜寶貝醒了,又著急喝奶,水又燙,這時候恆溫 調奶器就可以派上用場了!


6.嬰兒隔尿墊。這種是隔尿墊是可以重複使用的,我生老大那會一般白天都不用紙尿褲,就用這個隔尿墊,給我節省了很多錢。



7.切記不要給嬰兒吸奶嘴,這樣會有空氣進入腹部,肚子會脹,寶貝會整夜哭,也會特別難受。自己也睡不好。

8.餵奶期間,媽媽千萬不要亂吃東西哦,這是會影響到寶貝的。

以上就是我要分享的,希望能拍的上用場!


我已不是少女


大家好,我是二個孩子的寶媽,大寶由於當時沒時間照顧,錯過了他出生後的成長期,二寶,我下定決心,陪伴她的成長。

孩子出生後,我想說,互動很重要,要鼓勵孩子去做一些事情,當我把以前錄下來的視頻給3歲的女兒老時,我們大人眼裡覺得搞笑的,好玩的,在孩子眼裡是不願意看的,她就喜歡看自己很能幹的那個視頻,就是把圓圈套進去。

第二,以前請了個阿姨照顧女兒,感情深,合影了好多視頻照片,現在給她看,她竟然哭了,不要看,她就喜歡看,自己家人抱他的照片,視頻。所以,出生時,自己一定要多接觸。接觸。

第三,女孩的心思比較細膩,我們平時說話要注意,記得,前陣子的難題,終於解決了,因為,兒子老是把衣服掀起來拍肚子,女兒也學樣了,我就說了,難看難看,不要這樣,後來,我要幫她換內衣的時候,她就不要脫,後來,一直穿著好幾天,我也不想硬的跟她來,就想辦法,那天,我在她衣服上剪了兩個洞,說太髒了,汗水又臭,衣服都爛掉了,後來,就好了,慢慢的接受了,本來洗碗都不脫的,所以,我們要說話注意,小孩子心理難看不知道什麼概念,。

暫時這些,


四十歲不到的女人


一定不要包辦孩子的所有,一定要讓老爸參與進來。

我從懷孕以後就沒有在上班,我生了小孩以後,更是全心全意撲在孩子身上,幾乎所有的時間都跟孩子在一起,孩子的飲食,尿布,玩耍娛樂還有睡覺,我們兩個人都形影不離。當然,在孩子還小的時候,媽媽是孩子最大的安全感,這個我不否認,我也很樂意一直陪著他。

但是隨著孩子的長大,孩子的教育也提上了日程,不僅僅是以前的吃飽穿暖弄整潔,孩子將從玩耍中得到啟蒙。我覺得這個時候,“爸爸”這個角色很重要,孩子不單單需要媽媽似水的愛,更需要爸爸似大山,似大樹的愛。爸爸教會他責任感,我希望孩子能以爸爸作為自己的榜樣。

因為我一直沒有上班,導致爸爸的壓力非常大,一個人的工資養著三口人,特別勞累,我儘量不去煩他,儘量把孩子攬著自己照顧。可是爸爸在家的時候不是玩手機就是打遊戲,不願意理孩子,給孩子買吃的,全是垃圾食品,沒有給孩子買過一件衣服或是玩具,他還經常抱怨孩子吵鬧,不給孩子好臉色,我看在眼裡,心裡真過不去。

我想,爸爸沒有參與孩子的長大,所以對他沒有太大的感情吧!

所以,孩子成長過程中,爸爸一定要有參與感,比如和孩子一起吃飯,給孩子洗澡,陪孩子玩遊戲……真心希望廣大爸爸不要做旁觀者!!


巴斯原曲


根據我的經驗,孩子出生後,對新手媽媽爸爸們來說,最重要的就是兩個字:耐心。

耐心即愛心❤。

1.照顧孩子要有耐心。從孩子呱呱墜地開始,新手爸媽們就要承擔起這個柔軟的“小肉球”吃喝拉撒睡的一切事務。這意味著,從此以後,很長一段時間內,你的生活節奏要以他(她)為中心,家長吃不好,睡不好,不自由是常態,在如此疲憊的狀態下,如果沒有充分的耐心,又怎麼能做好孩子吃奶、喝水、睡覺、解便、洗漱等等精細瑣碎的事項呢?

2.教育孩子要有耐心。孩子最好的教育來自父母。從教孩子喊第一聲媽媽爸爸,到第一次輔導孩子寫作業,直至教育孩子如何為人處世,可以說教育孩子是貫穿家長一生的事業。家長如果沒有充分的耐心,在與孩子的溝通中經常出現煩躁情緒,動不動就著急上火,那麼這種情緒就會傳遞給敏感的孩子,造成孩子的焦慮不安。

3.對待愛人要有耐心。孩子既是夫妻感情調和劑,又可能是夫妻矛盾導火索。在照顧、教育孩子問題上,如果夫妻兩個不能耐心溝通,取得一致意見,就容易造成爭吵;面對因為拼搏養家、照顧家庭、養育孩子而疲憊不堪的另一半,如果不能做到溫柔、寬容、耐心以待,不能做到體諒對方的不易,珍惜對方的付出,就很可能造成家庭不睦,夫妻不和。


人生接力賽


在即將分娩的時候,準爸媽們一定要先了解清楚一個事實:育兒其實是具有個體差異性的,所以我們在面對一個新生命的時候,要用空杯心態來吸收和接納適合自己寶寶的育兒知識和經驗。

其實許多媽媽在產前都會去搜索許多的育兒知識,查看別人的育兒經驗。多學習確實能夠幫助父母正確的護理寶寶,尤其是遇到寶寶常見的一些疾病和症狀,不至於緊張和慌亂,但同時,有些父母也會走入一些誤區,盲目得采納別人的總結和經驗,而忽略了每個寶寶的個體差異性。

要知道,不同情況不同對待,甚至在醫學上,也沒有任何一種藥房是可以包治所有人的病,必須是在尊重個人病情的前提下去來做出調整,那麼育兒這一塊,有哪些方面是必須要根據寶寶自身的情況來護理的呢?分享幾個知識點給大家!

經驗一:寶寶哭鬧不一定是餓了,父母巧用工具記錄寶寶的哭聲

許多父母一聽到寶寶哭就會覺得特別崩潰,怎麼哄都沒用,餵了奶也還是繼續哭,到底應該怎麼辦呢?很簡單,首先要明白寶寶為什麼哭?餓了、困了、腸胃不舒服了、拉臭臭了、發燒了等等情形都會讓寶寶大哭。

但是根據不同的情況,寶寶的哭聲也會有所區別,建議父母利用半個月的時間,好好做做筆記,或者用視頻或者照片留下寶寶的哭泣的聲音和表情,並做好備註說明:這段哭聲代表了寶寶的什麼需求?

其實以前我也分享過寶寶不同哭聲代表的意義,有粉絲表示難以將文字和寶寶的哭聲緊密的聯繫在一起,所以,父母完全利用影響資料留下哭聲“樣本”,也能幫助快速分辨寶寶的需求。

經驗二:6個月以內的寶寶可以適量喝水

我們都知道6個月以內的寶寶見儘量純母乳餵養,有些家長做的很誇張,不讓孩子喝水,但是實際上,這種方式有限調侃的以為,告訴媽媽,“學習是永無止境餓,但是生活費卻在不斷的增加。

  • 什麼情況下,寶寶可以喝水呢?

  1. 寶寶渴了吧唧嘴;

  2. 寶寶吃完輔食後;

  3. 寶寶有輕微的發熱、感冒不適等;

  4. 一般兩頓之間可以適量喝點水;

  5. 寶寶便秘的時候……

當然了,6個月以內的寶寶水儘量少喝,不可以喝太多,影響寶寶吃奶和其它輔食。

經驗三:給寶寶買東西,按需購買,儘量少囤貨

1歲以內的寶寶,生長髮育很快,很可能,你今天給寶寶買的東西,明天就已經不能使用了,所以儘量等到寶寶有需求時,再來棒孩子買東西。許多寶媽其實都有給寶寶囤貨的習慣,寶寶還沒出生,就嘩啦啦買一大堆,這樣做其實是非常不理智的,浪費錢不說,東西堆積還佔地方,重點是你買了還不一定能用的上。

經驗四:寶寶出生後第一年,父母一定要親自多帶孩子

比如可以晚上下班後,由父母帶孩子直到睡覺,要知道,孩子的第一年是心性和價值觀的培養,包括一些好的習慣,都需要父母去引導,所以,帶娃這件事不能完全交給老人家,並且一歲以內也能為良好的親子關係奠定基礎。

除此之外,育兒還需要父母有特別多的耐心,畢竟育兒這件事並不輕鬆,可能會面臨孩子的諸多突發狀況,所以父母可能會很累,但是也要想辦法去克服,相信熬過了前幾年,孩子的未來一定會更好。

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助到你,以上配圖選自網絡,如涉及侵權,請聯繫刪除!

燕旅聊育兒


一,愛自己,孩子出生後月子期千萬別幹累活,別洗衣服,要注重恢復期,注重營養以及預防相關的心理問題

二,愛孩子,掌握基本的母乳餵養和輔食添加的基本原則以及黃疸溼疹等相關疾病的出現的及早發現和及早預防

三,愛家人,由於有很多原因導致產後抑鬱症的出現,所以要多學會依靠家人,學會愛自己的家人


林鑫音


哈嘍,大家好!我是海南離家妹子!很高興能夠回答您的問題!您問,孩子出生後,你最想分享的經驗是哪些呢?對於,做了幾年寶媽的我,有如下幾點深切體驗,如果您感興趣的話 可以打開視頻看看。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助到您!謝謝!\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544,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e87803b47c164aec9cf07c72c1946ab2\

海南離家妹子


有了孩子以後,整個人都不一樣了。以前的小女孩兒,變成了媽媽,很新奇,激動。當了媽媽後,有很大改變,心細了。為了孩子可以捨棄一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