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立夫陳果夫是怎麼成為民國四大家族之一的?

餘味60454028


說陳立夫、陳果夫是民國四大家族之一,兄弟倆肯定不會背這個鍋。兩兄弟確實有才,也曾風光一時,但“蔣三叔”容不下他們。



陳氏兄弟的叔叔是蔣介石的結拜大哥陳其美,蔣介石排行老三,所以他們喊蔣介石為三叔。陳果夫早年追隨陳其美鬧革命。

陳其美被袁世凱刺殺後,陳果夫在上海開了一家證券交易所,帶著當時落魄時蔣介石賺了不少錢,也為孫中山捐了不少款。

蔣介石得勢後缺少自己人,就邀請程氏兄弟過去幫忙。陳立夫是美國大學畢業的博士生,他的理想是做一名工程師,無心從政。所以開始他拒絕了蔣介石的邀請。

後來在陳果夫“三叔不幫幫誰”的力勸下,二人去了廣東,從此慢慢跟隨蔣介石走進了國民黨的權利中心。


兄弟二人到了廣州後,先後擔任了國民黨組織部長。蔣介石組建南京政府後,為了將黨權、軍權都抓在手中,就委任陳氏兄弟掌管國民黨黨務工作。此後就有了“蔣家天下陳家黨”的說法。陳氏兄弟也由此登上了權力的巔峰。

陳氏兄弟掌管黨務工作期間,還組建了中統組織,戴笠、徐恩曾都曾是他們的下屬。西安事變時,陳氏兄弟力主武力解決,這引起了蔣介石的不滿和猜忌。“三叔”也就不帶他們玩了。

西安事變後,陳果夫退出權力中心,身體也不佳,所以一直就沒有啥建樹。

蔣介石敗退臺灣後,在陳誠的慫恿下,程氏兄弟遭到清算,徹底擼掉一切職務,陳果夫沒了收入,最後連治病的錢都沒有。後雖然得到蔣介石的幫助,但以病入膏肓,無力迴天,1951年8月在臺北病逝。


抗戰爆發後,陳立夫做了七年的教育部長。在這期間,他為中國的教育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贏得了全國的一致好評,這也是他一生最讓他感到自豪的事。

到臺灣後,陳立夫為“三叔”所逼不得不遠走美國。為了養家餬口,50歲的陳立夫辦起了養雞場,開始賣雞蛋。不過沒想到的是,陳立夫還頗有生意頭腦,不僅雞養的好,後來賣皮蛋、辣椒、粽子的生意也做的很大。

1969年,陳誠死後。陳立夫受蔣介石邀請返回了臺灣。此後,他一直積極推動兩岸統一。陳立夫曾多次寫信給毛主席,呼籲“和平統一”,他的舉動在臺灣引起了轟動。

陳立夫說他餘生最大願望就是親眼看到祖國統一,不過遺憾的是,他沒有等到這一天。2001年2月8日,102歲高齡的陳立夫在臺中逝世。



花木童說史


眾所周知,鼎鼎大名的民國四大家族分別為:蔣氏家族、宋氏家族、孔氏家族和陳氏家族。其中,蔣氏家族的老大蔣介石,是毋庸置疑的國民政府第一人,再加上蔣介石高超的政治手腕,蔣家為民國第一家族實至名歸。

國民黨四大家族

宋氏家族,則先後湧現了民國第一夫人宋美齡、“國父”孫中山夫人宋慶齡、財政部長孔祥熙的夫人宋靄齡,還有長期掌握國民政府財政大權,對民國經濟擁有巨大影響力的宋子文,宋氏家族的影響力毋庸置疑。

至於孔祥熙的孔氏家族,除了孔祥熙曾長期擔任國民政府財政部長、行政院長等要職之外,孔家還被稱為民國首富,孔家的影響力自然也名副其實。唯有陳果夫和陳立夫組成的陳氏家族,十分低調。

甚至到了晚年,除了1951年就早逝的陳果夫,陳立夫在美國甚至窘迫到辦養雞場賣蛋為生,絲毫沒有國民黨四大家族的權勢與威勢,似乎陳氏家族的四大家族之名名不符實。

然而,這時只不過是晚年大勢已去之後落魄的陳果夫而已,在其巔峰時期,陳氏家族甚至在國民黨內部敢於蔣介石叫板,陳氏家族的威勢,比之蔣、孔、宋三家絲毫不弱,也因此,民國四大家族才有了“蔣家天下陳家黨,宋家姐妹孔家財”的說法。

陳果夫和陳立夫

對於素來官本位的中國而言,無論是宋家的關係還是孔家的財富,比之權力依然要稍遜一籌,而陳果夫、陳立夫家族,甚至敢與“蔣家天下”並列,也可見巔峰時期陳氏家族的威勢之重,權力之大,影響之深。

陳果夫1892年出生,陳立夫更是1900年生人,從年齡上看,陳果夫與陳立夫是蔣介石的晚輩。事實上也的確如此,因為陳果夫陳立夫兄弟倆的親叔父、早期革命黨人陳其美,與蔣介石是拜把子兄弟。

而陳其美,又是對蔣介石早期影響最深的人物,也堪稱蔣介石崛起道路上的第一個貴人。蔣介石能夠加入同盟會,就是在日本期間由陳其美介紹的,陳其美對這個小他9歲的小弟,也十分的照顧。

蔣介石

以至於到1916年陳其美被刺客暗殺,無人敢為其收屍的時候,還是蔣介石冒著生命危險將陳其美屍體收走安葬。因此,蔣介石與陳其美的關係是極為親密的,在蔣介石的心目中,也一直將他的第一個伯樂陳其美視為可敬的大哥。

在這種感情之下,本身有十分優異,再加上蔣介石愛屋及烏,陳果夫和陳立夫兄弟倆在國民黨內迅速崛起。陳果夫兄弟倆很早就追隨了蔣介石,早在1920年,尚未崛起的蔣介石在上海經營證券物品交易所時,陳果夫就跟隨蔣介石。

隨著廣東國民政府的成立,蔣介石主持黃埔軍校籌建時,在上海的陳果夫則負責處理軍用物品的採購和人才招攬工作。黃埔軍校師生的第1批500套軍服,就是陳果夫在上海定製生產的。

陳立夫

1926年,孫中山因病去世後,依靠黃埔軍校和黃埔生,蔣介石迅速崛起,成為國民黨內部的一大巨頭,而此時回到廣州的陳果夫和陳立夫兄弟倆,緊緊的跟隨著蔣介石,併為其掌握國民黨大權立下了汗馬功勞。

陳果夫,陳立夫兄弟倆真正崛起,還要從1926年整理黨務案開始。眾所周知,蔣介石對共產黨是極為排斥的,當蔣介石逐步掌握權力之後,1926年5月,蔣介石就露出了仇視革命力量的真面目。

此時國共是合作的方式,是大量共產黨以個人的身份加入了國民黨,並在國民政府內擔任要職,這引起了蔣介石的極大擔憂和仇視。因此,他以陳果夫為主要打手,掀起了旨在打擊共產黨的整理黨務案。

蔣介石和陳果夫、陳立夫

陳果夫完全按照了蔣介石的意願,不辭餘力的打擊共產黨,並將大量共產黨員請退出國民政府。陳果夫正是靠著對於蔣介石的忠貞不二以及出色的工作能力,獲得了蔣介石的信任,陳果夫也順利的接收了組織部,被任命為中央組織部代理部長,開始把控國民黨組織部大權。

1927年,蔣介石徹底露出反革命的真面目,發動4·12反革命政變之後,再次發動了針對共產黨和革命群眾的“清黨運動”。而主持所謂“清黨”工作的,依然是陳果夫和陳立夫兄弟。陳氏兄弟對於蔣介石的清黨運動也極力支持,想盡一切辦法清除國民黨內部的共產黨員。

在“清黨”的同時,陳果夫、陳立夫兄弟倆還將自己的親信安插到清黨委員會和各地國民黨黨部。因此,陳氏兄弟在完成蔣介石“清黨”任務的同時,也將自身的勢力範圍擴展至整個國民黨黨務系統。

國民黨四大家族

隨後,陳家兄弟倆還成立了國民黨中央政治幹部學校,隨著兩兄弟徹底掌握了國民黨黨務系統、組織部,陳氏兄弟一躍成為國民黨內舉足輕重的勢力。因為兄弟倆曾在上海成立中央俱樂部,因此,陳氏兄弟的派系也被稱為CC系。隨後,陳家兩兄弟更一手建立了國民黨兩大特務組織之一的中統,權力和威勢也達到巔峰。

在國民政府內,有權必然有財,毫不意外的,利用政治特權,陳氏兄弟開始大力發展屬於自己的官僚資本,並將勢力範圍擴展至各個行業。從此,陳氏家族成為民國四大家族之一。


鳶飛九天2018


方圓論壇在線

所謂民國四大家族就是“蔣宋孔陳”這四大家族。在二十世紀上半葉,蔣介石家族,宋子文家族,孔祥熙家族,陳果夫、陳立夫兄弟家族直接控制了中國的政治和經濟命脈。而且當時一直有傳言“蔣家天下陳家黨,宋氏姐妹孔家財”。從這句話我們就可以看出陳果夫、陳立夫兄弟影響力多麼巨大。整個國民黨都是陳家兄弟說了算。當然了,這裡指的並不是陳家兄弟可以控制國民黨。而是指陳家兄弟把持著國民黨黨務。



陳果夫和陳立夫兩兄弟為什麼能夠在當時國民黨之中呼風喚雨,全靠著一條必勝法。這個必勝法就是緊緊跟隨蔣介石的腳步。陳果夫和陳立夫兄弟是中國近代民主革命家陳其美的侄子。為什麼蔣介石這麼信任他們二人呢?原因就在陳其美身上。當年在中國同盟會時期,蔣介石和陳其美曾經結拜為兄弟。兩人感情十分深厚。所以蔣介石對於自己把兄弟的侄子也是信任有加。再加上陳家兄弟是從蔣介石沒發跡的時候就開始追隨蔣介石了。當時的蔣介石也急需用人。所以陳家兄弟倆這才和蔣介石結成了密切的“戰友”情。


陳果夫早年參加過討袁戰爭。後來返回上海經商。在上海經商期間結識了正在上海廝混的蔣介石。並且兩人還一同合夥做過生意。黃埔軍校創辦後蔣介石重返軍界。陳果夫也放棄經商重新開始從政。陳果夫曾幾度出任國民黨中央組織部部長,是第三、四、五、六屆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中央常務委員、中央政治會議委員,並且長期掌管國民黨黨務工作。他培植親信,排斥異己,控制各級黨部。後來陳果夫聯合弟弟陳立夫組織“中央俱樂部”。也就是我們俗稱的CC系。甚至他們還把中央組織部調查科擴充成為一個龐大的特務系統,後來發展成為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調查統計局。也就是民國時期兩大特務組織之一的“中統”。可以說陳果夫是民國時期國民黨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人物。


陳立夫早期曾擔任蔣介石的秘書。後來被蔣介石重用聯合哥哥陳果夫組建了中統情報機構。陳立夫和陳果夫的派系被稱為“二陳”或者CC系。相較於在各方面均呼風喚雨的哥哥。陳立夫主要的精力還是放在了“中統”方面。我們現在大家所熟知的就是民國時期中統和軍統互相鬥法。但實際上陳立夫麾下的中統其“戰鬥力”甚至還在軍統之上。戴笠的軍統傾向於刺殺,而陳立夫中統則更傾向於情報收集工作。相對來說更像是完善的情報組織。

試想一下,一個國家最為重要的三方面,黨政軍。陳家兄弟就牢牢的控制住了黨務這一塊。再加上弟弟陳立夫無孔不入的中統機構。再加上陳家兄弟對蔣介石的唯命是從。說陳家兄弟在民國時期呼風喚雨也並無不妥。另外多說一句,關於陳家兄弟貪贓枉法以不法手段收斂鉅額錢財的指控已經被證明是虛假的。而且建國後陳立夫無法在臺灣立足,還一度在美國新澤西州辦養雞場養雞為生。日本過的相當悽苦。這也足夠證明陳家兄弟確實沒有過貪贓。

感謝閱讀。喜歡的朋友請關注轉發評論支持一下。


方圓論壇


陳果夫陳立夫兄弟,是四大家族中唯一沒有婚姻紐帶的一個,這個兄弟倆能成為四大家族之一,主要靠的是個人能力。

從本質來說,國民黨的四大家族,是國民黨政府黨國體制下不斷聚斂財富和權力的必然結果。總體來說,蔣家控制軍隊,孔宋兩家控制財政、陳家控制黨務,四大家族通力合作沆瀣一氣,不斷盤剝工人和農民,不斷擠壓中國民族資產階級和中小地主,形成了空前龐大的官僚資本主義。

四大家族在上世紀20年代就已經提出了,後來隨著時代推移和檔案公開,四大家族罔顧國計民生大肆聚斂,甚至出賣國家利權謀取家族私利等等證據不斷湧現。但是,由於各方利益糾葛,也有一些專家學者致力於洗白四大家族,眾說紛紜,莫衷一是。

1939年10月,日本情報機構公佈的信息顯示,四大家族擁有的財產已經相當龐大,其中蔣介石6639萬(809萬美元)、宋美齡3094萬(377萬美元)、宋子文5230萬元(637萬美元)、孔祥熙5214萬(635萬美元),都是中國首富。

1935年開始的法幣改革,說白了就是四大家族搜刮民財的陰謀。當時設立的中央銀行、中國銀行、交通銀行、農民銀行四大銀行,分別由蔣介石、宋子文、孔祥熙、陳果夫四個人控制。法幣在改革初期50元買一頭牛,到後來只能買一粒米,四大家族聚斂超高財富,是以中國人民的普遍貧窮和中國社會長期落後為代價的。

相對蔣宋孔三大家族,陳果夫和陳立夫看起來有點窮。

陳果夫陳立夫家族到底有多強大?

陳果夫陳立夫控制下的產業有:中國農民銀行、中央合作金庫、中國糧食公司、農業供銷公司、中和鹽業公司、大華企業公司、華西建設公司、中國工礦建設公司、華西墾殖公司、中華綢緞公司、棉花運銷公司、齊魯企業公司、貴州企業公司、太平洋興業公司、華美貿易公司。

這些產業,不斷為陳果夫和陳立夫兄弟聚斂財富,用以經營他的人馬和地盤。相對而言,CC系和政學系、黃埔系、西山派等政治派系相比並沒有什麼特別之處。可是,就是因為CC系始終擁有源源不斷的財富,讓這個派系不斷做大做強,足以影響國民黨從中央到地方的決策。

CC系不僅在經濟上很強大,在政治上也有這舉足輕重的地位。

CC成立於1927年6月,是中央俱樂部的簡稱,是浙江社、西山會議派、孫文主義學會、AB團及執杖派的大聯合,是徹頭徹尾的右派。CC的壯大,源於陳果夫陳立夫始終掌握著國民黨中央的組織部,陳果夫擔任組織部部長,陳立夫則負責組織部的情報工作,兄弟倆同心協力,為國民黨建立起了從中央到地方一直延伸到縣一級的黨組織系統,在政府、軍隊、工會和青年組織裡都有國民黨黨組織的活動。

不過分地說,如果蔣介石是孫中山,陳果夫就是黃興!當初同盟會創立時,每個會員的都要由黃興親自合適,同盟會的全部名單,就記在黃興的腦子裡。所以,黃興在同盟會中有相當高的威望。

CC在國民黨內部自成一系,在全盛世代,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中有三成都是陳果夫的人。

陳果夫陳立夫建立的CC系,本質來說是把國民黨逐漸改造成納粹一樣的法西斯組織,進而在全國建立起特務統治。

幸好,陳果夫兄弟的這個事業沒有成功。

陳氏集團崛起之謎。

陳果夫兄弟的出身,讓他天然成為蔣介石的信任的人。

陳果夫生於1892年,比叔叔陳其美小14歲,比陳其美的結義兄弟小5歲。陳其美帶著蔣介石走上了反清革命的道路,在同盟會,沒有陳其美就沒有蔣介石。

辛亥革命中,蔣介石是杭州起義的敢死隊隊員,陳其美卻是在上海發動起義,陳果夫則是到武漢援助武昌首義了。陳其美這個人,相當自大,居然單刀赴會去勸降江南製造局總辦,直接被關在地牢,直到上海起義才被救出來。杭州起義的領導是光復會的首腦陶成章,蔣介石聽命於陳其美,刺殺了他。

陳其美有很深的黑社會背景,在民國初年利用會黨進行暴動的革命方式中,他很有經驗。也正是如此,陳其美在1915年被袁世凱派的殺手殺死,陳果夫陳立夫自然就和蔣介石一起搞起了證券交易。

就是說,蔣介石搞證券交易時,陳氏兄弟就是他的馬仔,當蔣介石逐漸掌握國民黨軍權時,這兩人自然就成了主持黨務工作排斥異己的不二人選。

陳果夫從1926年到1932年擔任組織部部長,1932年到1938年陳立夫接任部長。12年的組織工作,讓陳家人從上到下控制著國民黨。

當然,蔣介石也不會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除了CC,另外兩個組織是力行社和政學系。這三個國民黨的黨中黨派中派,既有競爭也有合作,蔣介石勢力的擴大靠他們,蔣介石是失敗也由他們。

二陳的結局。

蔣介石敗退臺灣後,開會總結失敗教訓,陳果夫察覺到情勢不對,老老實實承認了黨務工作沒做好。老蔣樂得找到這個背鍋俠,直接給他免掉了所有職務。

1951年8月25日,陳果夫在被剝奪了所有權力的一年後,在臺北病逝。

陳立夫生於1900年,比陳果夫還要小8歲。解放戰爭中,孔祥熙和宋子文都賺到大錢,帶著錢到美國定居了,只有這兄弟倆還一門心思和老蔣幹。老蔣嫌棄他倆,直接把他們的權力和金錢洗劫一空。陳果夫死後,陳立夫心寒了只好到美國去,卻連搬家費都拿不出來——從臺灣到美國搬家,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真所謂——貧賤不能移。

陳立夫在美國定居幾十年,辦養雞場、做皮蛋生意,也算過得去。70年代重回政界,當了一些閒職。老蔣小蔣先後去世,他又致力於兩岸統一事業。

2001年,陳立夫在臺中去世,算是四大家族中活的比較長的。


歷史知事


民國四大家族,蔣、宋、孔、陳,其中蔣介石,宋子文,孔祥熙三人互為姻親,蔣介石主政,宋子文、孔祥熙掌管民國的錢袋子。那陳立夫、陳果夫又是以何種身份躋身於四大家族的,他們又是如何成為四大家族的呢?

陳家最早起源於陳其美。陳其美,同盟會元老,是中山先生的得力干將。1911年領導發動上海起義,上海光復後,擔任滬軍都督。後於1916年,為北洋政府派人暗殺。

陳其美是陳立夫、陳果夫的叔父,同時也是蔣介石的結拜大哥,因為蔣介石在結拜中排行老三,因而陳家的晚輩都稱其為蔣三叔。蔣介石早年是在陳其美的影響下,才走上反清道路,加入同盟會的。後陳其美將其引薦給孫中山。所以說,蔣介石能有日後的輝煌,一部分得益於自己的能力,另一部分應歸功於陳其美。

陳立夫、陳果夫能夠受到蔣介石的重用,毋庸置疑,肯定也是和陳其美有關的。

陳果夫早年在叔父陳其美的影響,加入了同盟會,辛亥革命爆發後,曾奔赴武漢參加革命軍。1924年,黃埔軍校成立,陳果夫被派往上海負責招生和購置物品。1926年,進入國民黨中央,先後被當選為國民黨中央監察委員、國民黨組織部代部長、國民政府委員、監察院副院長,負責國民黨黨務。

陳立夫,與其兄陳果夫不同,其早年並無心於政壇。1917年,陳立夫就讀於北洋大學採礦系。畢業後又赴美留學深造。後其兄向其轉發蔣介石希望其回國協助自己的電報。在其兄的勸說下及礙於與蔣的叔侄關係,無心於政治的陳立夫還是離美回國了。回國後的陳立夫立馬被任命為蔣介石的機要秘書,後又先後擔任國民黨中央黨部秘書長、國民黨中央組織部部長,與其兄一起負責國民黨黨務。國民黨著名的特務組織中統便是由陳立夫一手創辦的。

陳氏家族能成為四大家族之一,主要是因為陳果夫、陳立夫兩兄弟把持國民黨黨務的緣故。因而才有了“蔣家天下陳家黨,宋家姐妹孔家財”的說法。

讀史使人明智,讀史使人聰慧,我是混沌聊史,歡迎【關注】

混沌聊史


因為蔣介石就是靠陳其美的扶持上位的,而陳氏兄弟是陳其美的親侄子,蔣介石早年受人大恩,難道掌權後不應該報答人家嗎?

這種知恩圖報的精神,非常值得欽佩;難道非要像白眼狼那樣,忘恩負義才開心?

假設是你年輕時很窮,有一個人帶你發財,成為全國首富,然後那個恩人去世前叫你照顧他兩個侄子,難道你不照顧?還是給幾塊錢就打發人家?

別說你掌管一個國家,給恩人一點財富不過分,就是2019年的今天,你撿到一款手機,還給失主,失主給幾塊錢就打發你,你也會罵人家白眼狼。

報恩的程度,是根據受恩的程度、擁有的程度來決定的。

就像韓信早年受過一個大媽的一飯之恩,如果換是一般人,你會報恩嗎?恐怕吃過就算吧?

如果韓信一輩子貧窮,他也無法報恩,因為貧窮限制他報恩;可是韓信後來發達了,用千金報答當年的一飯之恩,難道過分嗎?難道你功成名就後,還斤斤計較,還給人家一碗飯就完了?

受恩者,能力大就報大點,能力小就報小點,蔣介石報恩陳氏兄弟,跟韓信報恩大媽完全一個性質,這是非常值得讚揚的知恩圖報,如果這種知恩圖報的精神都不知道讚揚,那社會將多出很多白眼狼。

陳其美,是有名的黑幫老大,孫中山搞革命得到他強烈支持,他也成為孫中山的左膀右臂。

蔣介石在日本留學,就是靠陳其美介紹入革命黨的。蔣介石在革命的道路上,可以說是正兒八經的陳其美的小弟。無論黑道白道,無論娛樂圈還是上班族,一個普通人想上位,通常需要人帶你,而陳其美就是蔣介石的領路人,蔣介石就是靠陳其美帶出道的。

後來陳其美被暗殺身亡,蔣介石飛黃騰達,難道不應該照顧一下陳家人?他受人大恩,用人時,肯定會優先考慮恩人啦,而恩人中陳氏兄弟能力又強,豈不是一舉兩得?

別說是蔣介石,假設你是一個公司老闆,難道你不是優秀考慮親人?只要你的親人中有能力出色的,你難道不優先重用?除非你的親人只能打打雜、掃掃大家,你才會把重要位置讓給外人,試問誰不如此?蔣介石重用陳氏兄弟不是很正常嗎?不是人之常情嗎?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這種問題,摸摸自己良心,如果換做自己,自己會怎麼做,就有答案了。

——90後文史發燒友、王者發燒友、影視發燒友、音樂發燒友。

更多精彩,請關注頭條號:東風吹走幾月夜


東風吹走幾月夜


許多人只知民國四大家族,但對於他們的發跡史所知甚少。要知道,當時的四大家族以蔣家為首,其他三家都要對家有所敬畏和倚仗。當時的蔣家是怎樣的存在?只要我們看看蔣介石昔日的威望,便可知一二。

當然陳立夫和陳果夫兄弟倆,如果離開了蔣家的支持,他們又有著怎樣的獨特之處呢?究竟是不堪一擊還是實至名歸?

咱們慢慢剖析!

陳家兩兄弟算是搭了老蔣的快車,一方面是蔣介石對於人才的渴求,另一方面也是兄弟二人辦事有力,深討蔣介石的歡心與厚愛。

(陳其美)

當然蔣介石如此信任陳果夫、陳立夫兩兄弟,其實與一個人的拋磚引玉作用密切相關。中國同盟會,對於我國新生革命力量的培養至關重要,而同盟會的發展,還要得益於陳其美的加入。

陳其美又是何人?其實他正是我們今天所說的主角兄弟倆的叔叔。

作為整個革命黨人的優秀領袖,他其實還是當時聲名顯赫的青幫代表人物之一,正是由於如此,他對於老蔣的啟蒙和影響作用不僅僅侷限於結拜大哥那麼簡單。

出於信任,陳其美藉著其身份地位和獨特的影響力主持外交,而蔣介石作為背後的運作力量,負責為陳其美觀察戰略格局、審時度勢、制定戰略方針,兩人的配合也甚是完美。

但在當時他們惹上了大麻煩,正是由於陳其美特立獨行,不拘一格的獨特品質,與希望復辟的袁世凱勢不兩立。袁世凱作為大軍閥自然有無數種手段,最終1916年這場鬧劇有了答案,以陳其美的死而告終。

接下來幕後活動的蔣介石隱匿了一段時間,整個上海地區的革命活動,也彷彿從此銷聲匿跡。 但其實在當時,陳其美是帶著陳果夫進行了一段時間革命活動的。

雖然深知革命活動的危險性,但他還是義無反顧得挑起重任,扛起叔叔未完成的遺願,繼續進行革命活動,不得不說他的勇氣可嘉。但也正因為如此,也讓蔣介石給予了他極高的信任與厚望。

(陳果夫)

後來蔣介石等人認識到:革命活動也是需要軍事實力支撐的時候,就毅然決然的決定建立黃埔軍校。成立之初,由於軍費短缺,蔣介石也可能是出於考驗陳果夫的原因,就讓他擔任軍需求採購一職。

作為陳果夫被蔣介石正式為以重任的開始,初期不僅面臨著經費不足的問題,而且軍備物資,又需要走專門的特殊渠道,這也是一道難捱的關卡。

但陳果夫硬是沒有求過蔣介石絲毫。遇到困難都是自己親力親為,拉關係還是找渠道,都不在話下,用有限的資源和渠道將這件事辦得非常漂亮。

隨著陳果夫的處事能力被蔣介石逐漸挖掘出來,陳立夫也被拉攏進來,成為蔣介石手下的一員大將,兄弟二人齊心協力,輔佐蔣介石的國民統治,蔣介石制定大綱,由兄弟倆負責執行,老蔣彷彿找到了和曾經陳其美配合的那種感覺,最終帶領整個國民黨黨派走向高潮。

作為偉大功勳的建立者,老蔣功不可沒,陳家兩兄弟也功不可沒,一人得道,雞犬都能昇天,蔣介石最終修成正果,自然離不開兩兄弟的輔佐,蔣介石飛黃騰達之日,便是兩兄弟出頭之日。

沾了蔣介石的光的同時也離不開兄弟兩人的彪悍實力,兩兄弟一度在國民黨派擔任軍機要職,很大程度上出於蔣介石對於兩兄弟的信任,同時也有蔣介石對於陳其美的愧疚。

這兩兄弟也確實有陳其美的精神,鍥而不捨,最終也在蔣介石手下,達到巔峰。成為四大家族之一也是理所當然的事。


大國布衣


蔣家天下陳家黨,宋家子妹孔家財,這段民國的順口溜是舊中國真實的寫照,陳家黨旨陳果夫陳立夫兄弟倆以及他們領導的CC派,也就是陳陳派,掌握著國民黨的黨務大權。陳家是沒有和其它三家有聯姻關係的,但受蔣介石的賞識,兄弟倆辦事能力強,最終在民國時期迅速崛起並形成龐大勢力,而最早期陳氏兄弟能受蔣介石親睞,和一個人有極大關係。

陳其美,同盟會元老,1916年被袁世凱派人暗殺身亡,墓位於湖州峴山。

這個人就是陳果夫和陳立夫的叔父陳其美,此人可以用多個“元老”來形容,同盟會元老、國民黨元老、青幫元老等,最早跟著孫中山、黃興鬧革命的,陳其美很看得起蔣介石,不但充當他的政治引路人,兩人還成了拜把子兄弟,所以按這輩份,陳果夫和陳立夫該管蔣介石叫聲叔叔,當年還很青澀的蔣介石也沒埋沒拜把子這三個字,充當殺手為陳其美清掃障礙,陳其美被袁世凱暗殺後,誰都不敢收屍,是蔣介石給陳其美收了屍,所以陳家和蔣介石關係非常不一般。

陳果夫早年有結核病,經常出入醫院,1951年在臺北去世,無子嗣。

陳果夫也是受叔叔陳其美的影響,1911年加入同盟會,參加過辛亥革命、討袁戰爭、二次革命等,1919年陳果夫曾和蔣介石混跡於上海,開辦交易所為給革命籌措經費,從那時開始陳果夫就追隨蔣介石,1924年蔣介石在廣州創辦黃埔軍校時,陳果夫不但協助籌建,負責軍需採購工作,還把正在美國匹茲堡大學留學的弟弟陳立夫拉回國,擔任了蔣介石的秘書。

蔣介石逃臺灣後,將失敗歸於陳氏兄弟,於是陳果夫死了,陳立夫去了美國。

1926年廣州爆發了中山艦事件,當時的汪精衛佔上風,眾口鑠金的蔣介石都辦好去蘇聯的護照了,是陳立夫攔著蔣介石,苦心相勸後,策劃了中山艦事件,最終完勝,不但排斥了國民黨左派汪精衛等人的威信,還打擊了我黨的勢力,樹立了蔣介石的領導地位,所以陳氏兄弟得到重用,蔣擔任軍事委員主席時,陳果夫擔任組織部長,陳立夫擔任黨務秘書長。

陳立夫活了102歲,前50年從政,後50年研究國學,晚年呼籲祖國統一,圖為1978年,蔣經國與陳立夫(左二)家人合影。

從那時開始,陳氏兄弟掌握了國民黨的黨務大權,他們也建立了親蔣的嫡系組織,全稱是中央俱樂部,也就是後來的“中統”特務組織,專門幹一些情報、暗殺、特別是對我黨殘害的見不得人的勾當,陳氏兄弟的勢力越來越大後,蔣介石一邊用著他們,一邊防著他們,為了分化陳氏兄弟權力,1933年陳果夫外調地方為江蘇省主席,中統仍由陳立夫掌管,即使這樣陳氏兄弟勢力還很龐大,比如1935年國民黨代表大會選領袖的投票,會議由陳立夫主持,沒想到陳立夫的票比蔣介石還高,特別是西安事變時,陳氏兄弟不顧扣為人質蔣介石的安危,執意主戰,所以蔣陳隔閡越來越深。


圖文繪歷史




國民黨四大家族的這個說法是陳伯達發明的,他很有可能是參考了《紅樓夢》中四大家族的說法。多年以後,當陳立夫聽說大陸對他們有這樣的劃分方法時笑道:真的不知道為什麼我的本家把我列入四大家族。如果我那麼有錢,還用得著到紐澤西養雞嗎?

蔣介石敗退到臺灣後,痛感國民黨內不團結的種種弊端,下定決心整頓國民黨。陳立夫表示願意為整頓國民黨不力負責任,他選擇退出政界,前往美國養雞。


雖然在國民黨政府中擔任高官多年,但手頭並沒有什麼積蓄。陳立夫不得不向孔祥熙借了2萬美元,夫妻兩個白手起家,在紐澤西州辦了一家養雞場。

他們親手動手餵雞撿蛋,清理糞便,還學會了給雞看病打針。陳立夫還學會了自制皮蛋、鹹蛋、豆腐乳,向唐人街的中餐館供貨以維持生計。

剛剛生意有一點起色,突如其來的一場火災燒掉了全副家當。樂觀的陳立夫毫不氣餒,他戲稱這是上天對他的考驗。陳立夫一邊養雞,一邊研究中醫中藥,直到臺灣經濟好轉的1969年,才被蔣介石召喚,重新回到臺灣。



所謂的四大家族,實際上是不存在的。除了孔祥熙一家外,陳果夫陳立夫兄弟基本上一貧如洗,蔣介石生活超級簡樸,不喝酒不抽菸,不喝茶,甚至都很少吃肉。宋子文出身豪門,畢業於美國名校,家中原本就不缺錢,又何必靠貪汙來自汙其名呢?

蔣介石和蔣經國在世的時候,蔣家的老人生活還有著落。他們兩個去世後,蔣家的老人孤苦無依,不得不靠政府救濟。蔣家的第四代人蔣友柏兄弟不得不創業謀生,靠自己的拼搏來維持生活。


現在我們去南京參觀總統府,還能夠看到蔣介石當年的辦公室,大約有三十幾個平方米。辦公室裡靠牆放了幾個文件櫃,一張辦公桌几把椅子。辦公用品非常普通,跟現在一些大老闆的辦公室比起來簡直不可同日而語。

整個總統府只有一個電梯,蔣介石為了鍛鍊身體,從來都不坐。電梯是專門給那些來訪的國民黨元老準備的,因此多年也不用更新,拍馬屁的人也知道,電梯搞得再好,蔣介石也不會知道。



要說陳果夫和陳立夫兄弟是怎麼進入四大家族的,當然要歸功於陳伯達的發明創造。在實際歷史上,這兄弟兩個能夠進入政壇,也拜他們叔叔陳其美所賜。

蔣介石在日本留學的時候,認識了自己的兩個老鄉陳其美和黃郛,三個人結拜為兄弟。後來蔣介石也是在陳其美的帶領下,認識了孫中山,加入了同盟會,走上了革命道路。

孫中山在日本創立中華革命黨後,陳其美潛回上海為國民黨籌措經費,被張宗昌派人暗殺。蔣介石挺身而出,替自己的義兄收屍,並幫他料理了後事。

孫中山死後,蔣介石漸漸控制了國民黨的大權。陳果夫和陳立夫兄弟作為陳其美的侄子,就受到了蔣介石的重用。從1926年開始,陳果夫曾經擔任過國民黨的中央組織部部長,替蔣介石整理黨務。



陳立夫從美國讀書回來後,就擔任了黃埔軍校校長辦公室機要秘書。他就是《人間正道是滄桑》中楚材的原型人物,憑藉自己的能力一步步坐上了國民黨高官的位置。

陳立夫先是擔任中央組織部調查科主任,後又接替了自己的哥哥擔任了中央組織部的部長。在抗戰中兄弟二人組建了中統,最主要的任務就是整理黨務,並對偽南京政府展開策反工作。

陳果夫身體一直不好,慢慢就淡出了國民黨高層。在臺灣期間,陳果夫的主要時間都用於治病。他性格倔強,雖然醫藥費主要靠朋友們資助,但從來不向蔣介石伸手。

後來在最困難的時候,有些好友把這一情況報告了蔣介石。蔣介石父子撥發了5000塊銀元作為醫藥費,另外每月還發放了生活補貼。在1950年10月5日,陳果夫生日的這一天,蔣家父子還專門來看望了他。



1951年3月,陳果夫因病在臺北去世,終年59歲。這一年他的父親陳其業先生81歲,白髮人送黑髮人,這恐怕是人間最悲慘的一幕了。這時在美國的陳立夫沒有辦法回來,但從這時起,他開始研究醫學,希望能夠救治更多像哥哥這樣的病人。

這時的四大家族,宋子文和孔祥熙都去了美國,當起了富家翁。蔣介石兩次來到殯儀館來弔唁陳果夫,表過了自己的沉痛哀悼。他派出專人來安排陳果夫的葬禮,把他葬在了臺北市郊觀音山之上。



陳立夫分別在1961年和66年兩次回到臺灣,第一次因為父親病重,第二次是為了慶祝蔣介石80大壽。1969年臺灣經濟全面好轉後,蔣介石邀請陳立夫回臺灣定居,並撥放款項安頓他的生活。

晚年的陳立夫對臺獨勢力非常警惕,他希望兩岸能夠實現和平統一,還擔任了海峽兩岸統一促進會的名譽會長。2001年2月在臺灣病逝,享年101歲。


新知傳習閣


在國民黨統治期間,有個“蔣、宋、孔、陳”四大家族之稱謂。他們在政治,經濟,軍事等方面極具影響力。

蔣家指蔣介石、蔣經國父子,是政治方面是代表,這是眾所周知的,不多說了。

宋家指宋子文,他當財政部長。他的三個妹妹,大姐宋靄齡嫁給財閥孔祥熙,被說愛錢;二姐宋慶齡嫁給國父孫中山,被說愛國;三妹宋美齡嫁給國民黨蔣介石,被說愛權。但人們更多的是折服於宋氏三姐妹們的人格魅力。宋家的影響力也極強,但主要在經濟上,政治方面不大參與。

孔家指孔祥熙,本身經營錢莊,後因蔣宋聯姻而官運亨通,當上行政院長,其影響力主要在經濟方面。

蔣介石是四大家族的領軍人物,有了蔣介石才有煊赫無比的四大家族。蔣家控制的是政治,陳家控制的是黨,宋、孔兩家先後擔任財政部長,長期把持國家的財政大權。四大家族對當時中國的經濟進行操控,賺取了大批資金,後兌換成黃金帶往了臺灣。所謂“蔣家天下陳家黨,宋家姐妹孔家財”,真乃恰如其分。

陳家指陳其美,他日本留學回來後,加入中國同盟會,與蔣介石結為拜把子兄弟。辛亥革命初期與黃興同為孫中山的左右股肱,後成為有名的軍閥人物,國民黨元老宋教仁被刺案就是陳其美所為。

他的兩個兒子陳果夫、陳立夫對蔣介石極為忠心,陳家影響力主要集中在政治和情報方面。

陳果夫是國民黨內右派,35歲時當選國民黨中央監察委員,當上中央組織部代部長,負責國民黨中央幹校。

陳果夫掌管國民黨黨務,排斥共產黨人和國民黨左派;利用政治特權發展官僚資本,控制了中國農民銀行;抗戰期間在川、雲、桂等省興辦和投資許多企業;抗戰勝利後主持“黨營生產事業”,接管大批敵偽資產,開辦公司、銀行等;還將文化、新聞、電影、廣播單位改為“黨營”。

陳立夫有著留美的背景,大半生縱橫政海,歷任蔣介石機要秘書、國民黨秘書長、教育部長、立法院副院長等要職。

陳家兩兄弟立夫組建了臭名昭著的中統,掌管國民黨黨務,滲透行政、文化、教育、司法、經濟各個領域,有“二陳”、“CC系”之稱,也就有了“陳家黨”的說法。

四大家族去臺後,陳家兄弟被蔣介石拋棄,不再重用。陳果夫於1951年病逝,享年59歲。陳立夫移居美國,1969年回臺定居,晚年提出“中國文化統一論”, 在兩岸都得到積極回應,在兩岸關係中他佔有特殊的位置。2001年逝世,享年101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