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為何從不吃貓?李時珍在《綱目》裡早有記載,看完你就明白了

中國人自古崇尚吃文化,飲食文化博大精深。飛禽走獸,家畜池魚,無所不吃。但什麼都吃並不是人們的本意,這都是生活所迫被逼出來的,如果有白麵饅頭,各類家禽都不缺的情況下,誰還會去亂吃呢?而古代的生產力低,老百姓種出來的糧食少之又少,再加上常年的戰亂,天氣等多種原因導致糧食有時候顆粒無收,迫使老百姓尋找其他食物來代替農產品。但是我們很多人都注意到了這一點,中國人吃狗肉,卻不吃貓肉,這是為什麼呢?

古人為何從不吃貓?李時珍在《綱目》裡早有記載,看完你就明白了

《詩經》中寫道“有熊有羆,有貓有虎”,儘管此時還不能確定裡面說的就是貓,但是在西漢的《禮記》中又寫到:“古之君子,使之必報之,迎貓,為其食田鼠也”。從這句話中可以看到,此時的貓已經被人類所馴化,而且成為了隨處可見的家畜。除此之外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也寫到:“主勞疰,鼠瘻,蠱毒”,這句話的意思是:“然狸肉入食,貓肉不佳,亦不入食品,故用之者稀。”用我們現在的話說就是貓肉不好吃而且還很酸,不能端上餐桌。

古人為何從不吃貓?李時珍在《綱目》裡早有記載,看完你就明白了

除了貓的味道不好之外,還有幾點原因影響著古人不吃貓肉。首先是因為貓不易被捕捉,因為野貓的生存能力很強且狡猾無比,其次就是家貓一般都是被當作寵物來對待。貓又不像豬牛羊那樣可以大規模圈養,所以養貓要比養其他家畜困難很多。除此之外,貓是雜食性動物,它無論是小的蟲子還是大的老鼠都吃,特別容易感染寄生蟲,從而傳染給人類。

古人為何從不吃貓?李時珍在《綱目》裡早有記載,看完你就明白了

但是人在極限狀態下看到什麼東西都會吃的,八大菜系中的粵菜,有一道名為“龍虎鬥”的菜,其中的龍指的就是蛇,而虎指的就是貓,這個菜可以起到健脾開胃的功效。雖然我們國家不吃貓肉,對它不感興趣,但是有一個國家卻對貓肉很感興趣,那就是越南。

古人為何從不吃貓?李時珍在《綱目》裡早有記載,看完你就明白了

越南是從戰亂時期才開始吃貓的,由於越南人口眾多,野貓的數量已經滿足不了當地人的需求,有些人家中養的貓也被抓取被食用了。但是事情都是有因有果的,越南人這麼愛吃貓,後來於1997年爆發了鼠疫,當時的政府為此還明令禁止各級各類餐廳禁止提供貓肉,但是有的人卻絲毫不當回事,仍舊在走私販賣貓。對此,我們應該引以為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