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博與你“宅”一起|喪葬習俗


遼金時期,大同地區受契丹葬俗和佛教文化的影響,盛行火葬。遼代墓室平面呈圓形,穹窿頂,似草原氈帳。富者階層用彩繪壁畫裝飾墓室,葬具多為石、陶、瓷等棺(罐)。此外,在遼代墓葬中出土了大量陶質塔形器,造型綺麗、鏤雕繁複,是該地區具有時代與地域特色的隨葬器。

1984年在大同市新添堡村南發掘出土了遼代許從贇夫婦合葬墓。許從贇曾官至大同軍節度使、校檢司徒,死後贈官太傅。夫人為長沙康氏,雲州都指揮使敬習之女,公元982年夫婦二人合葬於此。這是晉北地區唯一一座遼代早期(公元982年)的紀年墓。墓中出土了大量隨葬器物。其中就包括下面這件器型高大、紋飾精緻的彩繪貼塑魂塔。

同博與你“宅”一起|喪葬習俗

這件魂塔由底座、塔身、塔頂三部分組成,三者之間均可分離,塔身、塔頂兩部分中空,底座呈覆盆狀,底平面呈圓形,下口部短折沿方唇,四壁斜直。塔身呈五層式寶塔狀,從下至上體積呈逐漸縮小狀。底層口沿外翻,上貼圓形獸面貼片。另外,在塔身及底座又設置樣式不同的鏤孔,從而增加了魂塔的美感。

同博與你“宅”一起|喪葬習俗

遼代西京地區,一般身份地位較高或者家境殷實的墓主人,都可能會在墓室四壁繪有十分精美的壁畫,早期遼人的壁畫墓並不多見,而漢人貴族墓葬中則常有壁畫。遼中期壁畫墓增多,壁畫內容也更為豐富。漢人墓墓壁上已砌出雕磚桌椅,壁畫及墓內裝飾開始出現新的題材。遼晚期壁畫無論是數量還是繪畫內容較前期更勝一籌。

同博與你“宅”一起|喪葬習俗

遼代的墓葬壁畫,題材有宴飲圖、侍酒侍茶圖和出行圖,並且在墓門的兩側繪有文武侍者或駝馬形象,金代又出現了散樂題材。元代多采用中國傳統的水墨畫法,畫意間流露出道家避世的閒逸,以及文人素淡清雅的山水情結。


文字、配音:李志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