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現在的大學生,能力真的配得上“大學生”這個詞嗎?該怎麼辦?

來自心靈的問候


大學的意義

大學生,我們通常認為讀了大學的這群人就是大學生,那什麼是大學呢?大學的意義是什麼?何為大學生呢 ?

大學是經歷了高中歷練後,進入的更高平臺。在這平臺,他們接受更加系統的學習和更加專業的教育。也是在這個平臺,他們能夠學習自己感興趣的任何領域的知識,不論是自己專業課內的知識,還是自己專業課之外的文學、歷史、體育、法律或者哲學等等各個領域。在這個平臺,他們開始新一輪的歷練和知識劇增。也是在這個平臺,拓展自己的思維邊境,完善並加深自己對社會的認知,同時學會理解幷包容不同。


這體現這群人要帶著自己的在家鄉形成的認知體系(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與不同地域的人的認知體系進行碰撞,產生很多不理解,也會漸漸的產生認同,在讀大學的這個過程中,他們接觸的人不再是從小一起光屁股長大的發小,而且不同地區,不同階層不同民族的人,在這個過程中,這群人開始身體力行的探索世界,用自己的眼睛,自己的身體區接觸世界,而不是在家鄉聽人說起這個世界的形形色色。

於是,他們看到了不同人的不同的思考方式、不同的處事原則。在這些思想意識的衝突和碰撞中,大門理解了什麼是不同,他們認識了不同,而他們也開始學會理解、尊重不同。他們也開始學會包容不同。

這群人在大學這個平臺,不僅增加了知識,更加深了對世界的認知,學會了包容和理解不同的價值體系。而這樣一群經歷大學的人,我認為是大學生。

於是可以總結,大學是熔爐,不同的人進入熔爐涅盤而生,成為大學生。


大學生的能力

得承認,大學生的能力是有一定的欠缺,但是不能否認他們是進步的,他們是陽光的,他們在社會上遵紀守法、文明禮讓。他們這群人可以成為新時代的驕傲。大學生是學生樣子,他們的成長是所有人有目共睹的,他們能用包容和理解對待世界,他們能夠勇於接受新的事物新的任務,我們應該對他們報以希望,用包容和理解看他們,這是這個社會的包容,是我們社會對他們最好的善待,是這個社會在他們成長道路上最好的幫助。

他們還是我中國的少年,他們前途遠大,用長遠和發展的眼光看待,大學生必將輝煌這個時代。


斯特瑞克


這個問題我既然受到了邀請,我只能努力嘗試著回答一下希望能做到客觀公正吧,但是這只是一個願望,我覺得我沒那個能力呢。

先回答第一個問題現在的大學生能力怎麼樣,至於說討論大學以及大學生的標準和定義,我們在這裡就省略了,每個人的標準也不一樣,我們就直接說一下,普通的大學生他們的能力吧,這個呢也不是一句話能說清楚的,因為我們說龍生9種個個還不一樣。我在大學裡教過幾年課,是國內的一所三本學校,我整體的對我的學生的感覺呢,嗯還可以,就是說能力呢,一般他們很多大學生呢,就是到了大學以後就放鬆了學習,唉,也有那種特別優秀的和家庭特別困難的這兩類學員呢,他們學習的壓力比較大,能咬著牙硬著頭皮學,而且他們的成績呢,往往也會比大部分普通學生也好。

至於能力,我想你指的是他們畢業以後謀生的能力,這一個呢,對大部分同學來說呢,他們需要接受磨練,因為他們在大學裡學到的那點東西確實不敢恭維,但是呢,這個過程還是必要的,大學畢竟是他們生命裡最幸福最無憂無慮,最值得回憶的那麼三四年。很多同學在大學裡放鬆了學習,有的呢還染上了一些不良習慣,比方說打遊戲,抽菸喝酒談女朋友,等等等等吧。我們國內的大學都是嚴禁寬出,考上大學特別困難,但是大學畢業呢,相對來說就比較容易,很多同學呢,就是為了考個及格,往往就是在考試之前突擊學上兩三天或者是三五天,然後考到60分萬歲,給家裡有個交代就完了,老師呢往往也是裝一隻眼閉隻眼,大家相安無事,相互哄哄就過去了,這幾年基本上這就是目前三類大學的一些現狀,一類和二類也好不到哪去。

下面說一下第2個問題,一個彷徨的人可能是一個剛剛畢業的大學生,發現自己在生存方面可能沒有什麼特別的技能和長處,如何在社會上立足,如何開展自己的一片事業成了擺在他面前的一個重大的問題。那能怎麼辦呢,就像其他人一樣隨波逐流嗎?還是找個工作先幹著,還是去創業,可能做決定真的是很困難,我也從那個時候過來的。

這個問題非常複雜,關係到這個人的性格,就是他的家庭背景以及他的成長環境,還有他現在的真正的局面不一樣呢,我能給他的建議也都不一樣,所以說呢,我覺得既然還是在彷徨,有可能還是這個人太閒了,先找點事情做,如果說經濟不太好,那麼就先活下來,先掙點錢養活自己,你主要交房租要交電話費的吧,這個呢,我覺得不是太難,你比方說做一個外賣員一個月就能掙個幾千塊錢,先顧住自己的生活,然後呢,抽空喘口氣兒,再好好的想想自己的未來,慢慢的打算一定不要著急,第2個不要害怕,這就是我能給的8個字的建議,具體呢可以給我發私信,有緣分我們再單獨溝通。

彷徨是一種非常不好的狀態,人很容易變得頹廢消極,時間長了就失去了行動的能力,整個人就廢掉了,所以說呢,要早點脫離這個泥潭。


王陽培訓


由於現在的大學生普及率高,所以大家不免就開始懷疑大學生的質量。


其實,我們換個角度想,這正是中國教育的巨大進步啊。如今的年輕人,基本標配大學生,那說明我們的基礎教育實質已經提高了很大的臺階。


記得二十多年前,初中畢業便面臨著人生的第一次重要抉擇,是上技校,上中專,還是繼續讀高中考大學。那個時候的大學升學率很低,因此導致大學生都成了香餑餑。印象中2000年以前畢業的大學生,國家還是負責分配工作的。


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國家的大學生慢慢變成了普及,基本每個高中畢業的孩子最終都上了大學。當然大學的質量可能有所區別。物以稀為貴,所有的人都提升了一個標準,橫向比較的話,如果想要出人頭地,那就必須要更努力,考上碩士,博士,情況自然就不一樣了。


所以懷疑如今大學生的質量,縱向比較的話,卻是我們值得驕傲的事情。無論怎麼樣,國家的發展和進步需要我們的年輕人跟上腳步,更加發憤圖強,不斷提高自己。


也許再過幾年,我們又開始懷疑“研究生”的質量了。真要到了那一步,才是國之大幸!


任十三讀史


在校大學生都是理論知識過硬,這個也是階段性必須學習的。

至於能力是指的進入社會嗎?單從學校裡來講,大部分時間是在校的,只有放假期間才有機會去社會上歷練。

當然家庭條件好的學生,他們不需要去做兼職也可以保證生活費夠用。那麼家境不好的學生,也許更能先踏入社會一步,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賺錢減輕家裡負擔。

配上大學生這個詞?這個有點強加的意思了。

首先學生以學習為主,其次畢業了也未必學以致用專業對口。所謂配不配得上,只是認知跟素養上有別與沒文化的人,至少是受過高等教育的人。

到了社會我覺得是又一次不同的歷練,跟學校不一樣,社會大學都是真槍實彈的現場直播。所以要儘快融入,堅定自己的信念,過了實習期,那麼所有的經歷、閱歷、都是走向成功的鋪墊。



囧來囧去


一,別以為在學生會你能得到你曾經想要的。工作的熱情很可能因為你所看到的所經歷的一些事而改變,但是也不必懼怕。你有大一一年來適應或者承受,並做出是繼續堅持還是退出的決定。

二,大學可能有真實的愛情,但是記住只是可能。很多時候他們是因為別人都談戀愛而羨慕或者別的原因而在一起。所以,不必為任何分手而受太大的傷,記住,太大的傷,真愛,還是值得追求的。

三,如果你的家庭一般的話,那麼記得你在大學有很多意外用錢的地方。比如二專業或者將來的各種班,為了你的家人和你自己的前途,永遠別亂花錢。記住,永遠。

四,朋友,你大學的朋友很可能就是你將來事業的一部分。他們會幫助你。但是你也應該讓自己有幫助他們的實力,所以,你要努力,你和你的朋友會一起在將來打造一個可能很輝煌的事業。很好聽是嗎?但是記住,你們都要努力。

五,很多事情當你再回憶時會發現其實沒什麼。所以,不管你當時多麼生氣憤怒或者別的,都告訴自己不必這樣,你會發現其實真的不必。

六,學習,永遠別忘記她。不管別人怎麼說大學是個提高綜合能力的地方云云,如果你學習失敗了,你就什麼也不是——不排除意外,但你考慮好了嗎?你會是那個意外嗎??

七,別說髒話,你應該知道習慣的力量。找工作或者和別人接觸時,你隨便的一個字或者幾個字會讓你在別人心中的形象大打折扣。

八,好好利用在公共場合說話的機會,展示或者鍛鍊,都可以。

九,別為你自己和別人下定論,無比重要。你所看到聽到的可能只是一面,為這個失去可能的朋友,很不值。

十,如果你發現很久了你一直是一個人去食堂吃飯或者去上自習,別在意,大學裡一個人是正常的,你覺得孤獨?你的朋友是怕你覺得你沒有自由的空間,所以別以為你沒有朋友。十一,很多事情別人通知你了,要說謝謝,沒有通知你,不要責怪,因為那些事你其實應該自己弄清楚。

十二,"我請你吃飯"之類的話不要亂說,因為所有人都會當真,不管你自己怎麼想,大學裡請人吃飯是很平常的事,幾乎連請一個自己不怎麼認識的人吃飯都很正常.

十三,尊嚴是最重要的,但是在大學裡,要懂得利用這個空間鍛鍊自己,要讓自己的尊嚴有足夠大的承受力,要知道,社會是一個最喜歡打碎人的尊嚴的地方,除了你自己,沒人會為你保留它.

十四,大學是亞社會.對,所以,當你上了高年級後,要讓自己有大人的形象,大一的孩子看到你,你要能讓他們感覺到你是他們的學長.你很成熟.

十五,你有足夠的理由佩服每天早起的人,不信的話,你去做.做到後會發現有很多人佩服你呢.

十六,經常給家裡打個電話,即使他們說不想你.

十七,你可以有喝醉的時候,我們可以接受,但是你要明白和真正的朋友一醉才能讓傷心事方休,否則,你只會是別人的談資和笑柄.

十八,如果你四年內很少去圖書館的話,你就等於自己浪費了一大筆一大筆財富.所以,長去那裡,隨意翻翻,都有收穫.

十九,不論男人還是女人,如果在大學裡還把容貌當作重要的東西而過分重視的話,可能不會吃虧,但是早晚會吃虧.可能,很可能.

二十,面試時很多老總會問你----如果你能見到老總的話-----你會做什麼??也許你現在其實就可以記得這個問題,這樣可能以後會好好答-----尤其對文科學生來說.二十一,新學期如果你接新生的話,當被問到學校怎麼樣之類的問題時,你要記住你不但是這個學校的一分子,你更要給你學弟學妹帶來信心,你走過大一,你應該知道那時候對學長的信任多深。

二十二,別總抱怨不公平,你的不公平對別人是公平的,辨證法——高三時學的,忘記了?

二十三,別迷戀網絡遊戲。千萬別。

二十四,"我愛你"。別對很多人說這句話,在大學裡,我的意思是,希望你只對一個人說,這是尊重你愛的人,更是尊重你自己的感情

二十五,大學,因為你呆的地方是大學,所以你有空間承受失敗和打擊,因此,你應該......真的應該,找找......自信和自傲的區別,可以用一輩子的。

二十六,如果你的個性讓很多人對你敬而遠之,那麼你的個性是失敗的,個性的成功在於能吸引,而不是能排斥。

二十七,如果把上課不睡覺當做一種鍛鍊並且你做到了,那麼,你很強,而且記住,其實你應該是這樣的,老師再差,也比學生強,因為他們是老師。

二十八,學生會的主席之類的幹部,如果你尊重他們,告訴你自己那是因為他們是你的學長而不是因為他們是你的上級,事實上,大家都只是學生而已,只是學生。

二十九,瘋狂英語的話:別怕丟人,如果你實在不行就別怕丟人,行的話,建議你們-去追求丟人,那是一種成功的嘗試,至於為此笑話你的人,你可以把他們從你將來人生對手的名單中排除了,所以你也不要笑話那些上臺丟人的人。

三十,從絕望中尋找希望,人生終將輝煌. 三十一,如果你不抽菸的話,你的精力將比抽菸的時候好的多,這是絕對的.

三十二,你的確要學得有心計,但是記住,永遠記住,在社會上要勝利的唯一的方法永遠只是一個,那就是實力,永遠不用懷疑.

三十三,面對不公平的東西,不要抱怨,你的不公平可能恰恰是別人的公平.所以,你不如去努力的奮鬥,爭取你自己最合適的公平.

三十四,人生百態,不要對新的看不慣的東西生氣,無所謂的,比如說戀人同居問題,和我們很多人無關的.

三十五,別總請人吃飯,別總讓別人請你吃飯——朋友除外!

三十六,在大學裡就開始訓練自己的冷靜力,這是一種能力的,有大事時,能安靜並能快速想出辦法的人,很厲害.

三十七,大學的競爭範圍是所有的大學生,所以,你知道是否可以放鬆學習的.

三十八,大了,成熟了,穩重了 ,但是這和激情不矛盾,一種對工作和學習的衝擊力及持久力會讓你有特殊的魅力和個人實力

三十九,記著在所謂的學生會里即便你就是主席 如果你的四級沒過沒有畢業證的話,白搭!沒單位想要你這樣的人,單位需要的是工作的人,而不是當官的人。更何況現在的,就是主席,學到的是喝酒、抽菸、 相互的吹捧

四十,永遠不要嘲笑你的教師無知或者單調,因為有一天當你發現你用瞌睡來嘲弄教師實際上很愚蠢時,你在社會上已經碰了很多釘子了。 四十一 不要幻想自己成為招聘會上的寵兒,當你明白百分之七十的初中生都可以上大學時,你應該明白人們不會去崇拜一個群體的大多數的。

四十二 英語一定要學好,但英語絕對不會是你生活的全部保障,所以多學點東西可能有時會救命的

四十三,你可以看不慣一些東西,但是你應該學會接受——如果你沒法改變那一切的話。

四十四,對陌生人,或者把對方當做一張白紙,或者把對方當你的朋友,總之別當做敵人,即使你聽到再多的關於他(她)的不好的傳聞。

四十五,愛你的人,不管你接不接受,你都應該感謝對方,這是對你們的尊重。

四十六,在晚上,聽聽收音機也是種快樂和幸福。

四十七, 每個星期一定要抽時間出來鍛鍊身體的。好處多多。

四十八,如果周圍有人嫉妒你,那麼你可以把他從你的競爭者之列排除了,嫉妒人之人,難以成大事。

四十九,別去爭論,可以回憶一下,你會發現,人不可能贏得爭論,可以說,爭論所提級的話題都是不值得去爭論的。

五十一,男人,你長的可以不帥,但你這個人可以帥,而且,那才是真正得帥。(當然,女人也是同樣得道理)所以,不必在穿著打扮上花太多心思。

五十二,只有學習瀟灑才可能一切瀟灑。但是隻是可能,因為處世能力過分出眾而成功得人是有,但是你必須牢記實力得價值。

五十三,進入大學,就是一個新的環境,接觸新的人,你的所有過去對於他們來說是一張白紙,這是你最好的重新塑造自己形象的時候,改掉以前的缺點,沒進入一個新的環境,都應該以全新的形象出現。

五十四,為愛堅持的人,記得堅持可以,但是不要為愛受傷。

五十五,或文或武,我是說你要有一樣能行得地方,樣樣通樣樣松是為人之禁忌。樣樣通幾樣更通方是境界。

五十六,QQ是聯繫朋友的工具,可以是交朋友的工具但是別輕易相信QQ上的友誼,更別輕易幻想QQ上朋友的樣子。

五十七,還能衝動,表示你還對生活有激情,總是衝動,表示你還不懂生活。

五十八,如果你不能擁有,那麼告訴自己別忘記——如果你能承受那傷痛的話。

五十九,雖然班級的概念在大學並不明顯,但是也別忘記,你的同學你的朋友。

六十, 準備考研,早點比晚點好。

五十,成功的方法多種多樣 ,別不接受你看不慣的方法。 六十一,別抱怨四級六級之類的東西,那是證明你能力的很好的東西。

六十二,要有精英意識,考慮一下,大學的人了,迷戀武俠言情,已經沒有意義。

六十三,莫過於梗直,莫過於圓滑。外圓內方即可。

六十五,永遠別渴望做個任何人都不得罪的人,有人反對有人支持然後自己做出決定是精彩的人生。

六十六,魄力,要有魄力,即使是失敗,也不要讓自己的人生平庸。

六十七,喜歡一個人,就勇敢的告訴他或者她,我說過大學是學習的地方,但是我理解愛情的力量。追求你真正愛的人,只要自己認為值得,那就是值得的。

六十八,應該相信一句話:沒有不可能的事情!!真的沒有,只要去做,現在我們是學生,十年後呢??二十年後呢??想想。

六十九,我不去想是否能夠成功,既然選擇了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

七十,後悔一種耗費精神的情緒.後悔是比損失更大的損失,比錯誤更大的錯誤.所以不要後悔八十一,永遠不要瞧不起大學裡的貧困生.

七十一 ,在大學時代看看學校的招聘會吧.你會感覺到一種前途的危機.

八十三,全是人.全是人.全是人.我只有連說三次全是人才能形容出場面的人數.——寢室一個大哥向我形容招聘會的場面,後來我去看了.全是人.全是人.全是人.

八十四,越大,我們就會發現對與錯越是那麼不明顯.這不是錯,這是事實,而且無法改變. 記得結交每一個值得結交的朋友。

八十五,無聊的時候,別忘記朋友。朋友無聊的時候,別忘記你是他們的朋友。

八十六,社會上要想分出層次,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競爭,你必須努力,否則結局就是被壓


傷風賞月殤秋香


這個問題呀,不能以偏概全嗷~

只能說有的大學生確實已經配不上“大學生”這個詞兒,但是很多還是很厲害的。

就跟記得以前稱呼90後,說是已經是廢掉的一代了,現在看來呢?其實也還好吧,90後也長大了,也成熟了,各個行業也都有他們的身影了。

至於大學生呢,質量可能確實沒有以前的高,因為大學多了,本科生都快是基礎學歷了。但是,不管哪個行業或者群體,都會有幾個好的或者不好的😔。

不可否認,現在有一些大學生確實會做很多出格的事兒,但是怎麼來說呢,他們畢竟才走了自己人生的不到四分之一,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不能以四分之一去否定未來哇。

對於彷徨的人嘛,一個建議,你可以彷徨。但是不能消沉,要努力跳出來。你的路才走了多遠,未來還很長,時間還很遠,回頭看看,你會發現,以前經歷的事兒,真的都不是事兒。

加油喲~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呀呀0403


這算是一個標籤嗎?



經常能在生活中聽到別人說“虧你還是大學生呢?”,就感覺這話是在罵人。

其實學生只是人生中的一個階段,每個人都要長大,經歷人生中的各個時期。



我不喜歡被人打上標籤,就像我作為一個90後來說,一直以來90後都是不被前輩看好,受爭議。



但是,說一個很現實的問題,當上一輩的人老去之後,下一輩的人有沒有長大,是不得靠90後?

事實證明,90後有想法,也靠得住。



大學生也是一樣的,可能有一小部分孩子的表現差強人意,但是不能一棍子打倒一船人,這對其他的人是不公平的。

大學生也是學生,雖然是成年人,但是社會經歷少,肯定是有一些不足,需要在以後的學習工作生活當中不斷的完善自己。



沒有一個人是完美的,只要在上進,我覺得都是值得擁有掌聲的。

大學生也需要更多的社會包容,而不是被質疑。



能力不足,可以多學習,後天培養。

自己要有信心,一切都會好的。


王千夜


在過去,大學生是一個亮眼的標籤,但是今天,“大學生變了嗎”這個問題卻引發了社會的思考,我的觀點是:變了。


變的更加自由了,精通各種技能的斜槓青年越來越多;變的更加鍾愛學習了,不僅僅限於自己的專業課而是勇於探索其他未知的領域;變的更加優秀了,學會和自己相處,學會自律。


你要是問能力配得上“大學生”這三個字嗎?那首先要明確一個問題:你自己所看到的大學生就能代表整個群體嗎?當然不是。我們都肯定任何群體都存在兩極分化,大學生群體亦然。在高度自由化的大學社會里,有人選擇自我成長,有人放棄了基本的自律每天渾渾噩噩。我們所講的大學生之所以成為“大學生”正是在於其心智水平,而那些所謂渾渾噩噩只知道混日子的人本身便不足以做一個當代的大學生,那自然也不存在“是否配得上‘大學生’稱號的問題”。


題主又問道彷徨的時候該怎麼辦的問題。首先值得肯定,只要意識到自己存在問題,你一定可以做出改變的,那麼剩下的就是方法論的問題了。

具體做法:你需要知道自己喜歡的東西,你已經成年了,要從思想上開始獨立。再者,為了你喜歡的東西,你能付出什麼。然後,去做。如果你還要問到底怎麼做啊,那請你靜下心來,認認真真思考你自己應該怎麼做。


只是提問看回答不會有你想要的結果,汲取到經驗後只管去做,Just do it.看,你是一個優秀的實幹家,又怎麼會彷徨呢


Helena7307


大學生就是大學生,沒有像不像,只有是不是。既然他們去大學上學了那就是大學生。提問題者可能說的是現在有些大學生,學業不精,德行不好,不夠大學生應該具有的德和業,可是存在的即是合理的,德業均優的也不一定能找到好工作,而那些德業均差的也可能找到好工作,你又和誰說理去。你盯著這些學生有啥用。你盯著社會有啥用。


暮蓒


我覺得現在的大學生挺不錯的。可能由於現在網絡的發展,讓很多學生迷戀於網絡,讓很多人認為大學生都是無所事事,徒有虛名的,其實我不這麼認為,首先他能夠考上大學說明他有一定的能力,對自己的把控能力還是有的,如果真的像網上傳言的那樣,我覺得那種人是很難考上大學的,所以說不要把所有的大學生等同於個別的幾個人,這是不公平的。

所以既然他考上了大學生,他就配大學生這三個字。當然大學生也有好壞之分。但我們不要只看到大學生有缺點,就說人家不配大學生。他們努力的時候付出的時候你也要看到,不是不努力就能上大學的,天上掉餡餅的事是沒有的,就像我們人也一樣。我們人無論是多麼沒能力,只要你是個人,你就配當這個人。不能說這個人差,掙的錢少,沒有能力,然後就說不是人。當然,罵人另當別論。要知道大學生占人口的比例還是很低的。

我個人觀點,既然能夠考上大學,就配大學生這三個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