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老金大幅“減收”,疫情新政策你享受到了嗎?

養老保險一直都是大家都很關注的問題,養老金其實就是為了自己以後老了有一個保障,同時也減少了家人的壓力。現在按時繳納社保,那國家會在你退休後每個月會給你一筆錢養老。但在這個前提下養老險其實有很多的要求,按時繳納就可以領到養老金了嗎?其實不然。領取養老金其實還需諸多的條件,而這次疫情事件對養老保險的衝擊又會對今後帶來什麼樣的影響呢。

養老金大幅“減收”,疫情新政策你享受到了嗎?

我們先從領取養老金的條件說起,首先就是必須達到國家的法定退休年齡,並且具有完善的相關退休手續。按現在的規定,男性法定退休年齡為60週歲,中國女性的退休年紀為女幹部55週歲,女工人50週歲。

另外還需繳納15年及以上,同一個地方繳納滿10年,如果同一地區繳費都不滿10年,則退休後只能在戶籍所在地領取養老金。退休後才可每月領取養老金。那如果繳費未滿15年就不能領取了嗎,其實也不是。到了退休年齡未滿15年的,可以延長繳費到15年及以上才能享受養老金。

或者是申請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是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也可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還有就是申請終止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關係。經本人書面確認後終止其職工養老保險關係,並將個人賬戶存儲額一次性支付本人,不過需要注意的是,終止養老保險關係後參保人不能享受到養老保險待遇,並且,一次性所退還的是養老保險個人賬戶裡的錢,至於參保人工作期間公司所繳納的那部分錢統統都會劃歸到國家統籌賬戶,這些錢是不會退還的。


養老金大幅“減收”,疫情新政策你享受到了嗎?

這些情況下提前退休可以領取養老金,從事高空作業的人員滿10年、在高溫環境下或者井下工作滿9年、在有毒環境下工作滿8年,達到工作年限之後即可提前退休領取養老金。如果曾經從事過兩個及以上特殊工種的人員,特殊工作年限可以相加。職工因為生病並且經過市勞動能力鑑定中心鑑定為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只要繳費年限滿15年,男性年滿50週歲,女性年滿45週歲的,即可申報領取養老保險。

在退休前養老保險的繳納滿15年,就可以中斷繳費,但是如果因為中斷繳費而沒有滿15年,再繼續補繳前就需要承擔一定的養老滯納金。繳納滿15年即可選擇中斷繳納,但是養老保險繳費時間越長,退休後拿到手的養老金就越多。

那退休後可以領取到多少養老金呢,這又是怎麼計算出的。養老金是按照人賬戶養老金和基礎養老金兩部分組成。


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個人賬戶養老金計發月數。

基礎養老金= 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1%。

有些人可能聽說了財政部預計減收養老金額4714億元,很多人就會擔心減收會影響到退休後正常享受養老保險的待遇嗎。但其實中央財政決定減收的4714億元養老金主要是為了減輕企業單位的負擔。對我們個人退休後的養老險待遇是不會受到影響的。相比之下疫情對養老保險的影響更值得注意。

養老金大幅“減收”,疫情新政策你享受到了嗎?

根據3月19日人社部舉行新聞發佈會來看,人社部養老保險司司長聶明雋介紹,一月份和二月份企業養老保險基金徵繳收入同比減少23.3%,減少幅度最高的省份達到了64.2%。聶明雋解釋,減少的原因,除了2月份實施的免減緩政策以外,還有去年實施降低社會保險費率的翹尾因素。

疫情期間,廣大企業職工的社保、醫保、養老金和住房公積金迎來新政策。最重要的是,官方提出,要確保職工個人的權益不受影響,要確保各項社保的待遇按時足額支付。受疫情影響,生產經營出現嚴重困難的企業可申請緩繳,緩繳期限原則上不超過6個月,緩繳期間免收滯納金。

業內人士表示,雖然基金收入有所減少,但是影響總體可控,對疫情的影響無需太多的擔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