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產養殖消毒殺蟲後需要解毒嗎?

牧漁仁家


水產養殖消毒殺蟲後需要解毒嗎?

在水產養殖過程中出於對水產品疾病的防控,通常都會在養殖過程中用藥來預治各種疾病,例如用藥殺寄生蟲及用藥來消毒水體之類的都是少不了的。那麼在水產養殖中消毒、殺蟲之後,還需要用藥來解毒嗎?

對於這一問題,踏火來說一下個人在養魚過程中一些做法和經驗,正常來說我們在給池塘用藥之後不論是消毒藥還是殺蟲藥,用藥之後要不要再去解毒,主要不是看當時的水質和魚況如何再說,如果水質本身沒有多大問題,則用過藥之後也無需再去用藥解毒,最多就是用藥之後過24小時之後再去適量換一些水就可以了,

如果塘裡的水質本身就不是很好,或者用藥之後水體中的藻類出現死亡的情況,這種情況則需要再去解毒或是用藥來調水才行。特別是高溫季節裡、塘裡的死藻較多或是用過很烈性的殺蟲藥時則通常都會在用藥之後過2-3天后再用一次有機酸之類的來解毒,這樣可以減少藥物和水質變化過大對魚的刺激。

同時如果用藥之後水質出現很大變化時,則了要引起注意,這時很可能是在藥物的作用下,將水體中的微生態平衡打破了,這時水質開始出現異常。通常這種情況在用藥後過3天之後,在塘裡用一些益生菌或是培藻之類的藥物都可以,主要是用來培養水中的益生菌和有益藻類的種群,從而讓水體的微生態平衡得到修復,從而讓水質快速穩定下來才行。


以上為踏火個人經驗、見解,僅供參考用,更多的水產、水族類經驗分享敬請關注踏火逍遙說魚,謝謝!


踏火逍遙說魚


我是一名水產人,一般殺蟲後必須解毒。

我們常用的敵百蟲、菊酯類殺蟲藥、阿維菌素溶液殺蟲劑,效果越好毒性越強。殺蟲藥有很大的藥物殘留,很多水塘在使用完殺蟲藥後,發生轉水、倒藻等現象,使用之後還需要增氧、換水甚至調水、解毒

水體缺氧或陰雨天、暴雨天、悶熱天等嚴禁使用殺蟲藥。天氣不好本來水塘溶氧就低,如果再使用殺蟲藥就會雪上加霜,池塘裡溶氧更低。池塘裡的水質不好也不能使用殺蟲劑,例如老黑水,紅水等。一般使用完殺蟲藥一到兩天後解毒。




海參姐


水產消毒後是否需要解毒,和養殖區域及周邊環境有很大關係。如果是密閉的養殖區域,水質不流動不循環必須要解毒,否則毒素無處排解。如果是開放式區域就不同了,大家知道大海每月每天漲潮落潮都有自然規律,漲和落的過程中海水自然就進行了交換,陳舊的海水流出去,新鮮的海水留下來,同時帶進來的還有無數肉眼看得見或者看不見的微生物營養物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