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朋友圈裡晒幸福,我卻在手機前販賣焦慮

我要恭喜那些不發朋友圈的人,把大部分心力拿去應對真實的生活,恭喜他們找到了生活的重心,作為平庸的大多數,朋友圈儼然成為了一面鏡子,是我們實時更新的個人簡歷,誰不想包裝一下,假裝自己過得好?於是大家都在假裝,看遍世間美景,吃遍天下美食,努力呈現出一片祥和美好、欣欣向榮的朋友圈。——摘自網絡

你在朋友圈裡曬幸福,我卻在手機前販賣焦慮

從有朋友圈以來,各種娛樂新聞也常常是朋友圈的常客,我們並不想關心的那些明星們,也在或多或少地影響著我們的生活。而這些看似美好的、欣欣向榮的、五花八門的信息,在很大的程度上,事實卻並不是眼前的樣子,讓我們這些相對閉塞的普羅大眾,無從辨別。

更有甚者,某些公司要求員工每天必須把公司的推廣信息,逐一發到朋友圈。已然不顧及員工的感受,硬性規定於公司制度上。讓在公司工作成為了一種機械化地服從。而換來的結果就是:員工怨聲載道,工作激情直線下降,嚴重的只有辭職走人!想必,這一定不是公司管理者的初衷吧!

你在朋友圈裡曬幸福,我卻在手機前販賣焦慮

美國著名推銷員吉拉德在商戰中總結出了“250定律”。他認為每一位顧客身後,大體有250名親朋好友。如果你贏得了一位顧客的好感,就意味著贏得了250個人的好感。反之,如果你得罪了一名顧客,也就意味著得罪了250名顧客。

我是一個不喜歡發朋友圈的人,當然不是我沒有東西可發,只是覺得,生活是自己的,每天怎麼過也是自己說了算,有必要昭告天下嗎?就算有成就了,想找些朋友分享,我想也沒有必要盡人皆知吧?我只會找上幾個聊得來的朋友,一起去喝個小酒,一起去扯個閒篇,也算是對自己的一個慶祝吧!況且,你的朋友圈裡就一定全是你認識的人嗎?可能有些人只在加入的時候知道,若干天后,你可能想都想不起來他是誰。而我們所公佈出來的朋友圈,又有多少人會認真地去看呢?是不是隻有真正關心你,關注你的人,才會打開你的朋友圈看看呢?

你在朋友圈裡曬幸福,我卻在手機前販賣焦慮

還有一個,就是那些喜歡在朋友圈裡發各種廣告的人,確實讓人很無語。你做產品,你要宣傳,無可厚非,朋友圈也是個強大的推廣平臺這也毋庸置疑,但是,太頻繁了就不好了吧?我想那些做推廣的人也不會希望自己被屏蔽和拉黑吧?凡事有個度,讓朋友圈能淨化些吧!

讓我們真心對待每一個朋友圈裡的朋友,儘量做到自律、利他,還朋友圈一個清新的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