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狀肺炎之後護士的工作環境會更好嗎?

張同渠


不會好轉的。

還是很多人會認為,我出錢進了醫院,我就是爺,

還是很多人會認為,我出錢進了醫院,你就一定要把我治好,

還是很多人會認為,你們醫院安排這麼多檢查就是想騙我的錢,

還是很多人會認為,我來之前百度了,度娘說我是這個病,要這麼治,你們醫院怎麼說的不一樣,肯定是你們是庸醫。

只要這些人還是這麼以為的,醫患矛盾將永遠不絕,醫生護士的工作環境永遠不會變好。


破曉修羅


應該不會,中國護士的工作環境是由於中國人口與護士之間比例相差太大造成的,引用網上一段話“協和醫院門診辦公室主任袁莉告訴記者,從昨日清晨7時開始掛號起,短短一個小時內,該院的掛號量就超過8000人次。全天門診總量約1.6萬人次,創該院單日就診量新高。”大家看看短短一個小時僅協和一家就掛號8000人次。

據官方報道:5月10日消息,國際護士節臨近,國家衛健委醫政醫管局副局長焦雅輝10日在北京介紹,2017年底,中國註冊護士總數超過380萬人,優質護理服務實現了三級醫院全覆蓋,近90%的二級醫院開展了優質護理服務,患者看病就醫的獲得感明顯增強。

大家能看出什麼,十四億人僅有380萬護士,一萬人只有二十七名護士。

所以說護士的人數得不到增加,那麼她們的工作環境是得不到明顯改善的。



陳弈心


我認為短時間內可能會有好轉,但是從跟不上不會有太大改觀!這就是好了傷疤忘了痛!

從社會一般環境看:中國政治穩定,經濟持續發展。在全球衛生事業發展迅速的形勢下,中國衛生事業也在突飛猛進的發展,所以我國高素質的醫學人才也層層輩出。從衛生職業特殊社會環境看:由於中國的衛生事業的發展需要更多的高素質,高技術,高能力的醫學人才,特別是臨床經驗豐富的老師,老師是培育`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使者。中國衛生事業的發展,必須要適合中國的國情,這就為當代衛生事業的認識提出了切實的要求與任務。從行業環境分析看:就中國的醫療體系中,醫護比例而言,中國仍需要大量的臨床護理工作者,臨床護士的市場需求較大,對與具有豐富的理論知識,紮實嫻熟的技術的臨床護士更是急需。護士需求量大與收入待遇、社會認可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距!但願能夠有所改善!





思源亍


應該不會的,不過醫院私有化會得到遏制,公立醫院的主導地位會得到認可和重視。願祖國強大,人民安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