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前線有這樣一群可愛的人

在此次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湖北黃石下陸區新星社區華盛小區六網格有這樣一群活躍在疫情前線的黨員和群眾志願者,他們來自各行各業,他們態度積極樂觀、工作踏實勤奮、質樸低調不善言辭,是疫情戰線上最活躍的成員。他們熱情似火,無論走到哪裡,都能給身邊的人帶來快樂和信心,他們做得多、秀得少,總是用實際行動詮釋著共產黨員的責任與擔當,在抗疫一線上譜寫著新時代的雷鋒精神。

“戰疫”前線有這樣一群可愛的人


“戰疫”前線有這樣一群可愛的人

胡成榮是武鋼中冶大冶事業部的一名普通員工,是一名具有10年黨齡的老黨員。疫情爆發後,他積極響應武鋼集團職工黨員請到社區(村)報到的倡議,第一時間趕到新星社區報到,請求擔當抗擊疫情的黨員志願者。

社區幹部被胡成榮的熱情感動,同意了他的請求。報到後,胡成榮立即進入到了工作狀態,不管是卡點值守,還是包保樓棟,他都盡心盡責、全情投入,不僅如此,他還主動承擔了六網格283戶862人的“菜籃子”配送工作,好幾次分菜和發放救災援助物資的過程中都下著大雨,沒有雨衣的他渾身溼透還咬牙堅持著愣是不吭一聲。吃苦耐勞的胡成榮很快受到社區居民的認可,大家對他評價都很不錯,稱他是“勤勞的鄰家女婿”。因表現突出,新星社區臨時聯合黨委授予胡成榮“防疫之星”榮譽稱號。面對群眾的表揚和組織的褒獎,胡成榮不好意思地笑笑說:“作為一名武鋼人,一名老黨員,在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受到威脅的時候,我只是做了我應該做的。”

“戰疫”前線有這樣一群可愛的人


“戰疫”前線有這樣一群可愛的人

“我要加入志願者,希望為社區抗擊疫情貢獻自己一份力量。”回家休息期間,當新星管業鑄管部的員工王勝花得知社區幹部為居民服務人數不夠,她主動到新星社區報名參加志願者隊伍。儘管家裡愛人在上班、孩子需要人照顧,她沒有絲毫猶豫,成為了新星社區的一名疫情防控群眾志願者。從2月20日至3月初,她積極配合社區抗擊疫情。每天清晨天還沒亮她就到哨卡執勤點報到並嚴格做到“兩查一記”,幫忙訂購生活必需品、解決生活中的急難問題以及做好居民的思想安撫化解等工作。為準確掌握社區管轄範圍內的人員流動信息,王勝花協助社區逐戶電話登記排查和數據統計,堅持每日與包保樓棟住戶聯繫一次。“記著儘量少出門,出門一定要帶口罩,有情況一定第一時間與包保樓長取得聯繫......”這是王勝花在電話排查中必須要叮囑的一句話。為了讓防控知識有效傳達到每一戶,她儘量咬字清晰、放慢語速,尤其是遇到年紀大、聽力差的居民,一句話可能要重複很多遍,直到對方聽清楚為止。因為她知道,面對如此蔓延的疫情,遺漏任何一個死角,都有可能讓前期的努力功虧一簣。

平日裡,王勝花最大的理想就是早日加入黨組織,成為一名共產黨員。在這次抗疫阻擊戰中,她以事蹟行動向黨組織靠攏,展現了在疫情防控一線經受考驗的決心、踐行著申請入黨的初心。

“戰疫”前線有這樣一群可愛的人


“戰疫”前線有這樣一群可愛的人


“戰疫”前線有這樣一群可愛的人

85後的陳立是市城管委下屬事業單位市排水管理處的一名幹部,也是兩個可愛孩子的爸爸。外表文質彬彬戴著一副黑框眼鏡的他,幹起活來卻像個小老虎。自加入志願者隊伍以來,“久經沙場”的他,看起來比同齡人多了幾分成熟和擔當。每天他總是按時堅守在值守點,逢車必查、逢人必檢,生怕有漏網之“魚”。

“疫情形勢很嚴峻,為了咱們大家自身的安全,不要出門,在家要經常打掃屋內屋外的衛生,勤通風,勤洗手,帶口罩。”這可能是陳立說過的最多的話了,不過他說只要能把疫情“堵”起來,他不怕別人嫌他“嘮叨”。

“大爺,大娘們,趕緊回家啦!” 陳立的“好意”開始並沒有得到居民的認可,甚至有的居民還認為他多管閒事,但隨著疫情的發展,有的居民再見到他,二話不說就往家走。現在, 陳立所在的網格已經沒人出來閒逛了。除此之外,當了樓長的陳立,還擔負起了幫六網格居民充值天燃氣卡的任務,每當一有居民反映家裡即將沒火做飯了,陳立二話不說立馬騎著家裡的小電瓶奔赴老下陸充值點為其充卡,他說:在他負責的網格,絕不允許居民因為沒火吃不上熱飯。但是為了幫居民充卡、運煤氣罐,他卻常常吃不上一口熱飯。

“戰疫”前線有這樣一群可愛的人


“戰疫”前線有這樣一群可愛的人


“戰疫”前線有這樣一群可愛的人

陽春三月正是外出踏青的好時節,華盛小區小廣場上,在家憋了一個多月的居民圍聚在一起散步、聊天。在當前疫情仍在擴散的嚴峻時期,這些行為十分危險。

“我們都是熟人,身體都沒得問題。”來自大冶有色建築安裝有限公司的黨員志願者王龍喜在提醒在戶外一定要戴口罩時,老人們卻以沒有戴口罩的習慣,廣場空曠沒問題進行推脫。但是王龍喜沒有放棄,依然苦口婆心地勸說居民佩戴口罩並用手機播放抗擊疫情的宣傳資料。不少居民在王龍喜的勸說下,戴上了口罩。

“雖然勸導有點辛苦,但為了大家的平安,非常值得。”說話和藹可親且有著15年黨齡的王龍喜希望所有居民在這個特殊時期,做一個自覺遵守社會公德的人,不要讓無數人的努力功虧一簣。就是這樣一位耐心、細心、貼心的大哥,被三期一棟的居民門親切地換作“老王”。善解人意的“老王”不僅保證了樓棟居民政府補貼肉菜套餐的供應,還想著法子在社區允許的情況下幫助居民門買到更多種類的好吃好喝的,但別小看這就是個代購的活,做起來可是相當吃力不討好,少不了受委屈的份兒。有人勸“老王”保證基本物資供應就可以其他就別管了,但說起話來總是笑呵呵地他說:“辛苦點就辛苦點不費事兒。只要大夥吃得開心、吃得健康、吃得豐富多彩,能安心在家我就滿足了。”

“戰疫”前線有這樣一群可愛的人


“戰疫”前線有這樣一群可愛的人

來自黃石建行的黨員志願者呂務山是六網格小組裡的“老大哥”,年紀最大的他包保的樓棟和戶數卻是小組裡最多的,儘管如此,他卻從來沒有抱怨過半句,始終堅持盡心盡責地服務著樓棟裡的每一位住戶,成為後輩黨員志願者學習的好榜樣。包保樓棟裡有一戶殘疾人趙師傅,生活起居、生活物資供應成了呂務山每天最掛心的事,每天的一聲問候是呂務山起床後馬上下意識要做的事,得知趙師傅家裡一切安好,呂務山才能安心開始一天工作。入戶摸排、體溫登記工作不僅瑣碎、存在著一定風險且異常辛苦,呂務山用他那敦實的肩膀和做好每一件瑣碎小事的責任心扛起了六網格入戶摸排工作的半壁江山。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我相信只要多測一次體溫,社區的安全就多一分,這樣就能做好居民的‘守護者。”呂務山自信地說。

風雨兼程路,共抗疫情時。六網格的黨員志願者還有許本超、王冬明、李丹、葉飛、房融、郭盛菲、林蔓。他們不善言辭,卻把最好的愛給了這裡。行勝於言, “紅袖章”兄妹們正以他們的實際行動扛起了抗擊疫情的“硬核”擔當!

“戰疫”前線有這樣一群可愛的人


“戰疫”前線有這樣一群可愛的人


“戰疫”前線有這樣一群可愛的人


“戰疫”前線有這樣一群可愛的人


“戰疫”前線有這樣一群可愛的人


“戰疫”前線有這樣一群可愛的人


“戰疫”前線有這樣一群可愛的人


“戰疫”前線有這樣一群可愛的人


“戰疫”前線有這樣一群可愛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