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全球疫情嚴峻,需不需要囤一些糧食以防萬一?

看淡了一切666


中國這次冠狀病毒,說實話,對糧食生產幾乎沒什麼影響,主要是在農閒階段,沒有疫情,農民這段時間也不會下地幹活,如果說影響,那肯定還是有的,那也無關大局,況且國家還有儲備糧,發生糧荒可能性很小,沒必要去囤積糧食,影響最大的,還是國外部分,進口黃豆會減少,最多就是少吃點豬肉,炒菜少用點油吧。


zns6501295970


我不知道別人,反正我是儲備了三個月的大米,叫我朋友也囤一點,但是他有恃無恐一個勁說沒事,剛開始我們囤口罩時,他就說沒事,結果最後買不到口罩,只能高價朋友圈買,這次要不是我堅持,他連一個月的都不想買,最後勉強買了一袋30斤的米。


遠方Distance


必,須,屯!

至少屯半年的糧食,榨菜5000包,10公斤大米50包,掛麵500包,袋裝方便麵500包,食鹽200包,生抽100瓶,老抽100瓶,米醋500瓶,老乾媽300瓶,火鍋底料100包,凍肉500斤,凍豬蹄500斤,凍雞凍鴨各500斤,凍丸子1000斤,準備好這些就差不多了[呲牙]


範小閒


由於今年的天災、人禍、蟲災,糧食減產已成定局。許多產糧大國已經對糧食進行了管控,國際上糧食已經連續漲了幾個月了;再加上投機者的運作,可以預見是今年下半年及明年春季,世界糧食肯定會緊張一些。至於漲多少,還得看疫清嚴峻到什麼程度……

為預防萬一,建議今年夏天過後,可以儲備兩個月左右的糧食及產品……

早做打算,預防為主,家中有糧,心中不慌……

過去的老人都是這麼囑咐的……


雨天記得帶把傘


不僅是疫情時期,無論什麼時候,什麼情況下,“囤糧”是必須的,即使在沒有“天災”的和平年代也不例外。

俗話說“沒有遠慮必有近憂”

毛主席就曾經強調過糧食在國計民生中的重要性,寫過一首《手裡有糧》的四言詩:

手中有糧,心就不慌,

腳踏實地,喜氣洋洋。

毛主席的英明偉大,高瞻遠矚,強調了“手中有糧”的重要,必要性。所以,任何時候都要有足夠的糧食儲備,才能使百姓們心中不慌,腳踏實地的安居樂業。

當前全球的疫情,蝗災,讓人們的憂患意識大大增強,比如這次國內疫情爆發,就有許多市民大肆購買米麵油蛋,包括超市裡的方便麵八寶粥熟食罐頭也被一搶而空。我屬那種後知後覺之人,等反應過來,跑超市一看,方便食品櫃檯早已空空如也。

足以見“民以食為天”此話不虛。


水流無痕


疫情初期,不知道別人儲備糧食沒有,反正我自己準備了三個月糧食,油,麵粉,麵條,乾粉,快餐面,鹽各種日常生活用品,包括能儲備長時間的雞蛋,鴨蛋,頭菜,梅菜,腐竹,榨菜,瓶裝辣椒,豬肉雞肉鴨肉(放速凍冰箱保鮮),黃豆,綠豆。如果疫情嚴重不讓出門,青菜供應不足,可拿黃豆,綠豆自發豆芽當青菜。先把黃豆綠豆洗淨,放進一盆中,每次泡半斤左右(家庭成員多可自行加量),成品有二至三斤豆芽,用五十度溫水泡過黃豆綠豆,用黑布或黑塑料布蓋緊,不能見光,每天換水一次,五至七天就有豆芽吃了。面對疫情,要準備必要的糧食和生活用品才行,只要大家動動腦筋,可應付各種危機。供參考。


蘇迺傑


對國家來說需要屯一些糧食,以防不測。對一個具體的家庭來說沒有必要。

毛主席說過:深挖洞,廣積糧。備戰備荒為人民。毛主席為什麼要提出“廣積糧”?後面一句話就回答了。是為了“備戰備荒為人民”。現在這個疫情,耽誤了一點春耕的農時,對我國的農業生產有一定的影響。再加上今年從非洲到南亞的蝗災 ,造成世界糧食減產。我國本來就是糧食進口大國,每年都要在世界上大量進口糧食。今年,這兩個災害疊加,糧食問題更為重要。毛主席說:手中有糧,心裡不慌。在今年這樣的情況下,國家屯糧是關係到國計民生的頭等大事。

對一個具體的家庭來說就沒有必要了。現在沒有哪個家庭有屯糧的習慣,一個小家庭就是屯糧又能屯幾多呢?一來,糧食多了在家佔位置。二來,大家也都沒有存放糧食的經念,糧食在家裡放時間長了都長蟲壞了。在說,大家要相信國家,相信政府,這麼大的事情,國家早就考慮到了。大家要知道:大河滿時小河滿。只有國家這個“大河”滿了的時候,我們每個家庭的“小河”才能滿。只靠你的小家庭去屯點糧食,你能屯得幾多?東西多總沒有日子多。因此,每個單個家庭屯糧食是好無必要的。


用漢橋


建議你家裡儲備3個月糧食和食物量,一個人就是100斤左右的米麵,吃前面的,買新的放後面,吃30斤就去買,輪流著購入,儲多了不現實,容易變質發黴;也可以回老家看看,和鄉親定購,讓鄉親在你需要的時候交付給你,你付一些保管費給人家。我是覺得沒有需要緊張糧食短缺,國家自然會把吃飯問題當作頭頂大事來抓的,糧食安全有預警,國家會提前半年以上解決,國外購不到糧食就會組織國內生產,真正到了危機的時候,肯定會八方支持農民種糧種麥,一個單位掛勾一個村民小組,怎麼著也要把吃飯問題解決了。所以不用提心吊膽,杞人憂天,安心生活吧!


糊塗蟲老夫


咱們國內能保障糧食供應的,如果疫情得不到控制,大家不去飯店等消費,糧食消耗其實沒有居家生活大的,因為飯店浪費多。我們很多進口糧食其實是用來喂牲口的,因為外國糧食便宜,能降低大規模養殖成本。實在不行,國家限制肉食供應,提倡吃素,這種短期型的事件,熬熬就過去了。


2000豬頭肉


沒這個必要,因為糧食在某一特定的環境下,才易於保存,如溼度,溫度,蟲害等。由於老百姓一般都是放在家裡的,缺泛保存糧食的基本知識,存量過多,我建議家庭一般存糧不要超一個月,否則反會浪廢更多糧食。問題倒是提醒糧食部門,據我所知,從1992年各地取消糧食配合制度後,只保留糧食儲備局,但許多城市的糧食儲備,最多夠市民一個季度的口糧,(或二個月)處於風險線上。所以,從全國高度來來看,由於各方面因素的影響,就有必要多存量些糧食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