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劉備聽諸葛亮的話,是否可以中興大漢?

書友會


導語

天下大勢,並非一兩個人的決定就可以扭轉的。蜀漢並不具備統一天下的實力,即便是劉備“聽”諸葛亮的話也不會有所改變。

分析

  • “聽”話,是聽什麼話

如果說劉備“聽”諸葛亮的話,指的是“聽”什麼呢?個人認為應該指的是“聯吳抗曹”這一基本外交原則。

1、為什麼諸葛亮要推出“聯吳抗曹”這一根本原則

當面對曹操大軍威脅,劉備又沒有立足之地的時候,能夠與曹操對抗,而又可以同劉備形成聯盟的只有東吳集團。雙方能夠形成這一戰略聯盟是各取所需,說白了,這是一個軍事戰略聯盟。要建立在雙方的實力都不足以為對方所忌憚的基礎上。

2、“聯吳抗曹”這一外交原則所存在的隱患

①當孫、劉雙方的危難都解除之後,這個戰略聯盟從實際意義上來講也就沒有存在的必要了。能夠維繫這一聯盟延續的方式只有實力存在差距,而且這種差距必須要在一方無法輕易消滅另一方的平衡點之間。

②這個平衡點一旦打破,或者雙方的實力旗鼓相當的時候這個聯盟就必然面臨瓦解。孫、劉雙方從地理位置上接壤,都明白“臥榻之處豈容他人酣睡”這個道理。所以,沒有人會坐視一方變得強大而無動於衷。

③曹魏集團也不會坐視孫、劉聯盟不理。孫、劉聯盟越穩定,就意味著曹魏集團越危險。所以,曹魏集團一定會想法設法的破壞這一戰略聯盟。

3、孫、劉聯盟是如何走向破裂的

①劉備、諸葛亮以“欺詐”的方式,向東吳集團“借”荊州,而“借”走之後卻沒有考慮過歸還東吳集團,這個時候兩家的關係已經存在了隱患。只不過這個時候劉備尚不足以威脅孫權,這件事也就暫時擱置了。

②隨著劉備的勢力日益擴張,在他拿下益州、關中之後,已經有足夠的實力可以威脅到孫權。而且荊州一地,對孫、劉雙方都有著重要的戰略意義。這個時候,孫權不可能繼續任由劉備佔據荊州勢必要有所動作,恰恰曹魏集團此時也有與孫權交好之意,雙方就一拍即合,形成新的戰略聯盟。

③所謂的關羽大意失荊州,說到底那只是一個次要原因。他對孫權的羞辱只是加速了孫、劉聯盟破裂的速度。這是一個“無解之題”,任誰都不可能長久的維繫孫、劉聯盟,即便沒有關羽的羞辱,孫權依舊會打破孫、劉聯盟。這就是政治、軍事鬥爭的必然性,“只有永恆的利益,沒有永恆的朋友。”

  • 諸葛亮的方案有多高的可行性

諸葛亮的《隆中對》可以說是千古流傳,可《隆中對》的實際操作性並不強,個人主觀意願太強烈

若跨有荊、益,保其巖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

這段話是《隆中對》裡面最為著名的一句,而個策略的本身就有很多的客觀因素

1、我們上面已經說過了,孫、劉聯盟的破裂是一種必然性。更何況,劉備借荊州的時候已經表現出來了“誠意”。這種欺詐性的“誠意”勢必會讓孫權耿耿於懷,其實我們可以看得出來,諸葛亮所說的結好,更多的是浮於表面的一種口頭協議。並沒有實際意義上的結好之策,劉備並無法給孫權任何的實惠,只能維持口頭友好。而孫權一旦面臨更大的利益誘惑——荊州的時候,友好就不存在了。

2、“天下有變”,這個變是多大的變化,曹魏集團面臨破裂,還是曹魏集團易主。如何促成天下有變,諸葛亮在這裡並沒有給出一個方案,天下有變之後除了要出兵北伐,如何應對此時的東吳集團也沒有整體的規劃,總而言之就是一切都要等,可是終諸葛亮一生都沒有等到這個變化。這個規劃又是寄希望於外在因素,可操作性不強。

3、“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這一上將軍出荊州後,孫權不會乘勢而奪取荊州麼,在天下格局面前,孫權一定不會坐視不理,而一旦孫權向荊州出手,就會切斷劉備這隻軍團的後路,也就是說劉備將面臨腹背受敵的局面。另外,劉備率軍從秦川出發,一路上會遇到什麼樣的抵抗,先攻取哪裡,以哪裡為戰略支點,諸葛亮也沒有進行規劃,又把希望寄予了百姓。

4、至於說到“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這未免更是一廂情願,諸葛亮後來北伐的時候有百姓支持麼?此時的大漢王朝在百姓心中也沒有權威了,多年的戰亂之後百姓需要的是和平。曹操力推“屯田制”解決了大量的流民問題。而曹魏集團在中原發展多年,中原早已穩定,百姓們也可以正常生活,感恩戴德還來不及,憑什麼會覺得百姓要支持劉備呢?

  • 蜀漢集團勢必無法統一天下,復興漢室

想要統一天下,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而蜀漢集團並不具備統一天下的條件

1、諸葛亮的《隆中對》是蜀漢集團統一天下的戰略方針,保證孫、劉聯盟的穩定,是蜀漢集團發展的基礎。我們上文已經分析過了,孫、劉聯盟的破裂是必然的,而《隆中對》所制訂的策略也太“大而化之”了,說白了《隆中對》有一點“空中樓閣”的設想,客觀因素過多。

2、《隆中對》是建立在秦始皇統一六國,劉邦統一天下的戰略走向制訂的。它缺少了與時俱進,因為當時的天下態勢與秦始皇、劉邦所面臨的格局是不一樣的。整個天下是三分的局面,中原也基本上是鐵板一塊,三方只要任何一方有所動作另一方都很難坐視不理。劉備想要趁“亂局”而奪取天下這種戰略構想不符合那個時代。

3、蜀漢集團的確在一個時間內發展很快,但過快的發展也導致蜀漢的“消化不良”。無論是一個人或者是一個國家,發展也是需要循序漸進的。勢力範圍的迅速擴張,讓劉備有些措手不及。在人才儲備和資源整合上都顯得捉襟見肘。

4、“資源”問題一直是困擾著蜀漢集團的重要問題,三國的長時間戰亂生產力早已遭到了嚴重的破壞,雖然說荊州、益州被破壞的程度還算可控,但要想依靠這兩個州能夠整合出統一天下所需要的資源是遠遠不夠的。

5、蜀漢集團一直有很大的內部矛盾,益州本地集團與劉備的外來集團的矛盾,士人集團與草根集團的矛盾都是不可調和的。如果沒有對外戰事而一力的緩和內部矛盾尚可做到,可一旦有了對外作戰,內部矛盾勢必會凸顯出來。

結語

統一天下,想指望一個諸葛亮,指望一篇《隆中對》那是無濟於事的。《隆中對》的策略有合理的一面,但也有很多客觀因素。

孫、劉聯盟勢必會破裂,尤其是在劉備奪取益州後,破裂的速度會更加劇。這絕非劉備一方想挽回就可以做到的。

而且當時的天下大勢,與秦始皇、劉邦時代已經截然不同,《隆中對》卻是建立在他們統一天下的基礎上給劉備進行規劃的,這也不符合歷史的發展規律。

如果把《隆中對》比作一個發動機,天下比作一個汽車。這個發動機可以帶動秦始皇、劉邦時代的汽車,可當汽車也進步了,發生改變了,這個發動機的動力就顯得不足了。


再言春秋


對於歷史,雖然它已經不存在“假設”,但我們仍然可以適當的“推斷”。

現在我們就推理一下:第一、劉備為什麼會死的那麼早?答案很簡單:因為當他的二弟關羽大意失荊州之後,劉備一心要為關羽報仇(雖然這件事諸葛亮極力反對),結果伐吳失敗,羞憤而亡。

由此,我們大致可以暫時得出第一個“推論”:那就是劉備的一些舉措在某些方面實際上已經成為了諸葛亮恢復漢室計劃的障礙!

其次,我們再推理一下:對於諸葛亮而言,在劉備身前與死後,哪個階段他(諸葛亮)所實際掌握的權力更大?不言而喻,自然是劉備死後。因為在劉備死後,即便不說劉備的兒子劉禪是個庸碌無為之輩,就算他是個有為的君主,他的威望也遠不可與諸葛亮相提並論。

由此,我們又可以得出第二個“推論”:那就是劉備一死,能夠在國家大政方針上給他製造麻煩和障礙的人也就不存在了。換句話說,此時的諸葛亮能做的事情就更多了,也更“放得開”了。

可就是在這種情況下,結果又如何呢?

通過此後數十年的歷史事實,卻“無情”的回答了我們,即使在沒有了像劉備這種只講義氣,不顧全局的君主的“誤導”,即使諸葛亮後來真正掌握了蜀漢更大的實權,匡扶漢室、一統天下依然只是鏡中花、水中月,可欲而不可求。那麼咱們再反過來思考一下:當劉備還在世的時候,就算他什麼都聽諸葛亮的,又能夠有中興漢朝的那一天麼


殿閣大學士


首先,歷史沒有假如,所有的偶然都是由必然的因素堆砌而成。


劉備再怎麼聽諸葛亮的,荊州丟掉已經是必然,這個不需要討論。


劉備和諸葛亮的分歧最具體的起點是關羽死亡。


此時,我們大可以認為,劉備並沒有被仇恨衝昏頭腦,而是有機會,有戰略地備戰東吳。


那麼我們該想的是,他為何要如此?


荊州一失,天下大勢重新排列。


曹魏佔幽州、冀州、青州、幷州、兗州、徐州、司州、涼州及豫州等九州之地。


東吳有三州,揚州、荊州和交州。


而劉備只有益州,


此時打天下的關張都死了,往外擴張的實力大大減小。



而荊州在劉備的統治下也算是對其好感不少,荊州的丟失,意味著劉備想北伐只能走漢中等地,道路崎嶇不說,糧草供應成了極大的問題。


他能不急,所以趁孫權立足未穩,還沒有徹底將荊州打造成鐵桶一般,現在攻取荊州絕對算得上一個機會。


可惜,劉皇叔自大,沒把陸遜放在心上,加上其半吊子兵法和不合天時的出兵時機,被陸遜一把大火給燒了個精光。


可以說,劉備的精銳大多數在一戰給打沒了。


不但如此,就連他老人家不久之後也給掛了。


就算此時聽了諸葛的沒去打孫權,戰略依舊北伐。


那麼我們可以看看,劉備此時已經60歲左右了,按照那時的壽命來算,孫權71,趙雲76死亡已經算是命長,劉備充其量還有十年可活!


而此時,他只有益州一地,不打荊州,就打曹操。


我們不用對比,此時曹魏人才多於蜀漢,而荊州人才也是多於蜀漢。


從地盤看,蜀漢最弱,從糧食,人口,礦產看,蜀漢最弱。


這麼發展下去,三家的勢力差距越來越大。


此時更沒有弱小諸侯讓他去吞併,去佔便宜,所以這三家的戰鬥都會是此消彼長的。


而蜀漢失敗後的打擊最大,恢復最難,


他經不起多次大敗,而其他兩方這方面要好的多。


所以,就算劉備聽諸葛的,也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歷史三說


如果說劉備當初聽諸葛亮的話早早接管劉表的荊州,養精蓄銳,不會有關羽走麥城,曹操也不敢前來就範,蜀國的統一之路會提前好多年。可是劉備婦人之仁,看不清形勢,延誤了時機。

諸葛亮的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在赤壁把強大的魏國打退,才廣積屯糧,招兵買馬,而且發展的核心還是在成都,派關羽首荊州,久而久之,關羽剛愎自用,斷送了荊州。劉備覺得東吳無人,心裡不免有些膨脹,加上魏國曹操已死,司馬家爭權奪利,所以劉備有些自大了,如果聽了諸葛亮的話,我覺得未必不能中興。





一劍桃花鄧太阿


關羽被殺之後,劉備打著為關羽報仇的旗號東征,想要奪回荊州,最終卻失敗了,間接的搭上了自己和張飛的性命。如果劉備沒有討伐孫權,結局會是如何呢?

首先劉備打孫權並不一定是因為關羽被殺,畢竟劉備東征距離關羽被殺已經快兩年了,而諸葛亮阻止劉備東征也很可能是演義中杜撰的。

當時蜀漢的情況是這樣的,經過數年的經營,劉備認為自己可以有和孫權一戰的實力了,打算奪回荊州,因此才出兵東征。畢竟在軍閥混戰的時候,弱肉強食,有實力了就要去攻打別人,才能奪取更多的資源。

在這個背景下我們回到題目中的假設,如果劉備沒有討伐東吳,最直接的影響就是劉備和張飛不用死這麼早,劉備在西蜀積攢的部隊也不會什麼有損失。

那麼劉備就只剩下北伐或者繼續臥薪嚐膽這兩條路了。這裡有個很關鍵的地方,就是如果劉備不討伐東吳,孫權會不會歸還荊州?荊州對劉備的重要性是很大的,有了荊州,劉備就可以兩路大軍北伐。

當時曹操已經死了,如果孫劉兩家可以像之前一樣共同討伐曹丕,完全有可能贏得最終的勝利,再趕上司馬懿被曹魏的內部打壓,曹丕手下拿不出什麼領兵的將軍,而劉備這邊還有張飛、黃忠、趙雲,再加上諸葛亮,基本上還是劉備巔峰時期的陣容。

再看孫權。當時孫權手下和曹丕一樣,沒什麼拿得出手的大將,黃蓋、程普、甘寧、淩統都先後病死。打下荊州的呂蒙也英年早逝,周瑜,魯肅等人也不在了,唯一一個名不見經傳的陸遜還是孫權和呂蒙在打荊州之前發掘出來的。

所以說,當時的劉備看見這種局面有點膨脹也是正常的。不過當時的吳蜀聯盟已經破裂,不可能再次合作。事實上當時的劉備似箭在弦上不得不發,再不打等過兩年趙雲、黃忠老了,蜀漢的戰鬥力就會直線下降。所以如果不打孫權,那麼一定會打曹丕,而且還是劉備獨自對抗曹丕。

結果顯而易見,就算前期有優勢,北方兵多地廣,完全能耗死劉備,劉備也沒有那麼大的胃口(當時最好的選擇就是持重兵一口吞下荊州)。而且就算之前打下來的地盤,劉備也守不住,最後只能退回漢中。





小柒柒說


若跨有荊、益,保其巖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

隆中對是諸葛亮對天下大勢的分析,也是為劉備制定的戰略構想,當時劉備還寄身於劉表,無一郡之地。不了否認,臥龍是天縱之才,取得益州以後,他的設想已經實現了大半。可惜關羽敗走麥城,劉備為兄弟報仇不聽諸葛亮之言,夷陵之戰的慘敗終結了蜀國統一的希望。但我們深入分析,即使劉備聽了諸葛亮的話也無法中興大漢!

隆中對本身就存在戰略漏洞

隆中對是諸葛亮為劉備制定的戰略,跨有荊州、益州,結好孫吳,北抗曹操,這個構想看似有希望實現但存在一個致命的漏洞:佔有荊州與結好孫吳之間不可協調的矛盾!

荊州對吳國的意義,可以說比魏國和蜀國的意義都要重要。可以說荊州構成了吳國的立國之基,無荊州則吳國不足以自保,亦不足以立國。

荊州是構成整體防線的龍頭,在南方保持自方獨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長江綿延萬里,是南北雙方的天然地理分界線,也是南方維持戰略守勢的心理邊界。南方要想對北方展開攻勢,必須要推進到淮河一帶。而以長江天險形成的防禦線一般是以三峽為始,直至長江入海的一個相互呼應的整體。荊州地處長江上中游,正是長江整體防線的龍頭。

北方打擊南方,一條路線是從正面進攻,即橫渡長江,這種辦法,一般是在南北力量對比懸殊,北方佔絕對優勢時採用,如,隋滅陳。第二條路線是從側翼進攻,形成對東南經濟文化中心的戰略包圍,一般在南北軍事力量形成動態上的均勢時採用。而從側翼進攻的路線又有兩條:一是先佔四川,自東向西展開進攻,二是佔據荊襄,順勢而取江南。前者一般很少採用,在歷史上也沒有太多實證,而後者則被多次附諸實踐。最為典型的,莫過於元滅,當時的元朝統治者已有襄樊乃宋之咽喉,取喉則宋自斃的認識。元通過佔領四川,雲南,逐漸形成對南宋的戰略包圍,總的來說都很輕鬆,但與南宋爭奪卻達數十年之久,損兵數十萬之眾,其戰況之慘烈。而佔領襄陽後,南宋就幾乎沒有了抵抗能力。這一戰例充分證明了荊襄之地對於東南之地戰略防禦的重要性。

荊州是東吳與魏蜀達成力量均勢的關鍵

三國所以能夠鼎立,其原因在於力量均衡(均衡當然不是說實力相等)而經濟文化發達,物產豐饒的荊州又是一個維持力量均衡的中心,所以又是一個力量衝突的中心。東吳與魏的力量對比不用多說了,如果魏佔領了荊州,則東吳只能坐以待斃。而蜀國一旦佔有荊州(特別是南郡),在疆域面積,人口總數、經濟和軍事力量上都將達到或超過吳國,並構成對吳國統治中心的直接威脅。所以荊州既不能讓魏國得到,也不能讓蜀國得到,只要蜀國佔有荊州,蜀吳翻臉是必然的。

關羽的死使劉備陷入兩難抉擇

關羽的死表面上僅僅是蜀國失去了荊州,實際上改變了蜀國的格局,也引發了一系列的後果。

如果說諸葛亮是蜀漢智謀的代表,那關羽就是武力支柱。五虎上將中馬超不得信任、趙雲更多是偏向於護衛、黃忠太老、張飛只是一個將才,劉備真正信任依仗的只有關羽!桃園結義一生相隨的關羽是無法被他人取代的。關羽的死間接引起了張飛的死、劉封孟達的叛逃。劉備的成功很大程度是因為他的名望,在當時那個崇尚忠義的時代,劉備不可能不為他的兄弟報仇,所以征討東吳的決定上劉備是沒有選擇的!

我們之所以說劉備陷入了兩難不是說是不是和東吳開戰,而是和東吳開戰到什麼程度

劉備並不是一個沒有戰略大局的人,他一定明白和東吳開戰與隆中對的戰略不符,那他為什麼堅持呢!首先劉備的年齡很大了,而阿斗年齡太小了,當時劉備已經62歲了,而阿斗只有16歲,劉備急切需要一場大勝來為權利的過度做鋪墊,臨終託孤看似真誠,實則可以看出劉備對諸葛亮並不是完全信任。其次,劉備明白即使奪回了荊州,與吳國的隔閡已經發生了,憑藉兩州之地是無法同魏國抗衡的。所以劉備的征討東吳不僅僅是為兄弟報仇,也是劉備的孤注一擲,以此為名義如果能夠佔據江東,完成南方的統一,是可以與魏國分庭抗衡的。

蜀國的失敗,大漢無法中興關鍵不在於劉備沒有按照諸葛亮的戰略,而是大勢所趨。曹操統一北方之後,三國鼎立已經是諸葛亮為劉備爭取到最好的結果。參考中國歷史的統一,除了明朝都是自北向南,在魏國內部不分裂的情況下綜合實力決定了蜀國的失敗!只能說"臥龍雖得其主,未得其時"。


詭狐w


如果劉備聽了諸葛亮的話,也不能中興大漢王朝。因為:諸葛亮勸劉備聯吳抗曹。而孫權這個人未必和劉備的一心一意,再加上魏國若使用離間計,聯吳抗曹終歸是貌合神離,達不到心如磐石。2. 蜀國的用人條件很苛刻,選不了多少牛逼人才來用,選出的人才水平又不在吳國和魏國的人才之上,如何能復興大漢。3.蜀國人口少,兵不足,無法吞滅吳國魏國,諸葛亮和姜維的多次北伐就是證明,所以根本無法建立新的大漢王朝。



時史照我前行


在您的第一個問題中,隆中對對劉備的影響是很大的,往前說他遇到了徐庶,讓他知道了謀主的重要性,往後說,劉備目前正處在迷茫之中,沒有前進的方向,只能蝸居在新野小城,而他的對手曹操已經雄踞北方,諸葛亮的隆中對給劉備打開了思路,讓他有了前進的方向。

在您的第二個問題上,劉備的目標是復興漢室,如果他解決了獻帝,他個人肯定是支持獻帝當政,他做個諸侯王或者是一個丞相一類執掌國家軍政的職位,就像曹操一樣,因為這是他們的理念,但是劉禪之後如何就不得而知了,這無關乎臣子還有他自身的想法,劉備如果自立,會影響很多人對他的忠心!

在您的第三個問題上,劉備的威嚴是劉備自己一點一滴建立起來的,能給劉備建言的也不只是諸葛亮,還有很多很多,一個君主的作用,不是各方面能力都超強,而是能將所有人靠攏在自己的身邊,這才是一位真正的君王!




小四帶您看趣事


如果劉備聽諸葛亮,是否可以中興大漢?

我個人認為劉備聽諸葛亮的話,中興蜀漢還是可以的,中興大漢那就算了,不是一個級別的。

劉備前半生顛沛流離英雄無用武之地,後三顧茅廬,諸葛亮的隆中對給劉備指明瞭前進的方向,一個得遇明主一個得遇賢臣 兩人也恨相遇太晚,自孔明出山,所提建議基本納諫,直到關羽大意失荊州,劉備未聽從諸葛亮諫言,攻打吳國以致大敗,蜀國元氣大傷,吳蜀聯盟徹底破裂,使勝利的天平傾向魏國。

如果劉備聽從諸葛亮的諫言,未攻打吳國,保存實力學習勾踐臥薪嚐膽,勵精圖治,化悲痛為力量,繼續聯吳攻打曹魏,打著為二弟報仇的旗幟,士氣可用哀兵必勝,吳國內心羞愧必然全力配合進攻,兩線進攻使魏國疲於應付。

劉備聽從諸葛亮之言便不會早死,在看人選拔人才方面,那不是諸葛亮能比的,就在臨死前說馬謖不可用,可見眼光獨到。這樣諸葛亮就不會給累死,他可以在他擅長的領域發揮更大的才能,使三國鼎立延長更多的時間,中興蜀漢。而因為綜合國力、人才儲備、生產力等等的不足是無法實現大漢的中興。

(圖片採用網絡)


閔遊記


如果他從一開始就聽諸葛亮的,劉備集團的發展就不會那麼慢了。劉備不聽諸葛亮的話辭荊州(原因不忍奪同宗基業),後來艱難的從曹操手裡取得荊州,這就浪費了很多人力物力,更重要的是失去百姓的民心,因為百姓只要有飯吃,時間長了對什麼復興漢室是沒有任何興趣的。同理,取西川也是如此!更重要一點,取西川不聽龐統的話,逼得龐統弄死自己!失去一個奇才!最後他又不聽諸葛亮的話出兵伐吳,大敗而歸!我想按諸葛亮的隆中三策,是可以一統天下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