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了,各種新鮮蔬菜是不是該降價了?你怎麼看?

衡水燕趙之地


蔬菜種植本身也是個風險產業,本人也曾做過蔬菜種植,實話產地價和市場價中間差價真有點離譜,舉過例白菜在產地銷售價0.5元/斤整片地一次銷售給第一經銷商,農民並沒有賺到錢,而在本地市場第一經銷商批發價就到0.8-1元/斤,再到一級批發市場價格為1.5元斤,轉二級批發市場價格為2元/斤,再轉到農貿市場零售到市民手中為3元/斤,如產地轉運到外省市場,中間運輸費及損耗又大,實際上轉了一圈市民覺得貴農戶又覺得虧,其他品種蔬菜基本也是這種流轉銷售模式。



站在公平角度看待這個問題,需要解決的問題是渠道問題,3元你覺得貴,0.5元你要不要嘛? 一畝起銷,不然半畝,行嗎?
太過份糾結價格問題不如想出行之有效的方案,把產地價報給大家,大家組織一次眾人集資採購,今天雲南西葫蘆基本銷售不出去,農民坐在土地想辦法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