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虎父卻生犬子,幸有一孫氣節當贊。亡後陪祀昭烈廟

酒話三國 弄舟侃言

劉備創基立業,一生戎馬,櫛風沐雨,經霜歷雪,終成一分霸業,很不容易。細讀劉備的背後,他應該是一個剛毅、執著,百折不失其志的硬漢;長年軍旅磨練,打仗也是一把好手,只不過苦於多是飄蕩,手中一直少兵少馬。

劉備:虎父卻生犬子,幸有一孫氣節當贊。亡後陪祀昭烈廟


劉備絕不是文學演義小說中的柔善、好哭,偏軟的性格。當然小說這樣寫,有其目的,人們通常敬慕仁善,情感上傾向柔軟、多難的人,這樣寫,更易抓住讀者的同情心、支持心。

劉備奔波創業的巔峰,就是西川之主、漢中王。可世事難料,辛苦打下的基業,至第二代就敗亡了。第二代之主劉禪,身上可無一絲他父親的剛毅基因,公元263年,魏國侵蜀,魏將鄧艾一支偏旅直抵成都,竟迫得劉禪獻城投降。簡直與他老子的行事風格大相徑庭、雲泥之別。當時能表現不屈,硬骨的卻是劉禪的兒子劉諶(chen),尚算是給地下的劉備找回些剛毅的顏面。

劉備:虎父卻生犬子,幸有一孫氣節當贊。亡後陪祀昭烈廟


劉諶是劉禪七個兒子中的第五子,受封北地王。當是時,鄧艾魏軍兵臨城下,蜀光祿大夫譙(qiao)周畏死怕敵,數勸劉禪獻降。劉諶聽說後,上朝大罵譙周是腐儒,胡言蠱惑朝庭大事,並叩頭哭諫父親不要走投降的路。

劉諶說:以前先帝(劉備)在時,譙周算個什麼東西,現在他動不動參與朝議,不能聽他的。成都之兵,尚有數萬,到時劍閣的姜維也會回師來救,那時轉敗為勝,不是不可能。怎麼能聽一個腐儒的話呢,輕鬆的葬送了先帝的基業。

後主劉禪本無主心骨,已受譙周等大臣慫恿,降心已定。反叱責劉諶不識天命。

劉諶又哭道:就算勢窮力極,禍至臨頭,我們父子君臣背城一戰,那怕戰死,也不愧對先帝哦。為什麼要降啊!

後主終是不聽,令近巨將劉諶推出宮門,還是令譙周準備降書。

劉諶放聲大哭:先帝創立基業不容易,今一旦放棄,我寧死不辱。

十二月初一日,劉禪君臣準備出降。劉諶怒氣澆心,帶劍欲入宮。他的老婆崔夫人問他為什麼顏面異常。劉諶說:父皇已投降納款,江山從此殄滅,我想先死去見先帝於地下,絕不屈膝他人。

崔夫人也是大義之人,說道:妾請先死,王死(劉諶)未遲。劉諶說:你跟著死幹什麼?

崔夫人:王死不愧先祖,妾願陪同。夫亡妻死,何必問焉!”說完,頭碰庭柱而亡。

劉諶割下妻的頭顱,來到昭烈(劉備)廟,哭跪泣聲:羞見先人,一命報祖!祖如有靈,知孫之心。眼中流血,拔劍自刎而死。

劉備:虎父卻生犬子,幸有一孫氣節當贊。亡後陪祀昭烈廟


後人多有詩篇、戲文讚頌劉諶的氣節。劉諶剛烈,總算給梟雄劉備找回些遺傳風骨的面子。

劉備其子劉禪卻真真是扶不起的阿斗,一絲豪雄基因未見傳承於身上。真莫不是當年劉備為感激趙雲,摔了劉禪一下子,把他腦子摔壞了嗎?也或許是諸葛亮在時,萬事俱細,劉禪疏於朝政歷練,少經風雨的緣故吧。

古今多少事,盡付笑談中。可惜一世豪雄劉備,基業盡毀不才二代之手。

劉備:虎父卻生犬子,幸有一孫氣節當贊。亡後陪祀昭烈廟

我是愛看古書愛侃古事的散發弄舟,歡迎同好關注交流賜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