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疫情席捲下的外貿:某東莞傢俱廠已半月未接新訂單

海外疫情席捲下的外貿:某東莞傢俱廠已半月未接新訂單


財聯社(廣東,記者 徐學成)訊,截至發稿前的統計顯示,海外新冠肺炎累計確診病例已經超過29萬。歐美形勢最為嚴峻,其中,美國累計確診超46000例,英國、德國、法國、意大利等歐洲主要國家的病例亦在快速增長。

海外疫情危機的不斷升級,給國內企業的外貿業務帶來沉重打擊。一家東莞傢俱廠的老闆透露,工廠已經半個多月沒有接到新訂單,來自美國的存量訂單亦被客戶暫停或者取消,工廠現面臨生存危機。近日以來,作為外貿重鎮的東莞屢屢爆發工廠關停事件,其導火線正是由疫情引發的海外客戶砍單、停單。

據海關總署統計,由於國內供給端復工緩慢,今年前兩個月我國出口增速較2019年12月大幅下降17.7個百分點。出口的嚴峻形勢或許很難在短期內得到緩解,有分析指出,海外疫情肆虐,由需求端引發的出口“寒潮”或將從二季度開始集中體現。

傢俱廠的生存難題

在位於廣東東莞的大朗鎮,黃先生經營著一家傢俱廠,它的主要業務是為來自美國和加拿大的客戶生產傢俱。據其透露,工廠90%以上的客戶來自美國,小部分來自加拿大。

2018年是傢俱廠最為紅火的時候。“工廠最多的時候一個月接了60條櫃子,這個記錄就是在2018年產生的”,黃先生說:“整個2018年,工廠接了將近7千萬的單子。工人每天都在忙,只願意計件收費,連基本工資都不用給,有的人一個月能掙1萬多。”

因為中美貿易糾紛,這樣的光景在2019年不復存在。這一年,黃先生的工廠產值一下子減少了2/3。

但這還不是最壞的時候。黃先生向記者透露,工廠上一次接到新訂單,已經是半個多月以前的事了。不僅如此,工廠近期還被不少美國客戶要求暫停訂單生產或者取消訂單。“到目前為止,已經有70萬元的單子被暫停了,被取消的也有一兩萬”,黃先生說。

70萬——看起來並不多,但這家工廠在2019年的月產值還不足200萬元。更何況——用黃先生的話說,這還僅僅只是個開始。

一般情況下,這家傢俱廠的交貨時間是40—50天。平均下來,工廠一個月可以拿到20—30個訂單。一個單子連著下一個單子——只有這樣不停循環,工廠才能穩定運轉。但在沒有新增訂單的情況下,黃先生依然得每個月支付20萬左右的成本(包括房租、水電費、人工,不包含原材料)。對他來說,最難的是在這一批存量訂單完成後,工廠的收入將難以為繼。

梁先生旗下公司的產品主要銷往中東地區,他遭遇了同樣的難題。他的公司主要做品牌成品傢俱,工廠目前已經將之前擴充的廠房分租出去,但很多時候,工廠的部分機器還是閒置的。“我這幾天去一些別的工廠喝茶,比以前都安靜了很多”,梁先生透露。

成品傢俱主要是通過海外地區的經銷商進行分銷,但受疫情影響,很多商城、賣場都沒開門,海外需求減少,經銷商也沒有新進貨,因而國內工廠就“閒了下來”,梁先生表示。

外貿“寒潮”逼近

由於外貿訂單減少,原本不做國內市場的黃先生轉而把目光聚焦到了國內,梁先生亦是如此。在他們看來,在工廠存亡之際,最重要的是找到訂單——無論訂單大小、利潤高低。梁先生還透露,很多外貿廠商都在等待6月份在國內舉辦的展會,希望藉此拓展國內渠道和客戶。

但對於一些嚴重依賴海外訂單的工廠來說,能想的辦法並不多。就在幾日前,東莞一家知名玩具代工廠——東莞泛達玩具有限公司(下簡稱泛達玩具)被曝出結業的消息。據當地政府發佈的正式消息,目前,該工廠法人已經失聯,公司所在地東莞茶山鎮正在處理善後事宜。

泛達玩具是一家有著20多年曆史的港資企業,包括MCDONALD, DISNEY, WALMART, TESCO, TARGET, HASBRO 等全球知名企業均是其長期客戶。據一位接近工廠的人士透露,本地的玩具生產企業在2019年就已經遭受重創,海外疫情的爆發則更是“雪上加霜”。該人士指出,美國大客戶取消訂單導致工廠經營無法繼續,是引發這家老牌代工廠停產的直接原因。

與此同時,東莞一家成表製造商也傳來即將關停的消息。記者獲悉,3月21日,東莞精度表業有限公司(下簡稱精度表業)在廠內發佈公告,主動勸退員工,並宣佈全廠放假至少3個月。精度表業最重要的客戶是美國品牌“Fossil”,據公司披露的消息,由於Fossil已停止下單,同時要求取消或暫停原生產訂單, 工廠生產無法繼續,將隨時面臨關閉。

對於存量訂單豐富一些的公司來說,目前的經營狀況也許會稍好一些。一位不願具名的上市公司董秘透露,公司目前還在消化國內疫情期間未生產的訂單,海外疫情的影響尚未體現在經營數據上。

但外貿“寒潮”確實已經離我們越來越近。來自海關總署的統計顯示,今年1-2月,我國出口增速較2019年12月大幅下降17.7個百分點。其中,對美國出口增速為-27.7%,比2019年12月份下降15.2個百分點;對歐盟出口增速為-18.4%,比2019年12月下降23.3個百分點;對日本出口增速為-24.5%,比2019年12月份下降21.9個百分點。

長期形勢難以樂觀

海關總署曾發佈了一份“2018年中國外貿百強城市”名單,其中,深圳、東莞、珠海、廣州同時進入前十位,廣東作為中國外貿重鎮,名副其實。但就是在這樣的外貿重鎮,卻頻頻曝出工廠關停的消息——這實在不是一個樂觀的信號。尤其是這一地區的上市公司,其海外業務是否也遭遇了類似的困難,頗受市場關注。

海鷗住工(002084.SZ)主要從事衛浴零部件的研發生產,公司亦有大量為國外客戶代工的業務。2018年年報顯示,海鷗住工海外營業收入佔據的比重接近70%。3月24日,記者以投資者身份問及海外業務情況時,公司方面表示目前工廠生產正常,沒有數據反映海外業務受到影響。

英唐智控(300131.SZ)的主營業務包括的電子元器件的分銷,公司同時還是MTK和海力士的授權代理商。2018年,英唐智控海外業務佔比高達71.32%。但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英唐智控方面則表示,公司7成左右的業務發生在香港,歐美地區佔比並不大,所以受到的影響較小。不過,英唐智控也指出,就電子元器件分銷來說,下游的銷售環節尚屬正常,但上游的供貨環節受海外疫情的衝擊較大。

此外,根據最新數據統計,海普瑞(002399.SZ)、納思達(002180.SZ)、立訊精密(002475.SZ)等上市公司海外收入佔比接近或超過90%,德賽電池(000049.SZ)、深圳華強(000062.SZ)、海能達(002583.SZ)、奧馬電器(002668.SZ)、奮達科技(002681.SZ)等公司的海外營收佔比均接近或超過60%。不過,以記者連日來調研的情況來看,關於海外疫情對外貿業務的影響,大多數公司均諱莫如深。

一位與多家電子行業上市公司有業務往來的企業負責人則指出,海外疫情對海外業務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上市公司如此“敏感”則更加印證了這一點。但他同時也認為,一些公司目前還在消化存量訂單,所以在業績上的反饋“沒那麼快”。

作為大型物流裝備和能源裝備供應商,中集集團與許多開展海外業務的上市公司有業務往來。公司董秘於玉群在接受記者採訪時透露,目前來看,海外疫情的影響還未在訂單數量和財務數據上體現出來,但對物流運輸的影響是確定的。在他看來,待存量訂單完成之後,這些影響會在二季度開始顯現。

平安證券研報則指出,海外疫情會降低全球經濟增長的預期,外需的收縮對我國出口的負面衝擊將會逐漸體現。如果海外疫情蔓延導致相應的生產活動停滯,加工貿易相應行業有可能面臨產業鏈中斷的衝擊。短期出口增速將會有所反彈,但幅度有限,出口形勢長期難以樂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