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書、隸書跟甲骨文到底有些什麼關係呢?

有一種說法稱,有了甲骨文才有了中國書法,因為甲骨文已經具備了書法的三大要素——用筆、結構和章法。雖然甲骨文存世量只是吉光片羽,然而就在這零零碎碎的骨頭上能看出先民們對於文字對於書法的思考。下面我們聊聊篆書、隸書跟甲骨文到底有些什麼關係呢?

篆書、隸書跟甲骨文到底有些什麼關係呢?

篆隸想通,可以說書法的各種字體都是想通的,雖然碑刻與墨跡有差別,但差別不大,大家體會鄧石如和吳讓之兩位書家的用筆,理解清代篆書的風格與它們微妙的細節變化,由實到虛,虛實相生。

篆書、隸書跟甲骨文到底有些什麼關係呢?

剛剛開始從圓筆向方筆過渡,今天講的用筆細節,同學多花點時間琢磨,在練習的時候不要忘記線條質量,“筆尖上要可以站’大象’”,微寫好篆書做好準備吧!

篆書、隸書跟甲骨文到底有些什麼關係呢?

篆書作為古文字只是相對於後世而言的,在秦漢時,它本來就是人們都很熟悉的社會應用文字,印工們根據印面需要可以駕輕就熟地進行文字“印化”處理,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

篆書、隸書跟甲骨文到底有些什麼關係呢?

本篇推出的甲骨文系列作品能看到作者線條輕鬆自如,流暢度很好,整個作品端莊整飭,嚴整,自然,流暢。

篆書、隸書跟甲骨文到底有些什麼關係呢?

著名甲骨文研究工作者“四堂先生”之一的董作賓(彥堂)先生,曾經按照甲骨文製作的時期,把甲骨文書法風格劃分為:雄偉壯麗、端莊整飭、頹廢、勁俏、嚴整等五個時期的五種風格特徵。董作賓五種風格的劃分提出之後,並沒有得到別人的反對或質疑,於是甲骨文書法風格劃分的“五個時期”的理論,就這樣信以為真、並無非議的流行起來了。

篆書、隸書跟甲骨文到底有些什麼關係呢?

隨著學習甲骨文書法的步步深入,人們逐漸對董作賓五種風格的劃分產生懷疑和不解。如端莊整飭與嚴整有什麼本質的區別?“頹廢”從什麼地方得到體現?實踐證明,董作賓這種風格的劃分是極其含糊的、不科學的、不確定的、甚至是模稜兩可的界定。

篆書、隸書跟甲骨文到底有些什麼關係呢?

我個人認為,甲骨文書法的風格特徵及其藝術欣賞,應該借鑑另一位著名甲骨文研究工作者“四堂先生”之一的郭沫若(鼎堂)先生在他的《殷契翠編》中說的一段話:“甲骨文書法,其契之精而字之美,每令吾輩數千載後人神往。凡此均非精於其技者決不能為。技欲其精則練之須熟,今世用筆墨者猶然,何況刀骨乎?足知現存契文,實一代書法,而書之契之者,乃殷世之鐘、王、顏、柳也”。郭沫若先生的精闢見解,對我們今天研究和欣賞甲骨文書法藝術風格,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篆書、隸書跟甲骨文到底有些什麼關係呢?

篆書、隸書跟甲骨文到底有些什麼關係呢?

細心的讀者不難發現這幾幅作品,從整體章法上比較溫和,從線條上比較流暢自然,從結構上也是非常嚴謹,要說篆書、隸書、甲骨文三者之間的關係,甚至更多字體之間的關係,無不體現在線條、結構和章法上,書畫也同源,更何況書法內部的字體關係呢?

篆書、隸書跟甲骨文到底有些什麼關係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