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裡水電改造這樣做,管用50年!


水路改造流程

走管

在水路佈線方案確定之後,就要開始走管了,水路走頂或走地一直爭議不斷,設計師建議走頂最穩妥,雖然用料會多些,但是漏水容易發現並維修。

家裡水電改造這樣做,管用50年!

開槽

接下來就是開槽布管了,橫平豎直還是要講究的,開槽注意不要破壞結構層,並且在埋進管道之後留有一定空隙,便於後期水泥漿的修補。

布管

在布管時要注意冷熱水管出口一般為左熱右冷或上熱下冷,冷熱水出口中心間距大於15cm,冷熱水管道要保持平行。

打壓驗收

打壓之前先關掉進戶閥門,升壓之後,穩壓時間建議半小時以上,然後仔細檢查水路各處有沒有滲漏,發現滲漏當場修復再重複打壓過程,直到驗收合格。


家裡水電改造這樣做,管用50年!

防水

廚衛空間在水路改造之後別忘了做防水,特別是水路走地的,更要重新做防水施工,牆面防水不得低於180cm。

電路改造流程

定位

在準備進行線路改造之前,先確定線路各個終端插座的位置,並在牆上表明準確位置和尺寸,然後向同類電路插座引線,這樣能夠節省改造成本。

開槽

先在牆上彈出控制線,再進行人工開槽,開槽深度應該儘量一致,並且槽線平直。

電線套管

線路安裝必須加護套管,套管連接應該平直緊密,電線應該按火線過開關,零線進燈頭的規範接線,當然左零右火是基礎規範,大功率電器可以單獨設管,強弱電不能同管鋪設。


家裡水電改造這樣做,管用50年!

套管固定

導線在裝入套管之後,就要開始固定了,先將套管固定在牆內或牆面,然後再抹灰隱蔽或用踢腳線隱蔽起來。

通電驗證

電路佈線完成之後,再將開關、插座、燈具連接起來,就可以開始試著通電測試了,驗證接線是否良好。

電路改造誤區

誤區一:強弱電共管

家裡水電改造這樣做,管用50年!

有些施工隊為了施工方便會將所有電線收納在一起,這樣電源線、網線、電話線都在同一個底盒,這樣不僅線路之間會有干擾,還存在家居火災隱患。另外要注意強弱電必須分開走線,並且平行間距不能低於30cm,交叉必須成直角。

誤區二:重複佈線

家裡水電改造這樣做,管用50年!

每一條電線都單獨使用管線也是不合理的,這樣會在牆內埋下非常複雜的管線,通常線路應該做成活線,將同一走向的同類電線放在同一管內。

誤區三:電線不加套管直埋

家裡水電改造這樣做,管用50年!

有些不負責任的施工隊會為了省事直接將電線埋到牆內,電線沒有用絕緣管套好,這樣很危險!規範的電路鋪設必須規範並且用絕緣套管保護。

水路改造誤區

誤區一:冷熱水管不分色

家裡水電改造這樣做,管用50年!

很多人對水管選擇不太注意,可能圖方便而只選擇一種顏色的水管,這樣不方便後期維修。我建議冷熱水管按分色套管處理,按熱紅藍冷規則購買水管。

誤區二:所有水管都可接熱水

家裡水電改造這樣做,管用50年!

現在市面上銷售的許多水管都是冷熱兩用的,因此,許多消費者就存在誤區,認為所有的水管都是冷熱兩用的,其實並非如此。

雖然市面上很多水管都是冷熱兩用型的,但還是有些水管材質不適合這樣,比如U-PVC管不能接熱水,多用於下水管道。

誤區三:裝修前不必做閉水測試

家裡水電改造這樣做,管用50年!

不要以為閉水測試不重要,其實無論是新房裝修還是舊房改造,在進行水路改造前都應該進行閉水測試,這樣其實更加省事,防止無謂的返工浪費。

誤區四:忽略原有進水口位置

家裡水電改造這樣做,管用50年!

業主在裝修時經常為了所謂的改造而忽略原有進出水口的位置,導致改造之後水路出入水口被遮擋或管口不夠長等問題,我建議施工前預留好進出水口的位置,方便日後改造調整。#春日花樣生活# #我眼中的春天# #裝修攻略#如果你感興趣的話可以參考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