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全球大流行,全球都封了,中國最需要的糧食能不能得到保證?

02060519


可以負責任地回答,中國是地球上儲備糧食最多的國家,可以保證三年吃飯即使三年顆粒無收!


精神抖擻小青年


我國連續幾屆領導人都提出要將糧食安全掌握在我們自己的手中,這不單單只是喊一下口號,我國也著實這麼做的,在今年疫情全球大流行的情況下,這算是對於我國糧食安全的考驗。從目前所公佈的消息看,科學興農認為即便是疫情持續到明年,我國也同樣能夠實現糧食自給自足的目標,關鍵還是在於我國有著實實在在的底氣。

根據我國2019年國家統計局的數字,全年糧食總產量為66384萬噸,相比去年增加了594萬噸,而在之前科學興農就大致計算過國人的年度糧食需求,其實滿打滿算3億噸也是完全足夠國人需求的,大家可能好奇的是,國家這麼多的糧食用在了哪裡?其實我國工業用糧以及飼料需求兩個方面的用糧並不比人們需求的糧食少多少,像工業酒精、大多是糧食發酵,其次釀酒也需要大量的糧食。

目前我國的三大主糧玉米、小麥、水稻均已經實現了自己自足,去年全年進口小麥麵粉大約30萬噸,這個數量相對於全國範圍的需求來說可以說是微乎其微,不過我國年度還是有所進口,這也是因為加入世貿組織之後的國際合作。有媒體報道如今小麥庫存結餘有1億噸,而玉米8000萬噸,水稻1億噸左右,也就是說其實這三大主糧我國完全可以實現自給自足,即便是不進口也不會導致國內供給短缺。

不過有一個作物可能不是那麼的樂觀,那就是大豆,如今的大豆年度進口量高達8800萬噸左右,國產大豆僅僅1400萬噸,國內大豆年度總需求量高達1億噸以上,這也意味著今年由於疫情發酵,大豆進口如果不暢的話,可能會導致國內大豆供給趨緊,甚至是供給短缺的問題。

從大豆進口國家來看,目前我國的大豆從巴西方面進口5500萬噸,美國方面年度進口3000萬噸,阿根廷方面年度300萬噸左右,也就是這三個國家為主要大豆進口國,然而如今美國、巴西都是疫情大國,可以確信從當前開始從這兩個國家進口大豆是幾乎不可能的事情了。

總體而言,在今年全球疫情發酵的情況下,我國糧食供給依舊不是問題,問題在於我國糧食供給結構可能會有所不平衡,這也同我國當前糧食生產結構有關,而這一狀況恐怕也只能是在疫情解除之後才能夠有所鬆動,然而大家也真的不必對我國的糧食生產有所擔心,即便是今年我國疫情,農業生產也並沒有什麼影響,而影響較大的可能是進口量較大的大豆。


科學興農


今年春天以來,疫情在中國爆發,對我們的生產生活產生了重大的影響,隨著幾個月時間的努力,現在國內的疫情已經基本控制,但是國外現在還處於爆發的高峰期,很多國家都已經採取了封鎖的措施,來限制疫情的傳播。在這種情況下,全球性的國際貿易確實受到了很大的影響,很多貨物的進口和出口都沒有辦法按照原來的計劃執行。因為中國每年都要從國外大量的進口糧食作物,在全球封鎖的情況下,很多人擔心中國的糧食不夠吃,沒有辦法從國外進口糧食該怎麼辦?其實這個擔心是多餘的,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下面一起來聊聊。

第一,中國糧食儲備豐富

中國是一個14億人口的大國,對於糧食的需求非常大,如果糧食不夠的話,將會直接影響到老百姓的吃飯問題。所以我們國家的糧食儲備,一直都做得非常充分,這是從國家層面甚至可以說是從戰略角度出發的。雖然每年從國外大量進口糧食,但是國內的儲備仍然很豐富,一般情況下不會出現太大的問題,大家不用太過擔心。過去中國用7%的土地資源養活了22%的人口,現在這個問題同樣也不存在。即使在當下很多農民外出打工不再進行農業生產種植的情況下,糧食也是足夠的,也是充分的,短期內根本不會出現缺糧的情況。

第二,疫情雖然蔓延,但總有控制的一天

我國是最先爆發疫情的國家,但是經過兩三個月的努力,現在已經基本控制,雖然國際社會一開始對於疫情沒有充足的準備,導致在我國已經逐漸控制的情況下,仍然在全球開始了大流行大爆發。雖然現在很多國家仍然處於爆發的高峰期,仍然在不斷的增長,但是從長遠來看,疫情一定會被控制。人類肯定會戰勝疫情,這個時間可能不會在今年夏天結束,但是在年底前應該全球都能得到基本的控制。所以說,目前很多國家採取的封城或者是封閉國家的邊境線等強制性措施,都是暫時的,不可能長久。因為這種長期性的封鎖,肯定會對國家的經濟受到很嚴重的打擊,所以等到疫情基本控制以後就會全面的開放,貿易往來也會逐漸的恢復正常。

第三,糧食安全最終要靠自己

這一點已經成為所有人的共識,中國是人口大國,對於糧食安全的關注更為嚴肅。在農業生產方面,雖然很多小農分散種植戶不再從事農業生產,但是中國的新型的農業化規模化的種植產業仍在不斷的擴大,而且農村的種植業產業結構調整已經取得了,明顯的進步。中國主要糧食的產量逐年都在上漲,都在增多,對於滿足國內的需求,根本不存在什麼問題。而且說實話對於主要是來講,國內能夠自給自足,而從國外進口的糧食主要是像大豆一類這樣的作物。而隨著我們國家實施的大豆振興戰略以及其他的農作物的產業結構的調整升級,一定能夠保證我國的糧食供應。這一點大家可以放心,不用擔心。

總的來說我國的糧食是可以自己自主的,雖然從國外進口,那也是從戰略和儲備的角度出發。以上是我對這個問題的看法,如果你有什麼更好的意見或者建議,歡迎在下面留言評論,說說您的觀點。


三農有理


大災大難中糧食最重要,民以食為天,中國古代造反都是又災難饑民搶吃掄物質,國人十四億人吃飯是最重要的大事,什麼貴重物質可以沒有可以人生存,人類每個人離不開食物,三天無飯吃會餓死人,歷史上的天旱天災都為糧食最要事,本人就是困難年代過來人,從五九年六零年,喝粥的麵粉不好買,我們這代人經歷過餓肚子的難受味,災難面前必須存糧是上策。


1236wsj


雖然國家有很多糧食,不到萬不得一的時候才能用上,有些人站著說話不腰疼,你們吃的糧食是那裡來的?現在農村的基本農田都種上樹了,有人還算計國庫糧,真你想的出來,到農村看看,現在有多少種糧的你就知道了,別光知道說,農民心中最有數。


老大6192


這個不用擔心,我國有足夠的糧食,別說幾個月就是一年也沒有問題的,放心吧。


wjz金生水起


中國的土地都沒有充分利用,好多東北農村都進城打工了,如果全民一心把土地都充分利用上,多種糧食,可以無土栽培疏菜,各種養殖業發展起來。全民珍惜每一粒糧食,不會捱餓的。


名111701


沒有問題,我認為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是現在和以前相比,有餘食物的多樣性,每家每頓飯主食比重有所下降,肉類,蔬菜等有了增加;二是我們的糧食單產和上個世紀相比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樑子看影視


難度增大:常年進口占需求40%以上,風險大!現在正是大春糧食播種關鍵季節,學學四川擴大100萬畝,也許能降低風險……


太極和


最重要的是我的糧食產量是用畝數乘出來的?還是用秤秤出來的?很多地根本就不種,落荒了,還有種其他作物的,藥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