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麼看詩歌?它對文學和人類社會產生了怎樣的影響?

凌梁


我認為詩歌是一種高尚的存在,它即是人類文明的象徵,也代表著一種地位的表現

一、詩歌是人類的傳統文化,象徵著人類文明,不可磨滅。詩歌所表達的是人由內心感觸而來,以簡單的文字表達出詩人的內心的澎湃。同時品詩更能品出一個人的內在素養和修為。所以往往幾個字便能讀透一個人的內心,而人們也願意用詩歌來表達自己的內心。在古代乃至現今更有以詩會友的習俗,所以詩歌是人類歷史文化不可磨滅的一部分。

二、在古代科舉制,即憑詩歌的好壞來參加考試,入朝為官!所以詩歌也是地位的一種表現,可見詩歌是多麼的重要!

三、至今我們的課本上扔在學習前輩們的詩集,一首好的詩歌是不分時間的界限的,它會一直傳下去,讓後人門所瞻仰、學習。它蘊含著無價的遺傳文化!


滴眼液化氣


詩歌對於文學和社會的影響是巨大的,它不僅反映了中國人民的思想、生活,而且它也是中國文化的驕傲;更是開創了眾多的藝術形式和藝術風格,從而也湧現了許多光照文壇的著名詩人和影響深遠的詩詞歌賦。下面,寒柏隴臥子就分別從社會和文化兩方面來談一下詩歌的影響:



詩歌,不僅有著“興、觀、群、怨”的社會效應,還能陶治性靈,滿足美感享受的需要。

中國的詩歌有三千年以上的悠久歷史,漢民族文明史開始之日,即是詩歌流傳之時,這是值得我們自豪的事。古典詩歌的名篇佳作,更是廣為流傳,膾炙人口。

詩歌,作為一種文學樣式,本職在於抒情。郭沫若在寫給宗白華的一封信中說:“詩的本職專在抒情。”從中國詩歌的的發展來看,詩歌的確是專門用以抒發感情的文學形式。

——愛情、友情和鄉情是歷代詩歌抒發的主要感情形式。

⑴抒發愛情的詩歌,在《詩經·國風》中佔了很大的比重,寫得很出色,真摯自然,傳誦至今。

古代許多詩人,處理愛情這個“永恆的主題”,是很高明的。除了對少男少女的熱戀加以繪聲繪影的渲染外,還描寫了婦人們的相思以及失戀與失意的苦悶、悲歡離合,或兼而有之。

如卓文君的《白頭吟》、李白的《春思》、杜甫的《佳人》、元稹的《遣悲懷》、陸游的《沈園》,以及李商隱的無題詩和杜牧的有些絕句,都是古來傳誦的名篇。



⑵抒發友情是中國曆代抒情詩歌中常見的另一個主題。

俗話說,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中國人民是最重友誼的。在古代社會,即使是賣藝四方識字不多的人,也要講講江湖義氣的;至於那些遊宦異鄉、遭受貶謫,落魄江湖的古代知識分子,就更加重視友情,留下了不少傳誦千古的優秀詩篇。

如南朝陸凱的《贈范曄》、初唐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盛唐李白的《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杜甫的《夢李白》、中唐柳宗元的《登柳州城樓寄漳汀封連四州刺史》、白居易的《欲與元八卜鄰》、清末章炳麟的《獄中贈鄒容》等等,都是一往情深、千古不朽的傳世名篇。

⑶至於鄉情,就更為廣泛了。從抒發鄉情的很多詩歌來看,愛家、愛鄉和愛國的感情是一致的;描寫田園、邊塞與歌頌祖國的壯麗河山、反抗外來侵略也是一致的。

如東漢蔡琰的《胡笳十八拍》、隋薛道衡的《人日思歸》、唐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李白的《靜夜思》、杜甫的《羌村》與《月夜》、李益的《喜見兄弟又言別》、白居易的《自河南經亂,關內阻飢,兄弟離散,各在一處,因望月有感,聊書所懷》、李商隱的《夜雨寄北》等等。

有抒發離國懷鄉、弔古傷今之情的,如漢王粲的《七哀詩》、唐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岑參的《逢入京使》、賈島的《渡桑乾》、宋文天祥的《金陵驛》、金元好問的《岐陽》、元薩都剌的《大同驛》與《越臺懷古》、清秋瑾的《黃海舟中日人索句並見日俄戰爭地圖》等。

有抒發山水田園之情的,如晉陶潛的《歸園田居》、北齊的《敕勒歌》、唐王維的《鹿柴》、孟浩然的《過故人莊》等。

除了抒發愛情、友情和鄉情之外,中國曆代的詩人還從各自不同的地位、處境、遭遇和理想出發,抒發了形形色色、各種不同的感情,創作了大量的詩歌名篇。



中國具有燦爛的文化傳統,詩歌是中國優秀的文學遺產之一,也是世界文學寶庫中一顆璀璨的明珠。

中國的詩歌史和西方差別很大,中國詩歌史從抒情詩開始的,產生於公元前十一世紀至公元前六世紀的第一部抒情詩歌選集《詩經》是一個顯著的標誌。

《詩經》三百篇蒐集了公元前十一世紀到公元前七世紀大約五百年的民間詩歌,是中國第一部最古老的抒情詩歌選集。

從風、雅、頌這三部分看,《詩經》不僅經歷過嚴格的篩選,更是曾加以審慎的編排。不論編選者是誰,都反映了兩千五百多年前中國己有一些愛好詩歌與音樂,並具有較高鑑賞能力的創作編輯人士了。

《楚辭》是緊接《詩經》之後的又一部抒情詩歌選集,《楚辭》是東漢王逸編注的,收集了以屈原為代表的從戰國至東漢的騷體詩,以六言詩為主,屬自由詩體,是中國第二部著名的抒情詩歌選集。

《詩經》和《楚辭》在中國抒情詩歌領域興起了兩股文學思潮:一種是現實主義思潮,一種是浪漫主義思潮。自此之後,中國的抒情詩歌就沿著這兩股思潮向前發展,呈現出千姿百態的藝術風格和文學形式。




——結語

在春秋戰國時期,中國己經有了經典著作《詩》、《書》、《易》、《禮》、《春秋》。其中,《詩》就是《詩經》,後代學者有“六經皆史也”的說法,這就很好的說明了詩歌對於中國文化、歷史和社會思潮的影響了。

中國古典詩歌音節和諧、文字精煉,不僅可以慰藉心靈,更能從中瞭解、認識和學習到當時社會的風俗人情、勞動生活及自然現象、政治動態。在誦讀這些詩歌時,似乎看見屈原、曹植站在面前;李白、杜甫聯袂而來,李後主、李清照並肩而立;文天祥的昂首挺胸,秋瑾的迎風而立,有如良師益友,神交己久。

既讀古人之詩,便與古人之友,共悲歡,同離合;時而擊節低吟,時而飲泣長嘆,幾乎別有天地。

參考資料:《歷代詩歌選》、《唐詩宋詞》等。

注:文中圖片來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注:如需轉載,請事先告知,未經授權禁止轉載。」以上,就是寒柏隴臥子對這個問題的一些淺見薄識。本人專注於文化寫作、讀書心得、詩詞對聯、謎語諺語、文玩收藏、書法、郵票及文史知識等方面。請關注@寒柏隴臥子,獲取其他精彩內容。


寒柏隴臥子


毫無疑問,詩歌是人類最早表達思想情感的產物。

無論是東方還是西方,古代詩歌都有名篇鉅著產生,那時的人們對於詩人的崇敬,猶如現在的流行歌天皇巨星,寫的好就有很多人吟誦傳唱,就是到了今天,很多人都可以脫口而出背上幾首古詩。

我們能從詩歌裡看到詩人的所思所想,所作所為,猶如一幅幅畫面,慢慢展開在你面前,我們可以看古人斗酒吟詩,擊鼓唱和,時而婉約,時而豪放,有邊塞金戈鐵馬,有閨中婦人哀怨情思,分別時的依依不捨,被貶時的懷才不遇,等等,都被表達的淋漓盡致。

那時候,詩歌是人類不多的表達發洩情感的方式之一,而現在,尤其是現代進入新世紀以來,詩歌已經淪落到成了文學花園角落裡無人問津的小花。

究其原因,我認為有幾個點,

一是人類表達和發洩情感的方式多樣化,比如電影,電視,流行歌,搖滾,微信,視頻等,都可以表達人們的思想行為,沒必要全用文字。

二是精力有限,現代人類壓力太大,生活節奏太快。很多人現在都是喜歡快餐文化,因為快啊,包括視頻抖音,表達更直觀易懂,沒必要大家去慢慢琢磨這首詩的每個字的意思,當然也是沒有時間。

三是現代詩歌的誤入歧途。為什麼很多人還是鍾情古體詩歌,而對新世紀的詩歌冷眼相看,以至於詩人有時候都成了某種特定語境下的貶義詞,是值得大家去深思的,反正我讀某些自詡為詩人的詩,感覺味同嚼蠟,不知所云。

四是詩人地位的嚴重下降,很多詩人在現代人眼裡,就是貧窮,落魄,或者有點xx 的象徵,我也曾是文青一枚,少年時夢想就是成為詩人,然而隨著時間推移,這個夢想慢慢就消失了,我發現光做詩人是不能讓自己吃飽飯的,或許很多和我有相同想法的人,未來可能成為優秀詩人的人,就此離現代詩歌遠去。

詩歌,人類社會的精神情感財富,在現代物慾橫流的世界裡,已經漸漸遠去,但它對人類社會的影響,永遠存在。

只是現在,不是一個好時機。


夏陽花椒


個人認為:詩歌對文學和社會的影響並不大,你看現在真正的詩人越來越少,好的作品也越來越少,就算李白杜甫的時代,詩人也並不怎麼吃香,似乎沒有坎坷的遭遇,浪跡天涯的經歷不足以為詩人,這也就註定了詩人的存在是一個悲劇,也不難理解為什麼很多詩人選擇自殺。

其實詩人本無錯,他只是想用悲天憐人的心靈勸慰世人,奈何知音難尋,對牛彈琴。

志向遠大的詩人大多脆弱而又幼稚,試想:如果幾首詩就可以扭轉乾坤,那治理天下也太簡單了!



楊小德


詩歌是濃縮精煉地文化,寓意深刻而且擬人句子有些很形象,普上曲子還能唱,有些精煉句子千年不過時,拿來朗讀大人小孩都喜歡,既給人們很多方面警醒,也給人們生話代想象,歡愉,舒展,大,霸氣句子,又給人們精神增力量,詩有些華麗句子讓人朗讀,彷彿自己隨詩句韻味,一起跌宕起伏在昇華,大地有言語詩歌就不會枯竭,詩歌是有文化的地方,人們一定首先會詩句,我們沒日說話有些地方也尤如是詩句,只不過沒編排好,詩人常把人們說話句子,經它手精心提煉編排,都是好詩言,好句子,好詩文,總而言詩歌隨時代發展很重要,只不過我們沒人每天沒發現自己,都離不開詩文,因為我們每天要和人交流,必然要說話,對人贊恭維也等是詩文,人們常說,誰誰會說話,而且還很入耳,不象什麼大氓牛粗聲粗氣,三二句人們聽了就想離開,在此我認詩歌很重要,人們若都會把捏好語言魅力,說話會說那社會事事非非就會更少,有說話的地方就有詩歌,人類詩歌永不會枯萎地。它對我們生活很重要,人們若都能掌握好語言藝術技巧,那麼和諧生活環境就更美好,一些粗髒汙染耳朵毀心情地話少,社會𠲜吵少,生活環境需淨化,隨著時代進步迅息傳播發展快,人們語言也需淨化,隨著歷史時間向前推,人們幾乎都有文化知識,以後講究語言技巧藝術會更多,人們都想做斯文人,以後粗聲粗氣之人定會少,所以我說以後詩歌永不枯,太重要。


點點小思l


詩歌是中華五仟年的魂寶,它起源於人類日常生活,又服務於人類日常生活。到了唐宋代詩詞可謂達到巔峰。應憐屐齒印蒼苔,小扣柴扉久不開。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這首膾炙人口的絕句影響深遠。而從唐朝開始,詩又分為古體和近體,五七言律詩,平仄,辭賦,駢文門四、六字的句式,平仄錯綜變化,繼承發展,座詩歌的句式,平仄,韻律都到了更完美的境地。正因為有了詩詞發展,所以戰鬥過程中又湧現了很多鼓舞士氣,振奮人心的豪邁之氣。毛澤東就記出了不少,這也是我們最大的精神食糧。所以說人類社會的發展過程,實際就是相伴於詩歌詞的發展過程,它在當中發揮著很重要的意義,無可替代。在當中華民族邁向和平崛起,民族復興的偉大征程時,我們更需要發展詩詞,充實我們的精神世界,這樣我們的社會我們的國家就一定能從勝利走向勝利!


劉海1688


人類自有語言以來,有的語言動聽動人,有的語言粗鄙難聽,有的語言空洞乏味,有的語言真實可信,有的語言閃爍其辭、遮遮掩掩,有的語言善良可感,有的語言惡毒駭人……

隨著人類進化,人有閒功夫了,語言也進化了,人們把記錄下來的語言歸類整理,統稱為文學。其中最美的文學語言叫歌詩。她感染人,打動人,滋潤人,警醒人,有音樂之美……於是,她成為語言文學的皇冠,讓人景仰至今。雖然她的形式不斷變化,詩經——楚辭——樂府——賦——辭——唐詩——宋詞——元曲——明清詩歌……但風韻幻化,迷倒眾生。

這便是詩歌的歷程。

其實詩歌,便是從前過往的快餐文學。但她的身價不因快餐而打折,反而修養自身,把中華文字文學的要素和特質集合於一身。她聲韻流美,篇幅玲瓏,意境出奇,言有盡而意無窮……於是,她千年不老,令人迷戀。

至今,詩歌仍是孩童甚至是胎教的首選教材,是文人的最愛。她的營養,與乳汁同樣重要。因為一個是物質,一個是精神。

漢人因漢詩而驕傲。她的美已溶入血液。

農夫感慨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哲人自勉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學生提醒自己,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立志時。血性男兒表達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壯烈,長者不服氣地長吟老驥伏櫪志在千里,閒暇在小園香徑獨徘徊……各色角色,儘可以以詩歌表達情懷。所以詩歌,曾經是最普及的語言形式。

這便是詩歌的魅力與作用的具體體現。她是漢語言至上至高的文明。

我文字裡的詩歌,也稱詩詞。她不包括自由詩。自由詩是盜取了詩歌名義的一隻老鼠。這一觀點與本主題無關。只稍帶說明一句。

當下,雖然詩歌已經失去了社會功能,但詩歌文明會在個體中傳播下去。詩歌文學也許會再度興起,讓漢文學再度發光。


當代詩詞精品


詩歌是所有文學體裁中語言最精煉,張力最大,意境最美的文學藝術。

好的詩歌給人以激揚或悽婉的美的享受。寫景如畫,抒情如歌。好的詩歌可以似號角激揚鬥志,可以如琴曲安撫人心。在文學史上,詩歌

從古至今都沒有缺失過。無論是詩經裡的《關雎》,還是海子的《春暖花開》,一直到今日的《致敬,白衣天使》,它都是文學史上不可或缺的一朵永開不敗的奇異花朵。

詩歌對人類歷史也有著很大的影響。

從屈子的《離騷》到田漢的《義勇軍進行曲》,一直到今天無數的抗疫戰地詩歌。都在社會歷史上留下了濃重的一筆。


慈雲祥


中國是文化歷史源遠流長,從最早的詩經爾雅,愛情敘事詩孔雀東南飛,再到近代的朦朧詩,激情詩,可以說中國勞動人民從來都沒有離開過詩歌的陪伴,最早的詩經裡的勞動場面,寫成詩,來讚美勞動人民勞作的艱辛與苦樂。記錄人們的生產生活,謳歌愛情,可以說古人也是最具浪漫的先人,他們的激情與流淌的爛漫血液傳遞給一代又一代,也把詩歌的內容內涵更有拓展,不僅詩歌內容豪放與婉約,激情與柔美,可以說詩歌帶來的文化發展也是不可估量的。正是詩歌文化的代代相傳,豐富了詩歌形式,擴寬了詩歌內容,開始也為豐富文學產生了積極影響。隨著詩歌的發展,生產的進步,文學形式多樣性,最早開始的儒家文化的傳播,以孔子為代表的大儒作為代表,更是著作等身,成為思想大家的代表,為人類文明的發展可以說詩歌的傳承功不可沒。為人類進步文學的作用是巨大的。百家爭鳴,文化繁榮,可以說是改變了認知世界的世界觀得以實現,知識改變命運,學而優則仕,這都是極大的文化促進!可以說詩歌對人類的文明發展影響是長遠的,深遠的!可以說今天的發展與進步都是得益於文明的進步!


厚德載物健行天下


你怎麼看詩歌?它對文學和人類社會產生了怎樣的影響?

詩歌是我國古代文化的瑰寶,在我國的文化舞臺上佔據重要的地位。其獨特的魅力受到很多人的喜愛,喜歡其韻律美、意境美。

看過李其綱編著《文學從詩歌開始》,人剛開始有了文字,就想用這文字記事,吟唱。天藍得蒼茫,地遠得蒼茫,風雨、野獸,一起叫得蒼茫,被蒼茫裹得緊緊的人止不住要喊要叫,要歌要唱。在這時,詩歌開始了,文學也開始了。漢民族有了《詩經》,而另一些民族有了《荷馬史詩》,有了《摩訶婆羅多》《羅摩衍那》.......

詩歌從它誕生的那一天起,就是最靈敏的語詞形式。文學中可以有社會學、政治學、哲學、經濟學、歷史學的內容,可以有現代心理學研究的人的情感、情緒、慾望、人性與人格,但獨獨屬於文學的、屬於文學貢獻給人類文明的,只能是語言。而要獲取最好的語言,與詩歌息息相關。孔夫子將詩排在“六藝”之首,才會說“不學詩,無以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