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所有兄弟姐妹之間不和的家庭,都是父母造成的”你認同這句話嗎?為什麼?

時光瀲灩滴墨盛放1


大家好,我是井岡叔叔,原本不打算回答這個問題,因為近段時間回答了很多,每篇都是500字以上,自我感覺還可以,可是瀏覽量太少,有的只是個位數。就算幾篇上萬瀏覽量的回答,也沒通過優質認證考核。看來在考核期通過認證是不太現實了。但是,看到很多網友的評論,我坐不住了,必須來回答一下。

看了下面的評論,不少網友認可提問者的觀點,認為“所有兄弟姐妹不和的家庭,都是父母造成的”,這話我有不同的觀點,我以自己為例。

叔叔家5兄弟,還一個姐姐,大哥、二哥在父母健在時成的家。小時候我們兄弟的關係都不錯,很少相互打架,大哥當兵退役回家務農;二哥學木匠出師後做木材生意,後來去雲南開賓館。92年母親因病去世,當年三哥中專畢業,剛分在市財政局,我讀高一、弟弟讀初三。再後來嘛弟弟初中畢業去浙江打工,開始了近20的流浪生活。四年後,我讀了一所不知名的大專,正趕上高校改革,不包分配。我父親從小失去父母,在富農家做長工養活自己,賺了幾個現洋娶了我母親。當時聽說我母親也沒父母,四個舅舅有兩個沒成家,需要她協助操辦。所以說,我父親的性格很老實,很少說話,只管做事,甚至有些懦弱。大哥、二哥早分家,我和弟弟和父親一起過,姐姐經常會來幫襯下。

按理說,我這樣的父母不應該造成兄弟不和吧?三哥和我、弟弟都是自己白手起家,在我和弟弟結婚買房上三哥幫襯了點。二哥由於怕老婆,基本不管我們的事。記得我讀大專交學費時,問他借150塊,他們很生氣,說錢賺不到,有沒有償還能力?我買房子,借了二哥2000塊,有三年時間,每年過年都要問我還。當時自己確實窮,結婚、生子、買房,全都在那幾年,壓得喘不過氣來。大哥經濟上幫不了多少,但承擔了在家照看年邁父親的責任,好讓我們放心去打工。後來,我和弟弟都結婚了,特別是父親去世後,兄弟們的感情越來越淡,女人之間基本沒有互動,除了清明掃墓會見個面,平時很少。可以說,5個女人5個家庭,都和女方孃家走得近,女方的兄弟姐妹才有兄弟姐妹的感覺。哦,忘了,姐姐在我結婚的第二年也因病去世。說句慚愧的話,我私下裡幫下大哥和弟弟家,我老婆除非不知道,知道也要鬧。不是說怕老婆,誰希望影響到小家庭的和睦呢?再說,兄弟間也不希望我們夫妻吵架。

個人認為,兄弟間越來越淡,還有不和,與女人有很大關係。不是血脈相連的人走到一個家庭,不會站在對方角度去考慮問題,佔點便宜不做聲,吃點虧還不鬧得天翻地覆?

有時候我也靜下來想,為什麼會這樣?難道自己長大後,就必須以父母組成的大家庭脫離,直至毫無瓜勾?這是何等的殘忍,但又是不得不面對的現實。

所以啊,幸福的家庭生兩孩好,一兒一女,姐姐會謙讓弟弟、包容弟弟和弟媳,他們的關係會比兩兄弟的家庭單純很多。如果像回答問題的網友觀點那樣,認為兄弟姐妹不和是父母造成的,那我想,等兒女成家立業了,我可以先“走”,讓他們能幸福相處。

唉,談著談著有點傷感,不說了,起床上班,還要為兒女賺讀書、成家立業的錢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