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侵略,最能体现一个人物的强势,一个国家的强盛、盛兴

19世纪,是中国不堪回首的一个世纪,我们很多优良的文化遗产,都在这个时期消亡殆尽,万圆之园的圆明园,永乐时期在南京修道的报恩寺塔,这些著名中国的景观,都是在这个时期毁灭,19~20世纪中国处在兵荒马乱年月,今天我们是一个安定的社会,不能想象战争的社会,战争社会的残酷性是和平时代的人不能想象,祸根就是从乾隆晚期到嘉庆。

景德镇在这个时期,优秀的督陶官制度就此终结,代管就得瞎一半,地方再去代管不是中央派大员来,那就完全不一样,官方就不太重视,嘉庆以后尤其官窑就形成了一个简单的定式,不求创新。

但嘉庆初年还有好东西,乾隆爷还在,在嘉庆4年以前乾隆去世时,有两个年号,嘉庆元年和乾隆六十一年,还要承认乾隆皇帝的余威,这个时期有一模一样的瓷器,款式不一样,“大清乾隆年制”和“大清嘉庆年制”是一个时期烧造。

只有侵略,最能体现一个人物的强势,一个国家的强盛、盛兴


只有侵略,最能体现一个人物的强势,一个国家的强盛、盛兴


只有侵略,最能体现一个人物的强势,一个国家的强盛、盛兴


只有侵略,最能体现一个人物的强势,一个国家的强盛、盛兴


只有侵略,最能体现一个人物的强势,一个国家的强盛、盛兴


只有侵略,最能体现一个人物的强势,一个国家的强盛、盛兴


只有侵略,最能体现一个人物的强势,一个国家的强盛、盛兴


只有侵略,最能体现一个人物的强势,一个国家的强盛、盛兴


只有侵略,最能体现一个人物的强势,一个国家的强盛、盛兴


只有侵略,最能体现一个人物的强势,一个国家的强盛、盛兴

这时期的瓷器,在纹饰上的体现就能看出,纹饰开始软弱,跟人物性格一样,如康熙时期龙纹都极富有侵略性杀伤,到了乾隆就非常平缓,表示一个标准的龙纹,但到了嘉庆,龙就变得非常妩媚、软弱,特别像刚洗好澡的样子,在讨好世人。但依然能代表这个时期最有价值的瓷器。

鉴定首先要紧扣时代大特征,不要去追求小的细节,小的是慢慢去体会,先追求一个大感觉,考虑多层因素,不能就考虑一个因素,瓷器以外的因素有时比瓷器以内因素还重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