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尚派形意拳大師尚雲祥現在還活著,根據其影響力判斷,是不是形意拳也能像詠春拳那樣走向世界發揚光大?

jinkie


看你如何定義發揚光大這個詞咯~


如果你是指可以在擂臺上看到形意拳技術,或者某場散打/自由搏擊比賽賽場上,你可以看到某位選手的教練是學過形意拳的,那我覺得是有那麼一點可能的。畢竟僅從一些度娘資料,還有一些坊間傳言來看,尚公對待武學是一種包容的態度,還算開明之師,如果他能看到現在擂臺搏擊的趨勢以及諸多訓練條件和理念的進步,或許有可能他會兼容新的更好的內容來想辦法適應新時代的搏擊。

如果你是指像詠春那樣在國內外的知名度以及遍地開花的武館,那麼我覺得也基本靠尚公一個人是不現實的。

因為詠春拳雖然是一門不錯的拳法,但是他能有今天的咖味更主要的是得益於他在娛樂圈的人脈。這裡不得不首先提到李小龍。李小龍的的確確把詠春拳的名氣帶到了世界,尤其帶到了娛樂圈。李小龍之前詠春拳在香港還只是小眾拳種,主流還是在佛山一代。李小龍之後詠春拳在香港名聲大噪。而葉問的封門弟子(也有說是徒孫)梁挺是個商業頭腦及其發達的人。

走進梁挺的武館你可以看到各種明星的合影。根據梁挺自己的學生說,外面人想參加一個13天梁挺短訓班收費5w朝上,單獨學六點半棍,明碼標價15w,而且還不是他親自教。想便宜收費就只能慢慢學,可能三年才只能堪堪學完,當然梁挺的說法是基礎牢靠(雖然玩了玩黐手也並沒有覺得比我強多少,而我也就練了一年多吧),考慮到從大陸到香港的吃住開銷,很多人也都是半途而廢。

但是!明星和梁挺學可以分文不收!明星的收入是什麼檔次,要他們拿十萬塊錢學13天不是白菜的價格,比普通人來錢快多了。然而梁挺就是有頭腦,明星來就是不收費,但是隻要明星來他一定會求合影,陪人喝茶。元彪、洪金寶這些早年瘋狂模仿李小龍的人,都特別熱衷去梁挺那學拳。葉問大弟子黃淳良也收了不少娛樂圈的徒弟,比如周星馳(雖然沒有學完)。

所以從80年代開始,詠春拳一直是香港電影的寵兒。就我小時候看過的就有《敗家仔》、《贊先生與找錢華》一堆專門的詠春電影。就包括成龍、林正英的電影裡也時常把木人樁作為練功器材當背景,尤其林正英很多動作基本都是詠春的手法。還有梁小龍、狄龍等等,都可以從他們身上看到詠春拳的影子。梁挺本人也特別熱衷於國外教學,依靠娛樂圈的人脈時常去埃及、以色列這些小國當一段時間搏擊術教練,歐洲也是隔三差五地去,而他的很多洋人弟子也真正地把詠春拳技術帶回本國,靠著詠春拳不錯的搏擊能力和獨樹一幟的搏擊技巧再次引起功夫歐傳的熱潮。

可以說即便在《葉問》電影火之前,詠春拳已經牢牢佔據香港、歐洲這些市場,而《葉問》面世後一舉將詠春拳知名度打遍全國,徹底開花。絕不是一朝一夕或者靠某一位宗師一個人可以打出來的名聲。

因此從這個歷程來看,詠春拳有今天的局面是依託了至少40年的發展,以及除去技擊技術本身之外的商業模式運營才有今天的盛況。形意拳想達到詠春拳這樣的商業盛世,恐怕不是一個只有無數圈才知道的武林前輩可以靠一己之力才能扛起來的。

當然這種盛況其實已經快被國內的一些傳武網紅給敗光了。


武術論壇


這種問題很無聊


風麟遇


詠春的發揚光大,最大的原因是李小龍通過影視讓更多人知曉,產生了重大影響,後來也是因為拍攝李小龍的老師葉問的一些電影,所以讓世人知道了詠春拳。形意拳的出名是因為實戰的原因,是尚雲祥先生等一大批形意拳家通過實戰交流、經過戰場的歷練而出名的,形意拳成名於冷兵器時代和戰爭年代,跟詠春拳的成名是兩碼事!


形意拳張金濤


尚雲祥是武術功力派代表人物,過去有學校邀請他去教學,他一個三體式站跑幾百人,只帶三幾個人回家繼續培養!

你說他能把形意拳傳遍世界嗎?

我混貼吧的時候,一個海外華人因為汽車拋錨,滯留在一個出名小鎮,晚上散步,發現小鎮上居然有一家尚派形意拳館!而且一聊,師承還很正宗!

你能想到什麼?

思維,決定命運!能夠傳遍世界的拳,一定是以技術為核心的!


風雲生0


如果尚先生還健在,能不能走向世界不好說,但肯定可以讓很多質疑傳統武術能不能打的人閉嘴。可惜,世上事沒有如果,傳統武術包括形意拳失傳沒落已是不爭的事實。


手機用戶95277630595


這和大師在不在沒關係,但可以肯定回打倒一些高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