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再投胎一次,你願意生在這個黃金遍地,鑽石成堆的國家嗎?


如果再投胎一次,你願意生在這個黃金遍地,鑽石成堆的國家嗎?

在這個互聯網金融時代,面對高昂的房價、物價,我們這些在大城市打工的白領一族常常感嘆:投胎,是門學問啊!

瞧瞧王思聰,出來創業,老爸萬達老總王健林直接兒子5個億資金練練手,創業失敗了回去繼承千億家業~

如果再投胎一次,你願意生在這個黃金遍地,鑽石成堆的國家嗎?

▲王思聰拖欠20億破產後復出

如果再投胎一次,你願意生在這個黃金遍地,鑽石成堆的國家嗎?

▲王思聰回萬達開董事會,前呼後擁

看看王文也,生日宴會上一瓶紅酒上萬歐元,老爸華誼老總王中磊還送了女兒價值過億的公司股份做禮物~

如果再投胎一次,你願意生在這個黃金遍地,鑽石成堆的國家嗎?

▲王文也生日宴天價紅酒

如果再投胎一次,你願意生在這個黃金遍地,鑽石成堆的國家嗎?

▲奢侈禮品、精美蛋糕一樣不少

好了,如果現在有人問你:有這樣一個國家,堪稱黃金國度,遍地都是黃金和鑽石,隨手撿起一塊就可以換很多錢,絕對是富到流油,你願意投胎到這樣的地方嗎?

如果有來生,你是否願意投胎到黃金國度?

不要質疑,我說的是真的,現實中就有這樣一個國家,看看大數據:

這個國家擁有全球25%的鋁土礦,金剛石儲量居全球前三,並且金剛石年產量超過非洲最富國南非150%,其中最貴重的寶石級金剛石佔比更是達到75%,這一項數據南非也僅為25%。

如果再投胎一次,你願意生在這個黃金遍地,鑽石成堆的國家嗎?

▲黃金國度SMB鋁礦山,全球三大鋁礦之一

如果再投胎一次,你願意生在這個黃金遍地,鑽石成堆的國家嗎?

▲黃金國度國寶級金剛石,紫金墜

可能鋁土礦、金剛石這些東西在大家心目中沒什麼具體形象,或者說還不算貴重金屬範疇,那我們來說說這個國家的王牌資源——黃金!

這個國家已經探明的金礦儲量,超過1000噸,月為中國黃金儲量的50%,但是這個國家人口僅有1400萬,不到中國的1%!

換成大家熟悉的人均數據,中國人均黃金佔有量僅有該國的2%。

而且這個國家的金礦基本都在河流的沖積層,開採起來很容易。比起中國境內金礦大部分在深山老林,開採成本巨大的實際情況,在這個國家採黃金,簡直跟隨地撿沒兩樣。

如果再投胎一次,你願意生在這個黃金遍地,鑽石成堆的國家嗎?

▲黃金國度金礦石,含金量十足

我說到這裡,應該心動了吧?

現在我告訴大家這個國家叫什麼名字,在哪裡。

非洲西部,幾內亞共和國!

不過不要急著去買機票,您要是真想去那裡生活,還是聽我分析完畢再說。

這個黃金國度有點窮...

幾內亞擁有這樣的資源優勢,可是其GDP卻是全球倒數,聯合國最新的全球人類發展指數調查排行榜,全球188個國家和地區參與選評,幾內亞的名次是——178名!

如果再投胎一次,你願意生在這個黃金遍地,鑽石成堆的國家嗎?

▲黃金國度幾內亞的礦工

所謂的全球人類發展指數,是聯合國面對很多國家提出抗議的“唯GDP論”,經過各成員國商議推出的,相對比較公正公平的全球經濟社會發展指標。國家的富足程度和國民生活幸福度,都是通過這一數據來體現。

目前聯合國制訂的國際貧困線標準是1.25美元/人/日,按這個數據算,幾內亞國內民眾超過55%都在貧困線以下。

可能有人會說,這個國家窮,是這裡的人不懂經濟開發,守著金山發不了財,等我到這裡生活了,開山採礦,分分鐘登榜《福布斯》

如果再投胎一次,你願意生在這個黃金遍地,鑽石成堆的國家嗎?

▲人生贏家的標配

呵呵,如果你真的到這個國家定居生活,先看看能否經歷住這幾項考驗,堪比聖鬥士勇闖十二宮般的驚心動魄!

“幾內亞”的悲催自古流傳

說起幾內亞的國名,就想起以前老輩人笑著說剛解放那會兒中國老百姓給孩子取名:男孩一律是建國,女孩基本叫淑芬~

幾內亞、幾內亞比紹、赤道幾內亞、巴布新幾內亞......看著世界地圖上的標註,你也會有和那些老輩人一樣的心情。

說起“幾內亞”的由來,這本來是非洲人的專屬,用來稱呼西非沿海地區。幾內亞、幾內亞比紹、赤道幾內亞,基本都是在這個框架內成立的國家。

如果再投胎一次,你願意生在這個黃金遍地,鑽石成堆的國家嗎?

▲幾個幾內亞聚在一起

由於地理位置的原因,西非最早接觸的外來文明是位於伊比利亞半島的阿拉伯摩爾人文化,阿拉伯人給西非帶來了宗教文明和語言文化。後來進入大殖民時代,西非先後被法國、西班牙、葡萄牙瓜分,三國將西非區域直接劃分為:法屬幾內亞、葡屬幾內亞、西屬幾內亞。

由於法國殖民者在這片區域勢力最大,因此法語成為西非土地上新流行的語種。

相比而言,西非本土的民族語言,諸如富拉語、蘇蘇語,都沒有形成完整的文字流傳,只能在本民族部落內流行。

上世紀五十年代,隨著非洲獨立運動的崛起和發展,法屬幾內亞爆發大規模獨立風潮,並在1958年成功獨立,最早使用了“幾內亞”國名。

1968年,西屬幾內亞也宣佈獨立,在選擇國名的時候,西屬幾內亞發現,因為幾內亞國名已經被搶先試用,自己又沒有本土特色的語言文明,連取國名都成了問題。

環顧四周,西屬幾內亞發現,自己的位置離赤道很近,靈機一動,國名直接改成“赤道幾內亞”!

1973年,葡屬幾內亞也獨立了,起名的時候遇到了和西屬幾內亞一樣的煩惱,葡屬幾內亞做事比較乾脆,直接把幾內亞和首都比紹連在一起,國名定為“幾內亞比紹”,齊活!

至於為什麼離西非萬里之遙的東南亞也出現了一個巴布新幾內亞,那完全是歷史的烏龍。

當初荷蘭殖民者行進到東南亞時,發現了巴布新幾內亞島,由於地理圖的差錯,誤將此地當做西非海域,取名巴布新幾內亞。

如果再投胎一次,你願意生在這個黃金遍地,鑽石成堆的國家嗎?

▲巴布新幾內亞海域

這樣的歷史烏龍有很多,比如還有加勒比海域的西印度群島,也是當初英國殖民者誤將加勒比海島認作印度洋群島。

如果再投胎一次,你願意生在這個黃金遍地,鑽石成堆的國家嗎?

▲西印度群島,加勒比海域

這幾個國家各有各的特點,命途經歷大不相同,但是有一個共同點——在聯合國發佈的全球最不發達國家榜單上名列前茅!

所以別認為投胎或者移居到這裡生活就能成為富人,請先做好當窮人的準備,並且你當窮人的概率幾乎是100%!

真以為1400萬幾內亞人都不如你嗎?幾內亞的貧窮是歷史傳承的。

如果再投胎一次,你願意生在這個黃金遍地,鑽石成堆的國家嗎?

▲首都科納克里街頭一覽

幾內亞的鬼門關:封建制和落後的醫學

話說非洲地區由於歷史原因,很多地方依舊保留著極為不人道的封建乃至原始社會習俗,比如“割禮”,也就是對生殖器官進行切割,男性女性都有。

偏偏幾內亞就是這種惡習的主要傳承地,根據不完整統計,幾內亞國內的15~49歲女性中,高達97%受過這種惡習的迫害!

如果再投胎一次,你願意生在這個黃金遍地,鑽石成堆的國家嗎?

▲幾內亞部落割禮現場

聯合國曾經針對這些封建時代的餘毒,進行過專項討論,並將此惡俗定性為“對婦女的暴力行為”,專門設立了“殘割女性生殖器國際零容忍日”,提倡全球人民一起反對這項封建惡習。

我不禁想起了我們國家自古流傳的“身體髮膚,受之父母”的說法,幾內亞的這項惡習,放在我國封建時代也是不允許的!

割禮的惡習,還導致了幾內亞廣大女性生育過程中的風險大大提高。當然,幾內亞女性生育風險高,也跟當地落後的醫療條件有關。

由於長期處於農業社會原始狀態,殖民時代僅僅作為能源礦產供應基地,幾內亞直到獨立也沒能建成完備的科教文衛發展體系,醫療事業更是上不得檯面,國內醫學人才寥寥無幾。

加上還打著非洲原始社會烙印的落後生活健康觀念,幾內亞婦女生育期間發病死亡率高居全球前十位,高達0.68%,是中國的25倍!

如果再投胎一次,你願意生在這個黃金遍地,鑽石成堆的國家嗎?

▲國際援助幾內亞醫療隊駐紮現場

落後的醫學醫療環境同樣導致大批兒童的悲劇,據調查,截止到2019年,幾內亞國內0~5歲兒童群體死亡率高達14.6%,通俗點說,100個出生在幾內亞的孩子,就有15個不能活到5歲。

即便是逃過這一劫的孩子,也有20%長期處於營養不良。

所以呀,想投胎的,請先看看這組數據再做決定~

如果再投胎一次,你願意生在這個黃金遍地,鑽石成堆的國家嗎?

▲國際援助幾內亞醫療隊駐紮現場

教育樹人,原是笑話

一個國家的發展潛力,不僅僅是看國家資源的儲備多少,更要看教育事業的發展如何。

幾內亞的教育,不談其他,連基本的文字都是問題。

文章開頭我們提過,幾內亞本國的語言,諸如蘇蘇語、富拉語,都沒能形成完備的語言體系,只能在部落族群裡口頭交流,所以幾內亞兒童在學齡前甚至無法接觸文字。

如果再投胎一次,你願意生在這個黃金遍地,鑽石成堆的國家嗎?

▲首都地區的兒童在嬉戲

人類學觀點表明:一個文明的誕生,是以擁有自己的文字為標誌的。

幾內亞孩子要接觸所謂人類文明,得等到接觸文字,確切說是進學校學習法語以後。

前文我們也提到了,西非地區最早接觸的是阿拉伯文明,阿拉伯人於18世紀中葉來到幾內亞,傳播宗教,順勢引入了阿拉伯語。但是這時引進的阿拉伯語僅僅出於傳播宗教的目的,並沒有就此推動幾內亞建立自己的文明。

大殖民時代的19世紀末期,幾內亞成為法國殖民地,殖民者這時才確立了法語為當地官方語言和教育語言,等到一戰結束後的1919年,法國才著手在幾內亞國內創辦像樣的小學,這時的幾內亞才有了國民教育體系的概念。

如果再投胎一次,你願意生在這個黃金遍地,鑽石成堆的國家嗎?

▲法國殖民地集中在非洲,影響力至今存在

正是由於法國殖民者一手打造了幾內亞的教育體系,所以法國文化對幾內亞的方方面面影響可謂無處不在,這卻也為後來幾內亞獨立埋下了一個大雷。

幾內亞獨立後,和原宗主國法國的關係自然好不到哪裡去,可是法國文化對幾內亞影響如此之深,其他的且不說,光是法國人打造出來的小學教育體系,離開了法國教學工作人員,也陷入了無法維持的境地。

無奈之下,幾內亞左派政府憑藉革命友誼,向老大哥蘇聯尋求幫助。正好蘇聯旗下盟國中,越南和柬埔寨都曾是法國殖民地,這兩國有不少人懂法語,於是蘇聯從中牽線,幾內亞從越南和柬埔寨大量聘請法語教學人員,這才解決了幾內亞教育體系的尷尬。

大家注意到沒有,從頭至尾,幾內亞跟國際通用語言英語都沒有一點關聯,也從來沒在國內推廣過英語學習。

大殖民時代,英國在非洲的勢力範圍,主要在非洲東部和南部的一些國家,對西非幾乎沒有任何影響力。

前一段時間鬧得沸沸揚揚的《外國人來華定居草案》徵求建議風波中,有很多所謂的支持者給出這樣的荒唐理由:大批量招收非洲留學生來華定居,可以低成本引進英語教學人才,畢竟那些國家的人們以英語為第二母語,基礎更紮實。

如果再投胎一次,你願意生在這個黃金遍地,鑽石成堆的國家嗎?

▲越來越多的非洲身影出現在中國

事實是,就連納米比亞、布基納法索等英國殖民地國家的人,英語水平跟中國本土教師比起來也是差得十萬八千里,他們的基礎教育水平,跟中國更是無法相比。

別不信,就拿幾內亞來說,其全國學齡兒童裡,小學入學率僅僅40%不到,能堅持到小學畢業的更是僅有25%左右,截止到2019年,幾內亞國民平均受教育年限是2.6年,16歲以上國民識字率是30%。

話說回來,那麼多孩子不去讀書,在家待著吃閒飯嗎?

有事兒做,畢竟是農業為主的國家,孩子輟學幫家裡幹農活,稍大點就去結婚!

稍大點是多大呢?

還是用數據說話,聯合國調查顯示,幾內亞是目前全世界童婚率最高的國家之一,超過50%的幾內亞女孩結婚年齡在18歲以前。

如果再投胎一次,你願意生在這個黃金遍地,鑽石成堆的國家嗎?

▲輟學兒童身影隨處可見

幾內亞教育數據如此不堪,大學教育就不用談了吧?或者說,這裡有大學教育的概念嗎?

這個可以有!

幾內亞有大學,也有大學生,更有大學老師。就是少了點:大學一共3所,全國大學生8000人左右,大學教師700人左右。

學校咋樣呢?

3所大學中最好的,是位於首都的科納克里大學,全球高校排行榜上位列第一萬四千七百八十五名。排名第二的是康康大學,全球高校排行榜第二萬五千六百四十名。

說實在的,不看這排名,我還不知道全世界原來有這麼多大學!

如果再投胎一次,你願意生在這個黃金遍地,鑽石成堆的國家嗎?

▲科納克里大學

如果再投胎一次,你願意生在這個黃金遍地,鑽石成堆的國家嗎?

▲康康大學校園翻新工程現場

也有人會說,不能光看排名,畢竟這年頭排行榜裡面貓膩多著呢!說不定人家學校選拔要求很高,招收的都是國家級人才,整體實力不可小覷呢!

額,姑且認為這種說法也有一定道理,只是我也聽說過,作為幾內亞國內最好大學的科納克里大學,曾在2002年左右為了擴招生源,直接取消了入學考試!

中國對幾內亞,當以大國風範待之

說了這麼多,感覺幾內亞是一個沒前途,滿滿負能量的國家?

其實,這個國家可以看做潛力股,完全可以被建設起來。

中國近幾年來積極開展援非事業,對幾內亞大力扶持,幫助幾內亞人民脫貧致富,發展教育事業,培養各領域專業人才,這也是中國作為聯合國常任理事國,本身應盡的國際義務。

如果再投胎一次,你願意生在這個黃金遍地,鑽石成堆的國家嗎?

▲中國教育部訪問團參觀康康大學

如果再投胎一次,你願意生在這個黃金遍地,鑽石成堆的國家嗎?

▲中國醫療援助隊抵達首都科納克里

幾內亞的年輕一代,雖然教育層面有所滯後,但本著我們中華民族善良本性和以誠待人的傳統,主動幫助他們,交流學習,促進他們整體素質的提高,也是理所應當的。

當然,交往過程中,也需要我們擦亮眼睛,洞察非洲國家的民風國情中諸多正負面的內容,加以甄別。

包括幾內亞在內的非洲國家中,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來到中國留學工作,我們也需要制定相應的學術門檻和品行標準,對願意接受中國教育的這些年輕人,做到:正其心,立其行,抑其惡,揚其善。

中華民族百年屈辱史已成過去,面對外國友人,我們更應做到不卑不亢,無需妄自菲薄,逢迎待之。

畢竟在我們華夏文明傳統裡,高貴與莊重相輔相成,奸佞與委屈求全對應。

孰是孰非,歷史亦有明鑑,後人無復忘之!


分享到:


相關文章: